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家長 | 孩子成績不好,壓力大,應該這樣辦

2021-03-03 百校聯盟

而對高三家長來說,「高三家長」這四個字的分量,相信我們不說,你們早已經感受到。其實不管是對孩子還是家長來說,高三必定是承受壓力前行的一年。但說實話,壓力有時候是把雙刃劍,是一種身體力量的喚醒,一味地減壓,或者是不敢高聲語,或許並不是最好的選擇。

那麼家長應該怎樣做才能夠幫助孩子學會利用壓力,變壓力為動力,讓壓力成為激勵孩子不斷前行、實現理想的最佳動力源呢?

先來看兩個例子:

▼事例一:「沒關係」等於「不相信」

西西是個文靜又努力的女孩子,在學習上一直不需要父母太操心。進入高三後,也保持著較好的學習狀態。

西西一直住宿,父母覺得西西自己很要求上進,多和女兒溝通也要花費時間,所以親子間交流的機會不是很多。

第一次模擬考試西西的成績不理想,壓力陡增,心情很沮喪。考後放假,父母問到模擬考試的情況時,西西情緒低落地說:「沒考好……可能都上不了本科。」

父母聽完如臨大敵,西爸很著急:「那怎麼辦?」

西媽想安慰女兒,直接說:「沒關係,不行就考專科吧,專科也有很多不錯的學校。」

聽了爸媽這番話,西西頓時又生氣又難過:這就給我定性了,我就只能上專科嗎?

回到學校後,西西賭氣不願接父母的電話,複習狀態也大受影響。

她說自己以前的學習狀態很好,每天都很充實很自信。

但自從父母那樣說之後,就找不到學習狀態了。

在跟心理老師交流的過程中,西西仍忍不住流淚抱怨,本來自己沒考好,壓力就很大,心情也很煩了,父母怎麼可以這樣給自己定性,為什麼父母不相信自己。

而西西的父母知道原委後,也是滿腹無奈:其實孩子考砸了,我們心裡也很急,看她那麼辛苦也心疼,不知道該怎麼說,不是怕她壓力太大為了安慰她才那樣說的嘛。

案例分析

高考前幾次重大考試的分數,對於考生的心理狀態肯定是會產生影響的。如果考後成績不理想,考生不能合理地面對這種情況,就容易在壓力下一蹶不振,這時家長要給予孩子合適的幫助。

西西父母的做法本意是想緩解孩子的壓力,結果反而導致親子間的誤會,影響了孩子的學習狀態。

孩子考砸了,家長說「沒關係」是為了安慰,可是對於一直繃著勁兒在辛苦學習的高三學生來說,能沒關係嗎?甚至在孩子心裡,沒考好有大關係。

家長的一句「沒關係」就等於「不相信」,孩子覺得家長不相信自己;建議孩子「考專科」,其實家長自己心裡也未必是真心這樣想的,在孩子聽來,更等於是直接否定了她,否定了她之前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績。讓孩子怎麼接受呢?

這種情況下,家長合適的做法,首先是理解孩子心裡的感受,多關注孩子的情緒,不要用乾巴巴的「沒關係」「我相信你」「你很聰明的,沒問題的」這類話簡單地「敷衍」孩子。

其次要引導孩子理性地看待成績的起伏,認識到在高考前需要經歷多次考試,成績有波動也是很正常的,而高考前出現問題反而應該是好事,能幫助自己及時發現知識的薄弱點,不把問題帶到高考考場。引導孩子這樣換個角度來看問題,把注意力轉入查漏補缺的學習中。

家長遇到此類問題,可以這樣對孩子說:「媽媽知道你這次沒考好很難過……(這裡可以有一些肢體語言,如抱抱孩子、拉著孩子的手等),你一直都很努力,媽媽都看到了。

不過媽媽覺得這次沒考好也是一件好事,那些錯的題不正好提醒你哪些知識還有盲點、還需要鞏固嗎?這樣可以讓你在高考前把知識複習得更紮實。

考試已經過去了,現在好好地分析一下試卷,看看具體是哪些原因失掉的分數。

爸爸媽媽永遠是你堅強的後盾,相信我們的女兒能調整好自己的狀態,把這次考試變為成功的墊腳石。」

▼事例二:幫助孩子制定目標

文凱進入高三後,主動把一顆愛玩好玩的心收了起來。他很用功,但學習成績一直不穩定。

文凱自己心裡時常會後悔高一高二時玩得太多了,沒好好學習,導致基礎不紮實。

看到周圍的同學埋頭苦讀穩步前進,他心裡也憋著一股勁,但又不知道該往哪處使,感覺壓力一天比一天大,情緒也越來越容易暴躁。

父母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他們為孩子主動努力的行動感到欣喜,同時也很心疼和著急,不知道怎樣幫助孩子。

在老師的建議下,他們找了個合適的時機,跟文凱進行了推心置腹地溝通:

肯定了孩子進高三以來的努力付出,引導孩子客觀正確地分析了自己的實力,並根據孩子幾次考試的成績,共同確定了一個合適的努力目標。

經過這樣的分析和確定,文凱覺得對自己接下來的努力方向非常清晰,也充滿了動力,他很快調整好了心態,踏實朝目標前進。

最後的結果皆大歡喜,文凱正常發揮,進入了理想的學校。

案例分析

一個明確具體的「跳一跳能夠到」的學習目標,對考生複習備考的狀態有著很大的幫助。而事實上,很多高三考生對於自己的目標並不是十分清晰,有時甚至出現班裡很多學生扎堆把同一所大學定為目標的情況,他們既對自己的目標大學不甚了解,也不清楚自己的情況到底適合制定怎樣的目標,導致所謂的目標只是憑感覺而定,並不能從中感受到明確的動力。

而老師一般都要面對全班幾十個學生,也難以做到特別細化地幫助每一個學生制定合適的目標。

從這個角度,家長可以幫助孩子一起制定目標、管理目標,這樣做不但有利於孩子調整狀態實現高考目標,也會對孩子今後的人生規劃有所幫助。

建議家長可以先跟老師交流,了解孩子各科學習狀態及成績,聽取老師的意見。同時也搜集相關大學相關專業的信息,然後和孩子溝通,一起制訂適合孩子的個性化目標。

在設定目標的過程中家長一定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意見,這樣的目標,孩子才會願意為之努力奮鬥。

對孩子自己提出一些過於好高騖遠的目標,家長要講究策略,與孩子探討,分析目標的不當之處,幫助孩子調整。目標確立後,當孩子的狀態有所偏離時,家長也要及時地提醒和督促孩子。

以上是高三家長幫助孩子的兩個具體事例。

每個考生、每個家庭的情況都不一樣,幫助孩子化壓力為動力,除了一些具體的方法,最重要的還在於家長自身的狀態。

▼過好自己的生活,做孩子的榜樣

家長自身的心理狀態、生活狀態對孩子是最具影響力的。

首先,家長自己對高考也要有一個理性的認識,高考確實是孩子人生路上的重要一步,但它絕不是全部,孩子的身心健康遠比大學文憑要重要。

若家長能淡然處之、信任孩子,這份平靜淡定也會傳遞給孩子。

其次,家長要儘量保持自己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規律,沒有必要做刻意的安排,比如放下自己的工作全職照顧孩子。

家長的心願可以理解,但其效果往往會適得其反,在無形中增加孩子的心理壓力。

有些孩子會產生「父母為我做了那麼多,我要是考不好怎麼辦」的想法,加重心理負擔。

有些孩子覺得自己是處在「監視」之下,從而產生逆反情緒,影響學習狀態。

有時家長可能也會在自己的工作中遇到很大的壓力,其實這正好也是言傳身教的一個好機會。

讓孩子看到父母在工作壓力下的努力和自信,和孩子互相加油打氣,這對孩子來說是一種強大的榜樣激勵力量。

▼多聽少說,積極暗示

做一個好的傾聽者。

在持續的高強度學習及壓力下,孩子有時心煩氣燥,產生情緒的波動是正常的。

有時孩子可能會說氣話,比如「覺得煩、累、不想考了、考上了又怎樣」之類的話。

很多時候,孩子這樣說其實就是一種發洩。家長不必太過較真,不妨先讓孩子宣洩情緒。

家長以一個寬容允許的心態,多聽孩子說話,鼓勵孩子說心裡的感受和想法,雖然也許並不能幫孩子解決什麼具體事情,但家長認真傾聽的態度一方面幫助孩子調節情緒,更重要的是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溫暖,有助於他們把壓力化為動力。

家長也可以用樂觀的情緒和正能量的語言,適時拍拍孩子的肩膀、給孩子一個擁抱、一個關愛的眼神,或者給孩子寫一些溫情鼓勵的話語等多種方式,給孩子積極的心理暗示,讓孩子在父母的關愛、理解和支持中笑對壓力。

▼合理安排,避免過度

家長在給孩子做生活安排時,儘量維持孩子原來的生活環境和規律。

比如飲食方面可以適當給孩子增加營養,但不要過於隆重,顯得刻意,一則擾亂孩子正常的飲食習慣,二則影響孩子的心理狀態。

也不要刻意為孩子營造過於安靜的環境,如果孩子晚睡,家長不要夜夜「陪讀」,這些都會徒增孩子的壓力。

家長可以適當安排一些輕鬆的活動,如陪孩子一起散步,聊一些輕鬆有趣的話題,幫助孩子「暫停」、充電,不斷以更好的狀態重新投入學習中。

總之不管做什麼,家長的關心要適可而止,既能讓孩子感受到愛和支持,又能安心學習。

最後,家長要安心地、全心地做好家長的角色,這與自己是否有高學歷、是否知識廣博等沒有多大的直接關係。對於孩子來說,有家長深深的愛和信任在那裡,就已經是最好最重要的幫助。

高考必備,點擊快速關注百校聯盟

相關焦點

  • 孩子學習壓力大,精神狀態不好,應該怎麼辦
    爸爸媽媽希望孩子可以像她的名字一樣,高考可以一鳴驚人。但是,升入高三以後,一鳴學習壓力特別大,經常出現崩潰痛哭的現象。雖然距離高考越來越近,但是,她自己經常覺得喘不過氣來,沒有心思學習,成績不斷下降,想要放棄高考。老師建議她回家休息來一段時間,不要再學習了。後來,雖然她斷斷續續讀完高三,考入了一個普通的本科院校。老師和同學們都很惋惜,覺得以她的實力,應該考一所重點大學是沒有問題的。
  • 孩子升入高三,高三家長應該怎麼做?專家這樣建議
    高二升高三,意味著孩子將離高考越來越近。作為新一屆「考媽考爸」們,究竟該怎樣給自己定好位,陪伴孩子度過這最緊張辛苦的一個學期呢?今天我們就從學習、生活、心理等方面,為您提供一些參考意見,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 高三成績波動大,問題根源可能是家長
    但現實生活中,往往孩子的心態沒有出現什麼問題,而是家長著急、緊張、糾結——這種負面情緒極容易傳導給孩子,導致孩子不能安心學習,成績自然就下降了,這不就是關心成了負擔,好心幫了倒忙嗎!因此,家長應該把注意力從孩子身上轉移到自己身上來,用自己的言行影響孩子才是最佳選擇。教育重在引導和啟發,而不是要求,更不是苛求。
  • 高三一年備考,孩子的這些心理壓力和異常行為,家長要尤為重視
    進入高三後,由於心理壓力過大,有些原本活潑的學生變得不愛說話,不願跟同學、老師和家長交流,神情變得嚴肅甚至難以捉摸,人也變得憂心忡忡、精神不能集中。在強大的高考壓力下,高三學生感受不到學習、生活的樂趣,整日鬱鬱寡歡。2. 學習緊張。
  • 高三學生壓力大,家長心裡急
    最近很多家長給我打電話,反映說高三的孩子心理壓力很大,表現得很不安。問我該怎麼辦?有些著急的家長,希望我能夠去一趟他們家。當然這個現在實現不了,因為疫情的封鎖,我目前還在江蘇老家,還沒有回到西安開始工作。因為這幾天裡已經有一百多位家長提到這類問題了。所以我寫篇文章,來談談這個問題。
  • 高三複習家長應該做好哪幾點
    在學習生活中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家長以及教師與家長這三方的合作是很重要的,其中教師與家長的配合至關重要。今天讓我們來看一下在高三這個至關重要的階段家長應該怎麼做。主動溝通,全力配合孩子的作業完成情況家長要及時監督和督促,最好可以幫孩子檢查一下作業的完成情況,及時與老師溝通,不要單靠老師個人的力量,因為班裡有40-50名學生,老師對孩子很容易有所忽略,因為老師個人的力量是單薄的,面對這麼對學生很可能力不從心。很容易被忽視,我們的父母儘量配合老師的指示,而不是做甩手掌柜。
  • 上高三的孩子情緒不好是怎麼回事?
    高三學生情緒不對的原因有很多種一是學習成績與他人的對比的影響二是學生在校與他人發生矛盾三是學生家長雖然對學生的成績沒有多大要求但學生自己心裡總會有這樣那樣的想法。以上的種種情況導致學生內心就像有一個炸彈那樣,稍微一點點的小事就會引起學生的情緒。下面說一下以上情況具體的情況以及家長遇到這種情況時該怎麼辦。
  • 孩子面臨高考壓力大,應該這麼幫孩子減壓,家長過來看看啦
    在高三階段,周圍緊張競爭的環境會給孩子帶來一些壓力,而大大小小的考試以及排名等,又會讓孩子更加感到焦慮。面對孩子這麼大的心理壓力,家長也十分著急。應該怎樣幫助孩子舒緩壓力,輕鬆應考呢?飲食解壓父母常常給孩子多吃一些振奮精神、消除疲勞的食物,這樣可消除不良情緒,緩解壓力。可嘗試吃一些緩慢釋放能量的碳水化合物,如水果、粗糧、蠶豆、堅果和植物種子等,特別是堅果和植物種子,不僅含有碳水化合物,還含有蛋白質,是很好的抗壓力食物。
  • 高三班主任叫板家長:孩子剛進門就責問考砸的原因,不能這樣幹
    阿玲進入高三後,倍感壓力徒增。每天每一科都有小考試,班主任又特別認真,每一次都將成績發到家長群中,並附上心靈雞湯,如「考試就是一面鏡子,照出了孩子們的基礎,更照出了孩子們的努力程度!加油!」昨天,數學考試阿玲考得不好,150分的總分只考了79分,心情十分低落。中午放學回家,剛放下書包端起碗吃飯,媽媽就責問昨天數學為什麼考得不好。這一問,讓本來心情不好的阿玲來火了,鐵青著臉不說話。
  • 高三成績波動大,問題根源在哪兒?
    特別是女同學,在每次月考排名過後,看到自己的名次落後了,就連沒有自己認真的同桌都比自己名次還靠前,這時更是壓抑不住自己低落的心情,這樣傷心的心情可能會持續一周,上課難免會想、吃飯想、就連睡覺幾乎都會在被子裡哭鼻子。那麼家長要怎麼做才能緩解孩子的情緒,逐步穩定孩子成績?
  • 通過21歲高三復讀生的崩潰跳黃河,看出高三家長的幾個不為!
    隨著高考的臨近,高三學子們承受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在這巨大的壓力的壓迫之下,有很多學生已經出現了很多不適應的症狀,當然部分家長和老師也在積極的幫助各位考生的疏導壓力,但是總是有一些孩子的心理的壓力問題沒有得到正常的解決,釀造了一些悲劇。
  • 高三家長到底應該如何警惕「高考家長綜合症」?過來人說說
    問題:高三家長到底應該如何警惕「高考家長綜合症」?過來人說說。家有考生,緊張的是家長,尤其是高考,某種意義上決定孩子的一生的前途,所以每位家長都會很重視,然而就因為這場考試有特殊性,就因為太過重視,就會產生焦慮等高考家長綜合症!高三家長到底應該如何警惕「高考家長綜合症」?
  • 高三了孩子成績不好還有必要補課嗎?看看過來人怎麼說的
    高三了孩子成績不好還有必要補課嗎?看看過來人怎麼說的高三是一個艱苦又非常重要的階段也是孩子能否考上一個理想大學的階段。其實高三了孩子成績不好還是因為當初高一,高二沒有把基礎給學好才導致高三了成績不好學習都是需要日積月累的而不並不是什麼都並沒有做就像考個好的成績那是不可能的事情。要不你就是利用作弊提高自己的分數,要記得作弊並不是那麼容易的時候還不如老老實實的把不好的給學好才是重要。那麼問題來了高三了孩子成績還不好有沒有必要補課呢?就給著小編一起往下看看吧。
  • 老師:高一成績不好,高二突然「開竅」了,背後的原因是這樣的
    跟很多考上大學的學生交流,都提到一點:高一成績不太好,但是到了高二突然「開竅」了,才考上了大學,所以決定寫一篇文章,送給那些高一階段經歷過挫折和迷茫的學生和家長。第一,高一階段,為什麼很多學生成績「不好」了?
  • 一年級孩子學習成績全班倒數,孩子自己覺得壓力大,家長怎麼辦?
    孩子考得不好,他自己心裡是很難過的,有些孩子會很擔心因為成績不好,其他同學不願意跟他玩,因為在孩子心裡,有沒有朋友,這是是非常重要的事,這也是孩子感到壓力大的根源之一。父母要反思:當孩子第一次考試成績是全班倒數的時候,家長除了批評孩子,教育孩子要好好學習以外,有沒有在具體方法上去幫助孩子呢?
  • 一個什麼樣的孩子,會因為高三壓力大殺害母親?
    在這個新聞下,有人問:高三壓力之下,家庭教育何解?也有人開始抨擊中國的教育模式,企圖從中找出一個悲劇的製造者。教育體系,給孩子不斷施壓的學校、老師,為了孩子有個好成績甚至放棄工作的父母,沒有一個逃得出去。
  • 高三生均不同程度抑鬱 家長別給孩子「加壓」
    昨日10時,知情人周先生爆料,這事就發生在自己的同事身上,他告訴記者,事發當天正值家長會結束,大概是因為孩子的學習成績差,又有上網的習慣,家長會上得知孩子在學習情況後,有些生氣的家長便說教了幾句,可家長卻做夢也沒有想到,這孩子竟然選擇了跳樓。這幾天,同事已經請假處理孩子的喪事,17歲的男孩生命就此結束,不禁讓許多人感到惋惜,更讓人思考,是怎麼的一種心理,讓少年做能出了如此的決定。
  • 孩子學習不好,厭學怎麼辦?家長應該這樣做
    孩子在學習中表現出學習成績不好,孩子不愛學習。這時候家長應該怎麼辦?相信很多家長都遇到過這樣的問題和情況。有的時候是老師直接反饋給我們的,有的時候是通過日常的生活中我們觀察到孩子不愛學習的。孩子的學習是我們家長最關心的問題,有很多家長對於孩子的學習其實是來自於攀比。
  • 高三學子「最厭煩」的4句話,在無形中施加壓力,你是否說過?
    進入高三之後的學生們都會提高自己的自覺性,每天努力學習就是為了能考出好成績。而那些為了監督孩子學習狀態的家長們,經常會把4句話掛在嘴邊。甚至有的家長會在孩子進入高三之後,限制孩子的很多行為,比如以前也會進行的鋼琴練習、書法、畫畫等等,如果孩子表示抗議,家長們就會說:「你現在的首要任務就是學習,迎接高考,別的事情先放一邊」。
  • 孩子考試前壓力大?三招緩解學習壓力,提高孩子考試成績
    上個星期,我家孩子進行了第一次五校聯考,成績不好也不壞,因為,知道這孩子基礎差一點,學習習慣也還沒有養成,這樣的成績在孩子制定的定量目標之內,所以,我以讚賞的方式鼓勵了孩子。 不過,我同事就坐不住了,因為她家孩子,是班裡公認的小學霸,這次考試本來應該沒有疑問地考出好成績,結果,試卷上出現了讓人驚訝的分數:與我家的相差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