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理工大學(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簡稱華理(ECUST),地處人文薈萃、海納百川的國際大都市——上海,建校於1952年,是新中國第一所以化工特色聞名的高等院校,是全國首批具有博士和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建有研究生院,是國家「211工程」和「985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重點建設高校,全國首批實施自主招生改革試點的22所高校之一,是「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111計劃」入選高校之一;獲準實施「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是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之一。
教育部
1952年7月,根據全國高等工業學校院系調整方案,中央教育部決定創建華東化工學院。8月11日,在華東軍政委員會高教部會議室召開關於學校創建工作的座談會,會議決定學校定名為「華東化工學院」,由交通大學、震旦大學、大同大學、東吳大學、江南大學5所高校的化工系合併而成。10月25日,「華東化工學院成立暨第一學期開學典禮」在江灣校址舉行。10月30日,「華東化工學院印」正式啟用。1954年8月28日,學校將邯鄲路以北校舍全部移交給復旦大學,政法路、國權路各處地塊及房產全部移交給上海市人民政府房地產管理局。1960年10月,學校被中共中央列入64所全國重點高等學校行列,隸屬教育部直接領導。1965年1月,黨中央、國務院決定在內地三線建設華東化工學院等4所重要大學分校,學校部分保密專業西遷至四川省自貢市建設西南分院,代號「652工程」。1969年12月26日,經國務院同意,學校劃歸上海市領導。1972年8月,經上海市委決定,學校改名為上海化工學院。同年,華東化工學院西南分院更名為上海化工學院四川分院。1978年11月,學校與上海市化工局、盧灣區政府合辦上海化工學院分院。1979年7月,經國務院批准,停辦上海化工學院四川分院,原校址改辦四川化工學院(現四川輕化工大學)。1980年8月,教育部批准學校恢復華東化工學院原名。1981年11月26日,經國務院批准,學校成為全國首批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獲設化學工程等5個博士學位授予點。1985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學校首次建立化學工程和工業化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988年10月,學校成為國家教委3所綜合改革試點高校之一。1989年2月,學校與部分重點工科大學發起成立「全國16所工科重點大學科技工作研討會」。1991年,學校獲批全國第一個生物化工博士點。1992年,華東化工學院被評為「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評估國家級優秀學校」。1993年2月,經國家教育委員會批准,學校更名為華東理工大學。3月,學校首次被評為「上海市花園單位」。1996年6月,學校進入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行列。2000年6月,經教育部批准學校試辦研究生院(2004年6月正式成立研究生院)。11月30日,華東理工大學石油化工學院實質性併入華東理工大學。2003年3月,學校被批准為國家首批實施自主招生改革的高校。2004年4月,學校開始建設奉賢新校區,佔地1544畝。2005年12月,華東理工大學科技園建立。2006年11月,學校入選「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111計劃)。2007年10月,學校獲準建設「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2010年4月,學校被評為「2009年度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6月,學校入選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實施高校。2011年4月23日,華東理工大學等高校發起成立高水平行業特色大學優質資源共享聯盟。2012年9月,學校入選第一批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2013年5月,學校被確定為首批民政部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培訓基地。2014年3月,學校入選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示範基地。10月,學校入選「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2011計劃)。2015年12月,學校獲批全國第一個生物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016年11月,學校入選第二批「全國高校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2017年7月,學校被認定為「全國第二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8月,學校被認定為「上海市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9月,學校入選國家首批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2018年3月,學校入選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6月,學校首批入選上海高等學校一流本科建設引領計劃。2019年4月,學校首批入選上海高等學校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領計劃。2020年7月,入選第二批高校國家智慧財產權信息服務中心建設名單。10月,被國家知識產權局、教育部確定為2020年度國家智慧財產權示範高校。2021年2月,學校首次入選教育部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2020年度)。
學校現有教職員工3100餘人,其中兩院院士8人,雙聘院士4人,歐洲科學院院士1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等國家級人才110餘人;擁有國家級教學名師3人、國家級教學團隊4個、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個;擁有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科技部重點領域創新團隊等高水平創新團隊9個,一大批中青年學者嶄露頭角。
學校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瞄準國際科學前沿,堅持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持續提升學校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工程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個、教育部前沿科學中心1個、基金委基礎科學中心1個、省部級重點科研基地32個、省部級人文社科智庫(基地)5個。取得了一大批重大創新成果,擁有各類國內外有效專利2000多項。建有國家大學科技園,是全國6所首批建立國家技術轉移中心的高校之一,入選高校國家智慧財產權信息服務中心、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國家智慧財產權示範高校,一批行業共性、關鍵技術的大規模產業化推廣應用產生了重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學校設有18個學院,學科設置涵蓋理、工、農、醫、經、管、文、法、藝術、哲學、教育等11個學科門類。現有本科招生專業73個(其中,中外合作辦學專業9個,第二學士學位專業1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30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42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16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3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80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4個。擁有8個國家重點學科、10個上海市重點學科、7個上海高校一流學科。「化學工程與工藝」是中國大陸高校首個通過ABET認證的專業,化學是中國大陸高校首個通過中俄聯合國際理科專業認證的專業,商學院全部專業通過了國際精英商學院協會(AACSB)商科教育認證。化學、材料科學、工程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藥理學和毒理學、農業科學、計算機科學、環境科學與生態學8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化學學科進入全球前1‰。化學工程與技術(含化學工程、化學工藝、生物化工、應用化學、工業催化二級學科)、化學過程機械(二級學科)、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二級學科)、材料學(二級學科,培育)化學工程與工藝、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製藥工程、自動化、環境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應用化學、生物工程、社會工作、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資源循環科學與工程、新能源材料與器件
1.學校地址
徐匯校區:上海市徐匯區梅隴路130號
奉賢校區:上海市奉賢區海思路999號
金山科技園區:上海市金山區學府路1300號
2.聯繫電話
021-64253300
021-33612038
3.學校主頁
www.ecust.edu.cn
4.本科招生微信公眾號
JoinECU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