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費者報深圳訊(記者黃劼)15款嬰幼兒溼巾的微生物指標和化學安全性指標檢測結果均符合標準要求,國產品牌與國外品牌無差別。同時,有子初米胚芽、貝親、NUK、子初山茶、和潤本等5款產品在主觀測評中,表現優異、被評五星。這是深圳品質消費研究院近日發布的15款嬰幼兒溼巾對比測評結果。
測評樣品和標準
近年來嬰幼兒溼巾質量問題屢見不鮮,微生物指標超標、使用回收材料、含有酒精、違禁防腐劑如甲基氯異噻唑啉酮等現象屢見報導。為了解嬰幼兒溼巾行業整體質量狀況,幫助消費者了解市場上嬰幼兒溼巾的質量和安全情況,深圳市質量協會委託深圳市品質消費研究院對熱銷的15款嬰幼兒溼巾進行了對比測評。在對比測評進行中,工作人員模擬消費者在網上匿名購買了15款關注度高、銷量好的嬰幼兒溼巾。涉及品牌有:貝親、潤本、全棉時代、子初、可優比、NUK、強生、怡恩貝、青蛙王子、碧C、AVENT、十月結晶、小浣熊。
這次對比測評由客觀檢測和主觀測評兩部分組成。客觀檢測包括微生物指標檢測和化學安全性指標檢測兩方面;主觀測評包括開口設計、溼巾感官感受和使用體驗三個測評維度。
嬰幼兒溼巾屬於人體用溼巾範疇,不同於具有殺菌、抑菌功效的衛生溼巾。微生物指標方面,這次對比測評依據GB/T 27728《溼巾》中人體用溼巾的微生物指標進行檢測。但在發達國家和地區如歐盟等,人體用溼巾屬於化妝品範疇,因而,在化學安全性方面,這次對比測評依據我國的化妝品規範《化妝品安全技術規範》(2015年版),對15款嬰幼兒溼巾的甲醛、甲基異噻唑啉酮和甲基氯異噻唑啉酮含量進行了檢測。
檢測測評結果
在客觀檢測測評方面,對比測評的微生物指標檢測結果顯示:15款嬰幼兒溼巾的細菌菌落總數、真菌菌落總數、大腸菌群、綠膿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鏈球菌的檢測結果均符合國家標準要求。其中,細菌菌落總數和真菌菌落總數的實際檢測結果為「未檢出」(檢出值均低於檢出限20cfu/g),遠遠小於標準限值200cfu/g 和100cfu/g,微生物指標檢測結果整體表現優秀。
新生兒皮膚的pH值約為6.5,六個月以後pH值約為6.0,一歲半以後接近成人皮膚的pH值,約為4.5-6.0。嬰幼兒溼巾的pH值與寶寶皮膚的pH值越接近越好。pH值檢測結果顯示:15款嬰幼兒溼巾pH值在4.5-6.3之間,均符合標準要求。
科學研究表明:螢光劑被人體吸收後不容易降解,可使細胞產生變異,成為潛在的致癌因素。我國對螢光劑有明確規定:在日用品中不可檢出可遷移性螢光物質。這次對比測評的螢光增白劑檢測結果顯示:15款嬰幼兒溼巾均未檢出可遷移性螢光增白劑。
這次對比測評在客觀檢測方面,選取了三種高關注度且存在超標風險的防腐劑:甲醛、甲基異噻唑啉酮和甲基氯異噻唑啉酮。檢測結果顯示,15款嬰幼兒溼巾均未檢出這三種防腐劑,整體表現優異。
在主觀檢測測評方面,主觀測評項目包括包裝的開口設計、感官感受及使用體驗,評出5款五星體驗產品,分別為:子初米胚芽、貝親、NUK、子初山茶和潤本。
消費提示
在選購和使用嬰幼兒溼巾時,注意以下幾點:
一、好的溼巾潔白柔軟、沒有味道或僅有柔和淡雅的香味,無異味、無刺激性氣味。避免購買有明顯雜質、香味濃烈或有異味、刺激性氣味的溼巾。
二、避免購買含有香精、酒精、有刺激性或致敏成分的溼巾。建議先試用後購買。
三、關注溼巾保質期,儘量選購離生產日期較近的產品。一次不要囤購太多,開封之後儘快用完。如開封使用後,發現溼巾上出現黑點、黴點,應停止使用。取用溼巾時,保證手部清潔,使用後及時密封好,以免液體揮發或造成汙染。
四、注意查看溼巾包裝上的產品信息,包括產品名稱、主要原料名稱、生產商名稱、地址及聯繫方式、生產日期等,不要購買三無產品。
五、注意包裝密封性。開封前及使用過程中,溼巾包裝不應有破損甚至漏液現象。
六、初生嬰兒皮膚屏障未發育完全,溼巾使用需謹慎,非必要可用清水清潔。如使用溼巾後出現不良反應,及時停用就醫。另外需注意,不要用溼巾擦拭寶寶的黏膜部位,例如眼黏膜、口腔黏膜等。勿用於傷口、紅腫或溼疹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