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因其單音節的輕快特點,活動性很強,組詞的方式非常靈活。顛倒詞就是漢語裡一個很有趣的構詞現象。所謂顛倒詞,就是一個詞其語序顛倒之後又成為一個新詞。互為顛倒的一對詞,有的詞義完全相同,如互相和相互、替代和代替;有的詞義相近或相關,如焰火和火焰、手套和套手;有的詞義則完全不同,如文盲和盲文、名人和人名。詞義相同的顛倒詞,往往是構詞的兩個字是意思相同或相反或相對的動詞、名詞和形容詞,如代替和替代、生死與死生(例:《五人墓碑記》裡的「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於社稷也」)、大小與小大(例:《曹劌論戰》裡的「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母子與子母(例:《水滸傳》裡的「只得子母二人逃上延安府,去投託老種經略」;現代漢語裡的「子母彈」「子母床」「子母被」)、靈魂與魂靈(例:小說名字《死魂靈》)等。有些顛倒詞乍看起來詞義相互不同,仔細再看一下才能發現其相互的同來,如圖畫與畫圖、平和與和平。畫圖既有動賓結構的意思又有並列結構的意思,如毛主席語錄「一張白紙,沒有負擔,好寫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畫最新最美的畫圖」;和平既有戰爭的反義詞的意思,又有與平和同義的意思,如魯迅小說《祝福》裡提到的一副對聯的半聯「事理通達心氣和平」。
本篇所要說的顛倒詞是彼此詞義相同的顛倒詞,如情感和感情、情愛和愛情、傷感和感傷、觀感和感觀、點評和評點、察覺和覺察、演講和講演、吞併和併吞、空虛和虛空、兄弟和弟兄、地地道道和道道地地等。
「本篇所要說的顛倒詞是彼此詞義相同的顛倒詞,如情感和感情、情愛和愛情、傷感和感傷、觀感和感觀、點評和評點、察覺和覺察、演講和講演、吞併和併吞、空虛和虛空、兄弟和弟兄、地地道道和道道地地等。
說起漣水話裡的顛倒詞,第一要數「歡喜」,第二要數「亮月」。小孩在剛「踏」話的時候,大人們就開始灌輸「初心」了,超前教育小孩要愛父母愛家人愛長輩愛鄰裡,那方法就是時時在小孩生活圈中列舉出兩個人物,讓小孩作出即時選擇——「你歡喜A還是歡喜B?」這個訓練於大人們而言是很有樂趣的,於小孩而言是很有益處的,在這樣的訓練中,小孩自然會養成「兼愛」的情懷,也會獲取跳出「二選一」陷阱的智慧,只消「全歡」 二字,即可輕鬆解決問題,贏得皆大歡喜。對於天地宇宙萬事萬物的認知,當是從日月星辰開始,月亮要比太陽更親和、更新奇、更童話、更可觀察,所以,小孩最初的印象裡,不會少了被大人們抱著指認月亮的情景,不過,很多人習慣上會把月亮稱為亮月,還有人甚至把亮月訛音為「辣月」,亮月頭說成「辣月頭」。
上二年級了,要寫作文了,《我的家庭》當是傳統保留篇目,這就要用到「攏共」這個顛倒詞了。一開始以為「攏共」是方言,老師也寫不上,讓學生替換成「總共」,後來看樣板戲,人家胡司令不就堂而皇之地說「想當初,老子的隊伍才開張,攏共才有十幾個人、七八條槍」嘛,只是老師存在知識盲點罷了。」
在日常生活中,漣水話使用頻率較高的顛倒詞還有「才將」「蹺蹊」「疑菜」「異怪」「針金菜」「規正」等。其中「才將」與「將才」使用頻率大致相等,普通話裡就是「才剛」和「剛才」,這是因為漣水話存在聲母j和g不分的古音保留現象,普通話發j漣水話卻發g,如「地界」「戒指」說成「地蓋」「蓋芝」,普通話發g漣水話卻發j,如上述的「才剛」「剛才」發成「才將」「將才」。普通話說「蹊蹺」,漣水話說「蹺蹊」,而且往往還綴上「八怪」二字。普通話說「猜疑」,漣水話說「疑猜」,而且讀輕聲,實際發音為「疑菜」。在實際運用中,「疑猜」有時色彩重,有懷疑、猜忌的意思,如「他是老朋友了,對他不要瞎疑猜」;有時色彩淡,語意相當於「以為」,如「我疑猜你今天不得來了,就沒給你留飯」。普通話說「怪異」,漣水話說「異怪」,也是發輕聲;有一部分人會將「異怪」說成「異外」,脫落了「怪」的聲母,「外」還會用疊字「外外」,而且還會發生音變,「異怪」就被說成「異歪(第二聲)歪」,有色彩加重、一唱三嘆之「筋拽拽」的效果。普通話說「正規」,漣水話多說是「規正」,也是發輕聲,聽起來像「規爭」,如「這家超市規正」「這所學校規正」「這家秤行秤配得規正」等。「針金菜」就是「金針菜」,也就是黃花菜,「金針」顛倒成「針金」了。
另外,普通話說「爽利」,漣水話說「利爽」,發輕聲, 「爽」也會用疊字 「爽爽」,而且「爽」還會發成入聲,發成[思務鱷]。普通話說「麻利」,漣水話則是「麻利」和「利麻」通用,而且這對顛倒詞後一個字都會用疊字,發成「麻利利」和「利麻麻」,「利」音變為「溜」(疑為古音保留想像),「麻利」「利麻」就成了「麻溜」「溜麻」。有意思的是「溜麻」後面還會綴一個「三」字,叫「溜麻三」,這個「三」疑似來自語助詞「撒」,廢黃河東的人在說祈使句的時候,後面就會加「撒」,如敬煙時會說「來撒,抽一支」。普通話說「天傍晚」,漣水話則是「晚傍天」和「天傍晚」通用,只是「晚傍天」的「傍」留有古音痕跡,發成「繃」。普通話說「折磨」,漣水話說「磨折」,「折」發方音,聽起來像是「節」,「折磨人」漣水話說「磨折人」,不過這個「磨折」與「折磨」實際含義稍有不同,漣水話裡的「磨折」有暗算、糟蹋、襲擾的意思,如「我家那棵大樹到底還是被鄰居張三磨折死了」「我家圩外種的玉米,被放鵝的人磨折得一棵不剩了」。
普通話說「凡是」,漣水話說「是凡」,而且有人還將「凡」發成入聲的「法」,「是凡」說成「是法」。如「是法出禮的都安排桌席」「是法缺席的都扣獎金」。葵花一詞在漣水話裡疑似被顛倒為「花葵」,花可以弱化為哇,花還會強化為入聲[務鱷],葵花籽就變成「[務鱷]葵」了。最有意思的是,顛倒這個詞,在漣水話也被整成了「高級」的顛倒詞,如「這篇文章顛來倒、倒來顛,不厭其煩地介紹漣水方言裡的顛倒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