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氣不僅可以做飯炒菜,還可以連接熱水器燒熱水供人洗澡,還可以連接壁掛爐供家裡取暖,真可以說是好處多多,最重要的是價錢還便宜,非常經濟實惠。以前天然氣是城市的專屬,農村只有羨慕的份,不過今年全國很多地區的農村陸陸續續都接通了天然氣,廣大農民終於也使用上了乾淨便宜的天然氣!
眼看就要到冬至了,天氣越來越冷,但是卻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很多接通了天然氣的農村家庭,卻不使用天然氣取暖,或者用兩天就關掉不再用了,這是怎麼回事呢?一位農村大爺說出了實情,咱們一起來聽聽吧。
很多農民之所以不使用天然氣取暖,主要還是成本太高。天然氣雖然做飯炒菜燒熱水很省錢,但是取暖是個大工程,需要一直不停地加熱管道裡的循環熱水,一天下來要耗費很多天然氣,成本並不低。
以這位大爺為例,他家只在一個25平米的房間裡裝了兩個暖氣片,溫度也沒敢調太高,只設置了55度,室內空氣溫度也就是十七八度,並不算太暖和,但是天然氣花費可真不少,包括炒菜做飯,5天總共耗費160塊錢!算下來一天要30多塊錢,一個月需要1000塊錢左右!這還只是一個房間,要是所有房間都接上暖氣,那一個月下來的花費可想而知!
這價錢確實是太高了,不光農村捨不得用,估計很多城市家庭用起來也會心肝肉疼,難怪人們都不願意用天然氣取暖呢。
不過話說回來,咱也不能怪天然氣賣得太貴,天然氣相對於其他能源已經很便宜了,主要是取暖太耗費能量了,從科學角度說,製冷是搬運能量,把室內的能量搬運到室外,而取暖是生產能量,靠燃料燃燒釋放熱量,生產能量當然比搬運能量耗費的資源多。
這是個世界性的難題,目前所有的取暖方式,除了穿厚衣服、蓋厚棉被,其他方式成本都很高,比如空調,冬天制暖耗電猛如虎,一個十幾平米的小房間,一個小時需要1度多電,一天需要二十多塊錢,一個月六百多塊錢,這還是室外溫度不是太低的情況,要是室外溫度太低,那制暖效率就更低了,成本就更高了;即使是成本最低的集中供暖,一個採暖季四個月也需要2000多塊錢,一個月也要600塊錢左右。
說到這裡,小編我不禁要感慨一番,還是我們這裡好啊,沒有集中供暖沒有天然氣,取暖全靠「襖」,可真是省下了不少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