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慧媽媽談育兒
現在的父母非常重視教育,在沒有出生時候,就有胎教,都不想輸在起跑線上,然後花大價錢買學區房,為了孩子能上一所好的幼兒園,父母對幼兒園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價錢也隨之水漲船高。
老人說他們那個年代,幾毛錢就能進入學校接受教育,隨之生活水平提升了,物質條件越來越好了,上幼兒園的費用也增長到了300左右,如今幼兒園收費竟有上萬元,大多數家庭經濟條件一般,生活壓力非常大,這無疑又增大了負擔。
即使壓力這麼大,父母們也心甘情願,拼命掙錢,就希望孩子能接受好的教育,將來有一天成才,對於多數家庭來說,好一點的幼兒園收費幾千塊,都覺得承擔不起,看了這張收費上萬元的幼兒園繳費單,網友們對此也是議論紛紛:這都是牙縫裡擠出來的錢,誰還敢要二胎?也怪不得現在很多人都不想生孩子。
小娟是一個普通家庭的媽媽,孩子也要上幼兒園了,為了這件事真是苦惱不已,家裡就這麼一個孩子,全家人掙錢都是給他花,爺爺奶奶希望能接受更好的教育,但是小娟兩口子每月收入加起來也將近一萬左右,還有房貸、生活花銷等,壓力特別大。
在選擇幼兒園時候,看著孩子的收費單,各項費用加起來竟然將近兩萬了,身邊的朋友都勸她,要慎重考慮,老人支持,費用他們會拿,小娟這才鬆了一口氣,但是有幾個家庭,會有這樣的老人呢?
1. 經濟條件允許範圍內
父母都說,家裡有一個「四腳吞金獸」,這話說的一點不假,從懷孕到出生,再到上學,簡直是分分鐘都在花錢,所以這也是很多人不想要二胎的原因,房貸車貸、柴米油鹽、贍養老人等等,經濟壓力實在太大了。
那麼選擇幼兒園就要在經濟條件允許範圍內,如果超過了能力範圍,也容易引起家庭矛盾,父母節衣縮食,去給孩子營造好的教育環境,實際上也會對孩子心理產生不小的影響,容易養成攀比心,不懂得父母的辛苦付出,長期處於好的一個環境,當面對惡劣環境,心裡會很脆弱,難以接受,不利於身心發育。
2. 合適比價錢重要
大家買東西知道「一分價錢一分貨」,貴自然也有理由的,貴的幼兒園可能夥食更好一些,遊樂設施多一些等等,但孩子的成長中,這些不是必要條件,所以選擇合適的要比價格貴的重要,不一定「便宜沒好貨」。
家長可以選擇離家近一些的公立幼兒園,因為有國家補助,所以收費會相對低一些,老師都比較有經驗,流動性差,教育理念也偏於思維邏輯,私立幼兒園選擇環境相對好一些,教育理念符合家長要求的也可以,這些條件比價格重要很多。
3. 家庭是「最好的」學校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而家庭是孩子「最好的」學校,在幼兒園一個老師要帶幾十個孩子,在家裡可是兩個老師對一個孩子,現在年輕父母,普遍都接受過高等教育,輔導孩子作業或教其他知識,也不比幼兒園老師差。
父母也不要覺得將孩子交給幼兒園,就萬事大吉,什麼都不用管,老師教育是一方面,父母的教育更重要,平時也要時刻關注孩子的身心情況,多和老師溝通,雙方配合好,孩子會更健康成長。
孩子上幼兒園,父母之間不要互相攀比,孩子將來能否有出息,學校不是直接原因,培養孩子一個好的學習習慣,讓孩子熱愛學習,主動學習,在哪裡都會是優秀的那個,千萬別一時衝動,盲目跟從讓經濟壓力增大,矛盾增多。
今日話題:你覺得該怎麼給孩子選幼兒園?歡迎評論區留言。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