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經濟喚醒全職媽媽 在家開媽媽店早教班養伢賺錢兩不誤
圖為:盧女士自己開辦的英語班,不僅解決了兒子的教育問題,還方便了其他家長 受訪者供圖
楚天金報訊 記者趙雯 楊揚
如今在武漢,生了孩子後,為了更好地照顧、教育孩子,放棄事業的全職媽媽群體正在日益壯大。她們往往在生兒育女之前都有不錯的職業,綜合素質高,心繫家庭但也不願就此脫離社會,相夫教子的同時也渴望擁有獨立收入。隨著全職媽媽人群的逐漸壯大,為這部分群體服務的全新電商模式應運而生,很多媽媽利用自己的朋友圈,在家曬曬娃、教教娃就把錢掙了。
線上媽媽課人氣旺免費學習還可賺外快
李蝶家住古田,孩子今年兩歲,生了孩子之後,她就成了一位全職媽媽。一次意外的機會她了解到大V店這個新型母嬰電商平臺,不僅可以聽育兒專家崔玉濤的育兒課,還可以買繪本書:「現在媽媽都很重視孩子的早教和親子閱讀,但育兒觀念很多,繪本也很多,常常不知道聽誰的,選什麼書好,大V店裡的老師給家長導了航。」
隨後,記者加入武漢大V之家官方群發現,這個群裡已經有近500位媽媽,而這僅是武漢做大V店的媽媽中很少的一部分。如她所說,大V店人氣最高的地方是免費在線家庭教育專欄「媽媽學院」和「媽媽課堂」,很多主講人是兒童文學大咖,比如俞敏洪、曹文軒等,還有一部分是講家庭關係的老師。大V店會不定期舉辦線下活動,李蝶說:「懷孕後全職近兩年,覺得人際圈子變小了,通過這樣的方式跟其他媽媽交流交流,心情舒暢不少。」
李蝶還參加了平臺的另一個項目「媽媽店」。簡單地說,媽媽店就是讓媽媽在朋友圈代銷大V店銷售的圖書、日用品、化妝品等商品,大V店給開店媽媽返佣金,據透露,佣金比例在10%左右。
據了解,大V店裡的媽媽一個月賺取幾千元佣金是常有的事,幾萬元也不少,甚至有號召力的媽媽,一個月都可以入帳上十萬元。根據大V店的數據,目前已有逾30萬媽媽註冊成為大V店的媽媽賣家,平臺月交易額突破5000萬元。目前,大V店還與湖北少年兒童出版社深度合作,今年七月啟動武漢的城市合伙人項目。該項目負責人,湖北少兒出版社工作人員唐燕告訴記者,湖北目前約有兩萬名媽媽加入大V店。
職場媽媽沒空研究育兒經全職媽媽成「領袖」月入上萬
而除了大V店這樣的電商平臺,很多其他專注於孩子早教的平臺也紛紛開始發動全職媽媽「下線」。「寶寶玩英語」(以下簡稱「寶玩」)是一個專注嬰幼兒英語親子啟蒙的平臺。家住漢陽的考考媽媽是「寶玩」課程的一員,她告訴記者:「我很喜歡這個群體的氛圍,不僅可以足不出戶做早教,做得好還可以成為管理員賺提成。」
考考媽媽介紹,「寶玩」有一套嚴格的晉升制度,經過一定的考核後擔任推廣人及以上職務,就可以與「寶玩」公司籤訂合同,每當有通過自己付費學習的會員加入,自己就能拿到一份提成。她透露,對推廣人的考核主要是依據班級人數、跟讀人數、購課人數等,做得好的隊長一般每月能拿到上萬元。
此外,還有很多媽媽因為與其他媽媽分享自己的育兒經,吸引到了與其觀念一致的媽媽群體,便成為了媽媽群裡的意見領袖。武昌的寶寶媽就是他們小區裡的「領袖媽媽」。當很多職場媽媽沒時間為孩子精心挑選繪本、玩具,或者為孩子安排假期去處的時候,就會問「領袖媽媽」。只要寶寶媽推薦的玩具,大家都願意買,寶寶媽說武漢新開了哪家遊樂場不錯,大家都願意去。
於是,寶寶媽乾脆當起了「媽媽買手」,幫媽媽去找賣家談團購,一次進貨幾十份甚至上百份,賺取中間的差價。寶寶媽說:「繪本或者玩具的差價僅幾元,但是去談遊樂場門票則可以一張賺個十幾元不等。雖然這錢不多,但是隨著媽媽群的壯大,量也不少。每個月只需要聯繫聯繫,就可以掙個幾千元貼補家用也不錯。」
不滿意早教班乾脆自己開班一邊教孩子一邊掙零花錢
家住螃蟹岬的盧穎是一個6歲孩子的母親。兩年前,她為兒子報名了市面上兩家很受歡迎的外教英語培訓班:「一個班差不多有10個孩子,在1小時的課時內,孩子開口機會太少。」
一年前,盧女士開始組織自己的英語學習班,通過朋友圈招募志同道合的媽媽。起初她只是想節省一些報班的費用,但很快盧女士就發現,這種形式很受媽媽歡迎,剛開班就有近10人報名。「大家可能孩子年齡接近,住得較近,教育理念也相同。孩子少,上課開口的機會就多,一堂課兩小時才收費200元,而且可以和老師溝通教學進度。」在盧女士那裡上課的李姓家長告訴記者。今年,盧女士已經將這項業務擴展開,有了自己的英語班名稱「輕鬆英語」,有了兩個常設上課地點,每班6人-8人,每個班除了一名外教,還配有一位課程管理老師。
Jaccica是武漢一位英語老師,孩子現在快3歲了。對英語教學十分擅長的她經常在家裡教孩子學習英語,也經常將孩子學習英語的方式錄成小視頻發在朋友圈。每次Jaccica「曬娃」就會引來朋友一陣驚呼:「家裡有個英語老師就是好。」於是,很多家長提出希望Jaccica能將身邊朋友的孩子聚在一起學習英語,大家也都願意付學費。在朋友的鼓勵下,Jaccica在自己小區裡開辦了一個小小的「英語早教班」,每次帶著6個左右的孩子上課,每個孩子每次課收費不到100元,不僅可以讓兒子和小夥伴一起學習英語,還可以掙點「零花錢」。
聲音
這是共享經濟的一種實踐形式
全職媽媽社群經濟的發展引發了很多討論。支持者認為這可以讓大家共享資源、共同受益;反對者則指出,全職媽媽的朋友本來就不多,讓她們這樣掙錢會消耗人與人之間的信任。
對此,湖北經濟學院經濟與環境資源學院院長付宏認為,這些全職媽媽的行為其實就是共享經濟的實踐形式:「將自己的專業性資產進行共享,從中獲益。它也是規模經濟的一種,就是一個孩子受益變成多個孩子受益來掙錢。」付宏教授指出,網際網路和共享經濟的到來,導致很多創新的經濟形式應運而生:「現在很多全職媽媽是階段性的,素質也很高,這樣的掙錢方式很適合在孩子年齡較小的時候去做。而從促進經濟發展角度來說,社群經濟活動在國外已經很多,也是一種創新的實踐形式。」
談及這種方式是否會消耗人與人之間的信任,付宏教授坦言,這種社群經濟對於信任影響並不大:「任何人都有自己選擇的權利,不論是選擇大品牌還是身邊人的推薦,最後做決定都是靠自己。當然,和所有經濟形式一樣,這種模式最終的發展也要看媽媽提供的服務和資源是否具備持續性,她們也會經過優勝劣汰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