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測繪事業單位執行《政府會計制度——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和...

2020-12-11 嶽陽市人民政府

      我部於2017年10月24日印發了《政府會計制度——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和報表》(財會〔2017〕25號,以下簡稱新制度)。目前執行《測繪事業單位會計制度》(財會字〔1999〕1號)和財政部有關事業單位會計核算的補充規定(以下簡稱原制度)的測繪事業單位,自2019年1月1日起執行新制度,不再執行原制度。為了確保新舊會計制度順利過渡,現對測繪事業單位執行新制度的有關銜接問題規定如下:

    一、新舊制度銜接總要求

    (一)自2019年1月1日起,測繪事業單位應當嚴格按照新制度的規定進行會計核算、編制財務報表和預算會計報表。

    (二)測繪事業單位應當按照本規定做好新舊制度銜接的相關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根據原帳編制2018年12月31日的科目餘額表,並按照本規定要求,編制原帳的部分科目餘額明細表(參見附表1、附表2)。

2.按照新制度設立2019年1月1日的新帳。

3.按照本規定要求,登記新帳的財務會計科目餘額和預算結餘科目餘額,包括將原帳科目餘額轉入新帳財務會計科目、按照原帳科目餘額登記新帳預算結餘科目(測繪事業單位新舊會計制度轉帳、登記新帳科目對照表參見附表3),將未入帳事項登記新帳科目,並對相關新帳科目餘額進行調整。原帳科目是指按照原制度規定設置的會計科目。

4.按照登記及調整後新帳的各會計科目餘額,編制2019年1月1日的科目餘額表,作為新帳各會計科目的期初餘額。

5.根據新帳各會計科目期初餘額,按照新制度編制2019年1月1日資產負債表。

   (三)及時調整會計信息系統。測繪事業單位應當按照新制度要求對原有會計信息系統進行及時更新和調試,實現數據正確轉換,確保新舊帳套的有序銜接。

二、財務會計科目的新舊銜接

(一)將2018年12月31日原帳會計科目餘額轉入新帳財務會計科目

1.資產類

(1)「現金」科目

新制度設置了「庫存現金」科目,該科目的核算內容與原帳的「現金」科目的核算內容基本相同。轉帳時,應當將原帳的「現金」科目餘額轉入新帳的「庫存現金」科目。其中,還應當將原帳的「現金」科目餘額中屬於新制度規定受託代理資產的金額,轉入新帳「庫存現金」科目下的「受託代理資產」明細科目。

(2)「銀行存款」科目

新制度設置了「銀行存款」和「其他貨幣資金」科目,原帳設置了「銀行存款」科目。轉帳時,應當將原帳「銀行存款」科目中核算的屬於新制度規定的其他貨幣資金的金額,轉入新帳的「其他貨幣資金」科目;將原帳「銀行存款」科目餘額減去其中屬於其他貨幣資金金額後的差額,轉入新帳的「銀行存款」科目。其中,還應當將原帳「銀行存款」科目餘額中屬於新制度規定受託代理資產的金額,轉入新帳「銀行存款」科目下的「受託代理資產」明細科目。

(3)「財政應返還額度」、「應收票據」、「應收帳款」、「預付帳款」、「待攤費用」、「無形資產」、「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

新制度設置了「財政應返還額度」、「應收票據」、「應收帳款」、「預付帳款」、「待攤費用」、「無形資產」、「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其核算內容與原帳的上述相應科目的核算內容基本相同。轉帳時,應當將原帳的上述科目餘額直接轉入新帳的相應科目。

(4)「備用金」科目

新制度設置了「其他應收款」科目,該科目的核算內容包含了原帳「備用金」科目的核算內容。轉帳時,應當將原帳的「備用金」科目餘額轉入新帳的「其他應收款」科目。

(5)「其他應收款」科目

新制度設置了「其他應收款」科目,該科目的核算內容與原帳「其他應收款」科目的核算內容基本相同。轉帳時,應當將原帳的「其他應收款」科目餘額轉入新帳的「其他應收款」科目。

新制度設置了「在途物品」科目,測繪事業單位在原帳「其他應收款」科目中核算了已經付款或開出商業匯票、尚未收到物資的,應當將原帳的「其他應收款」科目餘額中已經付款或開出商業匯票、尚未收到物資的金額,轉入新帳的「在途物品」科目。

(6)「庫存材料」、「已完測繪項目」、「經營產品」科目

 新制度設置了「庫存物品」科目,原制度設置了「庫存材料」、「已完測繪項目」、「經營產品」科目。轉帳時,應當將原帳的「庫存材料」、「已完測繪項目」、「經營產品」科目餘額轉入新帳「庫存物品」科目中的相關明細科目。

(7)「對外投資」科目

新制度設置了「短期投資」、「長期股權投資」和「長期債券投資」科目,原制度設置了「對外投資」科目。轉帳時,應當將原帳的「對外投資」科目餘額中屬於短期投資[持有時間不超過1年(含1年)]的金額,轉入新帳的「短期投資」科目;將原帳的「對外投資」科目餘額中屬於長期股權投資[持有時間超過1年(不含1年)]的金額,轉入新帳的「長期股權投資」科目;將原帳的「對外投資」科目餘額中屬於長期債券投資[持有時間超過1年(不含1年)] 的金額,轉入新帳的「長期債券投資」科目。

(8)「固定資產」科目

新制度設置了「固定資產」科目,該科目的核算內容與原帳的「固定資產」科目的核算內容基本相同。轉帳時,應當將原帳的「固定資產」科目餘額轉入新帳的「固定資產」科目。

測繪事業單位在原帳的「固定資產」科目中核算了屬於新制度規定的無形資產的,應當將原帳的「固定資產」科目餘額中屬於無形資產的金額,轉入新帳的「無形資產」科目。

(9)「在建工程」科目

新制度設置了「在建工程」和「預付帳款——預付備料款、預付工程款」科目,原帳在基建「並帳」時設置了「在建工程」科目。轉帳時,應當將原帳的「在建工程」科目餘額中屬於預付備料款、預付工程款的金額,轉入新帳「預付帳款」科目中的相關明細科目;將原帳的「在建工程」科目餘額減去預付備料款、預付工程款金額後的差額,轉入新帳的「在建工程」科目。

測繪事業單位在原帳「在建工程」科目中核算了按照新制度規定應當記入「工程物資」科目內容的,應當將原帳「在建工程」科目餘額中屬於工程物資的金額,轉入新帳的「工程物資」科目。

(10)「零餘額帳戶用款額度」科目

 由於原帳的「零餘額帳戶用款額度」科目年末無餘額,該科目無需進行轉帳處理。

 2.負債類

(1)「應付票據」、「應付帳款」、「預收帳款」、「長期應付款」科目

 新制度設置了「應付票據」、「應付帳款」、「預收帳款」、「長期應付款」科目,這些科目的核算內容與原帳的上述相應科目的核算內容基本相同。轉帳時,應當將原帳的上述科目餘額直接轉入新帳的相應科目。

(2)「借入款項」科目

新制度設置了「短期借款」和「長期借款」科目,原制度設置了「借入款項」科目。轉帳時,應當將原帳的「借入款項」科目餘額中屬於短期借款[期限在1年內(含1年)]的金額,轉入新帳的「短期借款」科目;將原帳的「借入款項」科目餘額中屬於長期借款[期限超過1年(不含1年)] 的金額,轉入新帳的「長期借款」科目。

(3)「應付工資(離退休費)」、「應付地方(部門)津貼補貼」、「應付其他個人收入」、「應付社會保障金」科目

新制度設置了「應付職工薪酬」科目,原制度設置了「應付工資(離退休費)」、「應付地方(部門)津貼補貼」、「應付其他個人收入」、「應付社會保障金」科目。轉帳時,應當將原帳的「應付工資(離退休費)」、「應付地方(部門)津貼補貼」、「應付其他個人收入」、「應付社會保障金」科目餘額,轉入新帳「應付職工薪酬」科目中的相關明細科目。

(4)「應繳預算款」、「應繳財政專戶款」科目

新制度設置了「應繳財政款」科目,原制度設置了「應繳預算款」、「應繳財政專戶款」科目。轉帳時,應當將原帳的「應繳預算款」、「應繳財政專戶款」科目餘額,轉入新帳的「應繳財政款」科目。

(5)「應交稅金」科目

 新制度設置了「應交增值稅」和「其他應交稅費」科目,原制度設置了「應交稅金」科目。轉帳時,應當將原帳的「應交稅金」科目餘額中屬於應交增值稅的金額,轉入新帳的「應交增值稅」科目;將原帳的「應交稅金」科目餘額減去屬於應交增值稅金額後的差額,轉入新帳的「其他應交稅費」科目。

(6)「其他應付款」科目

 新制度設置了「其他應付款」科目,該科目的核算內容與原帳「其他應付款」科目的核算內容基本相同。轉帳時,應當將原帳的「其他應付款」科目餘額,轉入新帳的「其他應付款」科目。其中,測繪事業單位在原帳的「其他應付款」科目中核算了屬於新制度規定的其他應交稅費(如應交的教育費附加)、長期應付款(如存入期限超過1年(不含1年)的保證金)、受託代理負債的,應當將原帳的「其他應付款」科目餘額中屬於其他應交稅費、長期應付款、受託代理負債的金額,分別轉入新帳的「其他應交稅費」、「長期應付款」、「受託代理負債」科目。

(7)「預提費用」科目

新制度設置了「預提費用」科目。轉帳時,應當將原帳的「預提費用」科目餘額,轉入新帳的「預提費用」科目。其中,測繪事業單位在原帳的「預提費用」科目中核算了借入款項的應付未付利息的,應當將原帳的「預提費用」科目餘額中屬於應付利息的金額,轉入新帳的「應付利息」科目。

 3.淨資產類

(1)「事業基金」科目

 新制度設置了「累計盈餘」科目,該科目的核算內容包含了原帳「事業基金」科目的核算內容。轉帳時,應當將原帳的「事業基金」科目餘額轉入新帳的「累計盈餘」科目。

(2)「固定基金」科目

 依據新制度,無需對原制度中「固定基金」科目對應內容進行核算。轉帳時,應當將原帳的「固定基金」科目餘額轉入新帳的「累計盈餘」科目。

(3)「專用基金」科目

新制度設置了「專用基金」科目,該科目的核算內容與原帳「專用基金」科目的核算內容基本相同。轉帳時,應當將原帳的「專用基金」科目餘額轉入新帳的「專用基金」科目。

(4)「財政補助結存」科目

 新制度設置了「累計盈餘」科目,該科目的餘額包含了原帳的「財政補助結存」科目的餘額內容。轉帳時,應當將原帳的「財政補助結存」科目餘額,轉入新帳的「累計盈餘」科目。

(5)「非財政補助結轉」、「專款結存」科目

新制度設置了「累計盈餘」科目,該科目的餘額包含了原帳的「非財政補助結轉」、「專款結存」科目的餘額內容。設置了「非財政補助結轉」、「專款結存」科目的測繪事業單位,轉帳時,應當將原帳的「非財政補助結轉」、「專款結存」科目餘額轉入新帳的「累計盈餘」科目。

(6)「經營結餘」科目

 新制度設置了「本期盈餘」科目,該科目的核算內容包含了原帳「經營結餘」科目的核算內容。新制度規定「本期盈餘」科目餘額最終轉入「累計盈餘」科目,如果原帳的「經營結餘」科目有借方餘額,轉帳時,應當將原帳的「經營結餘」科目借方餘額,轉入新帳的「累計盈餘」科目借方。

(7)「事業結餘」、「結餘分配」科目

 由於原帳的「事業結餘」、「結餘分配」科目年末無餘額,這兩個科目無需進行轉帳處理。

 4.收入類、支出及成本費用類

 (1)「撥入專款」科目

新制度未設置「撥入專款」科目。轉帳時,未設置「專款結存」科目的測繪事業單位,如果原帳的「撥入專款」科目有餘額,應當將原帳的「撥入專款」科目餘額中屬於撥給本單位的金額,轉入新帳的「累計盈餘」科目;將原帳的「撥入專款」科目餘額中屬於撥給下屬單位的金額,轉入新帳的「其他應付款」科目貸方。

(2)「撥出專款」科目

新制度未設置「撥出專款」科目。轉帳時,未設置「專款結存」科目的測繪事業單位,如果原帳的「撥出專款」科目有餘額,應當將原帳的「撥出專款」科目餘額中屬於使用撥入專款資金的金額,轉入新帳的「其他應付款」科目借方;將原帳的「撥出專款」科目餘額中屬於使用本單位自有資金的金額,轉入新帳的「累計盈餘」科目借方。

(3)「專款支出」科目

新制度未設置「專款支出」科目。轉帳時,未設置「專款結存」科目的測繪事業單位,如果原帳的「專款支出」科目有餘額,應當將原帳的「專款支出」科目餘額,轉入新帳的「累計盈餘」科目借方。

(4)「經營成本」科目

新制度設置了「加工物品」科目,原制度設置了「經營成本」科目。轉帳時,應當將原帳的「經營成本」科目餘額,轉入新帳「加工物品」科目中的相關明細科目。

由於原帳中收入類、支出及成本費用類科目除了「撥入專款」、「撥出專款」、「專款支出」、「經營成本」以外的其他科目年末無餘額,無需進行轉帳處理。

    自2019年1月1日起,測繪事業單位應當按照新制度設置收入類、費用類科目並進行帳務處理。

    測繪事業單位存在其他本規定未列舉的原帳科目餘額的,應當比照本規定轉入新帳的相應科目。新帳的科目設有明細科目的,應將原帳中對應科目的餘額加以分析,分別轉入新帳中相應科目的相關明細科目。

    測繪事業單位在進行新舊銜接的轉帳時,應當編制轉帳的工作分錄,作為轉帳的工作底稿,並將轉入新帳的對應原科目餘額及分拆原科目餘額的依據作為原始憑證。

(二)將原未入帳事項登記新帳財務會計科目

1.應收股利

    測繪事業單位在新舊制度轉換時,應當將2018年12月31日前未入帳的應收股利(宣告派發尚未收到的股利)按照新制度規定記入新帳。登記新帳時,按照確定的應收股利金額,借記「應收股利」科目,貸記「累計盈餘」科目。

2.無形資產

    測繪事業單位在新舊制度轉換時,應當將2018年12月31日前未入帳的無形資產按照新制度規定記入新帳。登記新帳時,按照確定的無形資產金額,借記「無形資產」科目,按照截至2018年12月31日無形資產應當分期攤銷的累計攤銷金額,貸記「無形資產累計攤銷」科目,按照兩者的差額,貸記「累計盈餘」科目。

3.預計負債

    測繪事業單位在新舊制度轉換時,應當將2018年12月31日按照新制度規定確認的預計負債記入新帳。登記新帳時,按照確定的預計負債金額,借記「累計盈餘」科目,貸記「預計負債」科目。

    測繪事業單位存在2018年12月31日前未入帳的其他事項的,應當比照本規定登記新帳的相應科目。

    測繪事業單位對新帳的財務會計科目補記未入帳事項時,應當編制記帳憑證,並將補充登記事項的確認依據作為原始憑證。

(三)對新帳的相關財務會計科目餘額按照新制度規定的會計核算基礎進行調整

 1.計提壞帳準備

    新制度要求對單位收回後無需上繳財政的應收帳款和其他應收款提取壞帳準備。在新舊制度轉換時,測繪事業單位應當按照2018年12月31日無需上繳財政的應收帳款和其他應收款的餘額計算應計提的壞帳準備金額,借記「累計盈餘」科目,貸記「壞帳準備」科目。

 2.按照權益法調整長期股權投資帳面餘額

對按照新制度規定應當採用權益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在新舊制度轉換時,測繪事業單位應當在「長期股權投資」科目下設置「新舊制度轉換調整」明細科目,依據被投資單位2018年12月31日財務報表的所有者權益帳面餘額,以及單位持有被投資單位的股權比例,計算應享有或應分擔的被投資單位所有者權益的份額,按其與原已確認的長期股權投資的差額,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帳面餘額,借記或貸記「長期股權投資——新舊制度轉換調整」科目,貸記或借記「累計盈餘」科目。

 3.確認長期債券投資期末應收利息

    測繪事業單位應當按照新制度規定於2019年1月1日補記長期債券投資應收利息,按照長期債券投資的應收利息金額,借記「長期債券投資」科目[到期一次還本付息]或「應收利息」科目[分期付息、到期還本],貸記「累計盈餘」科目。

 4.補提折舊

    測繪事業單位在原帳中尚未計提固定資產折舊的,應當全面核查截至2018年12月31日的固定資產的預計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尚可使用年限等,並於2019年1月1日對尚未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補提折舊,按照應計提的折舊金額,借記「累計盈餘」科目,貸記「固定資產累計折舊」科目。

 5. 調整無形資產的累計攤銷

    測繪事業單位在原帳中尚未計提無形資產攤銷的,應當全面核查截至2018年12月31日無形資產的預計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尚可使用年限等,並於2019年1月1日對前期尚未計提攤銷的無形資產補提攤銷,按照應計提的攤銷金額,借記「累計盈餘」科目,貸記「無形資產累計攤銷」科目。

    測繪事業單位對原帳中尚未核銷、分期攤銷並直接衝減帳面價值的無形資產,按照截至2018年12月31日累計攤銷的金額,借記「無形資產」科目,貸記「無形資產累計攤銷」科目;對尚未核銷、已經一次全部攤銷並直接衝減帳面價值的無形資產,按照原入帳成本,借記「無形資產」科目,按照截至2018年12月31日應計提的攤銷金額,貸記「無形資產累計攤銷」科目,按照兩者的差額,貸記「累計盈餘」科目。

 6.確認長期借款期末應付利息

    測繪事業單位應當按照新制度規定於2019年1月1日補記長期借款的應付利息金額,對其中資本化的部分,借記「在建工程」科目,對其中費用化的部分,借記「累計盈餘」科目,按照全部長期借款應付利息金額,貸記「長期借款」科目[到期一次還本付息]或「應付利息」科目[分期付息、到期還本]。

測繪事業單位對新帳的財務會計科目期初餘額進行調整時,應當編制記帳憑證,並將調整事項的確認依據作為原始憑證。

三、預算會計科目的新舊銜接

(一)「財政撥款結轉」和「財政撥款結餘」科目及對應的「資金結存」科目餘額

新制度設置了「財政撥款結轉」、「財政撥款結餘」科目及對應的「資金結存」科目。在新舊制度轉換時,應當對原帳的「財政補助結存」科目餘額進行逐項分析,按照其中屬於結轉資金的金額,加上各項結轉轉入的支出中已經計入支出尚未支付財政資金(如發生時列支的應付帳款)的金額,減去已經支付財政資金尚未計入支出(如購買的庫存材料、測繪項目成本中支付的款項、預付帳款等)的金額,按照增減後的金額,登記新帳的「財政撥款結轉」科目及其明細科目貸方;按照原帳的「財政補助結存」科目餘額中屬於結餘資金的金額,登記新帳的「財政撥款結餘」科目及其明細科目貸方。

按照原帳「財政應返還額度」科目餘額登記新帳「資金結存——財政應返還額度」科目的借方;按照新帳的「財政撥款結轉」和「財政撥款結餘」科目貸方餘額合計數,減去新帳的「資金結存——財政應返還額度」科目借方餘額後的差額,登記新帳的「資金結存——貨幣資金」科目借方。

(二)「非財政撥款結轉」科目及對應的「資金結存」科目餘額

新制度設置了「非財政撥款結轉」科目及對應的「資金結存」科目。在新舊制度轉換時,設置了「非財政補助結轉」、「專款結存」科目的測繪事業單位,應當對原帳的「非財政補助結轉」、「專款結存」科目餘額進行逐項分析,加上各項結轉轉入的支出中已經計入支出尚未支付非財政補助專項資金(如發生時列支的應付帳款)的金額,減去已經支付非財政補助專項資金尚未計入支出(如購買的庫存材料、測繪項目成本和經營產品中支付的款項、預付帳款等)的金額,加上各項結轉轉入的收入中已經收到非財政補助專項資金尚未計入收入(如預收帳款)的金額,減去已經計入收入尚未收到非財政補助專項資金(如應收帳款)的金額,按照增減後的金額,登記新帳的「非財政撥款結轉」科目及其明細科目貸方;同時,按照相同的金額登記新帳的「資金結存——貨幣資金」科目借方。

未設置「專款結存」科目的測繪事業單位,原帳的「撥入專款」、「專款支出」科目有餘額的,還應當按照原帳「撥入專款」科目餘額中撥給本單位的部分減去「專款支出」科目餘額後的差額,加上專款支出中已經計入支出尚未支付專款資金(如發生時列支的應付帳款)的金額,減去已經支付專款資金尚未計入專款支出(如購買的庫存材料、測繪項目成本和經營產品中支付的款項、預付帳款、其他應收款中的預付款項等)的金額,按照增減後的金額,借記新帳的「資金結存——貨幣資金」科目,貸記新帳的「非財政撥款結轉」科目。

(三)「非財政撥款結餘」科目及對應的「資金結存」科目餘額

1.登記「非財政撥款結餘」科目餘額

新制度設置了「非財政撥款結餘」科目及對應的「資金結存」科目。在新舊制度轉換時,應當按照原帳的「事業基金」科目餘額,借記新帳的「資金結存——貨幣資金」科目,貸記新帳的「非財政撥款結餘」科目。

2.對新帳「非財政撥款結餘」科目及「資金結存」科目餘額進行調整

(1)調整應收票據、應收帳款對非財政撥款結餘的影響

對原帳的「應收票據」、「應收帳款」科目餘額進行分析,區分其中發生時計入收入的金額和沒有計入收入的金額。對發生時計入收入的金額,再區分計入專項資金收入的金額和計入非專項資金收入的金額,按照計入非專項資金收入的金額,借記「非財政撥款結餘」科目,貸記「資金結存——貨幣資金」科目。

(2)調整預付帳款對非財政撥款結餘的影響

對原帳的「預付帳款」科目餘額進行分析,區分其中由財政補助資金預付的金額、非財政補助專項資金預付的金額和非財政補助非專項資金預付的金額,按照非財政補助非專項資金預付的金額,借記 「非財政撥款結餘」科目,貸記「資金結存——貨幣資金」科目。

(3)調整其他應收款對非財政撥款結餘的影響

按照新制度規定將原帳其他應收款中的預付款項計入支出的,應當對原帳的「其他應收款」科目餘額進行分析,區分其中預付款項的金額(將來很可能列支)和非預付款項的金額,並對預付款項的金額劃分為財政補助資金預付的金額、非財政補助專項資金預付的金額和非財政補助非專項資金預付的金額,按照非財政補助非專項資金預付的金額,借記 「非財政撥款結餘」科目,貸記「資金結存——貨幣資金」科目。

(4)調整庫存材料、已完測繪項目、經營產品對非財政撥款結餘的影響

對原帳的「庫存材料」、「已完測繪項目」、「經營產品」科目餘額進行分析,區分已經支付資金的金額和未支付資金的金額。對已經支付資金的金額,劃分出其中財政補助資金支付的金額、非財政補助專項資金支付的金額和非財政補助非專項資金支付的金額,按照非財政補助非專項資金支付的金額,借記 「非財政撥款結餘」科目,貸記「資金結存——貨幣資金」科目。

(5)調整對外投資對非財政撥款結餘的影響

對原帳的「對外投資」科目餘額進行分析,區分其中支付貨幣資金取得的金額和其他方式取得的金額,按照支付貨幣資金取得的金額,借記「非財政撥款結餘」科目,貸記「資金結存——貨幣資金」科目。

(6)調整借入款項對非財政撥款結餘的影響

按照原帳的「借入款項」科目餘額,借記「資金結存——貨幣資金」科目,貸記「非財政撥款結餘」科目。

(7)調整應付票據、應付帳款對非財政撥款結餘的影響

對原帳的「應付票據」、「應付帳款」科目餘額進行分析,區分其中發生時計入支出的金額和未計入支出的金額。將計入支出的金額劃分出財政補助應付的金額、非財政補助專項資金應付的金額和非財政補助非專項資金應付的金額,按照非財政補助非專項資金應付的金額,借記「資金結存——貨幣資金」科目,貸記「非財政撥款結餘」科目。

(8)調整預收帳款對非財政撥款結餘的影響

按照原帳的「預收帳款」科目餘額中預收非財政非專項資金的金額,借記「資金結存——貨幣資金」科目,貸記「非財政撥款結餘」科目。

(9)調整經營成本對非財政撥款結餘的影響

對原帳的「經營成本」科目餘額進行分析,區分其中已支付資金的金額和未支付資金的金額。按照已支付資金的金額,借記「非財政撥款結餘」科目,貸記「資金結存——貨幣資金」科目。

(10)調整專用基金對非財政撥款結餘的影響

對原帳的「專用基金」科目餘額進行分析,劃分出按照預算收入比例列支提取的專用基金,按照列支提取的專用基金的金額,借記「資金結存——貨幣資金」科目,貸記「非財政撥款結餘」科目。

3.測繪事業單位按照前述1、2兩個步驟難以準確調整出「非財政撥款結餘」科目及對應的「資金結存」科目餘額的,在新舊制度轉換時,可以在新帳的「庫存現金」、「銀行存款」、「其他貨幣資金」、「財政應返還額度」科目借方餘額合計數基礎上,對不納入單位預算管理的資金進行調整(如減去新帳中貨幣資金形式的受託代理資產、應繳財政款、已收取將來需要退回資金的其他應付款等,加上已支付將來需要收回資金的其他應收款等),按照調整後的金額減去新帳的「財政撥款結轉」、「財政撥款結餘」、「非財政撥款結轉」、「專用結餘」科目貸方餘額合計數,加上「經營結餘」科目借方餘額後的金額,登記新帳的「非財政撥款結餘」科目貸方;同時,按照相同的金額登記新帳的「資金結存——貨幣資金」科目借方。

(四)「專用結餘」科目及對應的「資金結存」科目餘額

新制度設置了「專用結餘」科目及對應的「資金結存」科目。在新舊制度轉換時,測繪事業單位應當按照原帳「專用基金」科目餘額中通過非財政補助結餘分配形成的金額,借記新帳的「資金結存——貨幣資金」科目,貸記新帳的「專用結餘」科目。

(五)「經營結餘」科目

新制度設置了「經營結餘」科目及對應的「資金結存」科目。如果原帳的「經營結餘」科目期末有借方餘額,在新舊制度轉換時,應當按照原帳的「經營結餘」科目餘額,借記新帳的「經營結餘」科目,貸記新帳的「資金結存——貨幣資金」科目。

(六)「其他結餘」、「非財政撥款結餘分配」科目

新制度設置了「其他結餘」和「非財政撥款結餘分配」科目。由於這兩個科目年初無餘額,在新舊制度轉換時,無需對「其他結餘」和「非財政撥款結餘分配」科目進行新帳年初餘額登記。

(七)預算收入類、預算支出類會計科目

 由於預算收入類、預算支出類會計科目年初無餘額,在新舊制度轉換時,無需對預算收入類、預算支出類會計科目進行新帳年初餘額登記。

測繪事業單位自2019年1月1日起,應當按照新制度設置預算收入類、預算支出類科目並進行帳務處理。

測繪事業單位存在2018年12月31日需要按照新制度預算會計核算基礎調整預算會計科目期初餘額的其他事項的,應當比照本規定調整新帳的相應預算會計科目期初餘額。

測繪事業單位對預算會計科目的期初餘額登記和調整,應當編制記帳憑證,並將期初餘額登記和調整的依據製作原始憑證。

四、財務報表和預算會計報表的新舊銜接

(一)編制2019年1月1日資產負債表

 測繪事業單位應當根據2019年1月1日新帳的財務會計科目餘額,按照新制度編制2019年1月1日資產負債表(僅要求填列各項目「年初餘額」)。

(二)2019年度財務報表和預算會計報表的編制

測繪事業單位應當按照新制度規定編制2019年財務報表和預算會計報表。在編制2019年度收入費用表、淨資產變動表、現金流量表和預算收入支出表、預算結轉結餘變動表時,不要求填列上年比較數。

測繪事業單位應當根據2019年1月1日新帳財務會計科目餘額,填列2019年淨資產變動表各項目的「上年年末餘額」;根據2019年1月1日新帳預算會計科目餘額,填列2019年預算結轉結餘變動表的「年初預算結轉結餘」項目和財政撥款預算收入支出表的「年初財政撥款結轉結餘」項目。

五、其他事項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尚未進行基建「並帳」的測繪事業單位,應當首先參照《新舊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有關銜接問題的處理規定》(財會〔2013〕2號),將基建帳套相關數據併入2018年12月31日原帳中的相關科目餘額,再按照本規定將2018年12月31日原帳相關會計科目餘額轉入新帳相應科目。

附表1:

                                          測繪事業單位原會計科目餘額明細表一

總帳科目

明細分類

金額

備註

現金

庫存現金

 

 

其中:受託代理現金

 

 

銀行存款

銀行存款

 

 

其中:受託代理銀行存款

 

 

其他貨幣資金

 

 

其他應收款

在途物品

 

已經付款或已開出商業匯票,尚未收到物資

其他

 

 

對外投資

短期投資

 

 

長期股權投資

 

 

長期債券投資

 

 

固定資產

固定資產

 

 

無形資產

 

 

在建工程

在建工程

 

 

工程物資

 

 

預付工程款、預付備料款

 

 

借入款項

短期借款

 

 

長期借款

 

 

應交稅金

應交增值稅

 

 

其他應交稅費

 

 

其他應付款

其他應交稅費

 

 

長期應付款

 

 

受託代理負債

 

 

其他

 

 

預提費用

應付利息

 

 

其他

 

 

撥入專款

撥給本單位專款

 

 

撥給下屬單位專款

 

 

撥出專款

使用撥入專款資金

 

 

使用本單位自有資金

 

 

 

 

附表2:

                                           測繪事業單位原會計科目餘額明細表二

總帳科目

明細分類

金額

備註

應收票據、應收帳款

發生時不計入收入

 

如轉讓資產的應收票據、應收帳款

發生時計入收入

 

 

其中:專項收入

 

 

      其他

 

 

預付帳款

財政補助資金預付

 

 

非財政補助專項資金預付

 

 

非財政補助非專項資金預付

 

 

其他應收款

預付款項

 

如職工預借的差旅費等

其中:財政補助資金預付

 

 

      非財政補助專項資金預付

 

 

      非財政補助非專項資金預付

 

 

需要收回及其他

 

如支付的押金、應收為職工墊付的款項等

庫存材料、已完測繪項目、經營產品

已支付資金

 

 

其中:使用財政補助資金

 

 

使用非財政補助專項資金

 

 

使用非財政補助非專項資金

 

 

未支付資金

 

如無償調入的庫存物資等

對外投資

用現金資產取得

 

 

用非現金資產或其他方式取得

 

 

應付票據、應付帳款

發生時不計入支出

 

 

發生時計入支出

 

 

其中:財政補助資金應付

 

 

非財政補助專項資金應付

 

 

非財政補助非專項資金應付

 

 

預收帳款

預收專項資金

 

 

預收非專項資金

 

 

經營成本

已支付資金

 

 

未支付資金

 

 

 

 

附表3:

                                     測繪事業單位新舊會計制度轉帳、登記新帳科目對照表

序號

新制度科目

原制度科目

編號

名稱

編號

名稱

一、資產類

1

1001

庫存現金

101

現金

2

1002

銀行存款

102

銀行存款

3

1021

其他貨幣資金

4

1211

應收票據

105

應收票據

5

1212

應收帳款

106

應收帳款

6

1214

預付帳款

108

預付帳款

7

1218

其他應收款

109

備用金

8

1218

其他應收款

110

其他應收款

9

1301

在途物品

10

1302

庫存物品

115

庫存材料

11

116

已完測繪項目

12

117

經營產品

13

1401

待攤費用

118

待攤費用

14

1101

短期投資

119

對外投資

15

1501

長期股權投資

16

1502

長期債券投資

17

1601

固定資產

120

固定資產

18

1701

無形資產

19

1611

工程物資

 

在建工程

20

1613

在建工程

21

1214

預付帳款

22

1701

無形資產

124

無形資產

23

1201

財政應返還額度

125

財政應返還額度

24

1902

待處理財產損溢

130

待處理財產損溢

二、負債類

25

2001

短期借款

201

借入款項

26

2501

長期借款

27

2301

應付票據

202

應付票據

28

2302

應付帳款

203

應付帳款

29

2305

預收帳款

204

預收帳款

30

2201

應付職工薪酬

205

應付工資(離退休費)

31

206

應付社會保障金

32

212

應付地方(部門)津貼補貼

33

213

應付其他個人收入

34

2103

應繳財政款

208

應繳預算款

35

209

應繳財政專戶款

36

2101

應交增值稅

210

應交稅金

37

2102

其他應交稅費

38

2307

其他應付款

211

其他應付款

39

2102

其他應交稅費

40

2502

長期應付款

41

2901

受託代理負債

42

2304

應付利息

231

預提費用

43

2401

預提費用

44

2502

長期應付款

261

長期應付款

三、淨資產類

45

3001

累計盈餘

301

事業基金

46

302

固定基金

47

3101

專用基金

303

專用基金

48

3001

累計盈餘

304

財政補助結存

49

305

非財政補助結轉

50

 

專款結存

51

3001

累計盈餘(借方)

307

經營結餘(借方)

四、收入類

52

3001

累計盈餘

404

撥入專款

53

2307

其他應付款

五、支出及成本費用類

54

2307

其他應付款(借方)

502

撥出專款

55

3001

累計盈餘(借方)

56

3001

累計盈餘(借方)

503

專款支出

57

1303

加工物品

535

經營成本

 

相關焦點

  • ...就印發《政府會計制度——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和報表》答記者問
    《制度》),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鼓勵行政事業單位提前執行。  答:我國現行政府會計核算標準體系基本上形成於1998年前後,主要涵蓋財政總預算會計、行政單位會計與事業單位會計,包括《財政總預算會計制度》、《行政單位會計制度》、《事業單位會計準則》、《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以及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高等學校、中小學校、科學事業單位、彩票機構等行業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和國有建設單位會計制度等有關制度等。
  • 財政部會計司有關負責人就印發《政府會計制度—— 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和報表》答記者問
    國務院關於批轉財政部權責發生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國發〔2014〕63號,以下簡稱《改革方案》)的要求,構建統一、科學、規範的政府會計核算標準體系,夯實政府財務報告的編制基礎,2017年10月24日,財政部印發了《政府會計制度——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和報表》(財會〔2017〕25號,以下簡稱《制度》),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鼓勵行政事業單位提前執行。
  • 財政部印發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和報表
    中國會計視野訊 財政部印發《關於印發<政府會計制度——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和報表>的通知》,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鼓勵行政事業單位提前執行。
  • 財政部就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和報表答問
    2014〕63號,以下簡稱《改革方案》)的要求,構建統一、科學、規範的政府會計核算標準體系,夯實政府財務報告的編制基礎,2017年10月24日,財政部印發了《政府會計制度——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和報表》(財會〔2017〕25號,以下簡稱《制度》),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鼓勵行政事業單位提前執行。
  • 關於進一步做好政府會計準則制度新舊銜接和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資產...
    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政局:為了確保政府會計準則制度自2019年1月1日起在全國各級各類行政事業單位全面有效實施,夯實政府綜合財務報告、部門決算報告和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報告的核算基礎,現就政府會計準則制度新舊銜接有關問題以及加強行政事業單位(以下簡稱單位)資產核算工作的要求通知如下:一、關於政府會計準則制度新舊銜接有關問題
  • 測繪事業單位會計制度_財經法規-中華會計網校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測繪局〔測繪管理辦公室(處)〕、各直屬單位,國務院各有關部門:  為規範和加強測繪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工作,保證會計信息質量,根據《事業單位會計準則(試行)》,財政部和國家測繪局聯合制定了《測繪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現印發給你們,請轉發所屬單位,自1999年1月1日起執行。
  • 助力行政事業單位施行2019政府會計制度--金蝶KIS行政事業版V14.0...
    根據財會[2017]25號關於印發《政府會計制度——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和報表》的通知,要求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政府會計制度。為了確保《政府會計制度》在各類行政事業單位的有效貫徹實施,財政部於今年2月份印發了《與有關銜接問題處理規定》,近期又先後印發了國有林場和苗圃、測繪事業單位、地質勘查事業單位、高等學校、中小學校、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科學事業單位、彩票機構等9類行業事業單位執行《政府會計制度》的補充規定和銜接規定等7項補充規定和11項銜接規定。
  • 政府的「會計準則、具體準則、應用指南、會計制度」能分清楚嗎?
    政府會計制度——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和報表會計制度規定政府會計科目及其使用說明、財務報告格式及其編制說明等。是對具體的會計事項進行會計處理,對會計處理的方法和原則以及會計語言如何去表達的規定,便於會計人員的日常核算。
  • 政府會計制度落地在即 浪潮PS行政事業版財務管理軟體發布
    北京2018年6月5日電 /美通社/ -- 財政部於2017年10月24日印發了《政府會計制度 -- 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和報表》(財會〔2017〕25號),要求全國各級行政事業單位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鼓勵全國各級行政事業單位提前施行。
  • 關於印發《政府會計準則制度解釋第2號》的通知
    我們制定了《政府會計準則制度解釋第2號》,現予印發,請遵照執行。  附件:政府會計準則制度解釋第2號  財  政  部  2019年12月17日附件:政府會計準則制度解釋第2號  一、關於歸墊資金的帳務處理  行政事業單位(以下簡稱單位)按規定報經財政部門審核批准,在財政授權支付用款額度或財政直接支付用款計劃下達之前,用本單位實有資金帳戶資金墊付相關支出,再通過財政授權支付方式或財政直接支付方式將資金歸還原墊付資金帳戶的
  • 政府會計|行政、事業單位財務人員關注的政府會計學習要點
    新政府會計制度的建立和洗牌讓很多從事行政、事業單位財務人員感到不適應。
  • 行政單位會計科目說明
    21201  在職人員 21202  離休人員由地方社保部門發放的離退休費不屬於《行政事業單位工資和津貼有關會計核算辦法》的核算範疇。21301在職人員 21302離休人員由地方社保部門發放的離退休費不屬於《行政事業單位工資和津貼有關會計核算辦法》的核算範疇。
  • 財政部關於印發《政府會計準則制度解釋第2號》的通知
    、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政局:為了進一步健全和完善政府會計準則制度,確保政府會計準則制度有效實施,根據《政府會計準則——基本準則》(財政部令第78號),我們制定了《政府會計準則制度解釋第2號》,現予印發,請遵照執行。
  • 2007年行政單位的會計科目
    21201 在職人員 21202 離休人員由地方社保部門發放的離退休費不屬於《行政事業單位工資和津貼有關會計核算辦法21301在職人員 21302離休人員由地方社保部門發放的離退休費不屬於《行政事業單位工資和津貼有關會計核算辦法
  • 財政部關於印發《行政事業單位工資和津貼補貼有關會計核算辦法...
    主送(略):  為了進一步加強和規範行政事業單位工資和津貼補貼發放的會計核算管理,全面、準確地核算工資和津貼補貼發放業務活動,財政部制定了《行政事業單位工資和津貼補貼有關會計核算辦法》 ,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執行中的情況和問題,請及時向財政部反饋。
  • 《政府會計制度》—預算會計支出科目都會用了嗎?
    《政府會計制度》中的預算會計支出科目和收入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需要複習《政府會計制度》—預算會計收入科目的,請點擊《政府會計制度》中預算會計收入科目大盤點(總結乾貨)在核算範圍的確定方面,和收入一樣
  • 河南省財政廳就全面實施政府會計準則制度答記者問
    我國現行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核算標準體系基本形成於上世紀90年代末,主要涵蓋財政總預算會計、行政單位會計與事業單位會計,核算基礎一般採用收付實現制,編制的決算報告,主要反映政府年度預算執行情況,在加強預算管理和監督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現行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核算標準體系,不能完全滿足編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的要求,也難以滿足加強政府資產、負債管理、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需要。
  • 四川醫衛機構繼續強化執行政府會計制度
    眾所周知,為了提升政府和事業單位的財務信息質量,準確反映運行情況,2013年11月召開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中提出了要「建立責權發生制的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的決定,這是我國建立現代財政制度內容之一,也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客觀需要。2019年1月1日起開始實施的《政府會計制度—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和報表》(財會[2017]25號)將徹底改變我國傳統政府單位會計核算方法。
  • 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與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比較
    為了進一步完善民間非營利組織的法律法規體系,適應民間非營利組織快速發展的需要,財政部發布了《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從2005年1月1日起在社會團體、基金會、民辦非企業單位和寺院、宮觀、清真寺、教堂等民間非營利組織開始實行新發布的《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以下簡稱「新制度」)。
  • 政府會計太難?莫慌!送你98個政府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真帳處理案例
    小編今天給大家送上政府會計基本準則制度和98個行政事業單位真實帳務處理案例,以及民間非營利組織,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制度,農民專業合作社會計制度,工會會計制度等等。行政事業單位、國有林場和苗圃會計、高等學校會計、公立醫院會計等準則的補充和銜接規定。民間非營利組織,工會會計制度,農民專業合作社會計制度等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