作為一個生於戶外,早已成為「運動相機」代名詞的品牌,GoPro 的每款機型都注入了承襲多年的運動基因。Hero 系列作為 GoPro 最具有代表性的相機設備,在今年 9 月再次迭代升級,推出了全新的 Hero 9 Black 運動相機,而這款相機也承擔著全新的使命——在 2020 年這個「足不出戶」的年份,GoPro Hero 9 Black 需要具備足夠打動用戶的新功能,才能成為一劑強心劑,讓人們重新叩開戶外大門。
極簡設計,雙屏新風
GoPro 已經成為了一種生活態度的表達,這種生活態度深深植根於全球範圍內的戶外運動,如果劃出最核心的區域,可以說 GoPro 與紅牛一樣,與「極限運動」緊緊綁定,其品牌基因裡就有「挑戰」、「刺激」這些讓人腎上腺飆升的東西,在這些之後,才是更為功能性的「記錄」、「分享」。
從 2010 年第一代 GoPro Hero HD 開始,GoPro 就篤定了造型不是自家賣點,「硬核」功能與「極限運動」精神才是其不可替代的亮點。新款 GoPro Hero 9 Black 在造型設計上一脈相承,延續著前代方正立體的設計語言,整體風格簡約,大方而穩重,除了必要的品牌 LOGO,以及「電源鍵」和「錄製鍵」兩個實體按鈕,再沒有多餘的修飾。
這次 GoPro Hero 9 Black 對正面副屏進行了調整,升級成為彩屏,可以讓我們在自拍時進行構圖預覽和曝光監看,而背部觸控螢幕面積也增大至 1.4 英寸,承接著你所有的交互——像在智慧型手機上一樣設置參數,當然我們也可以連接 GoPro 自家的 App 完成這些操作。
「前置屏幕」的加入,無疑是 GoPro 對 Vlog 時代的回應,在智慧型手機廠商對「Vlog 神器」搖旗吶喊的同時,GoPro 做的事就是讓人們知道,面對運動相機高畫質、超廣角、超便攜的優勢,Vlog 不只是一個廣告標籤,而你的下一部手機,只能是手機。
畫質精進,穩中求勝
前兩代 GoPro 使用了相同的處理器,對於畫質的改善,主要依靠軟體算法層面的精進,而這一次 GoPro Hero 9 Black 在硬體上革新,搭載了全新的 23.6MP 傳感器,除了能夠拍攝 20MP 的相片,對於視頻的支持也一步躍遷至 5K 檔次。
GoPro Hero 9 Black 在視頻拍攝上提供了不同的視野和格式選擇,能夠儘可能滿足不同的使用場景。在視野上,有包攬萬象的 「SuperView(16mm)模式」,更具電影感的「寬視野」,視角更加常規的「線性」和「線性 + 地平線修正」模式,最後還有未配置魚眼效果的「窄視野」模式。
在視頻格式上,這次除了標杆性的「5K 30 幀」,還有旗艦級的「4K 60 幀」、「2.7K 120 幀」等錄製格式,此外在 1080P 畫面下更是可以選擇 240 幀的升格,方便我們實現戲劇而震撼的效果。
對於 2020 年旗艦手機的成像能力來說,在光線充足的環境下,新款 GoPro 拍出的視頻畫質明顯更為出色,而且更為流暢穩定。當然,我們也不得不承認,這兩年華為、三星、小米等手機廠商在影像板塊開啟了軍備競賽,再加上頂級處理器的 AI 賦能,GoPro 在夜景、和大光比極端環境下,只能打敗同類競品,而比不過算法加持的旗艦手機,甚至在可以預見的未來,這些手機還會進一步拉大這個優勢。
至於在畫質上打敗 insta360 和 DJI 的競品,具備後發優勢的 GoPro Hero 9 Black 理所應當,換代旗艦就應該代表著最強。
從另一種維度來看,在相機領域,「畫質」並非是 GoPro 的核心賣點,GoPro 的畫質不可能比同價位 M43 和 APS-C 畫幅的微單更強,除了特定的鏡頭表達,日常情況我們也不會讓 GoPro 承擔專業的視頻生產工作。 GoPro 和「生產力」的聯繫其實並不緊密,在更多時候,GoPro 負責的恰好是生產力設備之外的事情——玩得開心。
要想玩的開心,拍攝設備就需要足夠放心。一方面 GoPro 這類運動相機具有全自動的白平衡、曝光設置,就像智慧型手機一樣,能夠讓你在任何場景下都即拿即用,另一方面就是它還有擁有足夠穩定的防抖性能,保障畫面可用度。
超級防抖這個詞想必各位已經在 華米OV 的廣告轟炸中聽過無數遍了,這次 GoPro 自己的 HyperSmooth 超級防抖技術也邁入了 3.0 時代,內置了地平線修正功能和增強模式。
無論是 GoPro 還是其他運動相機品牌,在防抖這回事上大家都做得可圈可點,而且得益於 AI 晶片和算法的支持,防抖能力也是年年精進。最直觀最硬核的對比方式,就是放在模擬抖動的機器上,但還不需要那一步,在主觀的簡單上手體驗中,你只需要拿起它隨手拍一小段,就知道 GoPro 已經足夠穩,如果稍加注意,你甚至可以輕鬆拍出穩定器般的效果。
續航飆升,快充加持
續航一直都是智能設備的痛點,由於電池技術的瓶頸,手機廠商已經選擇了「曲線救國」的替代方案,第一是加大電池容量,第二是突破充電速度的桎梏。GoPro Hero 9 Black 這次也是一樣,它內置全新的電池,容量達到了 1720mAh,相比前一代產品,在體積略微增大增重的同時,續航提升了近 30%,在實際拍攝中感知明顯,主要就是電池更換的頻率,沒那麼勤了。但想要玩得盡興,不得不說,你還是得多揣幾塊備用電池。
此外,選配 Supercharger 電源適配器還能將電池充電速度提高 35%,不過我認為對於大多數用戶而言,這個配件並非必須。一是「配件掙錢」的定律,你需要付出更高的溢價;二是對於運動相機而言,其實充電速度並非必要,大家往往是整裝完備才會出發,單次的續航更影響體驗。簡單來說,預算充足,快充入手好用;預算有限,同樣價格再上一塊電池,永遠不會出錯。
地表最強的 Vlog 神器?
GoPro 這麼多年來,幹的其實一直都是「記錄」這件事, Vlog 的核心也同樣是記錄生活。唯一不同的是,GoPro 在過去強調的是「第三人稱視角」下,你的戶外運動生活,而 Vlog 相機強調的是在「第二視角」下,博主與你面對面的陪伴感。
一直以來,GoPro 的升級路徑也十分簡單,簡化操作,提升畫質。而全新雙屏的加入,以及強大的麥克風都讓 GoPro Hero 9 Black 更加契合了 Vlog 視頻拍攝的需求。此外,這一次 GoPro 為了彰顯自己進軍 Vlog 設備市場的決心,首次推出了眾多不夠「運動」,但對「自拍」更加友好的原廠配件,比如補光燈、指向性麥克風、拓展屏幕等等配件,都是為了日常生活中的攝像場景而來。
不可否認,在如何「讓運動相機成為大眾的 Vlog 設備」這件事中,DJI 的 Osmo Action 是真正走對了方向。而如今 GoPro 吸收了它的優點,同時還針對雙屏續給出了進一步的優化方案,再結合自家歷來優秀的運動相機設計實力,最終從綜合拍攝體驗來看,說 GoPro Hero 9 Black 是當下地表最強的 Vlog 設備,並不為過。
結語
在運動相機這個細分領域,GoPro 沉澱太久,也太專業了。如果把 GoPro 放在數碼產品的範疇裡,有時候你甚至會覺得,GoPro 都沒有太多的可玩性,它真正是一個拍攝設備,一個傳播學意義上的記錄媒介,它好不好玩,更多意義上取決於你把自己的生活是否過得精彩。
在過去幾年,DJI 和 insta360 的大膽創新一度讓 GoPro 變得「平庸失色」,而當 GoPro 巨人轉身之後,新銳品牌又該如何迎接挑戰?這一點所有的觀眾都在拭目以待。但有一點可以確定,GoPro 在當下所擁有的文化底蘊和品牌精神,競品還遠無法超越,這種自信體現在所有的綜藝、影視節目乃至廣告海報中,GoPro 可以自然而然露出品牌 Logo,從不會讓人覺得是廣告植入,在相當長的時間裡,GoPro 幾乎是等同於「運動相機」的。
其實還有多數人難以察覺的一點,就是 GoPro 的品牌基因如重甲,被堅執銳抵禦著襲擊,也束縛著自己。一方面 GoPro Hero 9 Black 要滿足核心用戶的用機需求,在極限複雜的環境中穩定運行,另一方面它還想吃下 Vlog 時代下的增量市場,成為大眾手持的影像設備。這就導致 GoPro 雖然增大了屏幕,但是為了「防摔抗打」,它本有實力,但又不可以做到「全面屏」;GoPro 想要創造豐富的配件群,為用戶帶來最佳的拍攝體驗,但其定價策略又不能衝垮原有的配件體系,這讓普通用戶難以觸及,到頭來甚至競品的配件都能適用於 GoPro,而售價只要一半。
在某種程度上,GoPro 有點像智慧型手機領域裡的 iPhone,一路穩紮穩打,而 DJI 和 insta360 就像不斷在快充、長焦、高刷上發力的安卓旗艦,新鮮感十足。這次 GoPro Hero 9 Black 並沒有帶來「革新性」的體驗,也沒有塑造足夠的「想像空間」,但相比 7 代、8 代的升級,GoPro Hero 9 Black 這次的更新量無疑是更多的,它充分保留了自家在設計和產品規劃上的長處,同時引入了雙屏理念,將其系統而完善地融入運動相機,帶來了全新的 VLog 自拍體驗。
可以說,當你覺得自己「我得換個手機了」,你腦海中閃過的可能首先是 iPhone,當你想購買一款運動相機時,面對市面上琳琅滿目的產品,你可以精挑細選,橫比產品再根據自己的需求入手。倘若人只是想買一臺適合拍 Vlog 的運動相機,沒有折騰設備的精神,只專注於內容創作,那麼推薦「GoPro」永遠不會出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