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發布|浙江高院、浙江僑聯關於開展涉僑糾紛多元化解試點工作方案

2020-12-16 澎湃新聞

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浙江省歸國華僑聯合會

關於開展涉僑糾紛多元化解試點工作方案

1. 總體要求。全省各級人民法院、各級歸國華僑聯合會要以習近平總書記「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的重要指示為指導,相互協作、相互配合,按照訴源治理工作的整體部署,在僑務工作領域堅持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充分藉助我省各類涉僑糾紛化解渠道、在線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平臺(ODR平臺)和移動微法院等平臺,堅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法,積極推進涉僑糾紛的多元化解試點工作。

2. 協調指導。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民四庭、浙江歸國華僑聯合會聯絡維權部分別作為法院系統和僑聯繫統涉僑糾紛多元化解的日常聯絡部門,負責指導、協調與總結涉僑糾紛多元化解工作,加強日常工作聯繫。

3. 確定重點。確定青田縣人民法院、文成縣人民法院等涉僑糾紛較多、前期工作經驗豐富的人民法院為涉僑糾紛多元化解試點工作示範法院。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浙江歸國華僑聯合會在省內複製、推廣試點工作示範法院的成熟經驗。

4. 專門機構。鼓勵省內有條件的人民法院設立「涉僑訴訟服務中心」「涉僑調解中心」等涉僑訴訟服務專門機構,負責統籌協調涉僑審判事務以及與其他相關部門、海外聯絡員等溝通、協調工作,深化涉僑服務整合實踐成果。

5. 僑聯架橋。充分藉助各級歸國華僑聯合會的紐帶作用,通過「海外聯絡員」等聯絡、服務平臺,鋪設涉僑糾紛溝通橋梁,「以僑為橋」,依法開展協助送達、調查、調解、執行等工作。充分調動海外僑領和僑胞的積極性,促進涉僑糾紛妥善化解。

6. 資源共享。探索利用現有的全省海外聯絡平臺,如青田縣人民法院和文成縣人民法院已有的海外聯絡點,僑聯的海外聯絡站等,實現全省資源共享與協作。

7. 經費保障。對於涉僑多元糾紛化解工作中產生的相關費用,包括場地租賃、人員培訓、通訊、交通、文印、補貼等費用,積極爭取地方財政的支持,形成涉僑糾紛多元化解機制的常態化經費保障機制,最大限度調動工作人員的積極性。

8. 訴前預警。僑胞通過投訴、申請協助、反映情況等形式向當地歸國華僑聯合會要求解決民商事糾紛的,經歸國華僑聯合會調處未果,且當事人可能尋求司法救濟的,該歸國華僑聯合會可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發出訴訟預警,告知相關調處情況和背景信息。

9. 審慎處理。各級人民法院受理重大、複雜、敏感的涉僑民商事案件後,應及時通報同級歸國華僑聯合會,並層報省高院相關部門;經歸國華僑聯合會協調處理後,涉僑糾紛當事人未能達成一致意見轉而尋求司法救濟的,或歸國華僑聯合會發現人民法院已受理的涉僑民商事案件較為重大、敏感時,歸國華僑聯合會應將該糾紛的背景信息通報受案人民法院。

10. 案件反饋。對人民法院正在審理的涉僑民商事案件,歸國華僑聯合會來函會商的,收函人民法院應及時將案件進展和處理情況予以反饋,屬重大、複雜、敏感案件的,還應將處理情況事先層報省高院相關部門。

11. 訴前調解。各級歸國華僑聯合會在處理涉僑民商事糾紛時,要積極進行訴前調解,儘可能引導當事人達成和解或調解協議,減少糾紛成訟率;必要時歸國華僑聯合會可邀請人民法院或僑聯法律顧問委員會參與,共同研處解決方案。

對於已經訴至法院的涉僑糾紛,經法院釋明後當事人未明確反對的,法院可在立案前將糾紛委派給各級歸國華僑聯合會調解。各級僑聯應當做好對接,對糾紛積極開展調解。

12. 訴仲銜接。各級人民法院、歸國華僑聯合會應加強與仲裁機構的聯繫,可以設立仲裁對接窗口,引導當事人之間達成仲裁協議,通過仲裁的方式化解糾紛。

13. 公證對接。各級人民法院、歸國華僑聯合會應加強與公證機構的對接聯繫,搭建訴訟公證綠色通道,努力實現涉僑訴訟文書公證的最多跑一次。

14. 委託調解。各級人民法院在案件審理中,發現涉及政策性、行政性問題或需要通過行政協調解決相關問題的,在徵得當事人同意後,可將案件委託同級歸國華僑聯合會先行調解。各級人民法院在處理當事人一方為僑胞的涉僑民商事糾紛時,在徵得雙方當事人同意後,可委託當地歸國華僑聯合會進行調解。

15. 特邀調解。各級人民法院在審理涉僑民商事案件時,可邀請同級歸國華僑聯合會的人員或轄區內有一定威望的僑胞僑眷、律師等兼任人民觀察調解團成員,共同化解糾紛。

16. 借力科技。在涉僑糾紛化解中推廣使用浙江移動微法院、在線庭審、在線送達等線上平臺基礎上,增加「智慧僑聯」建設,充分利用網際網路的技術優勢和平臺優勢,最大限度地方便與滿足僑胞僑眷的司法需求,實現訴訟服務事項跨區域遠程辦理、跨層級聯動辦理、跨部門協同辦理。

17. 司法確認。涉僑民商事糾紛在訴訟前,經歸國華僑聯合會協調處理,雙方當事人達成一致意見,並共同向人民法院申請確認調解協議效力的,人民法院應當參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調解協議司法確認程序的若干規定》進行辦理。

在訴訟中,人民法院委託歸國華僑聯合會調解,當事人達成調解協議後向人民法院申請確認調解協議效力的,人民法院應當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民事調解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依法予以審查與確認。經司法確認,一方當事人拒絕履行或未全部履行義務的,對方當事人可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18. 組織協調。人民法院和歸國華僑聯合會在省級層面設立協調工作小組,負責研究解決推進涉僑多元糾紛化解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建立日常協調機制、聯席會議機制、會商機制等。在協調處理重大、複雜、敏感的涉僑民商事糾紛時,可根據需要建立臨時協調工作小組,由人民法院、歸國華僑聯合會的相關領導共同參與調處,明確分工,落實責任。

19. 定期會商。在全省僑胞比較集中的地區,人民法院和歸國華僑聯合會應建立定期會商制度,每年至少會商一次,相互通報轄區內涉僑民商事糾紛的情況動態和中央對涉僑工作的部署要求,共同研究工作重點和對策。

20. 協調聯絡。在全省僑胞比較集中的地區,人民法院和歸國華僑聯合會應確定專人擔任涉僑多元糾紛化解機制協調聯絡員,負責具體的協調聯繫工作,切實提高調處工作的效率。

本方案由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和浙江省歸國華僑聯合會負責解釋。

編輯|趙哲位

來源|浙江天平

原標題:《權威發布|浙江高院、浙江僑聯關於開展涉僑糾紛多元化解試點工作方案》

相關焦點

  • 浙江省僑聯法顧委天台分站成立大會暨台州市涉僑糾紛多元化解工作...
    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緊扣「一法律一條例一方案」 (即《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浙江省華僑權益保護條例》、《關於開展涉僑糾紛多元化解試點工作方案》),恪守「以僑為本」,堅持「法治為基」,在廣大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心中,切實樹牢依法維權、科學維權、理性維權的觀念意識。二要聚焦「系統集成」,聚解紛之合力。
  • 省僑聯法顧委天台分站成立大會暨台州市涉僑糾紛多元化解工作現場...
    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緊扣「一法律一條例一方案」 (即《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浙江省華僑權益保護條例》、《關於開展涉僑糾紛多元化解試點工作方案》),恪守「以僑為本」,堅持「法治為基」,在廣大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心中,切實樹牢依法維權、科學維權、理性維權的觀念意識。二要聚焦「系統集成」,聚解紛之合力。
  • 長沙嶽麓區涉僑糾紛多元化解試點工作正式啟動
    中國僑網12月11日電 據湖南省僑聯網站消息,為切實維護歸僑僑眷的合法權益和海外僑胞的正當權益,湖南長沙市嶽麓區涉僑糾紛多元化解試點工作日前正式啟動,這也是湖南省首個涉僑糾紛多元化解工作試點。現場授牌 頒發調解員聘書活動現場,長沙市僑聯主席陳慧對嶽麓區人民法院、桔子洲街道學堂坡社區進行嶽麓區涉僑糾紛多元化解調解中心、嶽麓區涉僑糾紛多元化解試點的工作室進行授牌,聘請了長沙市仲裁委仲裁員、資深法官檢察官郭昊嶷、湖南天地人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投資與併購部主任遊藝等10位熱心調解工作、熟悉僑務政策並具備法律專業實操能力的專業人士
  • 中國僑聯權益保障部與最高人民法院司改辦召開涉僑糾紛多元化解...
    5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司改辦副主任劉崢率隊赴中國僑聯,與權益保障部就共同深入推進涉僑糾紛多元化解試點工作,更好地維護僑胞權益展開座談。座談中,張巖部長首先對中國僑聯及11個試點地區僑聯組織圍繞涉僑糾紛多元化解工作開展的情況、成效及面臨問題作了介紹,同時也介紹了中國僑聯海外律師委員的基本情況及其在涉僑糾紛多元化解中發揮的獨特優勢。
  • 丹東市首個涉僑糾紛多元化解服務站落戶元寶區
    12月3日,丹東首個涉僑訴調對接平臺——涉僑糾紛多元化解服務站,在元寶區廣濟街道縣前二社區成立運行。省僑聯黨組成員、市僑聯主席崔明,省僑聯權益部部長吉廣華、市僑聯副主席梅雪,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淳,副區長宋東棟等相關領導出席授牌儀式。
  • 中國僑聯權益保障部與最高人民法院司改辦、立案庭聯合主辦涉僑...
    10月27日—28日,由中國僑聯權益保障部與最高人民法院司改辦及立案庭主辦的涉僑跨境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工作座談會在青田舉行,全國司法系統的實務專家和理論研究學者、1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試點僑聯負責人、調解組織代表等共計60多人在現場參加。
  • 雲南省僑聯秘書長陳英姿一行到江城法院調研沿邊僑情工作
    12月10日上午,雲南省省僑聯秘書長陳英姿、普洱市僑聯黨組書記陶勇一行到江城縣人民法院,對涉僑糾紛多元化解工作情況開展調研
  • 浙江省僑聯法律顧問委員會天台分站成立
    12月10日下午,浙江省僑聯法律顧問委員會天台分站成立大會暨台州市涉僑糾紛多元化解工作現場推進會在天台縣召開。 連小敏致辭 連小敏向省僑聯法顧委天台分站的正式成立表示熱烈祝賀,對台州市涉僑糾紛多元化解工作現場推進會賦予授牌儀式更加豐富的活動內涵
  • 多地密集開展僑法宣傳 切實維護僑益
    福建省近日「五級聯動」開展僑法進社區宣傳諮詢活動。省、市、區(街、社區)僑務、司法部門負責人及志願者齊聚福州基層社區,發放《涉僑法律政策指南》《福建省華僑權益保護條例》等宣傳資料300餘份,專業人士現場為市民答疑解惑,開展涉僑法律諮詢。
  • 涉僑維權「汕頭模式」來了
    ,標誌著汕頭涉僑糾紛調解工作駛入了規範化、實質化的快車道。林健同志表示,涉僑糾紛多元化解工作機制希望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進一步加強部門間的聯動協作,不斷探索為僑服務新方式新方法,推動涉僑糾紛多元化解協作機制同專業性調解平臺對接,探索走出一條具有汕頭特色的涉僑糾紛多元化解之路,共同促進汕頭法治建設邁上新臺階。
  • 浙江省僑聯法律顧問委員會天台分站揭牌
    「以後遇到糾紛,這裡就是你的『娘家』,我們幫你化解。」「好的,沒想到身處海外,你們也想著我們。」日前,浙江省僑聯副主席周松一與天台海外僑胞進行現場連線,這一幕發生在天台縣矛調中心。當日,浙江省僑聯法律顧問委員會天台分站成立大會暨台州市涉僑糾紛多元化解工作現場推進會在天台召開。浙江省僑聯主席連小敏、天台縣委書記楊玲玲為浙江省僑聯法律顧問委員會天台分站揭牌。天台分站是台州唯一一家省僑聯法律顧問委員會,這標誌著省僑聯法律顧問委員會的資源,首次以常設組織的形式向台州基層延伸,將為僑益維護工作提供支撐。
  • 讓涉僑糾紛不再「棘手」
    「本以為涉外離婚訴訟耗時耗力,沒想到我的離婚糾紛很快就得以化解。」近日,一起涉外案件當事人李某由衷感慨。得益於福州長樂在國內率先成立訴非聯動海外聯調中心,建立涉僑糾紛多元化解新機制,涉僑糾紛不再「棘手」。長樂是著名僑鄉,共有海外鄉親75萬人。近年來,長樂法院受理的涉僑民商事案件呈逐年上升趨勢。
  • 武陵源區僑聯與區人民法院積極對接線上調解平臺建設工作
    紅網時刻武陵源1月8日訊(通訊員 唐寧梓 曾林君)1月7日,武陵源區僑聯一行到區人民法院對接矛盾糾紛多元化解線上調解平臺建設工作。區法院相關負責人詳細介紹了人民法院調解平臺是一種社會矛盾多元化解聯動機制。
  • 四川開展勞動爭議多元化解試點
    原標題:四川開展勞動爭議多元化解試點10月15日,記者從省法院聯合省人社廳、省司法廳、省總工會共同召開的新聞發布會獲悉,作為全國11個試點省(區、市)之一,四川正在開展勞動爭議多元化解試點,探索一條省錢、省時、省力,高效解決勞動者和企業間勞動糾紛的有效路徑。
  • 市僑聯召開七屆五次全委會議 擦亮僑務工作品牌
    、重要指示精神,部署下階段僑聯工作。利為民指出,自市僑聯七屆四次全委會議以來,市僑聯團結帶領全市各級僑聯組織,堅持為大局服務、為僑服務,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各項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績。
  • 全國首創涉僑糾紛海外聯調機制初顯成效
    長樂法院徵得當事人同意後,通過人民法院調解平臺委派涉僑糾紛訴非聯動美國長樂公會聯調中心開展訴前調解工作。說到海外聯調中心,就不得不提長樂法院協同長樂區政府僑務辦等部門依託於海外聯調中心所建立的化解涉僑糾紛「3+2」多元化解機制。
  • 海南高院與十家境內外仲裁、調解機構集中簽約 構建海南自貿港多元化解糾紛機制
    10月16日上午,海南省高級人民法院與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等十家境內外仲裁、調解機構舉行隆重的籤約儀式,構建海南自貿港公正、高效、便捷的多元化解糾紛機制,充分發揮人民法院與仲裁調解機構的工作合力,高效率低成本化解民商事糾紛。省高院黨組書記、院長陳鳳超出席儀式並講話。
  • 陝西法院多元化解糾紛5.04萬件
    陝西省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李智就陝西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情況進行了匯報。據了解,全省法院積極探索運用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2019年7月以來,共化解民商事糾紛5.04萬件。  陝西高院認真貫徹落實最高人民法院決策要求,部署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工作,印發《關於推進現代化訴訟服務中心建設的指導意見》和《全省法院訴訟服務中心建設重點工作任務分工方案》。
  • 麗江市僑聯赴上海、浙江考察學習
    原標題:麗江市僑聯赴上海、浙江考察學習7月13日至17日,麗江市僑聯黨組書記、主蓆子發貴率領各區縣僑聯主席和市僑聯相關科室負責人,赴上海市楊浦區、浙江省杭州市和溫州市考察學習沿海發達地區的僑聯工作先進經驗。
  • 江蘇高院:關於全面推進金融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的實施意見
    化解機制建設的實施意見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完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的意見》《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的指導意見》《最高人民法院 中國人民銀行 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關於全面推進金融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的意見》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進一步深化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改革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