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媽們給寶寶準備的衣物在不能穿後,要有選擇性的送人,不然就會造成一些麻煩。
執筆:王筱銘
編輯:劉一之
定稿:蘇子後
成為父母后,總想給孩子更好的,所以會早早準備好各種嬰兒用品,其中囊括了吃的、喝的、玩具等,可最後才發現好多都用不上,本著不浪費的精神只好送人。
不過,需要注意:並非所有的二手物品都適合送,別好心做了壞事。
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
婷婷作為一名新手寶媽,在孕期為了迎接寶寶的到來,就購買了很多的衣物。可孩子卻一天一個樣,很多衣服壓根還沒穿就小了,看著很多還是全新或者沒穿過幾次的衣服,扔了怪可惜的。
於是就好心送給了表妹,剛好她剛生完孩子,也能用得上。起初,表妹特別感謝地接受了這些衣物,可沒過一周就打來電話抱怨。
原來是表妹家的寶寶在穿過一些衣物後身上起了疹子,婷婷在詢問過後,才發現是自己將自家娃穿過一兩次的貼身衣物,當時覺得比較新就隨手也打包了進去,沒想到自己好心辦了壞事。
從這個案例可以看出,寶寶的衣物並非所有的東西送人,有些很可能會帶娃造成傷害。
1、貼身衣物
由於每個寶寶的膚質都不相同,再加上小孩子的皮膚比較嬌嫩,可能對不同的布料適應的材質就不同。
尤其是一些皮膚比較敏感的寶寶,很可能穿了稍微硬一點材質的衣服就會全身起疹子或者過敏,因此在給別人送貼身衣物的時候,需要小心一點。
另外,貼身的衣物上面很看會留存有細菌,因為細菌不容易被清洗乾淨,那麼這些細菌就很可能會寶寶的健康造成威脅。
2、毛絨玩具
它就像貼身衣物一樣,每個人身體內含有的細菌不同,呼出來的細菌種類和比例也不同,而毛絨玩具通常很容易會藏匿細菌,因此即便是看起來清洗得很乾淨,但是裡面仍然包含著很多的菌群。
因此,在給別的小寶寶時,就很可能因為兩者體內含有的細菌不同而受到交叉感染,影響了身體的健康。
3、餐具
這裡的餐具是指的寶寶用過的奶瓶、勺子、飯碗等,由於這些餐具經常和口腔接觸,因即便是消過毒,也不能夠保證裡面所包含的細菌被全部殺死。
因此,這些帶有細菌的餐具要是被送出,被其他寶寶使用過後,就很可能會造成細菌感染,對健康造成危害。
4、鞋子
由於寶寶的成長速度較快,那麼鞋子就很可能會很快就穿不了,雖然看起來很新,但由於寶寶的腳型不同,踩下去的方式不同,就會導致別的孩子穿上鞋子後不合腳,從而對腳部的發育造成傷害。
另外,由於寶寶腳部所攜帶的微生物不一樣,即便是清洗得很乾淨,也無法完全去除,那麼這樣也會對其他小寶寶的健康造成影響。
總體上述,寶媽們不要覺得寶寶穿過的衣物、用品還很新,就選擇送給親朋好友,需要注意的是並不是所有的合適,送錯了不僅自己尷尬,還會帶別人造成傷害。
1、純棉的衣物
由於寶寶的肌膚較為嬌嫩,因此寶媽在買衣物的時候儘快選擇純棉透氣性的衣物,不僅能夠避免孩子在活動時摩擦損傷皮膚,還能夠避免汗液悶在皮膚表面引起身體不適或是過敏。
此外,寶寶都比較愛動,因此寶媽在款式上可以儘量選擇寬鬆、尺碼合適的衣物,這樣能夠方便他們活動。
具體如何挑衣服:
a、尺碼。由於寶寶在出生的頭幾個月生長得較快,因此在前6個月最好買衣服能夠大一碼,春秋冬季節的內衣尺碼需要買正常的,這樣才能夠更保暖。美國兒科協會建議:給新生兒買衣服最好大一碼。
b、款式。寶媽在給孩子購買衣服款式上最好選擇淺色系、無配飾的,避免買一些顏色過於鮮豔、配飾繁多、帶繩子、連體衣等,以免對娃的生長發育造成影響。
2、合適尺碼的鞋子
鞋子是為了保護腳部在走路時受到傷害,可如果穿得過大,就很可能會導致走路姿勢奇怪,影響到正常的生長發育,還可能會走著走著就崴腳,有些甚至可能誘發O型腿或者是影響腿部的發育。
因此,寶媽在給孩子購買鞋子時要儘量購買合適尺碼的,這樣才能夠讓腳部得到最好的保護,保證正常的行走。
具體如何選鞋:
a、量尺碼。讓寶寶赤腳站立在紙上,然後標記腳部兩端的位置,再拿尺子測量得出準確數據。
另外,還可以在娃穿上鞋子後,家長用手看看前面是否存在一點空餘,腳後跟是能能夠伸進一根手指,這樣的尺碼就是最佳的。
b、選質地。寶媽在寶寶選鞋子時最好選擇鞋底為3-5cm厚度的,可以起到減震效果,鞋面不要挑選過於柔軟,這樣會沒有支撐力,對腳步的發育造成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