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 (張維 中青報.中青網 記者 王亦君) 由法治日報社主辦、法制網承辦的第三屆「一帶一路」優秀法律服務項目頒獎典禮暨「一帶一路」法律服務高端論壇近日在京舉行。「一帶一路·健康之路」優秀法律服務案例、十佳律師、十佳法務團隊、十佳律師事務所、海外抗疫特別獎、年度人物等六項大獎揭曉。國務院國資委規劃局局長謝軍,中國法學會副會長、中國國際法學會會長、中國政法大學教授黃進獲評年度人物。中國法學會副會長張鳴起為年度人物頒獎。
與往年相比,今年新增「一帶一路·健康之路」海外抗疫特別獎,是結合今年新冠疫情特設獎,以表彰在「一帶一路」法律服務過程中為抗疫作出突出貢獻的企業和律師事務所。
司法部國際合作局副局長尹雪梅表示,2015年司法部服務「一帶一路」研究中心已成立,2019年12月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在司法部指導下發起成立「一帶一路」律師聯盟。下一步,將堅持立足國情、服務大局,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質涉外法律服務人才隊伍,更好地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人民群眾利益。
「一帶一路」律師聯盟秘書長康煜介紹,聯盟成立後,實體化運作穩步推進,目前聯盟已成為世界上第六大國際性律師組織。12月1日和12月8日,聯盟西安中心和廣州中心先後成立。聯盟西安中心、廣州中心的設立,旨在推動區域涉外法律服務,充分發揮各自地理區位優勢、政策支持優勢,必將成為聯盟未來拓展工作的有力抓手和重要支撐。
主旨演講中,黃進指出,通過調解、仲裁、司法等法律手段、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來解決國際投資貿易爭端,既有利於營造良好的法治化營商環境,又符合和平解決國際爭端的中國立場和世界潮流。
中國公證協會副會長、長安公證處主任周志揚說,全球疫情形勢依然不容樂觀,公證行業將充分發揮聯通、互信、預防糾紛的職能作用,全力保障民商事主體的合法權利,努力為「一帶一路」建設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
最高人民法院國際商事法庭法官郭載宇認為,參與國際商事爭議解決不僅需要了解國內外實體法知識,也需要知曉衝突規範。同時,傳統國際公法問題越來越多地進入涉外民商事訴訟,這對涉外法律服務人才的法律素養提出了更高要求。
本次論壇還圍繞「世界重大公共衛生事件背景下,如何防控境外投資法律風險」、「疫情下,『一帶一路』法律服務面臨哪些機遇與挑戰」、「全球化背景下,『走出去』企業境外業務合規新趨勢」三個議題,舉行了三場圓桌對話。
法治日報社黨委書記、社長邵炳芳代表主辦方致辭,來自最高人民法院、國務院國資委、司法部、中國法學會、「一帶一路」律師聯盟及全國律協、北京市律協、公證處、仲裁機構、法學院校、律師事務所、企業的百餘人參加了活動。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