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老生開學,大學新生報到,但焦點已轉移到「國慶假期大學生能否離校」上來……
教育部強調的三大重點
1.是「部分」高校封閉管理,並非「全部」高校封閉管理。更重要的是,封閉管理並不是說必須一刀切地關閉校門。關於如何封閉管理?教育部強調由各校靈活掌握,自主安排。
2.更具體的國慶假期大學生能否離校?教育部強調的是,這既不是封閉式管理,也不是不準出來。同時,高校教職工要與學生同等管理,一視同仁。
3.「學生非必要不外出」,是新版《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更新版)》兩個重要內容之一,但「必要」或者「非必要」標準並未明說。
家長限時限次外出建議
開學這幾天,即將返校的大學生熱議不斷,有說已返校學生打開那包裹嚴實的被褥竟然發現一窩老鼠,有說因寢室頂樓漏雨導致被褥朽爛不堪使用,有說真不讓外出那全校僅有的一家理髮店恐怕24小時開門也忙不過來……
作為家長,至始至終是將孩子的安全放在第一位。但,從更科學管理的角度出發(避免不當管理所造成的眾多次生問題),特提出如下三個建議:
1.如何「封閉管理」?全國初高中的「封閉管理」可以作為借鑑,即在制度化規定允許學生回家,如一學期兩次、每月一次或者每周一次的基礎上,兼顧有事回家的彈性。
2.考慮大學生家校距離的實際情況,在管理上可採取限時限次外出的措施,即不在同城、離家較遠的大學生,允許每周外出2次,但外出時間不得超過4個小時;家在同城的大學生,允許周末回家1次+外出1次,其中回家時間不得超過24小時,同時明確不得到外地、返校必須掃安全碼的要求。
3.在因地制宜的同時,可進一步加強在校學生的分類管理。
管理需要彈性空間
秋季開學後,各大學對在校學生的管理,應充分考慮到大學生年齡情況,及其身心學業健康有序發展的需要,避免將大學生一刀切全部封閉管理在校園。如果採取簡單粗暴的一刀切措施,如果其他想不到的配套管理措施不到位,極有可能誘發比關起門更嚴重的次生災害問題。
同時,大學在封閉式管理條件下,張馳有度的先決條件,也應考慮到相關生活飲食後勤支持輔助人員的有效管理,首先要加強這些服務輔助人員的管理,避免其無序流動帶來不必要的風險;其次是對這些服務輔助人員的管理,也給在校師生管理提供一個可預判的彈性管理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