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Cognition》期刊中發表的一篇文章指出,孩子吐舌的頻率和方向,與他們的手部動作有關。
執筆:楊十一
編輯:楊十一
定稿:歐陽比文
你有沒有發現這樣一個現象,當孩子專注的做某件事的時候,他們總是不由自主的吐舌頭。那麼為什麼孩子們那麼喜歡吐舌頭呢?家長需要糾正嗎?
小夢的女兒8個多月了,但是從寶寶3個多月的時候,就開始吐舌頭。剛開始只是偶爾吐一次兩次,但是隨著月份的增長,寶寶吐舌變得頻繁起來。
這不由得讓小夢有些擔心,不會是寶寶有什麼問題吧?小夢的老公則勸道:「能有什麼問題,吐舌頭多萌啊,你就是亂操心。」那吐舌頭究竟是萌還是病呢?
就像走路、說話,吐舌頭並不是寶寶天生就會的技能,而是在2個月以後,甚至3、4個月後才學會的一項「新技能」。
對於寶寶來說吐舌頭也是需要「鍛鍊」的。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覺得孩子吐舌頭變得越來越頻繁的原因。
一般來說,隨著年齡的增長,在孩子一歲後,吐舌頭就不會那麼頻繁了。
其實孩子吐舌頭不是壞事,不止可愛,吐舌這樣的小動作中,還暗藏了智力發育的小秘密。
1)是發育中正常的行為
吐舌頭是孩子在發育過程中的一種自然行為,嬰兒在2個月大後,唾液腺就開始分泌唾液,孩子在舔這些唾液的過程中,就學會了吐舌頭。
2)證明孩子健康
孩子能吐舌頭,說明孩子的舌系正常。將來就不會出現舌系過短,而說話「大舌頭」的情況。當寶寶頻繁的吐舌,恰恰也證明了寶寶舌頭髮育的完好、健康且敏捷。
3)幫助孩子探索世界
另外舌頭也是寶寶探索世界的一個「工具」,用嘴巴去感知物體。這種探索性的行為,其實對於嬰兒來說是極為有利的,可以促進智力的發展,讓腦細胞變得活躍。
在人腦中有一個區域叫「布洛卡區」,這個一區域專門負責語言活動,但是有科學家發現當人進行連續的手部動作時,這個區域同樣會被激活。
根據國外的一項實驗,孩子在做那些結構化、序列化較強的手部運動時,吐舌頭的頻率最高。
而在完成左右手精細運動時,右撇子的孩子吐舌的時候更傾向於右側,這也側面證明了手部與嘴是在大腦的同一個區域調度的。
吐舌頭與手部乃至腦部都有密切的聯繫。
1)餵奶前
當你衝好奶粉或準備餵奶時,寶寶衝你吐舌頭,這時其實就是,寶寶對於即將到來的食物感到興奮,伸出舌頭準備迎接食物了。
2)餵奶後
當餵奶中,寶寶突然吐舌,其實就是表示寶寶嘴裡有足夠多是食物,或是寶寶已經飽了。
當這個時候,媽媽們可以觀察一下,寶寶的狀態,如果寶寶有明顯的推拒或是困意,那麼證明寶寶就是已經飽了。
3)和大人互動時
嬰兒是非常喜歡和大人互動的,差不多在6個月後,寶寶已經具備了,理解大人面部表情的能力。並且這個時期的寶寶開始模仿大人的表情。
吐舌頭正是模仿的一種,當孩子吐舌頭證明孩子非常樂意和你互動。
4)剛開始吃固體食物
很多寶寶在剛開始吃輔食的時候,都會出現吐舌頭的舉動。這其實是孩子的自我保護的一種,他們為了防止窒息而自發做出的一些反應。
這個時候就不要再強制讓孩子吃固體食物了,過一段時間再試試。
雖然吐舌頭不是什麼大毛病,但是如果出現了一下情況就要考慮是不是病理的原因了。
●1歲之後還頻繁吐舌頭可能是缺鋅的表現,可以帶孩子去醫院檢查一下。
●3歲後還頻繁的吐舌,可能是抽動症的前兆。
抽動症的臨床表現分為「運動性抽動」和「發聲性抽動」。
●可能是鼻塞,當孩子鼻塞的時候,就需要用嘴呼吸,但是嬰兒其實是不太會用嘴呼吸的,所以這個時候就會通過吐舌頭方法來呼吸。
如果孩子在餵奶時,經常停下吐舌頭呼吸,那麼很可能是鼻部出現了問題,應該重視。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的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