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IvesDuran
編輯 / 海蜂君
「在別人貪婪時我恐懼,在別人恐懼時我貪婪」原大優酷事業群總裁、阿里音樂CEO楊偉東在接受採訪時曾引用了巴菲特的這句經典名言。
然而,「貪婪」的毒藥也終究將他送入高牆。
近日,杭州市餘杭區人民法院公開的一份刑事判決書顯示,被告人楊某犯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獲刑7年。據媒體報導,從多方證實,該份判決書即指向原優酷總裁楊偉東。
經審理查明,2016年至2018年期間,楊某擔任某網絡技術(北京)有限公司總裁期間,利用其全面運營、管理某等相關平臺的職務便利,收受、索取業務合作單位的賄賂共計人民幣855萬餘元,並為他人謀取利益。
阿里內部對於楊偉東的調查已經持續一段時間,對此楊偉東似乎並不知情。
就在配合警方調查的前五天,楊偉東曾出席第六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並發表演講,分享了優酷對於網絡視聽產業的一些思考。
楊偉東被帶走之後,他在優酷五年的「功與過」被人們反覆評說。判決書公開之後,亦是如此。
但在視頻內容供需失衡的當下,「楊偉東」們的故事或許只是開始。
受邀空降「優土」 五年三任總裁
2012年8月,優酷、土豆以100%換股的方式合併,成立優酷土豆股份有限公司。
佔據全國視頻行業近一半市場份額、坐擁多部熱門劇集的「優土」走到了一起,被指將引發在線視頻領域的又一輪洗牌。
「優土」聯姻後不久,土豆CEO王微、COO王祥雲先後離職。何以穩定軍心、整合資源?優酷土豆集團董事長兼CEO古永鏘需要一位能帶兵打仗的得力幹將。
他再次想到了合作夥伴楊偉東。早在2009年,王微和古永鏘就曾分別向楊偉東拋出了橄欖枝。
彼時,楊偉東加盟了陳礪志創立的麥特文化,主攻娛樂、青年文化。加之,楊偉東曾一路從基層員工做到了諾基亞大中國地區市場營銷總監的位子,和影視與娛樂圈有過不少接觸。多年的摸爬滾打,讓他積累了不少行業資源。
幾乎所有視頻平臺都挖過楊偉東,而他最終選擇了優酷土豆。
2013年2月24日,楊偉東正式被任命為優酷土豆SVP和土豆網總裁,是優土合併後首位「空降」總裁。
「對於優酷土豆來說,楊永新不僅是新人,也是舊友」古永鏘說道。
據報導,楊偉東離開麥特文化,不僅獲得了優酷收購麥特文化全資子公司麥娛文化的全部收益,還獲得了優酷價值數千萬的期權。同時,他還帶走了銷售和市場板塊的40多名員工。
楊偉東被警方帶走之後,麥特文化發聲明澄清楊偉東未曾擔任聯合創始人,並稱楊偉東加入「優土」之後,在內部封殺麥特文化旗下營銷影視項目,同時否認與楊偉東存在利益輸送。
雖然楊偉東的離開算不上「好聚好散」,但「老東家」陳礪志一直認可楊偉東在市場領域的能力。
「智商和情商都非常高,當然這種人往往兩種極端,要麼做得特別好要麼就出事了。」陳礪志在接受騰訊深網採訪時說道。
無論是「僅用三天,從騰訊手中『截胡』世界盃新媒體版權」 還是「幕後操刀《軍師聯盟》《白夜追兇》《微微一笑很傾城》等爆款大劇」抑或是「接棒俞永福,強調新技術對文娛行業的賦能」,楊偉東的能力得到了高層與外界的認可。
在任五年來,楊偉東歷任土豆網總裁、大優酷事業群總裁、阿里文娛輪值總裁。
期間,「優土」也更名為合一集團。2015年,阿里以56億美元現金將「優土」收入囊中。
至此,在線內容行業形成了優酷土豆、愛奇藝、騰訊視頻的「三足鼎立」之勢。
「買劇」供求關係變化 影視公司轉投網絡平臺
據報導,楊偉東受賄的原因聚焦在優酷於2018年推出的「這就是」系列綜藝項目的收支問題。
判決書顯示,楊偉東利用全面運營、管理某等相關平臺的職務便利,以借款為名或是接受安排的酒店住宿、療養等方式,索取、收受多家傳媒、影視公司賄賂款。
內容產出方為何要向平臺方行賄?這要從近年來內容市場的格局變化說起。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相關數據顯示,2011年-2015年我國電視劇生產總集數維持在1.3萬-1.8萬集之間,但每年能夠真正播出的電視劇劇集總額卻僅9000集左右。
早年間,影視公司主要將渠道投放集中在電視端。由於央視很少拿高額費用購買電視劇,一些具有較高購買力的省級、地市級電視臺成為主要的投放渠道。
電視的播出容量有限,使得供求關係嚴重失衡。一些影視公司為了提高收視率,讓劇集不至於「胎死腹中」,便向各地衛視購劇負責人行賄。
今年6月,浙江衛視總編室原主任陶燕因在電視劇《春風十裡,不如你》投資方面違法收受488萬元,被一審判處有期徒刑5年,並處罰金50萬元。
電視劇購銷早已成為廣電系統腐敗的重災區。
據不完全統計,2014年以來,因購劇受賄被查處的電視臺高管人員有十餘人之多,所涉電視單位包括江蘇衛視、安徽衛視、北京人民廣播電臺、重慶廣播電臺等。
然而,近年來,「擠破頭」上衛視的影視公司卻發現,電視劇的收視率並不理想。
數據顯示,2017年第一季度,省級衛視黃金劇場的單頻道「劇王」為湖南衛視的《因為遇見你》,收視率為1.84%;但與2016年一季度《羋月傳》和2015年一季度的《武媚娘傳奇》3%的收視率相比,大幅下滑。其餘排名前十的電視劇,半數收視率不及0.6%。
而同時期的網劇《三生三世十裡桃花》總點擊量突破300億,單天最高點擊量突破15億。
彼時,有業內人士認為,受「一劇兩星」政策影響,在網際網路大潮下,網劇將成為電視劇的主戰場。
收視率不佳、衛視消化量有限,使得一些影視公司選擇「先網後臺」的方式播出。
據報導,近幾年,「網臺聯動」已經成為了電視製作的普遍趨勢,「先網後臺」的播出方式也是大勢所趨。
此外,熱門網絡版權費用「水漲船高」,也吸引一些影視公司轉投視頻平臺。
2010年11月,國家廣電總局下發《廣播影視智慧財產權戰略實施意見》,明確規定,嚴厲打擊網際網路侵權盜版,重點打擊影視劇作品侵權盜版行為,再次強化了對盜版美劇、日韓劇的打擊力度。
廣電總局意見下發之後,進一步倒逼平臺清理盜版,引進正版內容。那一年,版權與盈利逐漸成為這一行業的關鍵詞。
「視頻版權價格一年漲10倍,版權價格漲得比房價快」業內人士如此形容視頻版權市場。
《如懿傳》網絡版權賣出每集900萬元,《涼生,我們可不可以不憂傷》單集1500萬元,《孤芳不自賞》單集售價1000萬,合計6.2億……「天價」網絡版權費屢見報端。
加之,近年來網劇、網綜市場規模持續擴大,也讓越來越多的內容製作公司將投入向網際網路傾斜。
2014年,優酷土豆推出國內首部網際網路自製大劇《小時代》,視頻網站自製時代開啟。
此後,各家視頻平臺均加大了自有版權內容的投入,包括自製網劇、綜藝節目等。
其中,楊偉東涉案的「這就是」系列綜藝,便是網綜成功的典型之一。
據報導,2018年10月,優酷在坎城秋季電視節上和福克斯傳媒集團正式籤署合作協議,後者買下優酷原創綜藝節目《這就是灌籃》的模式版權。
「最主要的一個思路就是從過去100%的採購播出版權,轉變為自己生產製作的內容版權佔主導地位。」關於視頻網站的未來,騰訊視頻掌舵人孫懷忠如此說道。
可見,隨著各大平臺加大自有內容投入,若非搶手優質內容,要想上線網絡,對於一些影視公司來說並不比衛視容易。
網際網路文娛貪腐 楊偉東並非個例
在《芭莎男士》的報導中,有業內人士坦言,在被阿里收購前,優酷土豆和內容製作公司、電視臺談得最多的是「價格能不能再便宜點」;而在這之後,國內頂尖的內容公司幾乎都會第一時間找優酷土豆談合作。
供求關係的變化,使得彼時在電視業出現的腐敗現象,在網絡視頻平臺再次上演。
楊偉東案並非文娛產業貪腐個例。楊偉東被查之前,視頻平臺的受賄腐敗來自騰訊視頻,但也與阿里大文娛相關。
2013年8月,原騰訊在線視頻部總經理劉春寧離職後,入職阿里,分管數字娛樂事業部。
騰訊在2014的內部審計過程中,發現前兩年的視頻團隊存在貪腐疑點,遂向公安機關報案。
此後,阿里巴巴官方微博發布公告,證實「集團副總裁劉春寧因涉及騰訊群體性腐敗事件被騰訊舉報並被警方拘捕」。
2016年,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劉春寧被控受賄案。
檢方指控的犯罪事實包括,劉春寧擔任騰訊在線視頻部總經理期間,涉嫌幹涉電視劇《自古英雄出少年》的評級,從中受賄143萬元;採購《寶貝》《蘭陵王》兩部劇時,受賄70萬元。但對於檢方的指控,劉春寧當庭否認。
據檢方指控,北京東陽禾潤影視製作有限公司的關係人郭建軍,為將該公司的《自古英雄出少年》電視劇銷售給騰訊公司,通過彭某介紹認識了時任騰訊公司視頻部總經理劉春寧,劉春寧表示同意幫忙。
原本該劇被騰訊視頻部門在第一次評級中評為B級,在劉春寧的幹預下,該劇最後被評估為B+級。由此,在騰訊公司未採購過B級劇的情況下,劉春寧決定將該劇作為第一批引進的B級別加以採購。
在合同談判期間,劉春寧曾提出了每集4萬元的好處費。後來因與東陽公司就好處費未能達成一致,該劇的購買流程便被一拖再拖。
「因為網際網路文娛還沒有有效建立起規則,所謂的市場和價格全在老闆一句話,網際網路文娛成為貪腐的重災區。」業內人士表示。
以綜藝節目為例,由於節目鏈條短、非標準化產品,從生產角度來說,明星費用的返點、外製節目公司的返點、廣告的提成,都可以成為利益輸送的手段。
2012年,阿里成立專司腐敗調查、預防及合規管理的廉正合規部,與各業務線以及內審、內控部門都保持充分的獨立,對貪腐「零容忍」。
騰訊貫徹落實正直的企業文化,明確騰訊「高壓線」。2019年前三季度,騰訊反舞弊調查部共發現查處違反「高壓線」案件40餘起,其中60餘人因觸犯「高壓線」被辭退,10餘人因涉嫌違法犯罪被移送公安司法機關。
然而,規則可完善 貪婪在人心。「一把手」的自我修養如果偏離了正軌,跌落便在一念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