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二、三年級,是目前北京的中小學中惟一沒有確切公布開學時間的年級。5月31日晚,在北京日報客戶端與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聯合策劃的《同學們,歡迎回「家」》節目中,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市教委新聞發言人李奕表示,按照此前的開學安排,6月8日小學四五年級學生返校,隨後一二三年級也將陸續返校複課。
「這種隨後不會是一個月或者半個月,如果四五年級返校正常後,很快,幾天之內,一二三年級就可以返校。」李奕說,小學六年級開學後,會根據各小學運行情況,進行評估,之後第一時間公布一二三年級學生開學時間。
李奕提醒,一、二、三年級學生的家長也要做好準備了,不僅是物資準備,也可以陪著孩子一起看看新聞,看看高年級的哥哥姐姐回到學校後什麼樣子,做好準備。「一、二、三年級的孩子年齡更小,要給他們一個適應的過程。這也是我們設計延長几天再返校的原因。」
「明天返校學生先測溫再出家門」
「今晚要注意觀察孩子的狀況,要早點睡覺,明天早晨,上學前在家先進行體溫測量,確保孩子健健康康地去上學。」在節目中,李奕提醒明天返校的(高一、高二、初一、初二和小學六年級)學生以及家長, 「如果學生身體不適,一定不要去學校。」
市教委已經給各校提出要求,開學前期節奏要放緩。「學生早去一天晚去一天不會影響學業,請家長放心,沒有必要讓學生帶病堅持上學。」李奕說,如果真是在校門口檢測出體溫異常,不僅不能進校園,可能還需要進入應急管理流程。
明天複課後,各校校門口都已設觀察點。如果因為天氣或是走得太急等因素,入校前體溫異常,會有老師引導,讓學生稍微休息一下再測溫,避免誤判。稍事休息第二次再測溫正常後,學生可以進校上課。
「這些在初高三學生返校的時候都已經積累了很好的經驗。」李奕請家長放心,在校過程中,也會有午間體溫監測。如果真出現問題,會第一時間與家長取得聯繫。
北京市所有中小學具備開學條件
學校複課要過「39道關」
李奕在節目中透露,目前千餘所學校均已完成驗收,達到開學標準。「開學前,已分多批次對校園準備情況進行驗收,教育部門、衛健部門、疾控中心一起將防疫的具體要求細化成一條條的檢查指標。」李奕說,這一整套檢查俗稱「39條」,驗收時逐項考核,「差一項不達標,都是不合格,99%就是不及格」。
「39條」,不僅涉及校園消殺、防疫物資等方面內容,還會細緻到環境衛生、食堂、廁所、活動流程等。李奕透露,並非所有學校都能一次通過「考核」,比如前期檢查時有些學校的直飲水、入學後的管理流程等都有不合適的地方,出現問題的學校會立即整改,之後會有下一步的驗收。「完全通過才有開學資格。」
拿到開學資格,考核還沒完。開學前,各校還需進行壓力測試,即請老師、家長等作「學生」,模擬學生密集返校的狀態進行測試。
目前,本市所有中小學已經完成測試,具備開學條件。
本學期期末考試不再是簡單的一張試卷
節目中,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市教委新聞發言人李奕說,「期末考試怎麼考,更多由各校決定。」
中國人民大學附屬小學校長鄭瑞芳介紹,「除六年級外,我們打算設計跨越彩虹門的形式進行期末考試,語數英等基礎知識在平時用闖關等方式來進行。疫情給了我們新的思考,我們希望孩子們踏踏實實學習,全力以赴的快樂學習,不要過於關注分數。
豐臺二中校長何石明介紹,除了初高三年級,中學非畢業年級藝術和體育的期末測試均以展示和參與為主,其他科目主要以統一試卷形式進行,內容是以本學期主幹知識為主。
此外,小論文、研究性學習測試等方式也會出現在期末考試中。各校也將根據不同年級的情況適度安排期末筆試。
「笑長媽媽」給小學生列返校物品清單:
每天要帶兩個備用口罩
節目中,特別愛笑,被學生稱為「笑長媽媽」的中國人民大學附屬小學校長鄭瑞芳為學生和家長列出了一份「返校用品清單」:
返校前一周學生體溫登記表
一份健康承諾書
一個裝口罩的密封袋
除了當天佩戴的口罩,還要帶兩個備用口罩
消毒紙巾,做眼保健操前可以保持手衛生
隨身帶的小型免洗洗手液
普通紙巾
「我們還建議學生隨身多帶一個小垃圾袋,提倡垃圾分類。」 鄭瑞芳說。
複課後部分校園沒有「鈴聲」
「錯峰」課間休息
「錯峰」,是鄭瑞芳在節目中說得最多的詞。人大附小複課後,會採取「班級閉環」管理的方式。鄭瑞芳說,開學後,六年級學生不拆分小班,還是保持了原有的行政班。但課時會有變化,「原本40分鐘課程加10分鐘課間休息被重新分配。每個班利用的方式不同,學生錯峰課間休息,避免在廁所、水池等處聚集」。
「縮短課時,也為了給老師喘口氣的機會,畢竟他們要戴著口罩講課。」
「六年級20個班,錯峰3批放學,開放三個校門,每個校門一次最多走兩個班」……
錯峰課間,還使人大附小暫時取消了「上課鈴」,「這裡上課靜悄悄。」 鄭瑞芳說。
不僅僅是人大附小,類似的長短課時,成為很多學校複課後的選擇,以最大可能減少學生聚集。
李奕說,雖然各校條件不同,採取措施不同,但是都將推行以班級為單元的單元式管理方式。「在目前狀態下,大群體開學,要儘可能減少孩子大群體聚集,減少大範圍的交叉,學校內的活動以班級為單位,比如課間操、就餐、上課等。」李奕說,疫情過後,也會保留這種管理思路。
開學課表有調整
線上資源不會停
鄭瑞芳介紹,希望利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幫助六年級學生做好小中銜接準備。
複課後,人大附小課表有所調整。語數英不加課,但是增加了體育課,「每天一節」。「減少了音樂課的數量,因為到了六年級,孩子們正好處於變聲期,也不太願意張嘴唱歌,所以,我們拿出一節課作為自習課,每天都有自習課。」鄭瑞芳還透露,複課第一周儘量不留作業,到第二周才開始上新課。
豐臺二中校長何石明說,初高三已進入「備考期」,但每天還會保證孩子一小時的體育活動時間。藝術課程會以線上展示為主,比如孩子們居家學習時的美術作品、音樂作品會進行雲展示。
因為疫情,這個春季學期被分成線上和線下兩段教學,各校都努力實現無縫對接。未來,一對一答疑,有針對性的作業、個性輔導、資源的精準推送等線上教育資源會繼續,成為線下教學的新補充。(記者 劉冕)
今年暑假照常放,下學期不提前開學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市教委新聞發言人李奕透露,「這個暑假和以往暑假有些不一樣」,李奕說,「比如不會那麼從容地出國旅遊或是在國內旅遊了。」
李奕說,「我們希望學生可以過一個豐富多彩的暑假,但要有必要的防控措施和意識。暑假期間,研究性學習、名著的閱讀等都會進行,但假期生活如何部署,要按各校各年級特點來制定。」(北京日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