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以來,防汛抗洪形勢愈發嚴峻。正值暑假,小學生用自己的筆記錄下了這一重要時刻,見證著萬眾一心的力量。在這個過程中,小學生們也受到了教育,感受著濃濃的正能量。
防汛作文:討厭的蚊子
今年夏天很多地方有洪澇災害,我的老家在圩區,三面都是小河,防汛抗洪的壓力很大。老家的親戚打電話來說水都漲到了離河堤不到半尺的距離了,站在河堤上都能洗腳。看著發來的視頻,我第一次感受到了什麼是洪水猛獸。圩堤內很多農田都被淹沒了,西瓜浸泡在水裡,不能吃了,圩堤外更是白茫茫一片。大堤上碼起了一條長長的子埂,那是為了防止水漫進來。
我們一家離開村子已經有兩三年了,爸爸媽媽在城裡賣早點,也就是家鄉的特產餈粑,掙了點錢,還買了房子,很少回家,因為每天都要起早炸餈粑,沒時間回去。爸爸接到了一個電話,是村裡喊他回去防汛。爸爸二話沒說就讓媽媽給他拿了幾件換洗衣服就開車走了,家裡只剩下我和媽媽,臨走時還特別叮囑我要幫媽媽做家務,媽媽一個人忙不過來。當然,肯定少不了那句:好好學習。
店裡的生意還要繼續做,媽媽根本就沒有時間管我。我呢,就稍微的「放縱」了一下。上網打遊戲就是幾個小時,飯也不好好吃,餓了就泡方便麵湊合一下。爸爸回鄉防汛這幾天,我是一個「自由人」,玩得昏天暗地,都沒有問過爸爸那邊的情形。
一天夜裡,我被蚊子叮醒了,奇癢無比,正在抱怨媽媽沒有幫我趕蚊子,媽媽拿著手機到我房間裡來了,給我看爸爸發來的視頻。我看了看,除了帳篷什麼也沒有啊。媽媽讓我仔細看,並放大了視頻。哦,原來是一些蚊子,只見七八個大黑蚊子鼓脹著肚子伏在地上,一動不動。爸爸在視頻裡說,這些蚊子都是吸飽了血飛不動了。
原來爸爸他們24小時吃住在大堤上,時刻都在緊張地防汛。分成三班,不間斷地查找滲透點,如果發現了有滲透點就用小紅旗插在旁邊作為記號,然後下一班人來看的時候就特別注意,如果滲透點逐步擴大的話就要「倒滲」來消除隱患。爸爸說這些防汛知識都是向經驗豐富的老隊員學來的。晚上累了的時候就在防汛棚裡睡覺,蚊蟲很大,尤其是水邊上的蚊子,特別大特別毒,叮咬後起大包,很長時間才能消腫。每次睡醒了,地上總是有幾隻甚至十幾隻大蚊子躺在那裡飛不動,手指一捏都是血。
爸爸說的話感動了我,我在家裡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蚊帳裡的蚊子都要媽媽來操心,實在不應該。我還是不懂事,爸爸他們在防汛,吃了那麼多苦,對我來說應該是個教育,我不能什麼事情都指望別人,我也不能這樣嬌生慣養下去,我得自立自強。
雨還是沒有停下來的意思,一直在下著,河裡的水已經超過警戒水位一米多了,我的心也緊起來,挺擔心爸爸的,更擔心我的老家圩堤破了。電視上播放著防汛搶險的畫面,我竟然發現了爸爸的身影,他穿著膠靴和雨衣,扛著麻袋去加高子埂。
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群人,共同構築起抵禦洪水的防洪牆。
點評
小作者給這篇作文起名為《討厭的蚊子》,一個意思是蚊子叮自己,很討厭;另一個意思是蚊子叮咬在防汛的爸爸,很討厭。然後進行對比,自己被蚊子叮,是因為自己不懂得照顧自己,有點嬌生慣養。爸爸被蚊子叮,那是因為太多勞累根本沒有精力去驅趕蚊子。在這個對比裡,小作者受到了啟發和教育,要向爸爸他們學習,學習他們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學習他們甘於奉獻的精神。
平時我們經常說小學生寫作文很多時候考「編」,脫離了生活的實際。防汛抗洪關係到每個人,作為小學生,我們不是局外人,要學會觀察思考,並拿起筆來記錄,寫進自己的作文裡,為前方辛苦的人們鼓與舞。也許這就叫做「文以載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