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宇宙初開就存在,質量又一直沒有增加過,除非是人工製造的,不然是不可能自然存在的!因為它根本經歷不了這麼久就會揮發完,而且他的史瓦希半徑連一米都不到,根本不可能有成長的機會。
百分之七十地球質量的物質塌縮形成黑洞,它的引力不會增加,應該還是百分之七十地球的引力,它的質量沒有地球大,引力沒有地球大,怎樣吞噬地球?應該是圍繞地球旋轉吧?黑洞是質量很大,撕碎地球等行星輕而易舉,但是太陽也可以啊,地球無限靠近太陽一樣被撕碎,因為他質量大,但是一個質量小於地球太多的黑洞並一定能吞噬地球,相對論裡質量即能量,宇宙中都是大質量天體吞噬小質量天體,真要有這種小黑洞也只能相互吞併,最後融合!
錯的一塌糊塗,吃了地球之後,質量變為兩倍地球,怎麼可能吸引火星金星。黑洞只是視界內引力的密度大,引力本身不會變大,太陽突然變成黑洞,八大行星也只會繼續正常運轉,不會向太陽墜落。
黑洞只是科學家通過計算理論上存在的天體,但是至今都沒有觀測到黑洞或證明黑洞的存在,所以文中所提的發現最小的黑洞質量是3.2個太陽質量上不嚴謹的,我們連銀河系中心的都還沒發現,因為銀心很亮,完全觀測不到所謂的黑洞。
由於巨大的潮汐力,黑洞會將地球撕成碎片,並將地球吞噬掉。吞噬地球後的黑洞的半徑會漲到1釐米,體積增大到4.19立方釐米。表面溫度降低到0.12開。 由此可見是放熱過程,降低畫上重點。史瓦西裡半徑並非黑洞的半徑,只是視界的半徑而已,實際黑洞的半徑比史瓦西裡半徑要小,但是人類目前的技術只能觀測到視界邊界的事件,所以無法確切探測到黑洞的實質半徑是多大。一立方釐米的黑洞,還真沒辦法證明不存在。至於這麼小半徑的黑洞是否很快蒸發,這是另一個命題。
這樣可能是不可能有的,因為一個黑洞存在,在其外部需要有一個高聚高壓存在使之維持存在的,一但脫離這高壓存在,它即瓦解。這一點從太陽黑子就得已證明,太陽黑子是黑洞,只不過離開太陽中心,在太陽表面瓦解,此產生力場。所謂的科學全靠猜測,猜準了就是科學,猜不準就是失誤唄,沒什麼十全十美。什麼黑洞,中子星,人類從有到現在科技發展,就說最簡單的運輸方式都需要燃料進行,這是最原始的時代。別把這些事想的那麼美。呵呵,什麼時候到了運輸方式不用燃料了再看其他事物吧。
黑洞如何滅亡?黑洞到達一定質量時會不會轉變成一個恆星?如果黑洞不滅亡,不轉變成恆星,是不是最終會吃掉整個宇宙?如果兩個黑洞相遇是否會一個吃掉另一個?
一個玻璃球大小的東西,質量超過太陽,密度極其大,原子總有直徑,原子之間也有空隙,幾萬萬億個原子擠壓在一起,還只有玻璃球大?質量超過太陽,能吞沒整個地球,這是無法理解的。估計這種理論還是不成立。
我感覺宇宙以前就是個黑洞,當它把所有宇宙物質都吸完時黑洞質量最大密度最高體積基本等於零,可以說是黑洞的極限了,然後就發生了宇宙大爆炸,所有物質都從黑洞飛了出來,繼續膨脹,就形成了宇宙現在的模樣,若干年後宇宙所有物質又會被黑洞吸完,周而復始,這就是宇宙的輪迴!
一個黑洞有沒有可能會吞噬掉整個宇宙呢?黑洞是不是宇宙的終極形態呢?黑洞有沒有吞噬極限呢?黑洞的吞噬極限會不會是又一次的宇宙大爆炸呢?
黑洞究竟是什麼,人類對此茫然不知,甚至有沒有黑洞都是個問題。 用一個設想出來吧東西,來解答一個實際問題,無論如何回答都覺得蒼白無力。現有的黑洞理論很可能從頭到尾就是一個錯誤,我們支持科學探索,但不能把沒經驗證的理論當作決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