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春寒料峭的時候,阿里巴巴的創始人馬雲到了西藏林芝調查產業扶貧狀況,在當地政府部門工作人員的陪同之下,他來到了西藏東元發酵火腿消費基地參觀調查。
當天,馬爸爸穿著一件防寒保暖的黑色羽絨服出場,仔細觀察的話,就會發現馬爸爸這次的裝扮與以往大不同。
原來,在過去穿羽絨的季節,馬爸爸總是喜歡穿上國外的羽絨服品牌,甚至由此掀起了「帶貨」熱潮,而這一次,他穿上的則是來自於國內的羽絨服品牌。那麼,在馬爸爸改穿國產品牌羽絨服的背後,透露出了什麼樣的信號?
(馬雲最近穿著波司登出場)
(馬雲最近穿著波司登出場 來源:網絡)
從國外品牌到國產品牌
之前連續好幾年,馬爸爸出場如果穿的是羽絨服,幾乎必定是國外品牌。
從2014年到2016年,整整連續三年時間,他都是穿著Moncler的羽絨服出席烏鎮網際網路大會,而Moncler是一個來自義大利的羽絨服奢侈品牌。
(馬雲穿著Moncler出現在烏鎮網際網路大會 來源:網絡)
時間到了2017年烏鎮網際網路大會,馬爸爸穿著一件「綠得妖嬈」的羽絨服出場,而這件羽絨服品牌正是加拿大鵝。
後來,細心的網友發現,這件羽絨服居然是女款!喜歡到連女款都不放過?很多網友也表示服氣。
(馬雲穿著加拿大鵝出現在烏鎮網際網路大會 來源:網絡)
不過,之後馬雲在接受接媒體採訪的時候回覆說,自己並不知情,也是看了網絡評論才知道這是女裝。
這一次,馬雲終於沒有再穿國外的羽絨服品牌,而是脫下了國外進口的Moncler和加拿大鵝,穿上了有著四十餘年歷史的國產羽絨服老品牌波司登(3998.HK)。
為何馬爸爸會改穿國產品牌羽絨服?這背後,可能和國貨正在「回潮」,以及阿里巴巴大力布局國民品牌有著很大的關係。
一、國貨正在成為新的消費亮點。
2018年天貓「雙11」交易額達到2135億元。在銷售量前十名的品牌榜上,國產品牌佔據八席,中華老字號的銷售額超過28億元。
國貨「回潮」的趨勢越來越明顯。比如上個世紀50年代流行於上海名流圈的護膚品牌百雀羚,在沉寂了半個世紀之後迎來轉機,刷屏廣告背後,百雀羚銷售額超過億元,並連續多年保持30%的高增長。
比如這次馬爸爸穿的波司登,從2018年開始,重新專注於羽絨服主業,並且一改過去老氣的設計風格,變得青春時尚。截至2018年9月30日止六個月,經營溢利大幅上升62.1%,其中最值得關注的數據是中高端銷量增長500%以上。
二、不只是在國內,國貨正在大力走出國門。繼國民護膚品牌「大寶」走出了國門之後,一大批美妝國貨正在排隊「出國」。3月11日,包括御泥坊、膜法世家、一葉子等在內的多個天貓5000萬級美妝知名品牌攜手入駐阿里巴巴旗下跨境電商平臺。
三、阿里巴巴正從銷售、營銷和技術等多方面賦能國貨品牌。如天貓平臺的數據顯示,大數據的精準觸達,讓李寧的粉絲群體更加年輕,90後、95後增長顯著,從而助推這一國產老品牌煥發青春。
總結來說,看得出來阿里巴巴目前正在力推國貨,助力國產品牌轉型升級。這或許就不難解釋馬爸爸最近為什麼會改穿國產品牌。
其實,最近還有一件事情,和阿里巴巴密切相關。有消息指出,近期大熱的中國官方APP「學習強國」正是由阿里爸爸研發推出。而這一產品最近位於中國APP Store應用下載排行榜首位。
國產品牌為何崛起?
其實,這幾年,不管是電子、服裝、母嬰等領域,我們都可以明顯感受到不斷有國產「潮牌」正在崛起,這個現象的背後有著什麼樣的原因呢?
第一、居民的消費心理,從過去的追求大牌,到對高性價比的國產商品青睞有加。過往,人們的消費習慣是把某種商品當作炫耀的手段,而現在是追求簡約、實在的消費方式。在過去,人們買國外品牌,常常還包含著對虛榮心的滿足,而現在這種心理特點正在發生改變。
根據 BCG 的研究,與上一代(50、60、70 年代)的消費群體相比,新世代的中產階級(80、90 後)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增加了 7 倍,大部分為本科學歷以上的公司白領,知曉品牌的數量也平均由 7 個增加至 20個。
這意味著80、90 後在消費時表現得更加成熟、更加理性,在品牌選擇上也留有更多餘地,而不是一味地「崇洋媚外」。
第二、國產品牌的品質越來越高。以往,提到國產品牌,人們總想到廉價、產品品質差,但近幾年隨著以華為為代表的國產品牌的崛起,其產品品質已經獲得了越來越多的認可。
比如華為摺疊屏手機的標價達到了1.7萬元,新筆記本電腦的價格更是超過了Mac主流機型,這背後,是對產品品質的信心。
第三、國產品牌崛起背後是民族信心的上升。隨著國力的上升,也是民族信心不斷上升的過程,表現出來的也是對國產品牌的越來越認可。
總結來說,國產崛起的本質是消費者對國產產品需求的提升,由此帶來的是國產產品持續的進口替代,國產商品在技術進步和產品升級下存在提價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