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聲-FIIL DIVA無線降噪耳機測評 音質篇

2021-02-13 選耳機

 

提要:音質測評部分基於耳機的基本素質進行測評,由於聽者存在個體差異,以下內容僅供參考。

評分體系:考慮到朋友們持有的前端不同,我們選取了四檔價位的前端(可參照文末價格)分別進行評分並簡潔直觀地進行聽感簡評。耳機各項屬性分數是以森海塞爾 IE80耳機為標準並參考多個與被測耳機同檔次耳機後進行評分,由於聽感簡評為文字敘述,存在無法精準描述的情況,選耳機官方建議以耳機得分為主聽感評述為輔進行參考。(聽感評述中所用形容程度的詞語皆為同檔次下對比得出。默認情況下耳塞採用標配普通矽膠套,PHA3和HM901S均為低增益模式並採用單端連接) 

 

測評器材:

前端:iPhone SE、ZX100、ZX100+PHA3、HM901S

耳機:FIIL DIVA

音頻格式:iPhone:AAC 256kps、ZX100/HM901S:FLAC。

試聽曲目包括流行男聲、女聲、搖滾樂、小編制弦樂、大編制交響樂基本涵蓋日常大部分音樂類型,可以測試耳機和播放器對於高頻(聲音中的高音部分)、低頻(聲音中的低音部分比如鼓聲)、人聲、解析(對聲音的還原能力,相當於圖像的解析度)、聲場(聲音的空間感)和定位、分離度(不同聲音混雜程度,分離度越高表現水平越好,反之則越差)等主要性質。

 

由於DIVA可以通過藍牙連接,也可以通過有線方式進行連接,音質測評分成有線連接和藍牙連接兩部分。降噪功能開啟會影響音質,因此音質測評均默認關閉降噪功能。有線連接測評時,電源為關閉狀態。

 

有線連接:

各項素質得分圖(單項滿分10分):

與參照標準IE80總分對比圖(各前端獨立評分,滿分60):

各前端音質簡評:

iPhone SE:(得分:24 滿分:60)

聲音通透度很一般,暖聲,低頻整體質感不太好,一是量比較多,雖然搖滾類型的音樂的氛圍感渲染得不錯,但是明顯影響到了中高頻,二是低頻凝聚感和緊實感不太好,有點散,下潛不深,但是力度還可以。人聲表現還不錯,比較貼耳,齒音控制也不錯,雖然有一些顆粒感,但是總體比較順滑,人聲厚度也不錯,就是有點散。DIVA的解析能力,在這個價位是比較差的,有明顯糊悶感,細節丟失明顯,音質還原不精準還是肯定的。聲場比較小,分離度也不是很好,加上低頻的侵蝕,總體給人比較明顯的擁擠感。高頻表現一般,偏暗,有壓抑感,力度和順滑度不錯,但是延展不太好。

 

ZX100:(得分:28.5 滿分:60)

聲音更加細膩,厚度和通透度略有提升。低頻量稍微減小了一些,下潛更深收的更快,緊實度也要好一些,不過仍然明顯影響到了中高頻。人聲顆粒感明顯減少,更厚實、順滑,齒音不明顯,但密度還是較低,定位拉遠了點。解析小幅提升,細節表現和器樂質感都有提升。橫向聲場有明顯提升,器樂分離度也有提升,空間明顯拉開了。高頻仍是有點暗,不過相比手機還是敞亮了不少,高頻線條比手機更細,延展小幅提升。

 

ZX100+PHA3:(得分:31.5 滿分:60)

PHA3上DIVA的風格就是ZX100的全面小幅提升,更加通透。低頻量與ZX100差不多,下潛沒有明顯提升,只是收的更緊,對中高頻的影響有所緩解。人聲相比ZX100,拉得還要遠一點點,定位略偏後,人聲密度與順滑度都有一定提升,顆粒感更少,聽感不錯。解析也是小幅提升,主要表現在器樂質感還原上,特別是吉他的質感,提升較為明顯。聲場分離有小幅提升,擁擠感進一步減弱。高頻偏暗的感覺得到比較好的解決,整體突破力更好,延展也有提升。

 

HM901S:(得分:32.5 滿分:60)

HM901S上DIVA感覺快到潛力的天花板了,相比PHA3更加通透,聲音也更加冷靜,總體還是暖聲,低頻除了量稍有減少,質感方面沒有明顯提升,人聲厚度和順滑度不如PHA,有一點毛刺感,顆粒感,但人聲密度高於PHA3,定位居中。解析水平相比PHA3有小幅提升,流行樂細節丟失很少了,只是器樂質感仍是一般。高頻不暗了,另外在延展上有小幅提升。

 

無線連接:

測評各項得分圖(單項滿分10分):

與有線連接時總分對比圖(各前端獨立評分,滿分60):

iPhone SE(得分:26 滿分:60): 

聲音比手機直推更加緊實。低頻收得緊一些,沒那麼散,量也沒那麼大,質感也更好。人聲更順滑更緊實,定位要稍微遠一點,密度仍有所欠缺,聲音略鬆散,。橫向聲場要更寬一些,器樂之間的間隙也要比手機上更寬。高頻更寬鬆,延展更好不如手機上那麼擁擠。解析乍一聽與手機直推差不多,筆者仔細對比後發現,在細節上無線連接好一點點,器樂質感基本一樣。

 

ZX100(得分:27 滿分:60):

由於ZX100和DIVA都支持APTX技術(高通開發的APTX技術對藍牙傳輸音頻的壓縮方式進行改進,可以達到傳輸大約328kps比特率的音頻文件),因此通過藍牙連接ZX100時由於傳輸碼率更高,聲場和解析略有提升,聲音更細膩一點,其它方面差別不大。

 

總結:DIVA總的來說還是一款比較有誠意的產品,外型上沒有走BEATS那樣明顯的潮流路線,設計比較簡潔低調,但它也不是完全沒有自己的小心思,例如LOGO燈,點亮時也能夠喚起它內心的「小風騷」,另外在用料和做工方面也算是比較誠懇,質感不錯。功能性方面,可以說是很貼心,部分功能如觸控、MFB鍵很好用,但是像調噪降噪等功能,實際使用起來還是感覺心有餘力不足,相比索尼1000X來說還是有明顯差距。聲音方面,DIVA是明顯的流行向下盤選手,人聲不錯,聲場偏小,有一些動詞打次感,但如果有很好的前端,在有線連接下會發現它的潛力還是不錯的,單看硬素質的話,DIVA性價比還是有些低,但是如果結合無線及降噪功能再來看,999的售價還是很值得一試,如果在這個價位挑選無線降噪耳機,DIVA會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

 

測評器材京東售價:

FIIL DIVA:999元

SONY ZX100:3299元

SONY PHA3:4999元

HIFIMAN 901S(平衡卡版):8999元

全文完

相關焦點

  • 日式細膩—SONY MDR-1000X無線降噪耳機測評 音質篇
    提要:音質測評部分基於耳機的基本素質進行測評,由於聽者存在個體差異,以下內容僅供參考。由於聽感簡評為純文字敘述,存在無法精準描述的情況,相比而言,評分更加直觀,若您決定採用如下測評內容作為您選購耳機的參考依據,選耳機官方建議以耳機得分為主要依據,聽感評述為輔助依據。因降噪功能開啟會影響音質,故下述測評均在降噪功能關閉狀態下進行。
  • 日式細膩—SONY MDR-1000X無線降噪耳機測評 外觀篇
    音質作為一款耳機總體水平的核心表現部分,受到如此禮遇,這當然無可厚非。不過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市場需求的發展以及各廠商對市場潛力的挖掘,耳機的功能性需求也愈發受到重視,這其中的代表現象就是各大耳機廠商都想在無線降噪耳機市場裡分一杯羹,不管是降噪耳機領域的老牌霸主BOSE,還是SONY、鐵三角、AKG、B&O等品牌都已加入了戰局,而今天我們要為大家帶來的就是目前無線降噪耳機中關注度最高的SONY MDR-1000X (下稱1000X)。
  • 真無線降噪耳機音質標杆,1MORE降噪豆測評
    2019年下半年1MORE萬魔聲學正式推出了旗下的真無線耳機,型號為EHD9001TA,中文產品名「降噪豆」,這款1MORE降噪豆耳機推出後就成為了市場上目前第四條ANC-TWS(真無線降噪耳機)。1MORE降噪豆的售價不低,目前在一千兩百元左右,但是它是少有的圈鐵單元混合耳機,在音質表現上有了更好的表現,敢賣這個價格說明廠商對於這條耳機的實力還是很有信心的。在用過這條耳機後,也不得不承認,在千元級價位,這條耳機對比競爭對手還是很有優勢的。
  • 華為FreeBuds3無線耳機測評:延時低降噪強,音質滿分
    HUAWEIFreeBuds3無線藍牙耳機支持降噪,你不但能夠 雙擊左邊耳機以開啟降噪方式,還能夠根據「智能生活」App調節降噪檔位。HUAWEIFreeBuds3無線藍牙耳機初次用上華為穿戴式晶片——麒麟A1,為這幅耳機出示了高效率平穩的連接性能、優異的抗幹擾性、高質量的歌曲傾聽和聲畫同歩的遊戲感受。「什麼?音畫不同步?」「不會有的。」
  • 扶桑之色Ⅱ-SONY WH-H900N無線降噪頭戴耳機測評 音質篇
    提要:音質測評部分基於耳機的基本素質進行測評,由於聽者存在個體差異,以下內容僅供參考。
  • 真無線降噪耳機榮耀FlyPods3測評,降噪新「靜」界,音質也給力
    榮耀最近上市了最新款的榮耀FlyPods 3真無線藍牙耳機,今天就來測評一下這款產品。首選劃重點的看一下榮耀FlyPods 3的特色,其出色的主動降噪功能毫無疑問是最大的亮點;在人們對無線耳機音質要求越來越高的今天,無論是打電話還是聽音樂,環境噪聲很容易對耳機的使用產生影響。除了主動降噪之外,榮耀FlyPods 3還有三麥克風通話降噪以及觸控操作、出色音質等特點。
  • FIIL T1 Pro真無線降噪耳機評測
    這也得益於藍牙版本的優化提升,曾經制約TWS耳機的延遲問題,如今得到了有效解決,就拿FIIL T1 Pro來說,這款支持最新藍牙5.2版本的ANC降噪TWS耳機,不僅做到了可媲美競技耳機的低延遲,降噪效果也令人刮目相看,而且作為汪峰老師創立的國內中高端耳機品牌,FIIL T1 Pro在音質方面也有不錯的表現。
  • 500元無線耳機盤點,FIIL CC外觀特別,OPPO降噪耳機定價太狠了
    音質是真無線藍牙耳機的另一核心競爭力,這方面FIIL CC配有定製的13.1mm大動圈單元,並配有鍍鈦三層複合振膜。至於大家比較關心的續航問題,FIIL CC的表現也不錯,配合充電盒使用可持續15小時。
  • 要漂亮更要運動 Fiil carat藍牙智能運動耳機評測
    如今耳機幾乎已是人人必備,近年來耳機領域細分化加速,應運而生各種場景化的功能耳機。除了我們平時接觸的有線耳機,入耳式,頭戴式等,無線耳機和手機搭配顯得有些特立獨行了些,但也逐漸開始多了起來。然而,從iPhone 7系列手機取消了3.5mm耳機孔來看,耳機無線化的趨勢將越來越快。
  • dyplay ANC Pods真無線耳機測評:平價降噪耳機首選
    dyplay ANC Pods真無線耳機測評:平價降噪耳機首選    HELLO,大家好,我是鄒航,歡迎大家收看全新一期科技範。
  • 等蘋果AirPods Studio,不如直接Pick FIIL T1 Pro真無線降噪耳機
    關於AirPods Studio頭戴式降噪耳機在今年年初就已經開始流傳,而來到5月份,有媒體曾報導,蘋果AirPods Studio相關代工廠已經開始生產。其次,從功能上來說,如果AirPods Studio也是具有AirPods Pro那樣的主動降噪功能,那麼售價更便宜的它將讓Bose和Sony面臨很大的壓力,畢竟我們已經看到蘋果在主動降噪的性能方面是如何與音頻技術領域的大公司競爭的。對於頭戴式降噪耳機,蘋果推出產品的節奏未免有點落後。FIIL斐耳耳機早在幾年前就推出Diva系列頭戴式降噪耳機,好評如潮。
  • 漫步者Funbuds真無線降噪耳機測評——源自對藍牙耳機的深刻理解
    作為手機的重要配件--耳機,其發展同樣經歷了相似的歷程,從有線到無線,從有雜言到智能降噪,從只聽特定信息到與外界無縫融合。而藍牙耳機就是常用的無線耳機。產品的背景小編對藍牙耳機是情有獨鍾,購買經歷與藍牙耳機的發展相關。
  • 索尼WI-1000X 評測:無線入耳式降噪耳機,第一次不用妥協音質
    降噪耳機裡最好的音質,沒有之一由於藍牙音頻傳輸中的損耗、主動降噪對聲音的幹擾等原因,無線主動降噪耳機想要在保證降噪效果的前提下做出好音質是極其困難的,即便是之前 Bose QC30 這樣優秀的產品,單純看音質,也很難超過不少五百元左右的有線入耳式耳機。
  • 降噪、續航、音質,真無線藍牙耳機怎麼選?
    市場上已經出現了很多的真無線藍牙耳機,從幾十、幾百到幾千,讓人眼花繚亂,今天我就從上到下分析一下,在各個價位段,都有哪些值得購買的真無線耳機。根據真無線耳機的銷量,我做了張圖,可以看到在各個價格區間的分布,99%的人購買的耳機在2000元以下,所以我們從千元檔開始吧。
  • 主動降噪HI-FI耳機解決方案
    而隨著低成本無線對耳耳機的增長趨近飽和,近期各廠商又紛紛轉向無線高保真的入耳和頭戴耳機,無線高保真耳機亦取得了不錯的市場空間。鑑於上述市場的逐漸飽和,尋求更具有吸引力的市場,顯得尤為重要。隨著耳機市場的突飛猛進,降噪耳機逐漸進入市場主流,市場潛力巨大。然而由於降噪耳機目前由少數品牌壟斷、價格高昂,市場潛力遠未被發掘。
  • 真無線藍牙耳機中的「後浪」,百靈聲學Kulark耳機測評!
    【天極網IT新聞頻道】自AirPods問世以來,真無線耳機的概念開始爆火。雖然AirPods「真香」,但售價也是真的貴,所以有沒有便宜又好用的真無線藍牙耳機呢?    我把價格定在300元以內,銷量穩定,口碑不錯的耳機搜羅了一遍,最後篩選出了符合條件的百靈聲學Kulark.E2Pro真無線降噪耳機。
  • 索尼頸掛式無線降噪耳機WI-1000XM2體驗:音質更突出 降噪更自然
    2019年12月10日,索尼(中國)有限公司發布降噪耳機家族1000X系列的頸掛式重磅新品,頸掛式高解析度無線降噪耳機WI-1000XM2。這款耳機也成為了眾多網友關注的焦點,那麼這款產品的實際表現究竟如何呢?
  • 另一個旗艦-B&O BEOPLAY H9藍牙降噪耳機測評 音質篇
    提要:音質測評部分基於耳機的基本素質進行測評,由於聽者存在個體差異,以下內容僅供參考。
  • 降噪和音質不可兼得?1MORE真無線降噪耳機簡測
    這兩年真無線耳機層出不窮,並且隨著發展,降噪這門原來只在頸掛或大耳使用的技術也出現在了真無線耳機上,萬魔作為國產耳機品牌的佼佼者,自然也不會甘居人後,推出了旗下第一款真無線降噪耳機,不僅降噪效果突出,而且圈鐵雙單元的加持讓其有著優秀的音質表現。
  • 【2020】降噪耳機選購指南與總結
    因為之前一方面有人說更關注測評結果,一方面排版有些不友好。所以重新梳理一下。降噪耳機之前做過不少測評,借著這篇文章總結一下。首先,目前而言降噪耳機大概可以分為三個類型:真無線降噪耳機、項圈式降噪耳機和頭戴式降噪耳機。在這裡我依舊按照順序整理歸納。真無線降噪耳機顧名思義就是帶有主動降噪功能的TWS耳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