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霹靂布袋戲的朋友,經常以道友自居。道友有老道友和新道友之別,一些新入坑的道友不一定全部補完之前的劇情,而一些老道友因為各種原因中途棄坑,比如覺得新劇質量下降啊比如工作繁忙啊,原因不一而足。但不管是新道友還是老道友,對霹靂布袋戲的感情都是真的。
霹靂布袋戲的詩號一直是一個特色,讓道友們覺得很驚豔。我是真遊泳的貓,關注我,一起來欣賞霹靂布袋戲6首新詩號,知道3首的,是一路相伴的道友沒錯了。
第1首:浮生寄墟丘,不與紅塵謀,身披煙波立雲舟。一扇擎青穹,飄灑翳孤蹤,夢變鯤鵬振長空。
這是道鋒天扇子的詩號。天扇子有個神奇的設定,就是面對3個以上敵人的時候,就會害羞,然後實力就掉到谷底。這種設定配合他的絕世修為還真是頗為有趣啊。回到這個詩號來,用典頗多,文字優美,算是比較有文採的一個詩號了。
墟丘,根據《說文解字》:「虛,大丘也,崑崙丘謂之崑崙虛。」所謂墟丘,大而空曠的山丘,這既是天扇子的出處,也代表了天扇子的胸懷。至於「夢變鯤鵬振長空」,大家肯定都知道是出自《莊子·逍遙遊》:「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這一句很好體現了天扇子修道者的身份,也為後續劇情做了很好的鋪墊。
第2首:天龍作騎萬靈從,獨立飛來縹緲峰。懷抱芳馨蘭一握,縱橫宙合霧千重。眼中戰國成爭鹿,海內人才孰臥龍。撫劍長號歸去也,千山風雨嘯青鋒。
這是佔雲巾的詩號。他是南域軒昂五璣之一,本身定位還是比較高的,所以他的詩號就顯得獨樹一幟,頗為自負。當然了,這個詩號其實完全搬運自康有為的《出都留別諸公》,乃是大家手筆,自然文採飛揚,比一些霹靂原創的詩號要好上許多。尤其是「眼中戰國成爭鹿,海內人才孰臥龍」這兩句用典渾然天成,在康有為那裡是照應了歷史與清代的現實,而在佔雲巾這裡則體現了他慣看江湖風雨渴望超脫,同時又不得不積極尋求解法的心態。
當然了,佔雲巾還有一個原創詩號,寫得頗有文採:「笑許雲朋霞友,傲看石老梅幽。此生未卜學太周,龍去虎留,明日墟丘。休休,佔得幾家風流?算春秋。」
第3首:笑吾養私,獨解天下之謎;笑吾養孤,獨步古今之前;笑吾養拙,獨問寰宇之秘。三養一生,絕養獲麟。
這是琴狐的詩號。現在的霹靂劇情為了照顧部分有錢女粉絲的需要,所以不管哪一部新劇,總是會在有意無意中寫些男角與男角惺惺相惜的劇情,雖然不必過分解讀,但是也有些內容未免刻意,這可能也是少數道友脫坑的原因。而琴狐與佔雲巾的互動也比較多,至於效果如何,就見仁見智了。
琴狐的這個詩號格式,很類似老劇人物三餘無夢生的詩號:「非吾小天下,才高而已;非吾縱古今,時賦而已;非吾睨九州,宏觀而已。三非焉罪?無夢至勝。」不知道是不是編劇江郎才盡還是別有用意呢?從琴狐的詩號來看,文字內容比較普通,倒是這種格式確實挺有範的。
順便提一提,詩號最後的「獲麟」用的是孔子的典故。《春秋》哀公十四年春天,提到「西狩獲麟」,對此孔子為此落淚而輟筆,並表示「吾道窮矣」。相傳孔子還做了一首《獲麟歌》:「唐虞世兮麟鳳遊。今非其時來何求。麟兮麟兮我心憂。」
第4首:天地空無半點塵,翛然池館浸虛明。幾更今古月常在,一片襟懷水共清。風定波搖晴樹影,魚翻露瀉翠荷聲。炎涼圓缺須叟事,吾獨於斯感世情。
這是北冥風舉的詩號。其實這個詩號也是搬運了古人的原詩,雖然搬運的很妙,顯示出編劇對於古典詩詞的熟悉,但是道友們還是希望少一點搬運,多一點原創詩號。這首詩原名《月夜納涼》,作者是宋代人於石。「幾更今古月常在,一片襟懷水共清。」既是寫景也是抒情,蘊含今古之嘆,仿佛揭開千年長卷,令人感慨嘆息,而又佩服作者的襟懷。
北冥風舉因為當年與玉佛爺一戰而重創,變成殘廢之身,只能倚臥倚風車上。這種殘缺感,很符合「炎涼圓缺須叟事」的氛圍,大概是編劇搬運這首詩的原因吧。
第5首:知水為命順逆同,浩然莫測深淺中。無波滄海掩洶湧,淵渟不動現魚龍。
這是靜濤君的詩號,寫得頗有文採,是我個人比較喜歡的新詩號。當然也可能是因為喜歡靜濤君這個角色,愛屋及 烏。靜濤君也是道門中人,所以這個詩號顯得有些仙風道骨,頗有「淵渟嶽峙」的沉穩感和「雲淡風輕」的出世感。
第6首:犯心點解,熒寄九曜。浮生若邪,奈何一謁。
這是熒惑的詩號。熒惑這個角色的戲份寫得很墨跡,個人並不喜歡。當然了,蘿蔔青菜各有所愛,總有人喜歡熒惑這一款。這個詩號翻來覆去也就是「熒惑守心」那一套,感覺有些創意匱乏了。
朋友們,你們喜歡霹靂布袋戲嗎?聽說不少人都說新劇的詩號沒有老劇的有質量了,你們同意嗎?你們覺得哪些詩號比較經典呢?歡迎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