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給嬰兒剪指甲嗎?
嬰兒在出生後1個月內,媽媽最好不要給他剪指甲。
開始時,指甲會自行斷裂,媽媽要小心看護,不要讓過長的指甲劃傷嬰兒面部。可以給指甲長了的嬰兒戴上專門的小棉布手套。
什麼時候可以剪呢?嬰兒3個月之後,媽媽可以用圓頭小剪刀給他剪指甲。注意,不要剪得過短。
嬰兒呼吸時嗓子裡發響,是怎麼回事?
有些寶寶呼吸時嗓子裡發響,這是怎麼回事呢?
嬰兒出生1周多時,許多器官還沒有發育完全,呼吸時嗓子發出響聲就是因為喉頭還太軟的緣故。
這一時期嬰兒的喉頭非常柔軟,呼吸時喉頭的一部分就會變形,變得很窄,從而每呼吸一次就發出吱吱的響聲。哭起來響得嚴重些,安靜時平和些。媽媽不要以為孩子的喉嚨被東西堵住了,只要聲音不嘶啞、體溫正常,就不用抱他去醫院。
這種情況,會隨著嬰兒喉頭逐漸變硬而消失,有的在1個月裡就正常,也有的過了6個月甚至近1歲才好。常常抱嬰兒去室外呼吸新鮮空氣或曬曬太陽都可以幫助骨頭和軟骨變硬,用不著治療。
特別注意:新生兒的喉頭太軟,呼吸時嗓子容易發響。
嬰兒口腔裡出現了小白斑,要緊嗎?
細心的媽媽可能會發現,當嬰兒啼哭時,口腔內兩側黏膜或牙床上有像乳渣那樣的小白斑點,有種說法是「鵝口瘡」。這是黴菌在作怪,多半是出生時從媽媽產道裡帶來的。在許多健康嬰兒中也出現這種情況,過半個月至1個月會自然消失。
媽媽需要做些什麼呢?可以用清潔的手帕輕輕揩去嬰兒口腔裡的斑片,揩不掉千萬不要硬擦。母乳餵養的嬰兒可以正常吃奶,但媽媽乳頭一定要衛生,以防感染;人工餵養的嬰兒,要使用特別軟的奶嘴,要仔細清洗,每次用後要消毒。可以找醫生開一些藥物,在餵奶前滴入嬰兒口腔中。
如果是在給嬰兒使用抗生素治療中出現的白色小斑點,那可能是抗生素的副作用,必須請醫生看看。
嬰兒的鼻子不通氣怎麼辦?
半個月大的嬰兒,鼻子常會哼哧哼哧地不通氣,有時也流點鼻涕。媽媽發現了這種情況,一般會奇怪:既沒有往外抱,又沒有接觸感冒的人,怎麼會受涼鼻塞呢?
鼻子不通氣和這些沒有關係,即使在相同條件下養育的嬰兒,也有鼻子通氣和不通氣之分。鼻子不通氣的嬰兒大多在臉頰上長有小顆粒,在眉毛上長有頭皮屑樣的東西。
嬰兒的鼻子不通氣,但並不會影響吃奶,所以,媽媽不必緊張。平日注意不要使嬰兒睡得過熱,尤其是冬天,少放熱水袋;天氣好時,多抱嬰兒出去呼吸新鮮空氣。出生後1個月時,鼻塞會減輕,漸漸自然好轉、正常。
注意,不要把成人的點鼻藥給嬰兒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