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農村諺語很熟悉,樓主這裡只是說了上句,還有一個下句。
在我們濰坊地區是這麼說的:
春打六九頭,家家不用愁。
春打五九尾,家家撅撅嘴。
這是啥意思呢,咱慢慢說道一下。從冬至這一天起,白天慢慢變長,黑夜漸漸縮短。大約每天比前一天要延長一分半鐘的時間,直到夏至這一天,白天時間最長。夏至一過,又逐漸變短,直到冬至這天最短,如此周而復始。冬至也是一九的第一天,九天為一個周期。如此推算,立春這天不是五九的最後一天,便是六九的第一天;自從有曆法以來,從未更改過。
春打六九頭和春打五九尾只差一天,為啥出現兩種截然不同說法呢?春打六九頭,家家不用愁;是指來年風調雨順,自然災難較少,糧食才有可能大豐收,莊戶人家家不用犯愁。春打五九尾,家家撅撅嘴;預示明年的極端天氣較多,大旱或大澇,或許大風冰雹等惡劣天氣較多,對農業生產可能帶來較大應響,容易對糧油作物造成減產,所以,家家撅撅嘴不高興。
這是先祖對天文地理等自然現象的掌握和利用,其內函哲理無比深奧,也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真實寫照。更是祖輩,對天體運行規律的精確計算和認知。是對來年農業生產中,可能出現或遇到的自然災害,做出的正確判斷和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