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個世紀的八九十年代,以李小龍為代表的功夫片讓香港電影迎來了黃金時代,隨著功夫電影的影響力越來越大,香港武行成立了多個電影班底。
其中影響力最大的就是成龍的成家班和洪金寶的洪家班,這兩大電影班底奉獻了不少佳作,更是推動了香港電影的發展,在提高香港電影在國際影壇的影響力方面更是功不可沒。
而如今成龍和洪金寶都年事已高,曾經的成家班和洪家班也不復存在,但成家班和洪家班往日的輝煌是不可磨滅的。如今的成龍已經成為了國際巨星,洪金寶也成為了影壇大哥大,他們在影壇和圈內的地位都是首屈一指。
但有一個奇怪的現象,洪家班的成員很多如今都已經成名,如林正英、元彪、鄒兆龍、錢嘉樂、狄威、午馬、曾志偉、元華等。反觀成家班除了成龍的保鏢盧惠光稍有名氣之外,貌似其他成員很少有人知曉。
坦白講,不論是成家班的成就還是影響力都要高過洪家班,當時兩個班底競爭非常激烈,甚至最後都到了看誰的武打動作更危險誰更玩命的地步。在他們相互競爭的這十年當中,成家班拿了七次金像獎,而洪家班只拿了兩次。
那麼為什麼成家班的成員難以成名呢?我們知道,成龍的電影極具個人英雄主義色彩,影片基本都是以他個人為主線,其實這一點和李小龍電影的風格非常相似,主角光環太耀眼以至於其他角色很難被關注,而盧惠光有幸被大家記住,是因為他在《醉拳2》中與成龍的一段精彩的功夫對決。
洪金寶卻恰恰相反,他更注重的是集體發展,而且洪金寶根據影片類型會特意去捧紅洪家班成員,他與林正英開創的殭屍功夫片先河就是最好的證明,他為了捧紅林正英情願在戲裡給他當配角。
其實在後期的電影如《殺破狼》、《葉問》中我們可以看到,洪金寶甘願演反派和配角,甚至在戲中最後都會被打死。
這一點在成龍的電影中就不會發生,成名後的成龍幾乎沒演過反派,在影片中也很少會被打死。
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成龍電影的個人英雄主義色彩有多濃厚。當然,這也是為什麼如今成龍是大哥,而洪金寶是大哥大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