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可以繁殖爆缸的小熱帶魚有哪些,選購鬥魚需要注意什麼問題?

2021-01-11 養魚老道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

夏季到來很多小熱帶魚都不需要加溫了,這是我們飼養起來比較省事的原因之一,一個簡單的小魚缸,或者整理箱、泡沫箱都可以隨便拿來養魚。

尤其是各種小型熱帶魚,比如孔雀魚、斑馬魚、燈科魚、鬥魚、藍曼龍、月光魚、瑪麗魚、迷你鸚鵡魚等。

這些小型魚都是非常容易飼養的品種,而且很多繁殖起來也是非常容易的。

想要快速繁殖,就要購買成年魚

首先比較容易生小魚的,就是一些卵胎生魚類,最為普遍的還是首選孔雀魚,其次是月光、瑪麗類的,另外還有牡丹魚、紅箭魚或者觀背青鱂,不過觀背青鱂比較貴,而且並不耐高溫。

事實上這些卵胎生觀賞魚,耐高溫的也不多,因此我們最好還是要把它們放置在室內背光的地方飼養,再一個就是,飼養容器不要太小,以防缺氧,如果是空間足夠大,可以添加一個水妖精或者小外掛,一定注意飼養密度。

同時還要注意到的就是,有些此類小型魚在不透明的容器中,會有部分跳缸的現象,因此剛開始飼養時,水位一定不要過高,等到它們適應環境以後,就不會有問題了。

因為夏季的時間並不長,如果我們想要儘快的獲得小魚苗,那就必須購買成年魚,我的建議是到專業的魚店去購買,而且儘量不要去貪得無厭的混養,否則它們會死得很慘,一個四五十釐米的小型長方形魚缸,加個水妖精,飼養三、五對種魚,就很好了,很快它們就會繁殖了。

當然選魚的時候,我們儘量挑選腹部膨脹較大的雌魚,以一次二雄的比例搭配為好,需要單獨設置繁殖缸,並且提前困水一周,這樣對於任何的雌魚不會造成新水刺激,即使繁殖結束也不會有生命之憂,這一點一定切記。

注意水質水溫、小魚苗餵養,大魚的淘汰

上述的卵胎生觀賞魚,雌魚生產完後,還是需要單獨靜養三天的,如果水體較大、栽種水草過多,也可以大小魚混養,任其自行繁殖,然後那小魚慢慢提出單養為好,因為隨著小魚苗的逐步增多,水體就會逐步缺氧,或者是魚兒密度過大,它們也會患病。

目前一般的室內都會有製冷設備,溫度也不可能太高,光線也比較合理,基本也不用去刻意降溫或者照明了,給它們一個自由自在的空間,繁殖是很快的。

小魚苗的餵養有條件的可以投餵豐年蝦和魚蟲或者蛋黃水、剪碎的紅蟲湯等,沒有條件的,壓碎的魚飼料也是可以的。

有些大魚可能在我們購買時會帶病或者體質較虛,也有可能會出現生育難產、新水刺激過度以及其他疾病等,對於這樣的親魚,我們要適時淘汰掉,以免感染其他觀賞魚,這是沒有辦法的事,只能保小不保大了。

鬥魚是可以在極小的容器中飼養,但是水質和水溫問題絕對不能忽視

隨著氣溫回升,很多魚店都開始售賣鬥魚,一條鬥魚就在一個小袋子裡單獨裝著,在我們看來它們並不懼怕缺氧。

事實上,這些鬥魚在袋子裡的時間有多長,我們並不知道,因此在購買時,我們一定要觀察袋子中的水質情況,以及它們的狀態。

很多新魚友會說了,只要我拿起袋子,它們當然會嚇得活蹦亂跳,看起來都很好。

實際上不是的,袋子中的水色都不會一樣,這是第一點,也就是說,有些鬥魚開始患病,袋子中的水色一定會起變化,要麼渾濁、要麼發黃,我們一定要仔細觀察,還有就是袋中的的糞便和雜質是否較多,包括了裝在小瓶子中售賣的鬥魚,都是一個道理。

另外一點就是,觀察鬥魚的嘴巴、腦袋上部,有沒有白蒙或者白點,由於水溫差異,它們可能患上白點病,並且白點很小,不易發現,由於水質問題,它們也會患上白毛病,大多出現在嘴巴或者頭部頂端。

還有就是,鬥魚的體型非常瘦弱,並且尾部會有融鰭現象,也就是潰爛,這個和鬥魚的品種是不是獅王、馬尾以及半月是不一樣的,爛尾不等於散尾,我們要仔細觀察,通過水質、水色、魚的狀態,綜合判定。

只有這樣才能選到比較好的鬥魚,回家之後,飼養環境不要太小,一公斤水一公分魚不是不適合鬥魚的,只是我們平時認為鬥魚不會缺氧,太不把它們當回事了,所以才會慘死,我們也要注意給它們及時換水以及注意水溫的恆定,普通的小顆粒熱帶魚飼料即可投喂,同時還要防止它們跳缸。

當然了,如果是草缸的話,一兩條鬥魚和其他小型燈科魚、斑馬魚等也是可以混養的,並不會有什麼大問題的。

可以選擇成年藍曼龍或者迷你鸚鵡魚進行繁殖,它們都是很容易飼養的

剩下來的,我感覺對於新魚友們沒有難處又可以順利繁殖的兩種小型熱帶魚,就是迷你鸚鵡魚和藍曼龍了。

藍曼龍魚6個月達到性成熟,它們的雌雄鑑別還是相當容易的,雌魚的腹部非常鼓脹,和孔雀魚的雌魚差不多,而雄魚的顏色會很豔麗,這個我們需要養上個兩三對也就可以了,不必再多,因為它們的繁殖能力也是驚人,只是魚苗的餵養需要費點心思,最好採用洄水餵養,關於它們的繁殖方法和魚苗餵養方法,在我的文章中都有多次介紹。

總而言之,它們是雄魚構築泡巢,雄魚看護幼魚的一種小型觀賞魚,不過它們的嘴巴也是比較賤的,體型也大,需要60釐米左右的魚缸飼養和繁殖,儘量避免和其他觀賞魚混養在一起。

迷你鸚鵡魚屬於慈鯛科觀賞魚,比起上述的小型魚,有皮實易養,耐受水質的優點,繁殖起來更為簡單,只是在配對問題上需要仔細觀察,如果是同一窩的迷你鸚鵡魚,我們要購買三大三小即可,基本上可以出來兩對,放入陶罐、營造合理環境,雌雄雙魚到達繁殖年齡即可入住繁殖。

如果發現它們有互相靠近、攻擊它魚,頻繁進出陶罐的行為,就可以把它們單獨隔離,之後任由親魚看護小魚即可,繁殖並不是什麼難事。

一般的迷你鸚鵡魚都可以很好的看護和餵養小魚,之所以很多新魚友,在飼養、繁殖迷你鸚鵡的過程中遇到難題,還是在於我們平時的水質管理以及和觀賞魚的互動上出了問題,比如親魚第一次繁殖受驚之後,就容易不再看護小魚或者吃小魚,所以說,這些問題全靠我們自己去總結了。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小魚缸飼養一條鬥魚太孤單,可不可以混養別的魚,有什麼要注意?
    一位魚友使用一個小魚缸飼養了一條泰國鬥魚,問養魚老道可不可以混養別的觀賞魚,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其實是可以的,早在很多年前,養魚老道繁殖鬥魚的時候,就經常性的把它們和很多小型觀賞魚飼養在一起,即使是前幾年,這種操作我也玩過,並沒有什麼不可取之處,很多魚友都會把鬥魚和其他觀賞魚混養的。
  • 十大爆缸能力超強的觀賞魚,新手也能養爆缸,你知道幾種?
    對於每個剛接觸觀賞魚的人來說,繁殖基本上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話說連能不能養活都需要絞盡腦汁考慮的問題,誰還管它能不能繁殖啊。但是在自然界任何魚都是要繁殖的,也都是很普通很平常的一件事,只是我們一般的水族箱很難達到自然界的條件,一般人也不知道怎麼去創造跟自然界相近的環境。想體驗爆缸的樂趣嗎?
  • 小型熱帶魚飼養的幾大忌諱問題,為什麼我們的小型魚總是養不好?
    魚是我和父親從大連帶回家的,我們當地根本沒有見過,中途遇到了暴風雨,差點沒翻船,救生衣都已經穿在身上了,當時的黑瑪麗是裝在玻璃瓶裡的,瞬間就翻到了地上,那可是滿船艙裡捉魚啊,而那個時候的魚缸,只能自己做,最小的也是九十釐米長。所以說,從一開始飼養熱帶魚,我就從來沒有使用過小圓玻璃缸之類的器具,要不然也不可能輕易地繁殖出燕魚和鬥魚,那應該是初中時期的事情了吧。
  • 鬥魚的繁殖過程及注意事項
    鬥魚生活習性鬥魚體型偏小,身長6~7釐米,是一種十分有趣的魚種,因好鬥而得名。鬥魚屬雜食性魚類,主要攝食浮遊動物、昆蟲幼蟲,也食絲狀藻類。喜歡生活在安靜的水環境中,鬥魚有輔助的呼吸器官,可以利用空氣進行體內交換,對含氧量較低的水環境也可以生存,並且離開水,也能存活一段時間。鬥魚性情粗暴,公魚兇猛善鬥,天生的戰士,在繁殖期間,戰鬥更加激烈不死不休 。一、修築愛巢繁殖缸可以選擇裸缸安靜的水體,水溫28度左右恆溫。公魚進入發情期會在水面吹空氣形成氣泡鑄造巢穴。
  • 如何養殖鬥魚的注意事項
    養殖鬥魚時,苗子的時候可以混養。公魚成體後必須單養。母魚仍然可以混養。泰國鬥魚的雄魚和雄魚是絕對不能混養的,基本放在一起就打到死,但是也要等長到3釐米時候才會打架,小時候是不會打架的,泰國公鬥魚之所以要打架,因為食物,地盤,溫度,情侶4個方面的爭奪,泰國鬥魚的公魚可以和N個母魚混養,基本不會發生打架,也可以N個母魚混養,而且中國的鬥魚,可以直接混養,甚至可以和其他體積相差不大的品種混養,都是沒事的,偶爾會發生點小摩擦,一點事都沒有
  • 鬥魚攻擊性強,不過這種情況下能和孔雀魚或其他熱帶魚混養一起
    鬥魚和孔雀魚一樣,都是屬於非常漂亮的熱帶觀賞魚,尤其是泰國鬥魚,體色非常豔麗。而且這兩種熱帶魚都是屬於小型的熱帶觀賞魚,所以很多魚友都會同時喜歡飼養這兩種觀賞魚。那麼問題來了,家裡的魚缸只有一個,這兩種魚能不能養在一起呢?
  • 慈鯛科熱帶魚繁殖時,魚缸需不需要加過濾,我們又該如何去選擇?
    很多熱衷於繁殖一些慈鯛科熱帶魚的朋友們,特別是新魚友,總會碰到這樣的一個問題:那就是當我們看到了魚缸裡有已經成對的,馬上就要繁殖的熱帶魚,我們需要把它們單獨隔離飼養一段時間,在這個階段,繁殖魚缸裡到底應不應該加裝過濾系統呢,又應該如何去選擇呢?
  • 初學者怎樣養熱帶魚,怎樣區別海水熱帶魚和淡水熱帶魚
    此外,還有一些物種不是最初產於熱帶地區,而是產於溫帶地區,因為經過長期馴化,它們逐漸適應了熱帶地區的環境,這種魚也可以稱為熱帶魚。我國市場上常見的熱帶魚大多是淡水魚,但也有小部分是海水熱帶魚。一些特殊物種原本屬於鹹水,但經過長期馴化,它們已經習慣了淡水生活,這也可以稱為淡水熱帶魚。熱帶魚可以在家裡的魚缸裡養。
  • 所有鬥魚的習性和繁殖方法,幾乎相同,不是難在繁殖而是小魚餵養
    會繁殖藍曼龍的魚友,都會繁殖鬥魚的鬥魚科的觀賞魚品種雖然不多,但是近似於鬥魚的繁殖方式的觀賞魚卻有很多,最普通、比較常見的就是藍曼龍,大部分魚友都可以很輕鬆的讓它們繁殖,其他的品種有珍珠馬甲、麗麗等。鬥魚繁殖需要的水溫和水質鬥魚大部分都是半年以上就可以達到性成熟了,對於水質的要求並沒有什麼特殊,中性上下的水質都可以,當然了,弱酸性的軟水稍微能好一些,養魚老道以前繁殖鬥魚或者藍曼龍的時候,使用到的都是普通的自來水,從來也沒有測試過水質,都可以成功繁殖,水溫一般的都在26度上下。
  • 新手選擇什麼品種的熱帶魚好養?
    有很多心血來潮的小年輕想養魚,會優先選擇熱帶魚,因為顏色比較亮麗,長的也比較好看,但是大家也都知道,熱帶魚也是比較難養的,而且是必須在20度以上的水溫中才能生存,飼養上會麻煩一些。那相對來說,比較好養的品種有哪些呢?
  • 一個養魚愛好者,需要知道哪些養魚小知識,小達人告訴你
    怎樣才能成為一個養魚小能手,很多人在養魚的時候會很簡單,以為養魚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但是不論是養什麼都需要小技巧,下面讓養魚小達人給大家講一些關於養魚的小知識吧。首先要選擇一個水族箱的大小,再就是魚品種的選擇,怎樣去挑魚,一些列的小知識。
  • 如果魚缸水溫長期高於30度,有些熱帶魚也受不了
    前段時間因為北方供暖、室內溫度過高的問題,曾經和大家討論過,冷水魚極有可能患病或者缺氧死亡。今天回頭看了一下評論,發現有很多魚友在說,為什麼飼養的某些熱帶魚也會受不了?它們不是喜歡高溫環境嗎,熱帶魚不是應該不怕熱嗎?其實不然,我們也要看什麼品種而定。
  • 熱帶魚缺氧怎麼辦 熱帶魚缺氧的原因
    熱帶魚缺氧怎麼辦,氧氣是每種生物都必須的養分,缺失了它連生存都不可能。若是熱帶魚缺氧了,那一定要即可處理,熱帶魚缺氧的原因有可能是周圍環境太封閉,水環境不新鮮,很久沒有活水近來流動,熱帶魚便會感覺呼吸困難。這種情況該如何處理呢?
  • 這幾種小型魚都是熱帶魚,氣溫驟降需要開啟加熱管!
    養魚老道突然想起了一個事情,這還是去年的事,有一位魚友來問我,他養殖的一隻小金魚怎麼到了秋天就莫名其妙的死了,說是養了一個夏天都很好,顏色又是如何如何的豔麗。養魚老道看了一下他發的圖片,卻是哭笑不得,原來他養了一隻鬥魚。
  • 接吻魚生小魚需要足以什麼?接吻魚的繁殖注意事項
    但是想要繁殖接吻魚卻不是那麼簡單的,接吻魚的雌雄鑑別有一定的困難,需要魚友們仔細觀察才能分辨。在接吻魚繁殖的過程中,繁殖環境等細節都是需要魚友們注意的。  接吻魚  一、接吻魚的雌雄鑑別  接吻魚6月齡性成熟。
  • 熱帶魚最適合新手養,成本低而且還好看,100元就能做個生態魚缸
    不知不覺養熱帶魚已經好多年了,這段時間大家都有看到我家1米2的魚缸,整體來說我個人也不是很滿意,今天就曬曬我以前做的小魚缸。那時候真的是水質清澈透明的,而且水草和熱帶魚都長得很好。養熱帶魚可以多種一起養,也可以和觀賞蝦一起養,前提是不能有大型的魚。比如紅鼻剪刀或者一眉道人都屬於偏大的魚,它們會吃光魚缸裡的小魚以及觀賞蝦,最大只能到孔雀魚這個級別。
  • 盯住魚友送給我的小鬥魚,這個也是可以繁殖的,繁殖方法如下
    這個原生魚缸的小鬥魚,是魚友送給我的,本來有很多的,又被其他魚友打劫了,話說,到底是送給誰了?我現在已經不記得了。這些小鬥魚在我這裡飼養也有三四個月了吧,估計也快成年了,只是目前的水溫太低,我也看不到雄魚吐泡泡,如果想要繁殖,還是需要加溫的,正在猶豫不決中,要不就等到明年夏季再說,最起碼魚蟲豐富啊。
  • 泰國鬥魚怎麼養?「養魚說」3分鐘掌握飼養繁殖+治病技巧
    主要給各位朋友整理出目前市面上比較常見的,小型熱帶觀賞魚的資料(包括原產地、對水質水溫的要求、飼養和繁殖技巧等),簡單明了的讓各位朋友更直觀地了解自己身邊的觀賞魚,也可以給準備養魚或者正在養魚的朋友一些科普和指南。截止今天14號,共更新了3篇,其中孔雀魚篇尤為熱門,大家也愛看。
  • 泰國鬥魚飼養並不難,就是多了養起來太麻煩!
    而我飼養熱帶魚,最早繁殖出來的觀賞魚之一就有泰鬥,就是那種最普通的馬尾,後來在我開魚店的時候,出現了半月鬥魚,養魚老道也是十分的喜愛,特意找到了一個鬥魚房,購買了一窩小半月,大概也就是一釐米左右吧。價格那時候可不便宜,小苗就要兩三塊錢一隻,本來是預備自己飼養繁殖的,但是最終實在是疲於飼養了,長大了之後就得挨個分缸,魚店裡還有其他生意,好像當時我還在店裡繁殖燕魚,基本上沒有放鬥魚的地方,一時也找不到那麼多的廣口瓶子,最後就都賣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