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長沙每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30.3件 授權專利21188件

2021-01-09 湖南在線

2018年長沙每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30.3件,共申請專利41034件、授權專利21188件

去年專利權質押融資9.7億元

圖為華騰製藥工作人員正在進行專利研究。長沙晚報通訊員 段欣妤 攝

長沙晚報訊(全媒體記者 周叢笑 通訊員 鄧細鋒)長沙緊緊圍繞國家智慧財產權強市建設目標,多方發力,不斷促進全市專利事業穩步發展。記者昨日從長沙市統計局了解到,2018年長沙專利申請、授權量再創新高,共申請專利41034件,同比增長10.8%;授權專利21188件,同比增長23.4%;年末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為23983件,同比增長15.9%。每萬人口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30.3件,專利密度在全省各市州中排名第一,居全國省會城市前列,且提前2年完成十三五規劃目標。

發明專利申請佔據四成,實用新型授權居多。從專利申請情況看,2018年長沙專利申請量中發明專利18479件,佔全部專利申請量的45.0%;實用新型專利19199件,佔全部專利申請量的46.8%;外觀設計專利3356件,佔全部專利申請量的8.2%。從專利授權情況看,2018年長沙專利授權量中發明專利4823件,佔全部專利授權量的22.8%;實用新型專利13725件,佔全部專利授權量的64.8%,比重較上年提高6.7個百分點;外觀設計專利2640件,佔全部專利授權量的12.5%。

工礦企業貢獻最大,科研單位全省最多。按專利申請人類型看,2018年全市專利授權量中大專院校授權4323件;科研單位授權319件。在全市各申請人類型中,科研單位專利授權量佔全省比重最高;工礦企業授權13586件,其增幅和佔比在全市各申請人類型中居首位;機關團體授權220件;個人授權2740件。

嶽麓專利授權獨大,園區專利貢獻四成。從各區縣(市)專利授權情況看,嶽麓區、長沙縣和雨花區全年專利授權量位居前三,三個區縣對全市的貢獻達到61.4%,其中嶽麓區排名第一。從各園區專利授權情況看,長沙高新區、長沙經開區和寧鄉經開區三個國家級園區專利授權量靠前,其中長沙高新區最多。2018年全市各園區共授權專利9434件,佔全市的44.5%。

發展環境不斷優化,城市影響不斷擴大 。通過全方位、多維度的完善加碼,全市專利事業發展環境得到顯著優化。如在專利融資方面,2018年長沙共完成專利權質押融資額9.7億元,同比增長30%以上。在專利服務方面,中國(長沙)智慧財產權保護中心成為全國現有15個中心中「運行最早、要素最全、質量最佳」的中心,並實現發明專利授權從22個月縮短到最快44個工作日,新型和外觀專利授權最快2個工作日。在專利扶持方面,以高價值專利組合培育為切入點和抓手,首期安排資助資金900萬元,確定了中國鐵建重工集團有限公司承擔的隧道智能建造技術等20個高價值專利組合培育項目。

相關連結

湖南每萬人擁有發明專利5.93件

長沙晚報訊(全媒體記者 周輝霞)記者昨日從湖南省市場監管局了解到,2018年全省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40684件,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5.93件,對比2017年同期數據,能看出湖南省推進智慧財產權強省建設有了新進步。

發明專利擁有量是一個地方智慧財產權水平的重要體現之一。湖南省2018年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40684件,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5.93件。記者查閱《2017年湖南省智慧財產權保護狀況白皮書》了解到,至2017年底,全省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34774件,每萬人口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5.09件。

至2018年底,湖南省累計有效註冊商標達434437件,而2017年底這一數據為319766年。2018年,湖南省地理標誌商標、地理標誌產品總數分別達到145件、78個,馬德裡國際商標總數突破500件。商標申請數量的增加,顯示出湖南省市場主體的智慧財產權意識和品牌意識大幅增加。

湖南省市場監管局局長向曙光強調,2019年力爭全省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7件,PCT申請增長率12%以上,每萬戶市場主體商標擁有量增長10%以上,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額突破40億元。

相關焦點

  • 崑山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65.53件
    企業的各項發明、外觀設計等專利是智慧財產權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崑山專利創造質量、保護效果、運用效益、管理水平、服務能力持續提升,有效助力企業加速發展。崑山是首個獲批國家智慧財產權示範市、首個掛牌成立的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審查員實踐基地、全國唯一擁有兩個國家級智慧財產權示範園區的縣級城市。2019年,我市新增9件中國專利獎,累計中國專利獎37件。
  • 國家知識產權局:2018年中國發明專利申請量154.2萬件
    中新社北京1月10日電 (記者 董子暢)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新聞發言人胡文輝10日在北京表示,2018年,中國發明專利申請量為154.2萬件。共授權發明專利43.2萬件,其中,國內發明專利授權34.6萬件。資料圖:青海學生發明智能插座,獲實用新型專利。
  • 中國國際專利申請量世界第一 每萬人口達13.3件
    我國國際專利申請量躍居世界第一(權威發布)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十三點三件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3日舉行新聞發布會,邀請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副局長何志敏,中宣部版權管理局局長於慈珂介紹2019年中國智慧財產權發展狀況
  • 「專利」上半年發明專利申請量達68.3萬件,你還不了解它嗎?
    7月9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在北京舉辦第三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知識產權局新聞發言人胡文輝介紹了2020年上半年我國專利、商標、地理標誌、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的統計數據。 上半年發明專利統計數據 上半年,我國發明專利申請68.3萬件;共授權發明專利21.7萬件。
  • 2018年我國三大專利授權量數據統計:實用新型專利佔比60%(圖)
    中商情報網訊:2018年我國主要智慧財產權指標穩中有進,國際社會對中國智慧財產權保護的信心持續增強,智慧財產權綜合實力再上新臺階。2018年,我國國內發明專利授權量和擁有量分別較上年同期增長5.8%和17.6%;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較2017年底提高1.7件。
  • 去年國內(不含港澳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186.2萬件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4月23日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介紹2019年中國智慧財產權發展狀況。申長雨表示,去年國內(不含港澳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86.2萬件,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3.3件,提前完成國家「十三五」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國內有效商標註冊量達到2521.9萬件,平均每4.9個市場主體擁有1件註冊商標。累計批准地理標誌保護產品2385個,註冊地理標誌商標5324件,核准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專用標誌使用企業8484家。
  • 高校院所專利轉讓全國第一 江蘇發布2019年智慧財產權發展與保護狀況...
    中國江蘇網4月26日訊(記者袁濤 通訊員鄭鵬)全省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居全國省際第一;2019年,高校院所專利轉讓2673件,居全國第一位;全省通過專利權、商標權質押融資88.6億元,融資企業數量全國第一;全國首單商標被侵權保險在江蘇落地......4月26日,在第20個世界智慧財產權日來臨之際,江蘇省智慧財產權和商標戰略實施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正式發布《2019年江蘇省智慧財產權發展與保護狀況白皮書
  • 2014發明專利榜公布 中科院研究所排名居前—新聞—科學網
    在今年新增的按科研單位排名中,中科院下屬多家研究所發明專利申請受理量、授權量排名均位居前列。 據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甘紹寧介紹,去年國家知識產權局共受理髮明專利申請92.8萬件,同比增長12.5%,連續4年位居世界首位,發明專利申請量佔比首次超過實用新型專利;共授權發明專利23.3萬件,其中國內發明專利授權16.3萬件。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4.9件。
  • 2019年中國PCT專利申請躍居世界第一 達5.9萬件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全面啟動《智慧財產權強國戰略綱要(2021—2035年)》制定工作,完成綱要初稿。制定實施2019年度智慧財產權戰略推進計劃。深入實施「十三五」國家智慧財產權保護和運用規劃。專利商標審查質量和效率持續提升,高價值發明專利審查周期壓縮至17.3個月,商標註冊平均審查周期壓縮至4.5個月,超額完成國務院確定的年度目標任務。全年累計減免專利商標相關費用79.3億元。
  • 2019年全國高職院校發明專利授權排行榜出爐
    2019年全國高職院校發明專利授權排行榜出爐 2020-10-30 20: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十八大關鍵詞·創新驅動:我國發明專利量接近「十二五」目標
    27年   ○僅用27年我國就實現了發明專利授權總量達100萬件的目標,成為用時最短的國家   53.3%   ○專利結構進一步優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日益凸顯,國內發明專利中企業授權量佔53.3%   163萬   ○我國受理國內專利申請量去年已達到163萬件,同比增長32%,申請量躍居世界第一
  • 電氣設備行業有效發明專利排行榜:國電南瑞第一
    根據《專利法》的定義,發明是指對產品、方法或者其改進所提出的新的技術方案。有效發明專利數量反映了公司專利資產實力情況。有效發明專利就是還處於有效期內的發明專利。即:該發明專利已經得到授權,處於保護期中,且沒有因為專利權人沒交維持費而終止。對於已經超過法定保護期限或因為專利權人未及時繳納專利年費而喪失了專利權的,被稱為失效專利。
  • 中山150家單位及個人擁有超10件發明專利
    市市場監管局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7月底,我市有150家單位及個人擁有10件以上(含10件)發明專利,包括企業、大專院校、機關團體、科研機構和個人,其中,企業部分基本集中在高新技術企業,擁有一定有效發明專利的企業普遍研發投入大、創新能力強,有效發明專利成企業無形競爭力。
  • 一年就能獲得發明專利授權:優先審查讓專利申請駛入「綠色通道」
    作為北京市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的實踐成果之一,專利申請優先審查「綠色通道」使企業發明專利審查授權的時間從二十多個月壓縮到一年,有效地促進了企業創新成果的轉化運用和保護。根據2017年國家知識產權局出臺的《專利優先審查管理辦法》,發明專利申請的結案時間從二十多個月壓縮到一年,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的結案時間壓縮到兩個月。對於聚焦5G、人工智慧和IoT領域的小米來說,產品保護力度進一步加大。「比如我們推出智能門鈴,一年之內外觀就發生變化,在這種情況下,在產品生命周期內,我就希望很快獲權。有了綠色通道的幫助,我們就能從各個維度保護我們的產品。」劉振表示。
  • 全省有效商標註冊量超87萬件
    記者獲悉,去年,我省商標註冊申請量達35.3萬件;截至去年年底,全省有效商標註冊量累計達87.4萬件,較2018年增長40%。    省知識產權局局長劉懷章介紹,近年來,我省各地持續提升智慧財產權的創造質量、保護效果、運用效益、管理能力和服務水平,推動智慧財產權工作發展迅速。
  • 廈門一男子鑽研發明30多年 已經獲得近百個專利
    近日,福建省統計局、福建省科技廳聯合發布《關於2015年福建省科技發展主要指標情況的通報》。通報中的數據顯示,廈門八項科技發展指標居全省第一,遙遙領先於省內其他地市。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末,廈門市每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4.38件,全省平均值4.65件,是全省平均值的3.1倍,居全省第一位,居第二名的福州每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是5.24件,被廈門遠超。
  • 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布2018年主要工作統計數據
    2018年,我國主要智慧財產權指標穩中有進,國際社會對中國智慧財產權保護的信心持續增強,智慧財產權綜合實力再上新臺階。此次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發明專利申請量為154.2萬件。共授權發明專利43.2萬件,其中,國內發明專利授權34.6萬件。在國內發明專利授權中,職務發明為32.3萬件,佔93.3%;非職務發明2.3萬件,佔6.7%。
  • 非銀金融行業有效發明專利排行榜:中國平安第一
    根據《專利法》的定義,發明是指對產品、方法或者其改進所提出的新的技術方案。有效發明專利數量反映了公司專利資產實力情況。有效發明專利就是還處於有效期內的發明專利。即:該發明專利已經得到授權,處於保護期中,且沒有因為專利權人沒交維持費而終止。對於已經超過法定保護期限或因為專利權人未及時繳納專利年費而喪失了專利權的,被稱為失效專利。
  • 創新至關重要部分是技術,它受到專利的保護。對由知識要素引領的...
    兩個快速增長的數字 今年1月至10月,我國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3.09件,同比增長30.4%;智慧財產權案件量5942件,同比增長146%。 在剛剛結束的主題為「專利保護創新、智慧改變生活」的第六屆中國專利周上,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布的數字顯示:截至今年10月底,我國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已達3.09件,較去年年底的2.37件增長了30.4%。據此看來,實現到2015年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3.3件的目標已無懸念,並將提前實現。 那麼,專利對於激勵創新和推動技術進步的意義如何?
  • 銀行行業有效發明專利維持年限排行榜:工商銀行第一
    Sixlens的數據顯示,這36家公司的有效發明專利維持年限總和為682年,其中18家有有效發明專利,另外18家沒有有效發明專利。平均而言,每家公司有效發明專利的維持年限為18.94年。有效發明專利維持年限前3名的公司分別是工商銀行、建設銀行、招商銀行,所對應的維持年限分別為136年、120年、9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