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寶寶耳朵裡有耳屎,手好癢~~~想掏又不敢掏。有一個聲音在告訴你:當然要掏,耳屎不掏乾淨,耳朵會癢,耳屎多了,會影響孩子聽力的!另外一個聲音告訴你:孩子耳屎絕對不能掏,孩子耳朵脆弱,不小會刺破孩子的耳膜!啊~到底該聽誰的?
掏不掏還得看情況來:
1、不掏
如果寶寶並沒有耳朵癢、痛或者聽力減退問題的話,不需要刻意去掏。小塊狀的耳屎,平時也會隨著寶寶吮吸、咀嚼、說話、咳嗽等動作慢慢鬆動,自己掉出耳道。大家有木有這個經歷,有時候用力打個噴嚏覺得耳朵好癢,用手指甲一摳發現耳屎屑掉了下來?
2、掏
有的寶寶眼淚沒及時擦乾流到耳朵裡,或者洗頭洗澡水進入耳朵沒有及時處理,再和各種灰塵、油脂分泌物結合,日積月累,耳屎塊狀越積越大,最後整個堵塞耳道。這種情況,說什麼都要掏啊,不然會造成寶寶聽力減退、耳痛、耳鳴等。
建議:
1、一般情況下是不需要給寶寶掏的,如果給寶寶掏耳朵處理不慎的話,也可能把一些耳屎進一步推入耳朵,讓問題變得更加嚴重。如果看到寶寶的耳廓上有耳屎,倒可以用棉籤或者毛巾擦拭,建議選擇嬰兒專用的大頭棉籤,防止不小心進入耳道。謹慎起見,我們可以藉助電筒觀察一下孩子的耳道,耳屎堵塞嚴重的話,有些用肉眼觀察也能發現。
2、普通耳屎不會引起感染、發燒或者影響睡眠,但如果寶寶一直抓耳朵、揉耳朵,煩躁哭鬧,或者當耳道出現一些黃色液體或血腥膿液時,那麼就應該去找醫生了。醫生會用一些衝洗或者吹氣的專業儀器來幫助孩子清潔耳朵,讓耳屎鬆動排出。
發生耳道堵塞是一個小概率的事件,大多數人的耳朵都有自潔功能,家長不用太過緊張。
經常給孩子掏耳朵危害大:
危害一:經常給孩子掏耳朵,除了讓孩子少了耳屎對耳朵的有效保護,容易受細菌、噪音的侵襲外,還會導致損傷孩子外耳道嬌嫩的皮膚,掏耳朵時如果耳屎堅硬或比較多,容易把皮膚劃傷,細菌便會趁機進入傷口引發感染。或因來回搔刮,把細菌擠入毛囊、皮脂腺管,引發炎症、流水,嚴重者發生外耳道癤腫。
危害二:容易刺傷孩子鼓膜如果掏耳朵不小心,還有刺傷鼓膜的危險。在給小兒掏耳朵時,如果小兒突然掙扎或刺激外耳道出現咳嗽反射,這種意外就更難免。
肯定有家長會疑惑,那孩子耳朵都塞滿了!還不挖嗎?
耳屎雖然看起來髒兮兮的,但是它還有保護耳朵的作用,能避免小蟲子、一些微生物、水等進入寶寶的耳朵內。日常護理工作要注重細節,能防止耳屎結塊。
1、平時護理:
媽媽們平時給寶寶清潔護理時,定期檢查耳朵裡的清潔狀況,用乾淨的棉球粘耳道的外部,洗澡後用溼毛巾擦外耳廓。
2、耳屎非常多時:
如果你覺得寶寶的耳屎太多了,可以用嬰兒油、礦物油和專門的耳道清潔油來幫助清潔,但前提是要確定沒有過敏反應;如果你覺得自己操作不來,建議到醫院耳鼻喉專科進行處理。
給寶寶掏耳屎最好是在他睡著或者安靜的時候,如果他表示抗拒就暫時不要掏了,防止寶寶亂動失手弄傷耳道或者鼓膜。如果在掏的過程中,寶寶表示出不適感,請立刻停手。
若分泌物過多甚至有液體流出時,要注意排除中耳炎的可能,及時就醫,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羊臣羚奶爸有話說#
父母可能有強迫症,認為寶寶的耳朵清理乾淨了會更舒服,但其實,寶寶並沒有像你一樣享受掏耳朵這個過程。所以,讓耳屎發揮它的自淨功能吧。耳屎的多少其實也受遺傳因素決定,有的人一生都不需要怎麼清潔,有的人則非常多,寶寶也同樣如此。家長們別隨意自己判斷,更別隨意自行用工具清潔耳朵。
以上圖片引用僅作為展示說明,不做商業用途,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處理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羊臣羚奶爸)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 寶寶知道 帳號,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