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也有新奇事物症候群

2021-02-08 自我完善之路

你聽說過「新奇事物症候群」嗎?人們傾向於追逐新事物,新的業務構想、工具和目標,而不是始終專注於自己的工作。

它就像一個孩子,對任何新奇的事物都著迷。我中學時妹妹剛出生,她經常被任何動靜或發出聲音的事物吸引住。當孩子接近一個從未見過的新物體時,她一開始很感興趣,但很快就沒興趣了,因為這個東西失去了吸引力,然後她被下一個新奇閃光的事物吸引,周而復始。

如果你出現了下列情況,可能你已經在經歷「新奇事物症候群」:

你從一門課程跳到另一門課程,這是由每一門課程的「宣傳性的主題」所吸引;從本質上講,新奇事物症候群的問題是分心。不斷被新的想法和工具吸引,並在此過程中放棄了重要的任務。你永遠都做不完。因為你總是在嘗試新的事物,而不是完成當前的計劃;你花太多時間在新想法和新工具上,其中95%是沒用的,而不是為了完成目標去做準備;你成了萬事通,但不精通任何一項。因為你沒有花費足夠的時間去做事情。初學者、中級、老手和專家之間是有區別的,你花太多時間來當初學者,你一直在轉換注意力和從頭開始學習知識。因為你永遠不會在某件事上做的足夠好,所以你永遠也不會獲得市場領導者的相應回報。市場領導者效應就是贏家通吃的現象。大多數人只會知道每個行業的頂級領導者,因此市場領導者通常在其他所有人的市場份額中佔有巨大的領先優勢。當你不斷追求新事物時,你會花費大量時間來學習各種工具、各種技能的基礎知識,而不是依靠自己的技能鑽研透自己的領域。當你在自己的領域中處於最佳狀態時,你會比其他人獲得顯著收益——無論是金錢、知名度還是機會,顯然這是一個緩慢的過程,但真正有價值的事情從來不會一蹴而就,當你不斷被新奇事物吸引時,你將永遠沒有機會變得出色。那麼,如何保持專注並避免新奇事物症候群呢?我的建議是:了解新的並不意味著更好。明確地說,解決新奇事物症候群並不是要忽略每件事。在如今這個時代,緊跟最新趨勢很重要。但是,當你要做的就是遵循每一個新工具和新想法時,你就會浪費時間在追趕趨勢上,而不是把事情做好,把你所在的領域理解透徹。了解新的並不意味著更好,僅僅因為有人剛推出一些新產品,並不意味著它比同類產品更好。了解新事物背後的炒作。這個時代理所當然會不斷有新的吸引眼球的事物出現,新的創業公司、新的產品、新的服務。在社交媒體上,看到好評如潮的想法會產生一種烏合之眾的心態,從眾的心理,讓你感到有必要去關注,但我們要警惕。人們可能會吹噓產品或服務的出色之處,但對一些人有利的事情可能對我們並不好。即使一家公司可以向全世界承諾其產品的功能,我們仍要意識到許多初創公司的想法往往伴隨著先天的痛苦和問題。與其生怕落後總想著搶先一步,不如問問自己它如何適應當下你最緊要的事情。評估它是否適合你的工作或生活。在接受新的想法或工具之前,要評估其與你工作和生活的契合度。不要僅僅因為這是現在最熱門的事情就跟隨別人狂熱追逐。問問我們自己:這是我真正需要的嗎?它會給我的工作和生活增添價值嗎?這樣做的利弊有哪些?僅在需要時才做某事,它會為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增加真正的價值。僅僅因為別人在做某事並不意味著我們也必須這樣做。提高信噪比。管理分心的最佳方法不是通過紀律,而是通過管理分心的來源。當你陷入不斷推薦新產品的信息陷阱時,它會打擾你的專注力和思路。你必須處理查找每個建議每個信息源,評估它是否對你有利並作出決定所產生的精神負擔。這就是認知負荷,事實上不是過濾掉佔用寶貴精神能量的噪音,而是刪除低質量的信息源。評估一下你的微博、新聞軟體、微信好友、郵件,每個信息來源的信噪比是多少?噪音是指與你無關的信息,而信號是指有用且相關的信息。了解轉換成本的概念。即使一直有新工具發布,但我只會在它具有我當前工具無法提供的功能時,才會考慮使用新工具。否則,我只會粗略地瀏覽一下可用的東西,然後回到工作重點。一個原因是,當我們購物時,即使我們什麼都不需要,我們也總是會買東西。另一個原因是轉換成本,這是由於使用新產品所產生的隱性成本。轉換成本可能是金錢,也可能是學習全新系統所花費的必要時間,也可能是改變使用習慣的精神成本。當我們不斷切換到新的想法、新的項目和新的工具時,我們會整天承受轉換成本,還有可能一無所獲。採用「等待和觀察」的方法。當我們不確定時,採用「等待和觀察」的方法會有所幫助。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更新換代的周期大大縮短。比如我小時候人人都練的五筆輸入法,現在好像已經沒人學習了。當我對某件事感到50/50時,我的個人看法是靜觀其變。如果這是一個新工具,我會藉此機會查看公司的背景,預覽該工具並評估我是否真的需要它。對於新的在線工具,通常會存在集成問題和未知的錯誤。除非這是我現在需要使用的東西,並且別無選擇,否則我會認為「等待」是一種更謹慎的方法。區分新奇的事物和真實的機會。最後但並非最不重要的一點是,學會區分新奇的事物和真實的機會。閃閃發光的新事物看起來不錯,令人興奮,但最終卻會分散注意力。如今,有許多新產品看起來很有前途,但並不能為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增加價值。當我們嘗試使用它後,我們意識到自己不需要這種工具,然後我們再被另一個新奇的事物分散注意力。我們要留意真正的機會,並對閃光的新奇事物說不。真正的機會對我們的工作產生真正的影響,比如,可以極大改善我們工作流程的決策樹、腦圖等工具。你被閃光的新事物分心了嗎?現在該重新集中精力了。明確你的首要任務,然後投入10000個小時,並尋求可以真正改變的想法。我們總是要優先完成真正重要的那些事,關心真正值得關心的那些人。


你值得每次讚賞

相關焦點

  • 梅傑症候群患者你是否也有睡眠障礙?
    簡而言之,梅傑症候群睡眠障礙是指睡眠質量和數量的異常以及睡眠過程中的異常行為。這也可能是睡眠紊亂和清醒節律交替的標誌。 睡眠與覺醒的行為與其學習、情感、記憶等高級功能密切相關。它是人類的基本行為之一。目前,覺醒-睡眠的調節模式主要是通過覺醒系統和睡眠系統的自我平衡機制和晝夜節律機制來實現的。
  • 谷歌新應用FieldTrip:發現周邊新奇事物
    首頁 > 模式 > 關鍵詞 > 谷歌最新資訊 > 正文 谷歌新應用FieldTrip:發現周邊新奇事物
  • 你可能患了慢性疲勞症候群!
    (圖片來源於網絡)什麼是慢性疲勞症候群?慢性疲勞症候群,主要指以慢性或反覆發作的極度疲勞為特徵的症候群,它主要表現為在當代快節奏、高壓生活方式下,機體出現長期的極度疲勞感。慢性疲勞症候群的成因是什麼?慢性疲勞症候群患者多因腦部血液供應不足,引起組織缺氧所致,如記憶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反應遲鈍、頭暈頭痛等,繼而進一步影響睡眠。當疲勞日積月累時,人們往往因疲勞無法緩解,轉向過度食用高糖、高油脂類食物,抽菸、酗酒,最終導致人體代謝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的蓄積超過清除能力,全身血管粥樣硬化,為心腦血管事件埋下隱患。
  • 你那麼優秀卻總是單身?可能患了阿斯伯格症候群
    (原標題:你那麼優秀卻總是單身?可能患了阿斯伯格症候群) 光棍節前不少人想「脫單」,你有沒有發現身邊有這樣的人,他們可能有以下這些優點:善良敦厚、舉止溫和、善解人意、體貼入微,平常也還算是討人喜歡。但是不是他們一說到戀愛、社交,就總有一種無從下手的感覺?
  • 嗨,孤獨的朋友,你也有阿斯伯格症候群嗎?
    2009年,連續有三部關於阿斯伯格症候群的影片問世--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瑪麗和馬克思》是其中之一--這預示著公眾對這種神秘「疾病」的關注正在升溫。一方面,對阿斯伯格症候群的診斷數字不斷上升,另一方面,這些「疾病」會告訴我們更多關於心靈的秘密,讓我們更好地了解他人,認識自己。
  • 多囊卵巢症候群不能生孩子?聽說昆凌也有多囊卵巢症候群
    在我們日常的客人中,經常會出現患有多囊卵巢症候群的。她們覺得自己有病,為此情緒低落,甚至覺得因此不能生育,是「可恥的」,心理壓力異常大。多囊卵巢症候群真的不能生育嗎?當然不是!認識一下,什麼是多囊卵巢症候群?多囊卵巢症候群(PCOS)是女性常見的內分泌代謝疾病,多在青春期發病,臨床或生化表現為無排卵、痤瘡、多毛、月經異常、不孕等,常伴有胰島素抵抗和肥胖,在育齡婦女中發病率約6-10%,算比較常見,現有醫療研究還無法明確病因,多數認為是遺傳與環境因素共同的結果。
  • 世界自閉症關注日:愛因斯坦可能是艾斯伯格症候群患者,這說明了什麼?
    可是,雖然研究人員發現了一些關於自閉症譜系障礙的易感基因,但因為基因與基因之間的可相互作用,基因與環境之間的也有相互作用,令具體的遺傳方式難以明確。表觀遺傳學的介入可能為這個病症的研究提供新的方向。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有一些大眾對「成年人自閉症」有所誤解。
  • 「天才在左,自閉在右」——你不了解的阿斯伯格症候群
    但長時間的接觸觀察就會發現,這些孩子與人談論的話題僅限於自己喜歡的事物,而且不能感受到別人是否對他所說的內容有興趣。與其他類型孤獨症一樣,目前阿斯伯格症候群的發病原因尚不明確,但研究顯示,遺傳基因、生物化學、過濾性病毒、妊娠期和分娩時出現的一些問題及環境問題都可能是阿斯伯格症候群的原因。
  • 第23期:Brain: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獎賞和新奇事物加工及精神興奮藥物作用的研究
    對新奇事物追尋的增加是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的特徵,然而通過計算編碼,或是通過興奮劑藥物改變是如何影響與獎勵相關的決策,目前尚不確定。在這裡,我們使用一個已建立的強化學習任務,對30名患有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的成人和30名年齡、性別和智商匹配的對照組進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時對與獎賞相關行為的新奇效應建模。每個參與者在兩種不同的情況下接受測試,一次服用興奮性藥物,一次停用興奮性藥物。
  • 你可能有宵夜症候群
    韓國《今日亞洲》5月17日報導稱,「沒有胃口」、「不知道吃什麼」,是不是你午餐時候的狀態?很多人中午沒有胃口,乾脆不吃午餐。可是工作了一天,下班後突然感覺胃中一陣空虛。「好餓啊!」、「好想吃東西啊!」特別是加班回到家 ,這種感覺更強烈。
  • 吃東西上的嘎嘣戒指,你可能有顳下頜關節紊亂症候群
    一旦你吃了張嘴,當你吃東西時,你會感到嘎嘣,當你打哈欠時,你會覺得你的下巴僵硬,會從……掉下來,這部分不是面頰,而是耳前的關節,稱為顳下頜關節。原因是你有顳下頜關節紊亂症候群。一旦關節盤結構或形態異常,有可能會使關節運動障礙或發出異常聲音,從而引起顳下頜關節疾病。顳下頜關節紊亂症候群顳下頜關節紊亂症候群表現主要包括關節區或面部疼痛、張口度降低、關節噪聲、關節連鎖卡住、關節功能受限、食物咀嚼疼痛等。
  • 吳小莉:我喜歡一切新奇、值得嘗試的事物
    採訪就像是一種雙人對唱  記者:鳳凰掌舵人劉長樂把你的主持風格概括為「既不卑不亢又有情有義」,你是如何做到的?  吳小莉:我曾經採訪過很多人,然而不管採訪對象是誰,我的態度都是一樣的,就是把他還原成一個需要被理解、被溝通的人。只有這樣才能做到不卑不亢。
  • 視覺雪花症候群,你了解多少?
    在剩餘的3/4患者中症狀出現在20歲左右,也有40歲之後首次出現症狀的報導,症狀可突然發生。少數患者早期是發作性視覺雪花表現,之後變為持續性。多數患者的視覺症狀沒有觸發原因,少數患者是因為頭部外傷,各種腦部疾病和服用非法藥品之後出現的視覺雪花症候群,有學者認為這類屬於繼發性視覺雪花症候群,將病因不明的稱為原發視覺雪花症候群。
  • 坐飛機除了有墜機風險,還可能患上「經濟艙症候群」,怎樣預防?
    經溶栓、抗凝治療後,李先生平安度過危險期,李先生突然肺栓塞發作,我們稱之為「經濟艙症候群」。一般此病是飛機經濟艙特有疾病,但是如果長時間坐火車、巴士,甚至辦公室也都可能發生。輕者下肢水腫,重者暈厥、休克,甚至死亡。02經濟艙症候群,誰最容易中招?
  • 「年關症候群」可能是一種心理失衡
    其實,多數人都有「年關症候群」,心理專家都說了,這是積累了一年的壓力的集中爆發,就看你怎麼釋放啦。你也有「年關症候群」嗎?你又是如何化解的呢? 「年關」兩字好焦慮 小李是福州一家傳媒公司的職員,元旦剛過,他就感到好累。
  • 洗衣機也有雙層的 超新奇創意家電一覽
    於是各商家為了使自家產品銷路更好,紛紛打起個性牌,除了從外觀上吸引消費者,更多的則是在原有基礎上增加點新功能,從而加深了消費者對它的印象,這種新奇產品尤其是受到一些時尚潮人的追捧。如果你也對有創意的家電產品感興趣,那麼不妨看看下面這些,絕對讓你眼前一亮,它們不僅實用,更為你的生活增加不少樂趣。
  • 阿斯伯格症候群是什麼 阿斯伯格症候群的治療方法
    原標題:阿斯伯格症候群是什麼 阿斯伯格症候群的治療方法   7歲男童歡歡每天看電視只看新聞聯播,會跟別人滔滔不絕地講美俄政治經濟軍事關係,但是講話時的思維比較混亂。經過醫生確診,歡歡得的是典型的「阿斯伯格症候群」。那麼阿斯伯格症候群是什麼呢?
  • 什麼是代謝症候群?告訴你代謝症候群和糖尿病之間的密切聯繫
    代謝症候群是一類和人體內分泌紊亂有關的疾病,簡單來講就是人體的代謝出現了異常。根據2005年國際糖尿病聯盟的定義,代謝症候群是促使心血管疾病發作的一組高危因素的集合,包括血糖升高、腹型肥胖、血脂異常和高血壓。
  • 感謝小傢伙給予的新奇體驗
    感謝小傢伙給予的新奇體驗!有孩子前和有孩子後的生活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前感覺自己的人生看不到方向,看不到未來,每天像個機械運行的鐘表,走完二十四個小時,繼續向下一個二十四小時旋轉,似乎永無止境,時間就像是永恆了一樣,看不到跌宕起伏的變化,看不到昨天、今天、明天有什麼不同。
  • 你可能有「睡眠時相延遲症候群」
    「雖然睡眠監測參數達不到健康的標準可能與監測儀器佩戴影響睡眠有一定關係,但是自我評估睡眠健康者,可能睡眠並不健康。」王雪芹說。事實上,從睡眠醫學角度看,很多職業的從業者可能都屬於睡眠不健康群體,「醫生、護士、媒體人、軍人、乘務人員等,因為要經常上夜班,睡眠節律會受到影響。」晝夜節律與健康睡眠什麼叫晝夜節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