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物理名詞與大學入學考試之分析

2021-03-01 中國物理學會期刊網

中國大陸的普通話與臺灣的用語屬於同一種語言,因為長時間分隔已衍生出頗大差異。這在日常生活中已經造成相當多溝通上的困擾,在臺灣去餐廳稱服務人員為小姐是很正常的,但在大陸則是應該要絕對避免使用小姐的稱謂。對於學術專有名詞的命名與使用的差異不但相當大,而且由於科學的了解與認知常須透過適當的譯名來正確理解其內涵, 由於兩岸的科學譯名差異仍相當大,也經常有誤解產生,有時還需要輔以英文來確認。在目前交流頻繁狀況下,如何存同除異,是兩岸應該立即共同努力的方向。根據大陸的相關報導[1],新興學科(例如計算機科學)的技術名詞兩岸有差異者高達4 成,發展較為成熟的基礎科學(例如物理)也有接近20%的不一致性。詞語差異除了會造成誤解,還會產生許多不方便。兩岸用語的協商早在多年前開始進行,在兩岸官方的催生與民間的堅持之下,《兩岸常用詞典》在2012 年已付梓, 甚至有科技辭典的問世。有識人士早已超越政治立場,協商兩岸用語的一致性,促進兩岸的交流與進步。今日兩岸物理學者也將協商物理名詞用語,讓兩岸物理學術的交流能有更多的進展。

物理名詞的翻譯要能達成「信雅達」的標準是非常困難的,如果翻譯只是望文生義,有時會對中學物理的教學產生困擾。例如,臺灣將pressure 翻譯成壓力,中學教師常告訴學生「壓力不是力」,以免讓學生誤以為壓力是力的一種。但「壓力不是力」在學生中常當一種笑話傳誦。物體受力時,描述物體單位面積所受的力即為壓力,雖然壓力不是力,仍勉強含有力的概念,但在描述理想氣體時,壓力是氣體分子動能的表現,此時就與力的概念相去甚遠了。大陸有壓力與壓強兩種用語,壓力是力,單位面積上所受的力則稱之為壓強,應是有避免讓初學者混淆的用意。

劉源俊教授在《物理教育從名詞談起》[2]一文中指出部分目前使用的物理名詞有可能產生誤解之疑慮,該文章由物理概念的內容論述物理翻譯名詞的適當性,讓我們感受到物理名詞的訂定若是能讓讀者「顧名思義」,將有助於物理的學習。然而如果所有名詞都使用顧名思義原則翻譯,卻有些像在注釋,兩者之間如何平衡需要經驗與智慧。

物理名詞的兩岸差異影響層面甚廣,近年來有一重要的影響逐漸在擴大中, 那就是兩岸主要的大學入學考試—— 大陸的高考與臺灣的學科能力測驗、指定科目考試。近年來,臺灣有部分學生以學科能力測驗成績申請進入大陸的大學,大陸也有部分學生以高考成績申請進入臺灣的大學。在兩岸交流日益頻繁的情況下,日後學生直接報考兩岸大學入學考試的可能性大增。然而,在兩岸的試題中,物理名詞有相當程度的差異,且可能影響考生解讀試題所述的內容,進而可能干擾考試評量考生能力的精確度。

以下用例題說明兩岸試題中物理名詞的差異及其可能產生的影響。

(1) Rutherford model

大陸高考,2010年上海市物理卷第1題

盧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這一模型建立的基礎是

(A)a粒子的散射實驗

(B)對陰極射線的研究

(C)天然放射性現象的發現

(D)質子的發現

臺灣指定科目考試,2004 年指考「敏督利颱風受災地區考生補救考試」物理考科第4題

下列哪一個實驗建立了電子繞原子核運行的原子結構模型?

(A) 湯木生荷質比實驗

(B) 夫然克—赫茲實驗

(C) 康卜吞效應實驗

(D) 陰極射線管實驗

(E) 拉塞福實驗

這兩道試題皆是測驗Rutherford model 的內容,然而對於人名的翻譯,大陸高考以盧瑟福稱之,臺灣指定科目考試則稱之為拉塞福。雖然兩道試題中皆有提示電子繞原子核運行的原子結構模型,Rutherford 的譯名仍是答題重要的關鍵詞。

(2) Electric Potential

大陸高考,2010年上海市物理卷第9題

三個點電荷場的電場線分布如圖所示,圖中a、b 兩點處的場強大小分別為Ea、Eb,電勢分別為φa、φb,則

(A) Ea > Eb,

φa > φb 

(B) Ea < Eb,

φa < φb

(C) Ea > Eb,

φa < φb

(D) Ea < Eb,

φa > φb

臺灣指定科目考試,2003 年指考物理考科第9題


如圖所示,甲電荷+q 與乙電荷-q,兩者相距4a,若取兩電荷連線上之s 點處的電位為零,則圖中距O 點2a 之P 點處的電位為何? ( 已知庫侖定律為F = kq1⋅ q2/r2 )

(A) 0

(B)kq/√2 a

(C)kq/2√2 a

(D)-kq/√2 a

(E)2kq/3a

這兩題都是測驗electric potential 的量值,大陸高考稱electric potential 為電勢,臺灣指定科目考試則稱之為電位。前述的臺灣指定科目考試試題可從選項中猜出電位的定義,但是大陸高考試題在題幹與選項中都沒有對電勢的定義有任何提示,所用的物理量符號也與一般普通物理原文書不同,考生非要確知電勢所指為何才能答題。

(3) Magnitude of Magnetic Field B

大陸高考,2010 年大綱全國II 理綜卷第18題

如圖,空間某區域中有一勻強磁場,磁感應強度方向水平,且垂直於紙面向裡,磁場上邊界b 和下邊界d 水平。在豎直面內有一矩形金屬統一加線圈,線圈上下邊的距離很短,下邊水平。線圈從水平面a 開始下落。已知磁場上下邊界之間的距離大於水平面a、b 之間的距離。若線圈下邊剛通過水平面b、c(位於磁場中)和d 時,線圈所受到的磁場力的大小分別為Fb、Fc和Fd,則

(A) Fd > Fc > Fb

(B) Fc < Fd < Fb

(C) Fc > Fb > Fd

(D) Fc < Fb < Fd

臺灣指定科目考試,2008 年指考物理考科第9題

如圖所示,一直角三角形線圈兩邊長分別為a 及l、電阻為R,以等速度v 通過一範圍為d(d > a) 強度為B 的均勻磁場,磁場的方向為垂直射入紙面,在時間t=0 時,線圈的前緣恰接觸磁場的邊緣。則線圈上的感應電流i 與時間t 的關係圖是下列何者?(設電流逆時針方向為正)

這兩道試題都是測驗Faraday’s Law of induction (臺灣譯為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兩題都是使封閉線圈進入一均勻磁場,進而求封閉線圈所受的磁力(magnetic force, 臺灣譯為磁力,大陸譯為磁場力)或感應電流。由題幹敘述可看出兩岸對於magnitude of magnetic field B 的譯名不同,大陸高考試題譯為磁感應強度,臺灣指定科目考試則稱之為磁場強度。雖然能從試題文字猜出磁感應強度與磁場強度是相同意義,若是試題中的物理名詞不是考生平時所熟悉的,考生應試時可能需要較多時間推敲物理名詞的意義。

物理教育相關文獻指出,在大學基礎物理課程中,學生原有對於物理現象的錯誤認知很難改變,而且會影響到其對物理課程的學習[3]。舉例來說,學生通常認為物體持續運動,則該物體必定持續受到力的作用。即便大學基礎物理課程教完了牛頓運動定律,這樣的錯誤認知改變幅度仍是有限的。因此,在物理名詞的使用上應力求言明物理意涵,以避免學生植入錯誤的認知。

前述測驗相同概念內容的兩岸試題呈現了物理名詞在使用上的差異,考生對試卷中物理名詞的認知極有可能會影響其作答,進而影響得分。在兩岸物理名詞尋求一致的標準化時,也應考慮該名詞在物理意涵表達的適切性,例如電勢可能優於電位,磁場強度可能優於磁感應強度。誠如前述,物理名詞若能清楚描繪所代表的物理意象,對學生學習與考生應試都能提供相當的幫助。

兩岸物理名詞若能加強共通性,未來大學若要大規模的招生對岸學生,在入學考試試題中的兩岸物理名詞則更能互通,兩岸考生能正確的解讀試題,才能使考試發揮最佳的選才功能,兩岸人才也能有更多的交流。兩岸名詞應該優先考慮將中小學物理學名詞儘快能夠存同合異,如無法達成,也最好能將相異之處於書後以對照表列出,從而有助於考生之移地應試之機會。

參考文獻

[1] 中國評論新聞網.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20/6/5/7/102065799.html?coluid=6&kindid=30&docid=102065799&mdate=0406111725,2012 年4月6 日

[2] 劉源俊. 物理(雙月刊,臺灣),2005,(4):621

[3] Halloun IA,Hestenes D. Am. J. Phys.,1985,53:1043

相關焦點

  • 清華附中C16級初三下物理入學考試分析
    歡迎關注清華附中蔣物理公眾號本文內容是清華附中C16級初三下學期入學考試物理試卷分析。
  • 2019中國科學院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半導體物理》考試大綱
    歡迎轉載,也許對你用,也更需要你的關注中國科學院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半導體物理》考試大綱本《半導體物理》考試大綱適用於中國科學院大學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專業的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半導體物理學是現代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的重要基礎理論課程,它的主要內容包括半導體的晶格結構和電子狀態;雜質和缺陷能級;載流子的統計分布;載流子的散射及電導問題;非平衡載流子的產生、複合及其運動規律;半導體的表面和界面─包括p-n結、金屬半導體接觸、半導體表面及MIS結構、異質結;半導體的光、熱、磁、壓阻等物理現象和非晶半導體部分。
  • G5本科系列之劍橋大學入學考試未解之謎!
    申請劍橋大學學院設置的額外入學考試:1.STEP考試:STEP(Sixth Term Examination Paper)Mathematics 是大學測試申請者數學能力的筆試,劍橋大學的部分專業需要STEP成績作為正式錄取的先決條件。
  • 中國科學院大學2012、2013年研究生入學考試試題公布
    中國科學院大學2012、2013年研究生入學考試試題公布
  • 臺媒:兩岸關係不是名詞之爭
    臺灣《中央網絡報》2日發表點評文章說,中國大陸對於「九二共識」作為兩岸關係政治基礎的堅持,完全沒有絲毫鬆動的可能性。這是任何對兩岸關係稍有了解或任何參與兩岸交流的人士,都能知悉或體認的。在民進黨當局繼續否定「九二共識」的情形下,便可斷言兩岸關係沒有改善的機會,如此勢必危害臺海的和平穩定與打擊臺灣的經濟發展。新任的臺灣方面陸委會主委陳明通說,「九二共識」是個爭議詞,「我們不需要再為一個有爭議的名詞爭辯」。那麼除了「九二共識」之外,各方都至為關切也是臺灣核心問題之一的兩岸關係,就無解決之道了嗎?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18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入學考試《天氣學(含天氣分析)》考試大綱
    了解大氣運動各作用力含義、表達式及理解它的物理意義2. 了解個別變化、局地變化、平流變化含義3.  會推導連續方程,了解質量散度、速度散度含義、表達式及其物理意義4. 了解尺度分析含義、掌握在自由大氣中大尺度系統運動,可以作為準地轉、準靜力處理5. 理解熱力學能量方程中引起固定點溫度變化的因子6.
  • 日本機器人通過大學入學考試 超平均分數線
    據英國《每日郵報》11月17日報導,日本國立情報學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Informatics)開發的人工智慧機器人Todai Robot已經變得足夠聰明,甚至通過大學入學考試,可以進入日本大多數大學就讀。
  • 北京化工大學|研究生入學考試 《 高分子化學與物理》考試大綱
    、北京理工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多所北京「985、211」院校的研究生,是考研黨的信賴品牌。北京化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是北京化工大學1958年建校時創辦的院系,是我國最早建立的以高分子(聚合物)材料為特色,兼顧複合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和金屬材料協同發展的院系之一,學院經過六十年的建設與發展,已成為我國材料科學與工程領域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國際交流與合作、文化傳承創新的重要基地之一,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尖端科學技術所需的高級材料化工類人才
  • 乾貨分享丨A-LEVEL考試之物理篇
    ,也是英國學生的大學入學考試課程。A-Level課程證書被幾乎所有英語授課的大學作為招收新生的入學標準。 在中國開設A-Level課程旨在為中國學生提供進入國外大學的有效途徑,具體目標為:培養在國內初高中成績優秀的學生進入世界頂尖大學;培養在國內初高中成績中等的學生進入世界一流大學;培養在國內初高中成績一般的學生考取適合自己的大學。
  • 美國大學入學考試(ACT)介紹
    ACT考試全稱「American College Testing」(美國大學入學考試),是美國大學本科的入學條件之一,也是獎學金發放的重要依據之一
  • 中科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2012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參考書目
    中科院研究生院2012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統一命題科目考試大綱序號7612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第三單元中科院研究生院 8614科學技術史第三單元中科院研究生院 9616數學分析
  • 2021年深國交入學考試內容及趨勢最新分析
    從近幾年深國交畢業生的的去向數據分析,不難看出深國交英國方向的成績是相當喜人的:最近這些年一直蟬聯全國牛劍錄取第一,在之前的15屆畢業生裡共有205人被牛劍錄取。今年牛津和劍橋的總共錄取人數為30人,再次創造了全國紀錄。
  • 2021年深國交入學考試內容及趨勢最新分析!
    從近幾年深國交畢業生的的去向數據分析,不難看出深國交英國方向的成績是相當喜人的:最近這些年一直蟬聯全國牛劍錄取第一,在之前的15屆畢業生裡共有205人被牛劍錄取。今年牛津和劍橋的總共錄取人數為30人,再次創造了全國紀錄。
  • 義大利留學本科入學考試全面解析!入學考試,看這篇就夠了!
    計劃生開始讀語言這是第一步,我們最重要的還是能成功入學。從12月開始,一直到明年的8月份,都將是綜合類大學的同學們準備入學考試的黃金時間。那麼,義大利本科入學的考試形式一共有三種:國家統考,比如:建築類入學考試;CISIA考試,大多數的學校會選擇使用CISIA渠道,來準備入學考試;比如,米蘭大學,帕多瓦大學;學校自己的考試,有的學校比較特立獨行,非要自己舉辦入學考試;比如,熱那亞大學,米蘭理工大學的設計系。
  • 中科大新生入學就考試,大學四年辛苦賽高三
    中科大本科招辦公布了2020級新生入學須知,依舊同往年一樣入校「見面禮」是新生入學考試。開學報到第二天就是考試,還是考最硬核的英語、計算機、數學、物理四門課程,考試內容難度勝過高考,這樣的入校選拔方式也只有中科大幹得出來!
  • 【大學新生入學指南之大學學習】如何準備英語入學考試?
  • 「大數據分析」中國科學院大學物理研究所複試分數線報錄比
    現有超導、磁學、表面物理3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光學物理、先進材料與結構分析、納米物理與器件、極端條件物理、軟物質物理、清潔能源前沿研究、凝聚態理論與計算7個院重點實驗室,固態量子信息與計算、微加工實驗室2個所級實驗室,它們與國際量子結構中心、量子模擬科學中心、北京散裂中子源靶站譜儀工程中心、清潔能源中心、超導技術應用中心、功能晶體研究與應用中心、量子計算研究中心7個研究中心共同構成物理所的研究體系。
  • 海峽兩岸專家攜手完成氣象名詞對照工作
    華夏經緯網9月1日訊:據新華網消息,臺灣大學大氣研究所教授陳泰然日前在此間宣布,海峽兩岸專家多年來攜手努力的氣象名詞對照工作結出碩果,《海峽兩岸大氣科學名詞》共同對照本現已出版。  據悉,陳泰然等近20位兩岸知名大氣專家共同成立了「海峽兩岸大氣科學名詞工作委員會」,致力兩岸氣象名詞「統一」,經過多年努力,終於在最近完成名詞對照工作。
  • AP考試改革:AP物理考試趨勢分析
    新東方網>留學>留學考試>AP>正文AP考試改革:AP物理考試趨勢分析 2014-05-14 11:22 來源:新東方網
  • 外刊精讀 | SAT和ACT考試在大學入學中的使用的合理性分析(四)
    即使預測能力的問題解決了,另一個問題出現了,即考試在預測大學表現方面有多好才能證明其有效性。如果考試會大幅減少已經是弱勢群體的申請者成功申請的數額,這樣的犧牲大概不會因在預測能力方面的小收益而變得合理。各機構如何看待這種取捨取決於它們的職責、客觀環境和它們希望吸引的人群。resolve [rɪˈzɔːlv]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