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行走的滴滴
大概在10、11年的時候,我接觸過一款火影的RPG遊戲,當時帶土在遊戲裡面的名字還叫「阿飛」,其中有一個二級大招名字叫「虛化」。
而這招所謂的「虛化」就是火影劇情中帶土的穿透能力。由於那張RPG地圖有很大程度上的還原,所以我就自然而然地把帶土的這招術法默認為「虛化」這個名字。
可實際上,正如卡卡西說的那樣,帶土的能力無論在多樣化,其本質就是屬於一個種類的術法——神威。
只是相較於卡卡西,帶土的「神威」可以作用於自身,並且分作用程度大小得出兩個具象化的概念,一種是空間轉移、一種是穿透。
前者是帶土利用「神威」將自己的整個身體轉移到異空間;後者是帶土利用神威將自己身體的某個局部部分轉移到異空間。
從劇情中不難看出,帶土的這招穿透能力幾乎可以規避敵人的所有攻擊。那麼,如果攻擊他的物體是十拳劍又會如何呢?
01、鼬的十拳劍在兩種情況下才能有效刺中帶土
鼬的十拳劍的確十分特殊,因為它具備很多特性。首先,十拳劍具有封印能力;其次,十拳劍沒有實體,是一種「虛無」的靈器。
與此同時,它還具備兩種特殊性。其一,當十拳劍隨著持有者的意念做砍、削等橫縱動作時,十拳劍會變成實體,並對敵人造成相應的物理傷害。
而當十拳劍使用「刺」的直線動作時,它又會化為「虛體」,雖然對被刺中者造不成物理傷害,卻能一舉將其封印。
但不管十拳劍如何特殊,想要利用十拳劍封印對方,就離不開「有效刺中」這四個大字。也就是說,十拳劍必須要接觸到被刺者的實體,才叫有效刺中。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很難說鼬的十拳劍就一定能對帶土產生效果。因為帶土的穿透能力,實際上就是把即將要被刺中的實體轉移到異空間。
但,這個問題到這裡還沒有得出明確答案。要想十拳劍有效刺中帶土,也不是沒有可能,只要達成以下兩樣條件。
其一,鼬可以在帶土施展空間轉移時刺向後者。
開頭說過,帶土的空間轉移就是把自己的全身轉移到異空間的做法。為什麼說鼬要想有效刺中帶土,可以利用這裡作為突破口呢?
這裡還得用到小南在與帶土時提供給我們讀者的信息。首先,帶土在空間轉移的時候,身體必須實體化,也就是他在這時用不了穿透能力。
其次,帶土在施展空間轉移的時候,速度是非常慢的。以鼬的反應來說,要想在這個節點上用十拳劍刺中帶土,按理說不難。就看帶土要不要在鼬面前使用這招。
其二,利用帶土的掉以輕心,快速命中。
公式書上說,十拳劍的攻擊快到連擁有感知能力的大蛇丸和長門都無法躲閃。實際上這與劇情中表現出來的是有矛盾的。
首先,當時的大蛇丸根本沒想到鼬手裡的武器是十拳劍,在不怕物理攻擊的情況下,他有些大意了;其次,兜評價當時的長門,是缺乏行動能力。
所以,這兩個被刺中的先例,無法斷定鼬的十拳劍攻擊就一定能達到讓對方始料不及的快速。帶土不怕物理攻擊,所以他不需要活動能力,但他需要用穿透能力規避。
也就是說,只要他能反應過來,在被十拳劍刺中的瞬間使用穿透能力,那麼鼬的這招攻擊就只能宣告無效。那要是帶土沒法反應過來,結果也就可想而知。
02、帶土的優勢,實際上比鼬更多
帶土的優勢比鼬多在哪裡?首先一點我想就是一個資料問題。比如,帶土知道鼬的能力,但不一定知道鼬有十拳劍。
但是,這不能說明帶土因為不知道鼬持有十拳劍,就會吃它的虧。如果他能反應過來的話,他會把十拳劍的攻擊當成是物理攻擊,也得用穿透躲避。
這樣的話,那麼十拳劍的資料就算在隱秘,也對帶土造不成威脅。而鼬對於帶土的「神威」又能有多少了解呢?
首先,同為曉成員之一的小南,就有把帶土的這項能力摸得一清二楚,甚至是精確到了帶土穿透能力的5分鐘有效時間。
那麼,和帶土淵源更深的鼬是不是也應該知道這些資料?答案不是絕對的。因為小南、長門等人,與帶土的接觸時間更多。
但是,如果鼬不知道帶土的一些能力資料,沒有對付帶土的辦法,帶土憑什麼視鼬為眼中釘,鼬又憑什麼壓制住帶土不對木葉出手呢?
所以,我個人更傾向於,鼬是知道帶土的能力資料的。只不過,鼬知道這些資料只是說他有可能打敗帶土,不能說明他的十拳劍能有效刺中帶土。
首先,鼬不像小南那樣,有阻止帶土空間轉移或是填滿其5分鐘穿透能力的持續攻擊;其次,鼬也不像卡卡西那樣,能通過相聯的空間攻擊到帶土轉移的部分。
而帶土比起鼬最大的優勢在於,帶土因為柱間細胞、陰陽遁的加持,使用萬花筒寫輪眼的瞳力可以說是信手拈來。
而鼬不同,如果我們今天的主題是十拳劍能否有效刺中帶土,那麼鼬想要做到這點,前提就得是維持須佐能乎的狀態。可事實上,這可能嗎?
須佐能乎給鼬帶來的負擔,是不足以讓他和人打拉鋸戰的。也就是說,帶土的穿透能力,實際上比鼬的須佐能乎狀態要能耗的多。
結語
所以,我認為鼬的十拳劍,是難以有效刺中帶土的。但這不是說鼬就沒辦法打敗還尚未發動四戰前的帶土,而是十拳劍這個辦法極有可能行不通。
如果是比拼整體素質的話,我相信鼬就算不知道帶土的資料,以他的智商也能在實戰中摸索出來。在其萬花筒還能繼續使用的情況下,那時的帶土可能是真的打不過鼬吧。
最後,歡迎小夥伴們在下方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