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大學黨委書記張偉:領軍人才直聘教授,打造學科建設高地

2020-12-11 中原新聞網

作為山東省屬重點綜合性高校,煙臺大學是國內距海最近、擁有海岸線最長的濱海大學。這所成立只有35年、以理工科見長的年輕學校,去年在學科建設、服務地方、師資隊伍等方面「全面開花」,「天時地利人和」是它現有的狀態。在服務山東、新舊動能轉換、校企融合方面,煙臺大學有著怎樣的發展思路?它能為其他學校帶來哪些借鑑?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對省政協委員、煙臺大學黨委書記張偉進行了專訪。

山東省政協委員、煙臺大學黨委書記張偉

每年招150位青年學術骨幹

勢頭五年內不減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2019年,省市共建煙臺大學,讓學校躋身山東省重點支持建設高校行列,學校事業發展開始駛入快車道。作為煙臺的城市名片,煙臺大學在提升辦學層次和綜合能力方面有哪些突破,將會有怎樣的規劃和舉措呢?

張偉:立德樹人是大學的根本任務。要做好這項工作,學校就得加強內涵建設,提升辦學的質量和水平。這其中學科和專業建設、師資隊伍建設,應當是學校發展最為根本的內容。

在學科建設方面,2018年,煙臺大學藥學學科入選山東省一流學科立項建設,化學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2019年,材料科學與工程入列省「一流學科」立項建設;數學學科進入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全球前400名。法學學科進入軟科中國最好學科排行榜前20%。這都是煙大學科建設的重大突破。剛剛進入2020年不久,藥學學科的ESI排名也進入了全球前1%,這又是一個新的突破。

學科建設的突破是需要人才隊伍做支撐的。這兩年,我們很重視人才引進工作。因為學校辦的好不好,關鍵還是要看是否有高水平的師資隊伍。一方面,學校加大高層次人才的引進力度。我們通過「一事一議」引進的兩個項目,藥學、材料兩個學科都進入了山東省一流學科。

另一方面,學校計劃每年招100-150名博士以上高層次學術骨幹。因為人才缺口比較大,可能近五年都不會減這個勢頭。現在各個高校和地方對人才的爭奪也比較激烈,都在千方百計吸引一些高端人才。無論是學校還是地方,要想發展好都離不開人才特別是高端人才的支持。所以在人才引進方面,學校想了很多辦法,下了很大力氣。

建立煙大開發區科教園區

服務煙臺就是服務山東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在區域經濟發展越來越依靠科技進步和人才智力支撐的當下,煙臺大學做了哪些貢獻,未來將怎樣服務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的重大工程呢?

張偉:學校在2018年第四次黨代會上確定了「一二三」發展戰略,其中有一條就是要提升服務地方的水平。學校也把這方面作為發展的一個特色來打造。煙臺大學作為一所地方高校,提出了「立足煙臺、融入煙臺、服務煙臺」的理念。煙臺作為山東省的重要城市、作為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的「三核」之一,我們認為服務煙臺就是服務山東、服務國家。在服務煙臺方面,我們也做了一些探索。

煙臺大學藥學院是和山東綠葉製藥有限公司校企合作的學院。因為它的機制比較靈活,校企進行資源共享,因此發展很快。煙臺大學是1984年建的,而藥學院是2000年才建的,2000年到現在也只有20年時間,但它已經成為了煙臺大學發展的龍頭。

在煙臺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煙臺大學與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共建的佔地一千多畝的科教園區正在推進,園區將圍繞開發區高端化工、生物科技、現代海洋、高端裝備等產業,布局化學化工、生物食品、海洋科學、機械工程等學科群,強化學科與城市發展需求的契合度。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您剛剛提到未來要建設科教園區,現在建設到什麼階段了?

張偉:科教園區是與開發區戰略合作協議的重要組成部分。煙臺經濟開發區在其區域內靠海邊的地方,要建設14.2平方公裡的煙臺八角灣國際人才港,重點吸引一些高校和科研院所。我們作為地方高校也有發展的需求,也有和地方加強合作的願望。在這種情況下,煙臺大學就與煙臺經濟開發區達成了一致。

去年一年集中做整體規劃設計,現在做單體設計,現在就差動工了。這個科教園區計劃分兩期建設,從動工到建成估計需要兩三年。一期工程,1-2年就能建成。

未來這裡要打造成什麼呢?我們要過去四個和開發區產業對接比較好的學院,離開發區越近,就越能更好的加強聯繫、開展合作。我研究了一下,校企合作服務地方,有個服務半徑的問題,離得越近,服務效果更好。因此,我們決定讓學校的四五個學院,集體「搬」到開發區裡面去。

校企合作方面下大力氣

建成新華三數字創新學院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在校企共建專業方面,煙臺大學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張偉:在校企合作方面,我們下了不少力氣。不久前,我們和煙臺龍口的山東裕龍石化有限公司籤訂了合作協議。一是人才可以共享。裕龍石化作為剛起步的大企業,建成以後會引進相關專業的人才。這些人才作為產業的領軍人才,對學校的教育教學是有益的,比如這些人才能為學生授課。學校裡的相關人才,也可以支持企業的科研開發項目。

二是學校相關專業可以為企業進行訂單式的人才培養,根據學生的意願,一部分學生畢業後可以到裕龍石化就業。作為剛起步的企業,肯定需要各個層次的人才,而我們可以在教育教學方面,對學生進行有針對的培養,滿足企業人才需求。比如,在學生的培養過程當中,可以直接與實踐相結合。可以讓學生直接生產一線,接觸企業實際。

煙臺市政府、新華三集團和煙臺大學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三方共建煙臺大學新華三數字創新學院,助力煙臺市新一代信息技術千億級主導產業。新華三集團是一個很優秀的企業,技術能力也很強。對煙臺大學來說,我們有計算機相關專業,也有人工智慧研究院。所以我們想在數位技術領域,特別是人工智慧、網際網路、大數據等領域,與新華三集團開展全方位合作,借力新華三集團的技術和人才,用來支撐支持我們相關學科的發展和專業建設,開展科研合作、人才培養等工作。

留住人才

「我向海而生,你為夢而來」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2019年,《煙臺大學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出臺,裡面提到的「九項工程」應該就是今年學校的重點任務吧?

張偉:去年底,煙臺大學結合學校發展實際,出臺了《煙臺大學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提出重點打造「九項工程」,即黨建思政引領工程、本科質量提升工程、育人體系深化工程、學科建設突破工程、師資隊伍優先工程、科學研究創新工程、校地校企融合工程、民生改善幸福工程、管理服務強化工程,旨在進一步激發師生員工投身高水平大學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與創造性,加快提升學校內涵建設水平和綜合辦學實力。

這「九項工程」已經列為學校2020年的重點任務。校領導牽頭,專班推進,定期調度,讓「九項工程」都有實實在在的效果。

比如,在人才引進方面,未來要引進150名左右的博士以上層次的學科帶頭人。現在各個高校都注重人才引進,煙臺大學吸引人才的地方從地域上來講,主要還是城市正處於上升期,環境好發展前景好,且屬於新舊動能轉換「三核」城市之一。

作為學校也為新引進的教師提供更好的服務、幫助他們更快地成長。對於領軍人才,還有直聘教授的政策。我們今年準備拿出專項經費,鼓勵年輕教師出國進修,使他們的科研工作儘快與國際先進水平接軌。這些都對青年人才有很大吸引力,為他們提供一個好的上升通道。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人才引進來之後,怎樣才能留住他們呢?

張偉:當然還是我們經常說的感情留人、事業留人。對年輕人來說,要能有一個比較好的發展預期,在這裡工作,將來的發展會比較好。這就需要學校上下有一個比較好的發展環境,包括政策環境、文化環境等。比如,某個學科專業發展得好,這就會形成正向激勵,容易吸引人。我們引進了更多的人,他們共同把這個學科建設的更好,那麼大家留下來的願望也就更大了。

我們希望新的博士來了之後,能儘快有一個科研團隊的歸屬,而不是游離在外。單打獨鬥很難做,需要這部分人才能夠儘快融入一個團隊。在集體裡大家互相幫助支持,學科也會發展更快,自己也會更快成長。

我們要求引進的人才,必須要有明確的學科歸屬,這個人是要落到哪個團隊去。我們不只是需要找人過來教授一門課程,重要的是需要他們參與學科建設和科研工作,所以學科歸屬非常重要。這麼多的學科,如果不考慮學科發展,引進來100個人,也難以形成聚集效應,更別說要打造學科高地了。

我向海而生,你為夢而來。向海而生的煙臺大學一定會成為各類人才實現夢想的沃土。

相關焦點

  • 煙臺大學青年創新人才協會今天成立啦
    黨委書記張偉,校長郭善利,副校長孫祥斌出席,特邀嘉賓優秀校友、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史衛峰教授和山東省泰山學者特聘專家、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吳昭景教授,學校青年創新人才協會理事、青年人才代表以及各單位代表等參加。大會由校長郭善利主持。
  • 煙臺大學現任領導
    煙臺大學(簡稱煙園、煙大),於1984年7月始建,坐落於山東省煙臺市,山東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是國內距海最近、擁有海岸線最長的濱海大學,CDIO工程教育聯盟成員,山東省「一流學科」建設單位,也是教育部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山東特色名校工程重點建設高校。
  • 延攬頂尖人才 打造一流師資 清華大學長聘教授聘任儀式舉行-清華...
    延攬頂尖人才 打造一流師資清華大學長聘教授聘任儀式舉行清華新聞網4月25日電(記者 呂婷)4月24日晚,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熠熠生輝,掌聲雷動。講席教授、冠名(副)教授制度旨在通過多樣化的經費來源,激勵各學科高層次人才,創新人才引進機制,推進頂尖人才隊伍建設,打造一流師資隊伍。目前學校已籌措講席教授基金,分別設立「人文講席教授」和「基礎科學講席教授」,並鼓勵院系通過籌措基金的方式設立講席教授和冠名(副)教授。
  • 廈門大學:全力打造「人才高地」
    長期以來,廈門大學把造就一支高素質、高水平的人才隊伍作為學校建設的重中之重,始終堅持「以人為本」、「人才強校」戰略,在千方百計地吸引人才、為學科建設進行「人才輸血」的同時,加大對青年教師的培養力度,培植和強化「人才造血」功能,近年來一批專家和學者屢屢在國家和國際學術「舞臺」上嶄露頭角,使得廈門大學這座「南方之強」大放異彩。
  • 鄭州大學:建設一流大學 打造學科高地
    圍繞食管腫瘤高發的區域特徵,布局「腫瘤防治與轉化醫學」學科(群);圍繞河南產業格局,布局「資源材料」與「綠色催化」兩個學科(群);圍繞華夏文明傳承與創新,布局「中原歷史文化」學科(群);圍繞國家和區域重大基礎設施建設與運行安全,布局「工程安全與防災」學科(群);圍繞國家「糧食生產核心區」建設,布局「綠色高效農業」學科(群),並推動3個國家認定的一流建設學科優先突破,打造學科高地。
  • 煙臺大學:產教融合 推動高質量發展
    在整個藥學院,50位專職教師全部擁有博士學位,有歐美等國留學經歷27人,國家級人才3人,「泰山學者」特聘教授9人。2000年8月,煙臺大學和山東綠葉製藥有限公司共創煙臺大學藥學院,實現「產學研用」實質性融合。
  • 打造農機行業人才培養高地 中國農機院研究生院成立
    打造農機行業人才培養高地 中國農機院研究生院成立 2020-12-23 19: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清華首聘講席教授,三人獲聘,首位人文講席教授專攻清華簡
    值得關注的是,「清華大學人文講席教授」首次頒給人文學院黃德寬教授和教育研究院石中英教授,「清華大學基礎科學講席教授」首次頒給交叉信息研究院段路明教授。黃德寬是知名古文字學家,曾任安徽大學校長、黨委書記,去年年初,受著名歷史學家、古文字學家李學勤先生之邀請,擔任清華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常務副主任。
  • 今天,致敬最美的您 煙臺教師隊伍改革建設巡禮
    在已經結束的2019年度全市教師職稱評審中,全市有2300多名教師參評高級職稱,最終通過1200多人;有1600多名教師通過「直評直聘」政策申報高級職稱,其中700多名教師取得高級職稱,職稱改革進一步激發廣大中小學教師隊伍活力。以教師培養供給改革提升鄉村教師素質。
  • 西安交大一附院舉行馬丁「雙聘院士聘任儀式」
    下午 2 點 30 分,在 交大一附院 科教樓學術報告廳舉 行 了馬丁 「 雙聘院士聘任儀式 」 暨學科建設專題報告會,西安交通大學副校長顏虹、全體院領導、中層幹部、學科代表參加了本次會議,黨委書記馬辛格主持了本次大會。 施秉銀院長對馬丁院士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感謝他對醫院建設發展的大力支持。
  • 山西省引進北京大學副校長王仰麟擔任山西大學黨委書記
    二要貫徹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打造忠誠乾淨擔當的高素質幹部人才隊伍。黨政正職要精誠團結,帶頭維護和執行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領導班子要增強整體功能,善於從講政治的高度來思考謀劃學校各項工作;幹部隊伍要選優配強,進一步解放思想、放開胸襟,堅持新時期好幹部標準,堅持事業為上、人崗相適。
  • 南京理工大學黨委書記張駿一行訪問中國人民大學
    12月10日上午,南京理工大學黨委書記張駿一行到訪中國人民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劉偉會見張駿一行並就學科建設等事宜進行座談,副校長兼學校辦公室主任顧濤出席會見並主持座談會。希望中國人民大學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師資隊伍建設,特別是馬克思主義學科發展方面提供好思路、好經驗、好做法,為南京理工大學凝練文科特色、助推學校發展打開新思路、指明新方向。
  • 山東:科教強魯人才興魯,聚力打造創新高地
    圍繞「深入實施科教強魯人才興魯戰略,加快建設高水平創新型省份」,《中共山東省委關於制定山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提出了增強科技創新實力、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激發人才創新創造活力等一攬子工作舉措,聚力將山東打造成為全國重要的創新高地。
  • 再牽太原理工、山西大學!黨委書記鄭強出席!
    ,主要目的是希望浙大帶動山西各省屬高校在科研平臺、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建設和發展,希望浙大支持山西發展,推動山西經濟轉型發展。,希望以後能夠有更高水平、更深層次的合作和交流,拓展合作內容,打造人才高地,引導浙大師生前往太原揮灑汗水,建設美好太原。
  • 王萍教授任蘭州交通大學黨委書記
    會上,省委組織部幹部三處正處級組織員王之臣宣讀了甘肅省委任職決定,任命王萍同志為蘭州交通大學黨委常委、書記。陳保平副書記在講話中指出,近年來,蘭州交通大學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探索出了一條適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符合高水平教學研究型大學建設發展規律和自身實際的特色鮮明的發展道路,學校現已成為一所以工科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整體辦學水平位居甘肅高校前列的教學研究型大學。
  • 周志亮會見華東交通大學黨委書記萬明
    周志亮會見華東交通大學黨委書記萬明 2020-08-21 21: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貴州大學學科特區人才引進及培養管理辦法(2020修訂版)
    第一章 總 則第一條 基本原則為深入推進學校雙和部省合建工作,加大人才引進工作力度,增強學校綜合實力和學科競爭力,根據《省人民政府關於統籌推進大學和學科建設的意見》(黔府發〔2017〕20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貴州省推進貴州大學部省合建 加快「雙」大學建設工作方案的通知》(黔府辦函〔2019〕88號)等文件精神,
  • 華東政法大學黨委書記郭為祿一行訪問中國人民大學
    12月7日下午,華東政法大學黨委書記郭為祿,黨委副書記、校長葉青一行到訪中國人民大學。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靳諾、黨委副書記兼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齊鵬飛出席會見,雙方就學科建設等事宜進行座談。她表示,華東政法大學是新中國創辦的第一批高等政法院校,法學學科建設成績十分突出。一直以來,人民大學與華東政法大學友誼深厚,兩校具有良好的交流關係與合作基礎。未來,人民大學將繼續依託自身的學科優勢和師資力量,在馬克思主義學科建設方面為華大政法大學提供支持和幫助,希望雙方進一步加強溝通聯繫,經驗共享,互學互鑑,將各項工作落實落細,早日結出合作的成果。
  • 人民大學再聘7位一級教授 3位教授被授予榮譽一級教授
    中新網北京10月11日電 中國人民大學11日舉行一級教授、榮譽一級教授、傑出學者聘任(授予)儀式。7位教授被聘為一級教授,3位教授被授予榮譽一級教授稱號。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靳諾、校長劉偉為一級教授頒發聘書。
  • 安徽大學黨委書記蔡敬民:在創新高地上建一流平臺聚一流人才
    蔡敬民人民網北京11月30日電 (記者林露)「安徽大學應加強基礎研究平臺建設,以一流平臺匯聚一流人才,圍繞長三角一體化和安徽省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在集成電路、生物醫藥和人工智慧領深入研究,持續加大科研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