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仍在地裡面漚糞,如今成為香餑餑賣錢,老農:用途很多

2020-12-22 棒奔霸

導讀:過去仍在地裡面漚糞,如今成為香餑餑賣錢,一噸一千多供不應求

隨著冬天的變冷,農田之中也顯得蕭瑟起來,尤其是北方地區,農作物的收穫完畢。農田之中只剩下了越冬的莊稼。秋季滿滿的收穫之後,有很多的農作物秸稈,過去的時候都是沒有多大的用途,很多時候都被村民用來漚糞,作為肥料使用,這樣的做法也被認為是常規操作,這些秸稈在過去的時候,確實是用途不大,現如今的情況卻出現了改觀,有的秸稈反倒成為了香餑餑,不但價格不低,而且很好賣。

過去的初冬來臨之後,地裡的紅薯、花生收穫之後,紅薯藤和花生秧數量繁多,很多時候只能留在地裡當作肥料使用,很難變現賣成錢,尤其是這幾年種植紅薯和花生的增多,這兩種農作物的秸稈產量也持續增加,過去沒人要的紅薯藤和花生秧,現如今反倒成為了香餑餑,很受養殖戶的喜愛,這兩年沒到紅薯和花生收穫的季節,就有人開始忙碌起來,專門去地裡收購這些原本是漚糞使用的秸稈。

要這些紅薯藤和花生秧做啥用的呢?隨著農村養殖業的增長,這些秸稈是越冬季節最佳的飼料,廣泛用於很多的養殖業,經過晾曬乾燥之後,將其粉碎成段貯存起來,是冬季這些養殖場主要的飼料來源,搭配上商品飼料使用,能夠降低很大的養殖成本,所以這些過去不被看好的農作物秸稈,現如今變得非常的搶收。在筆者這裡的農村,紅薯和花生還沒有收穫,紅薯藤和花生秧就已經被一些收購商提前預定,有的還會下一些定金,這樣才能保證到收穫之後,這些秸稈能夠收購到手。

這些商販將紅薯藤和花生秧收集之後,經過晾曬之後加工成為小段,就可以出售給一些養殖場,幹制之後的加工一噸能夠賣到1200-1400元左右,對於這些原本是漚糞使用的紅薯藤和花生秧,能夠變廢為寶成為優質的飼料,利用價值是很高的,紅薯藤和花生秧適口性好營養豐富,幹制之後能夠耐得長久時間貯存,自然成為冬季飼料匱乏的優質飼料,很受養殖場的喜愛。

紅薯藤和花生秧跟青貯玉米的作用相似,但青貯玉米屬於專門種植的,而紅薯藤和花生秧卻是典型的下腳料,也是傳統的優質飼料,雖然這些花生秧和紅薯藤雖然賣的錢不多,但跟仍在地裡漚糞使用相比,自然是好得多,能夠增加一些額外的收入,相對於一些種植數量多的村民,將這些秸稈賣掉之後,也是一筆不粗的收入,對此你怎麼看?歡迎大家補充評論留言。

相關焦點

  • 農村不只是廢品有人收購,這幾種過去沒人要的物品,如今也能賣錢
    導讀:農村除了常見的廢品收購外,這幾種過去沒人要的,如今也能賣錢現在的農村跟過去的農村相比,雖然模樣發生了明顯的改變,居住環境也越來越好,但隨著外出打工的增多。現在的農村除了過年之外,街道變得格外的冷清,除了一些留守的老人孩子和婦女之外,青壯年是無一例外都要外出打工,外出打工已經成為農村家庭的主要收入來源,雖然農村變得冷清了許多,但依然每天都會迎來很多的商販,有的商販是前來推銷產品的,也有很多商販是上門收購東西的。
  • 農村不能入陽宅的樹,樹上的刺能扎破輪胎,老農:這樹渾身是寶
    導讀:農村不能入陽宅的樹,樹上的刺能扎破輪胎,老農:這樹渾身是寶在農村庭院之中,村民是非常喜歡種植一些樹木的,種植樹木的好處多多,可以抵擋夏日的烈日驕陽,還能夠起到改善環境增加觀賞的作用。這裡的桑指的就是桑樹,桑樹果實纍纍吃起來酸甜可口,桑葉也是泡茶的佳品,尤其是經過霜打過後的秋桑葉,更是憑藉著口感宜人營養豐富成為香餑餑,但桑樹的諧音為喪。這樣的樹木自然不會受到大家的喜愛,所以也不會被種植在家裡面的。
  • 過去農田常見的「屎瓜」,一直被當作害草,為啥現在成了香餑餑
    農田之中和農村的野外,一直以來植物都是相當豐富的,尤其是過去除草劑量沒有使用,農田之中更是雜草諸多,雖然村民經常鋤地、拔草,也依然抵擋不住這生命力強健的雜草生長。直到後來除草劑的大量使用,農田之中的雜草才變得少了很多,也有一些過去非常多見的雜草、害草變幾乎再也看不到,這些雜草之中,就有一種被稱之為「屎瓜」的野生植物,為啥把它叫做「屎瓜」呢?這跟屎還真的是有關係,這種植物開花結果之後,慢慢的生長成熟,會被一些鳥兒或者其他的動物作為食物吃掉,而這些動物們排洩出的便便裡面,會包含果實裡面的種子,種子在便便的滋潤下,很快又能夠成活、生長。所以也就被叫做了「屎瓜」。
  • 孕婦尿能賣錢是真的,而且用途多多!
    說到這個話題很多人可能會覺得不好意思,但是這個東西在農村確實有人在收購,具體怎麼回事呢?請接著往下看吧。一提到尿液,相信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噁心,髒之類的,因為它畢竟是排洩物,是經過身體排洩出來的,味道肯定不好聞的。在人們的印象裡,除了施肥,恐怕很難想像得到它還有什麼其他用途,更不會想到,它還能賣錢。
  • 碰一下臭不可聞,村民遇到就躲,如今成為了香餑餑,200元1斤
    導讀:碰一下臭不可聞,村民遇到就躲,如今成了香餑餑,200元1斤在農村的野外,植被豐茂,生物諸多,尤其是過去農藥使用量較少,昆蟲是非常多見的,蝴蝶翩翩起舞,蜻蜓成群結隊飛行,農田裡面蟈蟈齊鳴,一派農村氣象,隨著生態的改變以及農藥的使用,很多過去非常多見的昆蟲和動物
  • 農村過去用來燒火的玉米芯,如今卻成了香餑餑,玉米芯有啥用呢
    在我們的農村,過去做法都是燒火,柴火的來源也是豐富多彩,有各種各樣的碎木頭、樹枝,也有農田之中的秸稈。其中最愛使用的,莫過於是玉米芯,玉米芯不但很容易引火,而且火力旺盛燃燒的時間長,所以在很久一段時間,玉米芯作為燒柴使用是相當普遍的,現在隨著柴火灶的慢慢退出,以及玉米芯的經濟價值凸顯,如今的玉米芯很少在作為柴火使用了,而且在農村還專門有人幹起玉米芯的行當,一年下來錢還是不少賺的。
  • ​現在農村:「雞不養,豬不餵,地不種」,為啥呢?聽聽老農怎麼說
    打工一直是農民致富增收的主渠道,也是農民賺錢的主要途徑,得益於過去多年的用工量需求的增長和社會的飛速發展,過去常年在外打工的農民反而現如今普遍過得都還不錯,畢竟打工比種地強,勞動強度差不多,但從經濟價值的體現來看,明顯外出打工要比種地划算的多。
  • 河北老農藏有一金碗,專家鑑定後興奮地要讓老農上交,老農:不交!
    還有很多文物隱藏在民間,其中的價值可能並不比你在博物館看到的要低。沒準,你家裡放著的一個老陶瓷碗就價值連城呢。 老農當場就意識到這個木盒並不簡單,因為木盒上雖然很多灰塵,卻沒有任何朽壞的樣子。打開裡面一看,老農興奮得幾乎要跳了起來,原來裡面有一個金碗,而且這個金碗的樣子非常稀奇。
  • 老農挖出個罐子,罐中裝滿黃金,周遭人瘋搶,專家:那是一級文物
    安徽省壽縣東津鄉周寨村的周家油坊隊中,一名崔姓老農也不例外,一大早就扛著鋤頭跑到圩子西北處挖魚池,想著新的一年可以將魚塘擴大點,多投放點小魚苗。這心裡想著這事,手底下自然不太注意看,直到"砰"的一聲,掄起鋤頭在砸一個硬物被彈了回來,把崔老農的手晃得發麻,他才清醒過來。這才回過神來,崔老農趕緊在地裡摸索起來,不過他已經聽到了不少從地裡挖出來的好東西。
  • 家鄉的紅薯葉,如今成了香餑餑
    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們種植紅薯的越來越少了,偶爾有有幾戶人人家種上幾十棵,吃嫩葉,蒸饃吃,現 在紅薯葉成了當今的香餑餑。紅薯葉用途可不小,老人們常回憶說,鬧饑荒年代,誰家不曬幾筐幹紅薯葉,等到冬天沒菜了,用開水一泡,做湯,做菜,做窩頭頭都能吃。做成窩頭狀。以前生活條件不好的時候,這種窩頭是人們常吃的,老人們常常說,窩窩頭沾辣椒,越吃越上膘。
  • 農村小夥一毛錢一斤收購舊衣服,有什麼用途,老農:利潤高
    農村小夥一毛錢一斤收購舊衣服,有什麼用途,老農:利潤高因為筆者也是農村人,所以經常聽到這樣的聲音,就是很多人都在說現在的農村掙不到錢,所以大家才會選擇外出務工。雖然一定程度上這句話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並非全對,農村並不是掙不到錢,只是說很多的機會並沒有被大家發現,還有些賺錢的途徑大家也不屑。比如說收廢品等等,雖然我們一直在說工作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但大部分的人還是礙於面子不會選擇這份工作。但其實有些願意放下身段的人往往還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績",比如收購舊衣服這樣一個不起眼的小生意,也是有不少的人賺到錢了。
  • 農田一種煩人臭蟲,一叮就是一個包,現在一隻好幾塊,成了香餑餑
    過去物質匱乏,在農村生長大的孩子,不像現在的孩子,有動畫片可以觀看,有很多的玩具可以玩耍,在缺少物質的時代,在農村生活的孩子,放學過後最愛去玩耍的地方,就是我們的農田,以及村邊的樹林之中,那裡有豐富的昆蟲,能夠捕捉,作為玩具玩耍,有的還可以捉回家之中飼養,也有的還可以成為美味的食材,被大家用火烤著吃,吃的一個個都是大黑嘴巴,還是樂滋滋的感覺特別的好
  • 玉米地裡的「屎瓜」,曾被當成惡草除掉,如今價值很高40元一斤
    導讀:玉米地裡的「屎瓜」,曾被當成惡草除掉,如今價值很高40元一斤 農村的野外野草諸多,很多野草都是被村民當作害草存在,尤其是農田之中,發現了雜草一定要將其去除掉,以絕後患,但也有一些雜草其實並非一無是處,反而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過去的時候,孩童們放學回家後,都是放下書包往野外跑,這裡有很多玩耍的樂趣
  • 5年前,那個撿140斤太歲一夜暴富的老農,如今在做什麼?
    ——《本草綱目》在古代,存在很多充滿神秘色彩的東西,太歲就是其中一種,太歲原本是指一種天文現象,但是這種肉狀的靈芝也被稱為太歲,這種東西在很早之前的典籍中就有記載,無比神奇。在一些古籍中記載著,服用了太歲的人可以長生不老,所以自古以來人們就在四處尋覓太歲這種物質,價值非常之高。
  • 近年火爆的「渣土」,過去愛粘衣服,如今70元一斤,有專人收購
    近年火爆的「渣土」,過去愛粘衣服,如今70元一斤,有專人收購隨著社會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很多過去不被重視的東西,如今價值被發現之後也成了香饃饃,價格隨著價值的體現也不斷上升。最明顯的就是過去遍地都是的野菜了,如今人們追求原生態食品,野菜是除了野味之外最為純天然的食物,在城裡流行,在農村也家家戶戶都愛吃。野味自古以來就是稀罕貨,什麼鹿鞭虎骨更是舉世罕見的好東西。只不過在這提倡保護動物的時代,這些東西已經成了歷史的印記。但除了野味和野菜之外,還有不少東西,過去被認為是禍害或者是病害,但如今搖身一變就是高價貨。
  • 老農說出了原因
    過去幾年,農村人的生活條件變好,家家戶戶也有了點積蓄,很多的農村家裡都安裝太陽能熱水器。那個時候可是非常的火爆的,幾乎家家戶戶都安裝,賣太陽能熱水器的人也是趁機大賺了一筆,可是為什麼現在家裡很少安裝了呢?是什麼原因?老農道出了原因。
  • 昔日的「香餑餑資產」,如今卻淪為燙手山芋,不少人已被「套牢」
    昔日的「香餑餑資產」,如今卻淪為燙手山芋,不少人已被「套牢」推薦語:在過去,房地產行業瘋狂的20多年以來,很多人靠著投資房子賺到了不少財富。但與此同時也有這麼一類人,他們眼光更加「毒辣」,他們不投資住房,而是投資商鋪,僅靠出租商鋪生意就能實現長期躺賺,財富增長順風順水。
  • 被譽為「植物黃金」,樹皮很值錢,過去經常見,如今遇見請珍惜
    今天分享的主題:被譽為「植物黃金」,樹皮很值錢,過去經常見,如今遇見請珍惜。 農村是一個巨大的資源寶庫,不僅有礦產資源、動物資源,還有植物資源,很多農民日常生活所需的東西幾乎都是從自然界中索取,比如做一張桌子所需的木材,就會從山上砍樹下來加工成木材,然後再做成桌子。還比如農村山上生長著很多草藥,有些懂這方面的農民會自己上山採藥來治病。
  • 陽信梨花還能賣錢做花茶……
    「眼下,正是梨樹疏花疏果的時候,但是今年與往年不同的是花骨朵能賣錢了!」山東省鄉村之星、農民梨專家、陽信縣鴨梨產業協會副會長朱元華介紹說,「以前,梨花沒啥用處,疏花疏果時把梨花都隨手扔在地裡了。現在,有公司在做梨花茶,大量收購梨花,這些花骨朵成了香餑餑、金疙瘩。」據調查,一畝梨園可採摘花蕾150--300斤。
  • 它是農村最苦的魚,俗稱「屎晃皮」,過去沒人要,如今受青睞
    它是農村最苦的魚,俗稱「屎晃皮」,過去沒人要,如今受城裡人青睞。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離開農村到城裡生活工作,不過對於在農村長大的人來說,家鄉的每一座山,每條一河,曾經生活過的村落是每個人都繞不開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