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節不等於肺癌!病理科醫生這樣說……

2020-12-15 騰訊網

陳崗教授:顯微鏡下的精準病理分析!

近年隨著CT進展以及廣泛應用,偶然發現的肺結節很常見,甚至以前根本不能發現的結節現在也經常可見。在各種大型肺癌檢查試驗中,結節的發生率已經從8%上升至51%,其中很大一部分為單個肺結節,即:孤立性肺結節( 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 SPN)。

那SPN到底是不是肺癌?如何診斷?在2019年國際呼吸病暨美國胸科學會(ISRD-ATS)聯合會議上,來自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病理科副主任、胸科病理主任陳崗教授從病理學角度解答了我們的困惑。

SPN,是什麼?

SPN也稱作錢幣樣病變,描述肺內單一、類圓形、邊界清楚的陰影,最大直徑小於30 mm、由肺組織包繞、不伴肺不張、肺鈣化、肺門淋巴結腫大或胸膜滲出。其中:10~20 mm為小結節;10 mm以下為微結節。兩者統稱微小結節。

那到底SPN是不是肺癌?我們接著往下看。

SPN可以提示以下疾病:

惡性病變:

原發性:肺癌、肉瘤(少見);

轉移性:乳腺癌、腸癌、肝癌、腎癌、甲狀腺癌、前列腺癌、肉瘤、黑色素瘤、胸腺瘤。

良性/交界性病變:

腫瘤:硬化性肺細胞瘤、錯構瘤、肺腦膜上皮(瘤)結節等;

非腫瘤:結核、結節病、黴菌病、炎性假瘤、局灶性肺間質纖維化、肺泡上皮支氣管化生等。

所以SPN不一定是肺癌,但也可能是肺癌,這就需要病理醫生進行鑑別診斷。通過一系列複雜的處理,這些結節在顯微鏡下被放大100~400倍,其細節被一覽無餘。

哪些SPN,是腫瘤?

這部分我們通過病理學判斷哪些SPN是肺癌。

首先我們將進行鑑別診斷:

鱗癌

不典型腺瘤樣增生

原位腺癌(非粘液型):肺泡上皮反應性增生、細支氣管化生、局灶性肺間質纖維化、微結節狀肺泡上皮增生、乳頭狀腺瘤、肺泡腺瘤、微瘤、微小腦膜上皮結節、肺內淋巴結

微浸潤腺癌

浸潤性腺癌

微瘤

類癌

不典型類癌

1. 不典型腺瘤樣增生(AAH)+炎性實變

圖1

其主體為炎性實變,真正的磨玻璃病變未超過5 mm,所以是AAH。

圖2

高倍鏡下細胞排列非常規則,沒有異型性,實質部分也非常清晰,也沒有異型細胞在間質的浸潤,所以是AAH。

2. 原位腺癌(AIS)

圖3

純磨玻璃影,差不多10 mm左右,肺泡腔內比較乾淨,間質纖維比較清楚。

3. 原位腺癌(AIS)+肺內淋巴結

圖4

該患者肺內兩個病灶,術前很難判斷是肺內轉移還是雙原發病灶。最終術後病理為AIS+肺內淋巴結。

圖5(點擊可放大):AIS(左);淋巴結(右)。

另一個是比較少見、典型的淋巴結,淋巴結周圍有淋巴濾泡形成。

圖6

總結原位腺癌(AIS)的一些特點:

4. 微浸潤腺癌(MIA)

圖7

這個主要看周圍纖維的侵犯部分,實變周圍伴纖維增生,浸潤超過5 mm,診斷為MIA。

圖8:其中CK染色標得很清楚,且鏡下纖維組織明顯增生

10 mm左右的結節通常以AIS、MIA最常見,但是還有很多都不是原位癌,比如膠原化結節、局灶性肺間質纖維化、細支氣管上皮化生等等。

5. 膠原化結節

圖9:左、右下肺各見數枚微小結節影均

圖10:結果手術後提示為膠原化結節。

圖11

肺泡腔內見大量紅細胞,肺泡上皮增生不明顯。膠原化結節完全是良性的。手術後發現還有小結節,所以觀察、隨訪,隨訪3年無變化。

圖12

6.局灶性肺間質纖維化

圖13:同葉散在5 mm結節行楔形切除

圖14(點擊可放大)

主要病灶為粉塵引起的膠原化結節,與患者的既往工作有關,其他散在結節均是細支氣管上皮化生。

圖15

化生也分很多類型,比如有粘液上皮化生、鱗狀上皮化生。

圖16(點擊可放大):黏液上皮化生(左);鱗狀上皮化生(右)。

7. 微浸潤腺癌+膠原化結節+神經內分泌細胞,不能診斷為浸潤性腺癌

圖17(點擊可放大):MIA(左上);神經內分泌細胞(右上);膠原化結節(下)

8. 浸潤性腺癌,貼壁生長為主

圖18

貼壁生長,腫瘤細胞呈靴釘狀排列,肺泡間隔均勻增厚,肺泡結構存在。

9. 雙原發病灶

圖19

如何證明是雙原發的病灶呢?其HE染色形態不一、Ki-67增殖程度不一、P63、C-MET、EGFRE746、Her2都不一樣。

圖20

10.微瘤

圖21

右肺上葉見結節影,直徑約1.2 cm,鄰近胸膜牽位,右中下肺另見小結節影,大約5 mm,右肺下葉見少許淡片影 ,左肺見小圓形薄壁透亮影 ,所見各支氣管腔通暢,肺門及縱膈未見腫大淋巴結,胸膜無增厚,胸腔內無積液。

圖22

圖22為前文所述右中下肺小結節的病理報告:神經內分泌細胞沿肺泡壁生長,整體未超過5 mm,所以稱為微瘤。

11.不典型類癌

圖23:右中下葉管口14 mm×16 mm軟組織結節,

邊緣光整,密度均勻。

圖24:不典型類癌體積大,有異型,成片狀生長。

SPN,還可能是哪些疾病?

12.硬化性肺細胞瘤(硬化性血管瘤)

圖25

硬化性肺細胞瘤影像學特徵:大多無分葉,血供豐富,部分有鈣化,大多有血管支氣管貼邊徵,部分周邊會有暈徵;

病理冰凍時與浸潤性腺癌難以鑑別,可見圓形的腫瘤細胞,相對比較單一,交織在一起,常容易誤解為浸潤性腺癌。

13.錯構瘤

圖26(點擊可放大)

影像學具有特徵,常為邊界清楚,邊緣光滑的結節,部分病例可觀察到「爆米花」樣鈣化,基本不強化。

顯微鏡下容易觀察,由類似軟骨的組織構成,多鈣化和軟骨骨化。

14.結核和結節病

結核:多核巨細胞比較多見,呈網織狀排列,周圍淋巴細胞較多,不形成帶狀結構。

結節病:境界清楚,淋巴細胞呈環狀,容易形成膠原化,而結核不大容易膠原化。

圖27:結核

圖28:結節病

結核是感染性、破壞性病變,結節病是纖維結締組織的抗原所形成的結締組織疾病,這是他們根本的區別。

15.其他

毛細血管瘤:都是由毛細血管組成的,周圍散在膠原纖維。

圖29

腦膜上皮瘤結節:比較少見,易誤診為肉瘤,是腦膜上皮的異位發生發展而來,另一個比較常見的部位是後縱膈。

圖30

腺瘤:細胞生長比較規整,間質稀少,無淋巴細胞浸潤,此例伴有大量澱粉樣物質沉著。

圖31

粉塵結節:纖維增生,粉塵沉積,偏光呈陽性,結節與結節之間比較正常,是它重要的特徵。

圖32

其它腫瘤肺內轉移:乳腺浸潤性導管癌較常見。

圖33

胸腺瘤,不典型A或B2、B3有時會發生肺內的轉移及胸膜播散。

圖34

綜上所述,肺小結節不等於肺癌,患者不必恐懼。臨床醫生需協同病理謹慎鑑別。而且,由於病變微小,取樣的差異,顯微鏡下的變化也十分豐富,導致病變千差萬別,因此,專科醫生的解讀往往更加精準。

專家簡介

陳崗教授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胸科病理主任。二級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

國際肺癌研究協會(IASLC)病理委員會委員;國際胸腺腫瘤協會(ITMIG)病理委員會委員;國際癌症報告合作組織(ICCR)專家;第15屆、18國際肺癌大會(WCLC)病理分會場主席;亞澳肺科病理學會(AAPPS)中國理事(創始理事);中國抗癌協會縱膈腫瘤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病理組長;中國抗癌協會腫瘤代謝專業委員會常委,病理組長;中國塵肺病理國家標準制定專家;衛生部病理遠程會診中心專家(胸科病理)。

本文來源:醫學界呼吸頻道

講課專家: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病理科副主任、胸科病理主任陳崗教授

內容整理:ISRD-ATS報導組(子易)

責任編輯:陳小敏

版權申明

本文原創 轉載請聯繫授權

- End -

喜歡,就給我一個「好看」

相關焦點

  • 純磨玻璃肺結節、實性肺結節和混合性肺結節,哪個是肺癌?
    就是說,我們在片子上看到的直徑小於3cm這種影子都可以稱為肺結節,而不是具體的一種疾病,更不能說肺結節就是肺癌了。肺結節的密度分類:1. 純磨玻璃結節:CT顯示的肺內密度稍增高影,但通過病灶仍然能看到肺紋理影,就像透過磨玻璃觀察一樣。磨玻璃結節在臨床上的檢出率高。
  • 胸外科醫生:肺結節不等於肺癌,這些話我想對肺結節患者說
    引起良性結節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見的為炎症刺激引起,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人診斷出肺結節後醫生會問你最近有無感冒,如果有的話可以用點消炎藥然後再複查。 抗炎治療後良性結節逐漸消失 除了炎症外,感染肺結核後也容易留下肺結節,這也是為什麼診斷出肺結節後醫生會問你有沒有結核病病史或者接觸史。
  • 終於明白了,CT上長這樣的肺結節才可能是肺癌
    通過低劑量CT發現了肺結節,您的那個到底是不是肺癌?張蘭軍教授告訴我們:肺小結節診斷為早期肺癌的比例只有1.26%到2.5%,而且這個數據是對可疑肺小結節人群5年、3年、6年甚至更長期的低劑量CT隨訪得出的數據。
  • 體檢查出肺結節,到底是不是肺癌?福州母女雙雙中招!
    母親的右肺上葉,發現了一個1.5cm大小的肺結節,經過病理檢查,確診為浸潤性腺癌,肺癌中的一種。 所幸,發現的還算及時,仍處於癌症早期階段,不過也得切除整個右肺上葉,並進行淋巴結清掃。王女士便帶著母親在省二醫院胸外科進行了手術。 「我媽平時也不咳嗽、不咯血,感覺肺部都沒有症狀,怎麼好好地就得肺癌了呢?
  • 發現了肺結節,我們怎麼來確診它是不是肺癌?
    現在許多朋友通過體檢發現了肺結節,就特別緊張,怕是肺癌,馬上就要求醫生手術把結節切除,有時醫生建議再隨訪觀察一下,他們又怕肺癌長大轉移了。但是,肺結節到底是不是肺癌,醫生一般都會要求進一步檢查,以便明確腫瘤的性質,排除惡性腫瘤的可能,經常採用的輔助檢查有:1、要詢問相關病史資料如年齡、職業、吸菸史、慢性肺部疾病史、個人和家族腫瘤史、治療經過及轉歸,可為鑑別診斷提供重要參考意見。
  • 科普大賽作品展|別怕,肺結節≠肺癌
    如果您喜歡這篇科普文章,請在文末點擊「在看」或留言告訴我們哦~~~別怕,肺結節≠肺癌!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潘 磊「醫生,我肺上查出一個結節,是不是長肺癌了?」「醫生,我肺上有個結節,好幾年了,您看看有變化嗎?要緊嗎?我要不要做手術?」...........呼吸科醫生在門診上經常遇到病人詢問肺結節的情況。肺結節是什麼?它是肺癌嗎?親們,別怕,肺結節≠肺癌!
  • 人工智慧在肺癌診斷中的研究進展|人工智慧|肺結節|特異度|分類器|...
    甘肅省人民醫院 胸外一科(蘭州  730000)通信作者:苟雲久,Email:gouyunjiu@163.com關鍵詞:  肺癌;人工智慧;深度學習;神經網絡引用本文:楊寧,金大成,陳猛,王兵,賀曉陽,張斯淵,苟雲久. 人工智慧在肺癌診斷中的研究進展.
  • 20歲女孩體檢發現肺結節過大 最後確診癌症!杭州近年來肺結節患者...
    可是3個月後,小張的母親手術後早已出院,可她在複查肺CT時發現結節大小並沒有變化,於是醫院立即給她手術取病理,結果發現確實是肺癌,屬於微浸潤腺癌。幸運的是,由於發現得早,手術及時,術後5年以上生存率可以達到98%以上。醫生說,小張手術後恢復較好,已於幾天前出院。
  • 醫生,你們誤診為腫瘤的肺結節我切掉了,但是今天還是來謝謝你
    周六門診,進來一個病人,一進門就對我說:「醫生,你還記得我了嗎?」我仔細看了一下她,好像以前來就診過的病人,還沒有等我說話,她又說到「醫生,你們誤診為肺癌的肺結節我切掉了。」一聽到誤診了,我心裡先一驚,想她不會是來索賠的吧。
  • 肺結節等於早期肺癌?肺臟出現結節和什麼有關?身體有什麼異常?
    近兩年肺結節成了一個熱門話題,可能是因為肺結節人群在不斷的增加。確實我國人民對肺部保護並不是很重視,空氣汙染嚴重,加上吸菸等壞習慣,促進了肺結節發病機率的上升。那麼就有人問了肺結節等於早期肺癌嗎?肺結節出現和什麼有關係?身體會有什麼異常現象?下面我來一一解答。
  • 「肺結節」是肺癌前兆嗎?要不要切?
    檢查出肺結節,患者起初一般比較慌張。「是惡性的嗎?」「還有治癒的機會嗎?」「要手術切掉嗎?」 肺結節如此普遍,它到底是個啥? 肺結節是肺部CT顯示≤3cm的類圓形或者不規則病灶。
  • 肺結節是怎麼長出來的?醫生教你看CT片,有2種可能是肺癌
    肺結節通常指的是肺內直徑≤3cm的類圓形密度增高影,可以單發或多發。我們研究肺結節的最重要目的,是因為很多肺癌早期表現為肺結節,及時發現可以治癒(肺癌是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肺結核會破壞內部組織包括血管,引起廣泛壞死),肺癌多為輕中度不均勻強化(腫瘤血管少而亂)。
  • 泰安市中心醫院孔凡華博士帶你揭開「肺結節」的神秘面紗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CT檢查的普及,越來越多人的體檢報告中看到了「肺結節」這個詞,很多人一拿到報告就不淡定了,那什麼是肺結節?它是肺癌嗎?該如何處理?今天,我們跟隨泰安市中心醫院胸外科孔凡華博士,來揭開「肺結節」的神秘面紗。
  • 肺結節就是肺癌嗎?特徵性影像了解一下
    肺結節 3 年多,肺門層面淋巴結有轉移,這個結節複查時間間隔太長。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肺結節一定要定期複查,嚴格守時,科學隨訪! 病理上認為囊腔為細支氣管狹窄引起的活瓣作用,引起的氣體瀦留。
  • 查出肺結節,嚴重不嚴重?惡變成肺癌的可能性大嗎?醫生有話說
    因此很多人都有會意識地去體檢,體檢過程中很多人會查出患有肺結節,不免會擔心這個肺結節疾病是不是很嚴重的病,會不會惡變成肺癌?癌變可能大不大?醫生告訴你。什麼是肺結節?肺結節其實大部分都是良性的,癌變的可能性也比較小,大概在20%可能性。肺結節有兩種病變,一種是以肺部炎症為代表的良性病變,一種就是以肺癌為代表的惡性病變。
  • 檢查出肺部陰影、肺結節,一定是肺癌嗎?
    就拿肺部來說吧,其實肺部陰影或肺結節有很多患者都會有,因為吸菸、空氣汙染等原因引起的肺部感染都會導致肺部陰影或結節的發生。但是肺結節並不意味著就是肺癌。肺結節的發現只是肺癌篩查中最常被發現的類似於圓形、密度增高的肺部陰影。也就是說結節在肺內直徑小於或等於3釐米的就稱為肺結節,而如果直徑大於3釐米就是腫塊。
  • 常熟農商行百人查出肺結節:距離肺癌有多遠?辦公環境是誘因?
    為了查明原因,銀行方還找到蘇州市體檢中心對其他單位肺結節的檢出率進行隨機抽查,「大概(查出肺結節)的比率為33%。」所謂肺結節,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胸科醫院胸外二科副主任醫師李雲松對《中國新聞周刊》解釋說,這並非一個單純疾病,而是一個影像學的表現。通常將類球體、直徑在三釐米以內的肺部包塊稱之為肺結節。
  • 查體報告中的肺結節GGO是什麼東西?到底是不是肺癌?
    很多人拿到查體報告後看著胸部CT結果上的肺部磨玻璃樣病變(GGO),拿起手機上網搜索,搜索出來的結果都是類似於「GGO就是肺癌」、「肺磨玻璃樣結節不治療會變為肺癌晚期」等等。為了讓大家不再困惑,今天給大家詳細解讀一下肺磨玻璃病變(GGO)。
  • 肩背部疼痛,一查竟然是肺癌
    背疼按摩 3 月不見好,原來是肺癌導致骨轉移 南京市第二醫院腫瘤科副主任醫師朱傳東介紹,臨床上常說的肺癌是指原發於支氣管及肺泡的惡性腫瘤,又稱為原發性支氣管肺癌。根據病理類型,臨床上把肺癌分為非小細胞肺癌(NSCLC)和小細胞肺癌(SCLC)兩大類,前者包括鱗癌、腺癌、大細胞癌等常見類型。
  • 醫生攔都攔不住!杭州老闆慌了,每個月跑去做CT:我是不是肺癌?
    錢江晚報2020年12月17日訊 近年來,由於胸部CT的廣泛普及,體檢查出肺結節的人越來越多,其中有一小部分後來被證實是肺癌,這難免讓人感到恐慌,以至於有些人一旦發現肺裡有肺結節,就覺得自己要生肺癌了。對此,邵逸夫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科主任陳恩國有著明顯的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