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4日,不少華北理工大學輕工學院和遷安學院的老師與學生收到信息:"輕工學院搬遷到遷安學院校址,而遷安學校搬遷至曹妃甸國際職教城"。一時間在師生內引發了極大的熱議。
輕工學院1958年建校,當時校名是"河北輕工業學校"。2000年改建為河北理工大學輕工分院,2001年性質轉為獨立學院,更名河北理工學院啟明學院,之後伴隨河北理工學院升格河北理工大學輕工學院等,終更名華北理工大學輕工學院。遷安學院是2010年遷安政府與華北理工大學合建的公辦全日制普通高校,和獨立學院不同,是"直屬二級學院"(無法人資格),類似於大學分校區。
也許有家長或學生疑惑,兩所學院區別到底在哪裡?
最核心、家長和學生最關注的差異是輕工學院(獨立學院)的學生畢業證和學位證是"華北理工大學輕工學院",而遷安學院(公辦院校)和華北理工大學一致,僅是"華北理工大學",不會特別標註"遷安學院"。當然,兩所學院的錄取分數線也會有所不同!
為什麼輕工學院、遷安學院搬遷的事情引發如此大的爭議?
站在老師的角度,搬遷區域不問好壞,都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情。尤其是涉及到住房、子女讀書、配偶工作等,之前不少大學在搬遷過程中"XX校區管理委員會"的機構得長期維持,總有一部分教職工不願離開故土。
2019年6月4日傳出的"輕工學院部分師生搬遷至遷安學院校址,遷安學院搬遷至曹妃甸職教城"(華北理工大學邊上),小西覺得出發點無非是帶動職教城發展和便於母校華北理工大學輸出優質教育資源。之前遷安學院的教育教學組織和管理、師資和管理人員隊伍都是華北理工大學負責,校區間的距離對老師授課十分不便。
華北理工大學母校整體搬遷至曹妃甸曾花費不低的"搬遷費",對於輕工學院和遷安學院來說,搬遷過程肯定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同時,搬遷後原遷安學院本身的老師(或華北理工大學老師在遷安結婚購房的)工作起來會變得不再方便。
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曹妃甸教職城的配套和條件還不如目前遷安學院的校址,學生是否願意搬遷沒有被詢問過,因此學生們都在討論這件事。大部分意見是樂意去華北理工大學本部,而不是職教城。當然,在類似搬遷這樣的學校大事中,老師也許還有發出一點聲音,學生只能無奈接受。從遷安學院學生在網絡上發布的信息來看,情緒有點大……
結語
小西有個大膽的推測:輕工學院搬遷入遷安學院現址後,依託遷安政府和校區,可能會按教育部政策導向,2020年之前脫離母體華北理工大學辦學,轉設為民辦普通本科院校(已有不少獨立學院完成轉變),如"遷安輕工學院"。你覺得呢?
▼小西文中肯定有些許不到之處,敬請各位讀者批評指正。期待您的關注與點讚,這將是我最大的收穫!再次感謝您的閱讀,有問題歡迎評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