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藏風險的5種「嬰兒用品」,已被育嬰師放黑名單,多數家庭都有

2021-01-11 孕嬰幫

文/孕嬰幫,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寶寶的誕生給恩愛的夫妻增添了更多快樂與幸福。寶寶出生前待在媽媽子宮內,安全又舒適,初次來到外面世界很容易被一些危險物品傷害到,所以家長在照顧寶寶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生活中潛在的危險東西,及時防範。

寶寶的成長離不開家長的細心呵護,吃穿用度每件事都要用心,特別要注意寶寶的成長,其中中嬰兒用品尤為要重視

這5種常見的「嬰兒用品」暗藏風險,被很多育嬰師拉入黑名單,多數家庭都有,給孩子用的時候一定要注意。

練齒器

練齒器就是大家通常所說的咬膠,它可以在寶寶長牙的時候幫助緩解疼痛,是嬰幼兒時期的必備用品。但是大多數練齒器由矽膠材料製成,很容易受細菌侵犯發黴。很多寶寶喜歡把大人給的小玩具往嘴巴裡填,練齒器也不例外。倘若寶寶經常將練齒器放在嘴巴裡,啃咬的過程中唾液、食物殘渣等都會沾到練齒器表面,沒有及時清理乾淨,極容易滋生黴菌。等到下一次再用的時候,殘留的黴菌就會從嘴中進入到身體,影響健康。

另外,有些咬膠是空心的,寶寶咬的時候,口水容易從咬膠上的小孔進入咬膠內部,家長清洗時很難將咬膠裡面的口水清理出去,日積月累就會滋生大量細菌,危害寶寶健康。

安撫奶嘴

寶寶哭鬧時,寶媽都會抱起輕輕搖晃並用手掌輕拍背部,或者讓寶寶含著奶瓶嘴兒進行安撫。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市場上逐漸出現了「安撫奶嘴」,模擬奶瓶上的吸嘴兒給寶寶造成吸吮的「假象」,達到和普通奶瓶同樣的安撫功效。

安撫奶嘴的構件有很多微小縫隙,容易隱藏細菌,家長們經常會忘記清洗,細菌會通過吸吮進入寶寶身體。如果寶媽給孩子用安撫奶嘴,一定要用溫開水多浸泡、勤清洗,起到清理的效果。

吸管水杯

水是生命之源,寶寶只有學會如何飲水才能保證自我供給,吸管水杯便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成人水杯口太大,寶寶喝水的時候容易從口角漏水,灑到身上,而吸管水杯完美地解決了這一問題,使用起來十分方便。但吸管水杯很容易滋生細菌,容易導致寶寶肚子疼。家長清理杯子時很多小角落也清洗不到位,肉眼看不到的細菌有很多。

口水巾

寶寶開始出牙的時候很容易流口水,很多媽媽為了防止口水弄髒衣物,一般會給寶寶圍上口水巾。寶寶的唾液在口水巾上浸漬堆積,再加上處在溼度、溫度適宜的環境,導致細菌滋生。不常洗細菌會悄悄侵入寶寶體內,導致生病。

浴室玩具

寶寶洗澡時容易哭鬧,所以家長就會在浴盆裡放一些玩具,寶寶就會乖乖配合。這些玩具雖然解決了寶寶洗澡的難題,但玩具內部含有很多髒東西,一旦寶寶往嘴裡填,抵抗力差的就會被細菌感染。

家裡有這幾種寶寶用品的,快檢查一些是否乾淨安全,避免傷害寶寶。

我是幫媽,一名高級育嬰師,幫您解答帶娃路上的困擾~

(配圖均來自網絡,侵權刪。)

相關焦點

  • 3種被列入黑名單的嬰兒用品,白花錢還影響寶寶健康,不要犯傻
    家有一寶,如獲至寶」,每個寶寶的到來都會給家庭添加不一樣的色彩。當爸爸媽媽的都會拿出百分之二百的心對待這個小生命,生活用品也是買越貴的越好。然而日常生活中,遍地全球、頻繁被人安利、身邊人都在用的嬰兒用品,表面上適合寶寶卻暗藏「殺機」,尤其是已經被列入黑名單的「三種嬰兒用品」,很多人寶媽還在給寶寶用,別再犯傻了。
  • 母嬰用品海外代購暗藏風險
    原標題:母嬰用品海外代購暗藏風險 「從網上找的代購,給孩子買的巧虎牙膏,10塊錢一管。但是聽最近剛從日本旅遊回來的同事說,這款牙膏在日本起碼要賣到20多塊左右。不知道自己買的是真是假,價差這麼大,想到是孩子用的,別冒險,還是扔掉了。」近日,經常網購海外商品的於女士對記者說。 近年來,海外代購母嬰用品成為許多媽媽的新選擇。
  • 這幾件寶寶用品已被列入「黑名單」,兒科醫生:很多家長卻還在買
    導讀:這幾件寶寶用品已被列入「黑名單」,兒科醫生:很多家長卻還在買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這幾件寶寶用品已被列入「黑名單」,兒科醫生:很多家長卻還在買!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這些嬰兒用品「超雞肋」,早已登榜「黑名單」,很多媽媽卻還在買
    案例 海麗與丈夫歐灝都是攝影師,因工作結緣,而後戀愛結婚,論兩人的家庭收入雖然算不上優越,但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不過家庭經濟局面,隨孩子降生後一切都改變了。家庭大部分開支都用在了孩子身上,看到海麗母愛泛濫的消費態度,身為丈夫的歐灝曾經旁敲側擊提醒了好幾次。
  • 這六種嬰兒用品被列入黑名單,尤其第四種吸管杯,比抹布還髒
    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侵權必究生活中,許多新手媽媽、爸爸都會給孩子購買一系列嬰兒用品,他們兩手空空地進母嬰店,出門時兩手都拎著兩大包物品。寶寶在成長的過程中,確實需要許多嬰兒用品,譬如奶瓶、尿不溼等等,但是有些嬰兒用品看似乾淨衛生,實則容易繁衍細菌,不僅家長白花冤枉錢,寶寶也受罪。
  • 這六大常見嬰兒用品,已被列入黑名單,很多家長偏偏就愛用!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這些嬰兒用品已經被列入黑名單了,可很多家長還不知道。黑名單一、學步車寶寶長期坐學步車,他沒有經受爬的訓練,很容易以後引發他的感覺失調。使用學步車時,腳跟基本不用力,靠腳尖輕輕一踮,觸地滑行,久而久之,寶寶就會形成前腳掌著地的「欠腳」走路姿勢。
  • 這3種嬰兒用品已經被列入黑名單,千萬別給寶寶用了,寶媽們注意
    現在的家庭裡大多只有一個寶寶,因此無論是父母還是祖父母對於寶寶的成長都是非常重視的,總是希望把一切最好的東西都能給寶寶,如今市場上充斥著各種嬰兒的用品,很多商家也抓住了父母的心理,各種針對寶寶的用品讓一些沒有經驗的家長很茫然,他們可能會盲從跟風購買,但是,這幾種嬰兒用品已經被列入黑名單
  • 這四種嬰兒用品,早該拉入「黑名單」了,不少父母還在買。
    現如今,人們的腰包鼓了,兜裡有錢,心裡有底,自然也就捨得給寶寶購買種種嬰兒用品。然而問題在於,市面上各種各樣的嬰兒用品中,並非每一種都適合寶寶使用,有很多嬰兒用品不僅不適合孩子,甚至還會對寶寶造成傷害。比如這4種嬰兒用品,早該拉進「黑名單」了,不少父母卻還在買。
  • 4種上了黑名單的嬰兒用品,家長最好別再給孩子用了,或會傷害到寶寶
    現在的家長對孩子總是有求必應,哪怕是小寶寶,家長也一直想要給他們最好的一切,但是有些嬰兒用品是有可能會傷害到寶寶的,今天小編要說的就是,4種上了黑名單的嬰兒用品,家長最好別再給孩子用了,或會傷害到寶寶!
  • 這3類嬰兒用品已加入黑名單,寶媽最好別買了,對寶寶發育不利
    這3類嬰兒用品已加入黑名單,寶媽最好別買了,對寶寶發育不利! 所以說,這3類嬰兒用品已加入黑名單,寶媽最好別買了,對寶寶發育不利!(此文章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 寶寶用品大盤點,常見暗藏致命風險!家長們還在用嗎
    有了寶寶後,家裡就會有很多「寶寶專屬」的用品,比如嬰兒床、嬰兒奶瓶消毒器、嬰兒護圍等等,但是家長們知道嗎?這些常見的嬰兒用品,卻暗藏致命風險!1、搖床搖床爸爸媽媽眼中的「哄睡神器」,但有資料顯示,最早的嬰兒搖床事件發生在2011年,美國德州的一名兩個月大的嬰兒被發現窒息於該款搖床內,死因為「位置性窒息」,被發現的時候,嬰兒的頭轉向一邊,下巴抵在肩膀上。此後,同類型事件日益增多,最小的受害者只有9天大。
  • 這4種必備嬰兒用品,育嬰師從不給自己孩子買,最後一種快拉黑
    說起來養育孩子真的是一件大事了,但是說起來生活中有不少的不良商家打著為了寶寶好的噱頭,賣出不少的雞肋產品。今天的小編就來盤點一下,這4種必備嬰兒用品,育嬰師從不給自己孩子買,最後一種快拉黑! 1、防抓傷手套
  • 這4款嬰兒用品,早該被納入「黑名單」了,可很多家長還在用
    孩子是一個家庭中生命的延續,現在許多家庭都只有一個孩子,全家都想給孩子最好的,看到任何嬰兒用品都想著往家裡買。然而並不是所有的嬰兒用品都適合嬰兒使用,事實上市面上有些嬰兒用品不僅不適合嬰兒使用,家長如果使用方法不當,還會造成寶寶的傷害。
  • 寶寶夏季用品黑名單!看看你家有幾個,幫你斷舍離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這組寶寶夏季用品黑名單,基本上每家每戶都有中招的。不信?那你就往下看~ 1、不正規的口罩今年由於疫情原因,所以很多人帶著寶寶出門都會讓寶寶們戴上自己的口罩。>2、開襠褲其實,相信很多人都有一張穿著開襠褲拍的嬰兒照
  • 這幾樣取暖用品安全隱患大,已被多數家長列入黑名單,今仍有人用
    隨著寒冬來臨,全國各地氣溫開始直線下降,人們也緊忙購置厚衣物抵禦寒冷,然而在家裡總不可能時常穿著厚重的衣服,而家中有孩子的家長也會擔心自己的孩子在這冬季裡凍傷亦或是著涼,所以在這一下,不少家長都會購置一些取暖用品,在較為溼冷的南方這類取暖用品更是冬季裡不可缺少的物件。
  • 月嫂、育嬰師哪個好幹?哪個更有前途?
    月嫂、育嬰師在母嬰行業中屬於薪資較高的職業,想要轉行到母嬰行業的人,首先都會選擇做月嫂或者育嬰師。很多人都認為月嫂、育嬰師的工資好高,工作內容又簡單。可誰又了解做月嫂、育嬰師的辛苦呢?面對這兩個職業很多人不知道該怎麼選擇,那麼究竟哪個好幹?哪個更有前途?
  • 別再給寶寶用了,這6種已經上了嬰兒用品黑名單,寶媽別花冤枉錢
    我相信大部分的媽媽和我一樣,都想要給寶寶最好的,所以只要聽到什麼產品好,就絕不手軟:買買買。然而,市面上有很多育兒產品看起來非常高大上,實際上,並沒有起到宣傳的效果,浪費錢不說,有的甚至會給寶寶帶來許多未知的危險。
  • 這種嬰兒「磨牙棒」家家都有,卻不符合安全標準,或暗藏窒息風險
    這種磨牙棒家家都有,其中卻暗藏著兩大安全隱患。家家都有的嬰兒「磨牙棒」,不符合安全標準我有一個醫生朋友,前段時間跟我講了一件非常驚險的事情。夜裡九點多鐘,診室裡送來一個六月齡的寶寶,小傢伙喉嚨噎住,哭不出聲音,小臉憋得發紫。
  • 醫生:這3種「嬰兒用品」別給孩子買,做工粗糙暗藏危險,別大意
    文/忒咪媽媽(原創文章,歡迎個人分享轉發) 自從寶寶出生,嬰兒用品,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剛晉升寶媽的女性朋友,一旦被安利,就各種買買買,殊不知,有些嬰兒用品,裡面暗藏玄機與危險。
  • 這「3類嬰兒用品」被列入黑名單,髒汙程度堪比抹布,你家有沒有
    當下嬰幼兒用品市場日漸龐大,不少家長在採購寶寶的用品時都會不惜花費大價錢買最好的,讓孩子的健康得到一個基本的保障,然而在諸多嬰幼兒用品中,有好些用品表面看上去實用且衛生,但實際上卻給孩子的健康帶來不小的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