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至9月13日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如期舉行,我校數理學院、電氣學院、機械學院等7個學院的66名學生以在線形式參加比賽。
同學們聚精會神地比賽中
今年的國賽,我校情況如何?
此次比賽得到了校領導的高度重視和教務處、校團委、學生處等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
比賽前期,數理學院進行了認真籌備,面向全校進行廣泛宣傳、積極動員,經過報名和嚴格篩選,最終確定22支隊伍共計66名同學代表我校參賽。為了幫助學生做好賽前準備,暑期數理學院對所有參賽學生進行了為期6周的集中培訓。
老師給同學們培訓
此次比賽採用網上提交論文的形式。比賽中,各參賽隊伍針對論文選題分工協作,完成了數學模型的構建與求解,並在規定時間內提交了研究論文。比賽期間,教務處、校團委等部門領導親臨比賽現場慰問全體參賽學生。
什麼是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
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由中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主辦,創辦於1992年,每年一屆,是首批列入「高校學科競賽排行榜」的19項競賽之一,已經成為全國高校規模最大、在國內外最具影響力的基礎性學科競賽。
每年不僅有大量國內學生參賽,而且吸引國外很多知名院校的學生報名參賽。據統計,2020年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共有來自中國、美國、英國、馬來西亞等國家的1470所院校、45680支隊伍報名參賽,參賽人數超過13萬。
關於數學建模,我們的心得體會!
電子信息工程18-2班 閆子浩
數學建模競賽已經過去一周了,回想起這個過程我感到充實而美好,能有機會參加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與全國各高校的大學生們進行公平公正的比賽,我甚是自豪並且收穫頗多。
知識方面:從剛開始的論文排版到MATLAB的使用再到老師在各種模型上的講解,讓我收穫知識。選題方面:在對題目的建模求解上,由於我和隊友之間沒能溝通好,導致完成進度停滯將近一天的時間。我們再次溝通討論後於第二天夜裡完成了論文初稿。整個過程體現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建模比賽意義所在。
雖然三天的建模競賽很快就過去了,但在這兩個月的準備時間裡我明白了「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我相信這個過程是值得的,並且在在今後的學習中,我會保持這種學習的勁頭,刻苦努力,爭取取得更優異的成績。
信息與計算科學18-1班 郭慧洋
建模競賽的過程很曲折,從選題到建模再到寫論文,度過了難忘的三天三夜。還記得託著墊子在自習室和小夥伴一起睡覺的夜晚;凌晨三四點還在趕論文的隊友;前來指導和慰問的老師們;堆積的泡麵、激烈的討論等等,這些記憶還在心裡迴蕩著。
那時,每個人都為了一件事情而共同奮鬥,一塊兒堅持,一起努力。老師更是我們堅強的後盾,全程的陪伴、耐心的指導,讓我有了底氣繼續堅持下去。
論文提交成功的那一刻就覺得這幾天的努力值了,不管結果怎樣,至少我們都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每每回憶起來都是滿滿的感動,我們都在建模競賽的過程中收穫了許多,成長了許多。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18-1班 賈洋洋
經過1個多月的數學建模學習,我了解了許多有關數學的知識。作為一個機械學院的學生,一直就有一個疑問,數學的應用到底在什麼地方。參加數學建模培訓之後,我找到了答案。
數學建模給了我很多感觸。它是一個經歷觀察、思考、歸類、抽象與總結的過程,也是一個信息捕捉、篩選、整理的過程,更是一個思想與方法的產生與選擇的過程,它給我們再現了一種「微型科研」的過程,激發了我學習數學的興趣。
如果說參加數學建模會受益一生,那麼在2020年9月10日6點至2020年9月13日8點這個時間段裡,將是我刻骨銘心的回憶。以後無論什麼時候回憶起來,我都不會忘記一臺電腦、兩個無眠之夜和三個隊友共同「穿越沙漠」的經歷。
比賽是一場挑戰自我的較量
用理想指路,用堅強守護
跑上跑道是一種選擇
離開起點是一種勇氣
馳騁賽場是一種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