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PLAS首度移師大灣區核心引擎-深圳

2020-12-09 騰訊網

定檔2021年4月,攜橡塑業開拓變革中的新商機

深圳, 中國 - Media OutReach - 2020年12月8日 - 當今世界正經歷劃時代的大變局,製造業所處的全球環境正發生深刻複雜的變化,既面臨著不確定性及挑戰,也孕育著新常態下的新機遇."CHINAPLAS 2021 國際橡塑展"以"新時代 新動力 永續創新"為展會主題,為橡塑行業擔當發展的"加速器",注入源源不斷的新動力,共同挖掘新時代變革中的商機.

△展館分布圖

新時代·立足雙循環融入新格局

在新冠疫情給全球經濟帶來了很多不確定性的特殊時期裡,中國正以行動努力為處於動蕩變革期的世界貢獻更多確定性.面對疫情大考,中國經濟強勢復甦,繼上半年走出"深V型"反彈曲線後,三季度國內GDP增長達4.9%.據預測,中國將是2020年全球唯一有望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經濟迅速"回血"之時,中國引導消費升級,提升自身創新能力繼續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非凡"十三五"即將收官,壯闊"十四五"即將啟航."CHINAPLAS 2021 國際橡塑展"落戶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引擎之一 - 深圳,將積極捕捉雙循環格局下中國經濟率先復甦和加速開放轉型中的新機遇.

新動力·為重塑產業點燃新動能

暢通國內循環是關鍵,著力點在於產業基礎再造和產業鏈提升.中國配套齊全的產業體系和完善的產業鏈,為科技創新及應用提供了巨大的空間,也正轉化為中國經濟和全球經濟更具韌性、更可持續的增長動能.

內需市場潛力巨大,出口延續正增長.中國超大規模的市場優勢再加上擴大內需戰略及各項消費刺激政策持續發力,中國消費市場持續回升向好,2020年9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5,295億元,同比名義增長3.3%.在全球多個國家在備受疫情煎熬的時候,中國在穩步生產製造,憑藉特有的全產業鏈優勢,外貿進出口逐季回穩,三季度中國出口5萬億元,增長10.2%.

新消費、新業態湧現,激活增長潛力.進入後疫情時代,用戶對健康、智能、環保、便捷、舒適等高階需求急速放大,如廚房小家電、健身器材等"宅經濟"相關的產品銷售及出口旺盛;生鮮配送、快遞、方便食品等逆勢飆升;多樣化、個性化、品質化的消費訴求釋放,將進一步催生更多新消費、新業態.

新基建提速,擘畫智能時代藍圖.在新基建的浪潮中,5G、雲計算、AI、物聯網等展現出巨大的發展潛能,為經濟復甦和可持續發展注入新的動力,也為橡塑產業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機遇.5G作為新基建的排頭兵,商用一周年來交出了一份靚麗的成績單:截至2020年9月底中國已建成5G基站累計超過69萬個,前三季度5G手機銷量累計突破1億臺.

全球供應鏈格局重塑,多元化需求凸顯.疫情推動全球供應鏈的回歸或多樣化,如推動供應鏈布局避免過長、過於集中某地,增加"備胎"思想.考慮到各種不確定性,未來企業在布局供應鏈時將更為注重安全可控、協同創新、具彈性、多元化、智能化和本地化.此外,關鍵核心技術受制於人成為制約發展的瓶頸,亟需破解"卡脖子"難題,亟需加強原創技術補齊國內大循環的短板.

永續創新·為可持續發展賦能

2020 年 2 月,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公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提出以可循環、易回收、可降解為導向,研發推廣性能達標、綠色環保、經濟適用的塑料製品及替代產品,培育有利於規範回收和循環利用、減少塑料汙染的新業態新模式.全球範圍內禁塑、限塑升級,塑料汙染治理按下了"加速鍵".業界積極推出替代解決方案,生物可降解塑料、消費後回收及循環再用等創新技術層出不窮.

構建塑料循環需要創新引領、科技支撐,也需要可回收性設計,即在產品設計之時就加入可回收設計思想."CHINAPLAS 2021 國際橡塑展"作為覆蓋橡塑全產業鏈的高新技術發布及交流平臺,貫穿不同應用行業及產品生命周期的每一環節,創新不息,前進不止,將繼續以技術為主導,創新驅動行業未來!

擁抱時代變革,快速響應市場新需求

無論是擴大內需、推動新基建,還是國產替代、構建塑料循環,科技創新都是源頭活水,也是夯實雙循環發展的根基與"金鑰匙".加快科技創新與升級轉型,成為橡塑企業搶佔未來和市場競爭制高點的必然之舉."CHINAPLAS 2021 國際橡塑展"落戶創新創意之都 - 深圳,將面向中國、放眼亞洲、輻射全球,積極擁抱新時代新變革,快速響應市場新需求,與業界共同探索內外雙循環下的發展之路.

今屆展會展位預訂持續火爆,已有3,600+家世界展商確定參展,包括奧地利、法國、德國、義大利、日本、韓國、瑞士、英國、美國、臺灣地區等10個國家及地區展團,充分體現了海內外企業對"CHINAPLAS國際橡塑展"的認可,以及對橡塑行業前景滿滿信心.展會推出超多前瞻性科技,以及落地的實用解決方案,既有來自全球的前沿技術,亦有自主創新強勢崛起攻佔技術高地的中國科技.現在就想尋找最新橡塑技術及供應商,可查看升級版供應商名單,足不出戶獲取3,600+家供應商的最新信息.

2020年,橡塑行業攜手共克時艱,歷經考驗勇於擔當,於逆境中求發展;2021年,將迎來"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站上這一新起點,你如約而至,我也踏步而來,相聚"CHINAPLAS 2021 國際橡塑展",抓住黃金髮展機遇,於變局中求新局.

關於"CHINAPLAS 2021 國際橡塑展"

"CHINAPLAS 2021 國際橡塑展"由雅式展覽服務有限公司、北京雅展展覽服務有限公司及雅展展覽服務(上海)有限公司主辦,中國輕工業聯合會 ─ 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中國塑料機械工業協會、廣東省塑料工業協會、深圳市高分子行業協會及杜塞道夫展覽(中國)有限公司共同協辦,並獲得多個海內外專業協會大力支持.

"CHINAPLAS 國際橡塑展"首辦於1983年,自2006年起成為全球展覽業協會 (UFI) 認可的塑料橡膠工業展,"CHINAPLAS 2021國際橡塑展"更是連續第31次榮獲歐洲塑料和橡膠工業機械製造商協會 (EUROMAP) 獨家贊助的中國橡塑展覽會."CHINAPLAS國際橡塑展"是全球領先的國際塑料橡膠展.

相關焦點

  • 定了,2020第十一屆農博會移師深圳國際會展中心!
    第十一屆中國國際現代農業博覽會(簡稱:2020農博會)將於2020年5月16-18日移師深圳國際會展中心。本屆展會總展出面積將達6萬平方米,並將吸引來自各地的超2000家企業參展。近年來,我國多個國家戰略布局落地,對我國農業市場布局產生了深刻影響。為積極響應《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
  • 2020玩具展移師深圳舉行
    11月20日,記者從第32屆國際玩具及教育產品(深圳)展覽會暨產業運行情況通報會上獲悉,2020玩具展將在深圳舉行,計劃2020年3月6日-8日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新館)舉行。移師深圳規模全面升級廣州玩具展已連續舉辦31年、31屆,有「國內玩具市場風向標」之稱。今年該展會有兩大改變:從廣州移師到深圳、規模升級。
  • 買不起深圳二環房,來看看大灣區二環?
    但其實,只要以發展的眼光和大灣區視角來看, 深圳二環買不起,我們還可以買大灣區二環。 01 大灣區核心:深港雙核,前海是未來30年強勁引擎
  • 陳鴻宇:發揮核心引擎功能,做好區域協調發展大文章
    ★ 深圳和香港都是粵港澳大灣區的中心城市,兩者共同構成了大灣區的重要核心圈,要重點加強深圳和香港之間的產業、金融、行政體制、城市治理領域的互動、對接,使「港深組團」成為大灣區深度合作的典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要以深圳等四個中心城市作為區域發展的核心引擎,增強對周邊區域發展的輻射帶動作用,加快建設國際一流灣區和
  •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時尚產業高峰論壇在深圳舉行
    作為2019深圳時裝周的重點活動之一,3月15日,「核心引擎啟創未來——首屆粵港澳大灣區時尚產業高峰論壇」在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隆重舉行,時尚產業領軍人物、國內外知名設計師、國際時尚大咖雲集「時尚福地」——福田,共商粵港澳大灣區時尚產業發展的未來格局和前景。
  • 畢馬威:在深圳成立大灣區創新創業共享中心 助力科創企業成長
    中證網訊(記者 齊金釗)12月12日,中國證券報記者從畢馬威中國相關負責人處了解到,為適應中國粵港澳大灣區創新創業業務的發展步伐,畢馬威在深圳新成立了「大灣區創新創業共享中心」。
  • 「青年是大灣區的未來」!廉思教授走進深圳虛擬大學園名校名師公益...
    讀創/深圳商報首席記者 吳吉11月29日,深圳虛擬大學園第七屆名校名師公益課堂第九講在深圳虛擬大學園重點實驗室平臺大樓舉辦。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深圳研究院首席代表廉思教授帶來《大灣區與青年——試論人口、政策、治理的三維互構》為主題的講座,吸引了百餘人到場聆聽,近千人在線參與。本次活動由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深圳市科技創新戰略研究中心主辦,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深圳研究院承辦。
  • 寶安中心區攜手前海打造「灣區核心引擎」 一批重點項目成為灣區...
    從漁歌唱晚的海濱灘涂,到朝氣蓬勃的現代化新城,伶仃洋畔,珠江口東,一河之隔,緊密攜手前海,共同打造「灣區核心引擎」的寶安中心區風華正茂。 從目前如火如荼的建設來看,寶中正不斷在為灣區未來發展蓄力,逐漸形成大灣區深圳西部商業、總部經濟與文體中心,緊密攜手前海,一批重點項目成為灣區領跑者。 無縫對接前海,打造「灣區核心引擎」 以世界知名灣區為坐標,發展勢頭迅猛的粵港澳大灣區,必將在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中佔有一席之地。
  • 深圳又多了一條城際鐵路,未來直通前海香港!大灣區核心都市區...
    因此,穗深城際的意義不僅僅是票價和速度,更在於深圳又多了一條城際鐵路,而且是在深圳西部地區。這意味著寶安區人民未來到廣州、東莞更方便了,不用再去龍華區深圳北站和羅湖區深圳站了(當然坐高鐵和去往全國各地區可能仍需要到深圳北站和深圳火車站)。  更為關鍵的是,寶安+前海進一步升級成為深圳和大灣區新城市中心的新入口,甚至成為大灣區的核心都市區!
  • 深圳、廣州、香港,誰才是粵港澳大灣區「智慧第一城」?
    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三種貨幣,粵港澳大灣區區域融合,沒有先例可循。推動互聯互通,不僅僅要站在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的層面,更關乎科技、人才、金融和制度等多個維度,挑戰和機遇並存。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全球科技炙手可熱的新領域和經濟發展的新引擎,以AI為代表的前沿信息技術,正在粵港澳大灣區互聯互通的建設中發揮出重要的作用,甚至影響到城市的發展和格局,影響深遠。
  • 法蘭克福展覽、CSGIA及特印展覽將移師深圳合辦全新網印及數碼印刷...
    來源:經濟日報法蘭克福展覽(香港)有限公司、中國印刷技術協會網印及制像分會(CSGIA)、廣州市特印展覽服務有限公司10月30日在上海的合作協議籤訂儀式上宣布,將合作舉辦中國(深圳)國際網印及數碼印刷技術展覽會。
  • 全面助力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戰略!清華大學經濟管理深圳研究院建設...
    雙方將依託研究院建設清華經管學院深圳院區和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創新管理學科,承擔學生培養、創新創業教育、人才引進、學科建設與智庫建設、合作與交流等多項職責,一幅美麗的高等教育發展畫卷正徐徐展開。籤約儀式現場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粵港澳大灣區規劃上升到國家戰略。
  • 哈工大(深圳)2020屆首批研究生畢業 粵港澳大灣區成就業首選
    12月22日,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以下簡稱「哈工大(深圳)」)活動中心裡迴蕩著學子們的錚錚誓言。當天,哈工大(深圳)舉辦2020屆第一批研究生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632名碩士研究生和24位博士研究生告別菁菁校園,踏上人生新徵途。
  • 連通穗莞深 廣州地鐵將直通深圳
    近日,廣州地鐵發布招標公告,提出對粵港澳大灣區線網優化客流預測進行專題研究。招標文件首度透露,廣州將建設三縱兩橫5條高速軌道,並向周邊城市延伸,分別是17號線、18號線、22號線、28號線以及37號線。其中,22號線延伸至東莞,進而連通深圳。23年前,西起西塱東至黃沙的廣州地鐵1號線首段通車,只有短短5.4公裡。
  •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廣州、深圳、香港、澳門四大中心...
    日前,國務院印發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全文)。《規劃綱要》中明確了香港、澳門、廣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為區域發展的核心引擎,繼續發揮比較優勢做優做強,增強對周邊區域發展的輻射帶動作用。根據四大中心城市的發展,城市發展定位也各不相同。
  • 哈工大(深圳)成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的「人才引擎」 超半數研究生選擇...
    >2019年12月24日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餘俐潔 通訊員 吳銳嬋)近日,哈工大(深圳)2020屆第一批研究生畢業,632名碩士研究生和24位博士研究生告別菁菁校園,滿載著工大的溫暖與祝福,踏上人生新徵途。
  • 廣州玩具展2020年移師深圳 契合國家發展新戰略
    中央對深圳「先行示範區」的新定位,將為深圳玩具展插上騰飛的翅膀;而深圳龐大的電商渠道,也將給展會帶來強勁動力! 2020年3月6-8日,由廣東省玩具協會、廣州力通法蘭克福展覽有限公司、法蘭克福展覽(香港)有限公司共同舉辦的「第32屆國際玩具及教育產品(深圳)展覽會」和「第11屆國際童車及母嬰童用品(深圳)展覽會」,將從廣州保利展館移師深圳國際會展中心(新館,近機場),同期還將舉辦全新升級、獨立成展的「2020國際授權及衍生品(深圳)展覽會」。
  • 香港浸會大學部分碩士課程移師深圳
    近日,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及傳理學院將兩大碩士精品課程——視覺藝術碩士課程、傳理學文學碩士課程移師深圳。  據了解,體驗設計碩士課程這一嶄新的設計範疇涉及多個領域,是一門多元卻專業的學問。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是目前香港第一所由大學創立的全學科視覺藝術院校,更是開辦亞太區唯一一個體驗設計視覺藝術碩士課程的院校。
  • 為什麼世界5G大會移師廣州?看中這兩個實力
    世界5G大會是全球首個5G領域的國際性盛會,去年在北京舉辦,今年移師廣州。 目前全省累計建成5G基站11萬多座,全省5G套餐用戶數、累計建成5G基站數兩項數據均居全國第一,基本實現深圳5G網絡全覆蓋、廣州主要城區連續覆蓋、珠三角中心城市廣覆蓋。
  • 中山民眾:深圳外溢橋頭堡,中山發展新引擎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布,當下粵港澳大灣區成為兵家爭搶熱點,機遇鋪開。9市2區中的中山雄踞大灣區幾何中心,依靠深中通道等重大交通項目,以及以1400億元布局的粵港澳大灣區綜合交通樞紐舉措,成為城市群中的連接點。而位居深中通道橋頭堡的民眾鎮,佔據深圳西進、中山東拓發展契機,在承接深圳產業、人口、資源外溢過程中優勢凸顯,區域價值迎來一場前所未有的聚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