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家店鎮地名歌/文:劉玲

2020-12-14 騰訊網

雷家店鎮地名歌(外一首)|劉玲

雷店風光四時新,鄂東茶鄉出名村。

三十二村各特色,茶葉為本地為根。

先道風景如何美,再贊各村小康奔。

英山主峰在蔡山,羊角嵯峨歲月深。

五一風光無限好,神峰山下時時春。

三山名茶進北京,遊客到此來嘗新。

高山茶質如甘露,茶香萬裡沁人心。

英山最早黨支部,蔡家畈上一盞燈。

革命火種傳全縣,黨的光輝育後生。

深溝峽谷曹家店,山水相依畫難分。

莫道方山路途遠,也是全鎮最小村。

氣候宜人空氣好,避暑休閒好養生。

誰說冷山四季冷,春華秋實也繽紛。

伍家衝下過灘村,四季風吹嘆古今。

沿街商業較活躍,農家經濟賽京津。

板塘還多黃慄樹,江畔水稻似黃金。

楊莊制茶技藝深,還有石材出該村。

杜畈也曾產天麻,阮基衝村小康奔。

垂釣都到落頭坳,新華水庫水也深。

踏青徒步遊擊寨,古戰場中尋鼓聲。

閒情看山月亮石,石斛落在東明村。

躍進飛躍新農村,家家洋樓沿路伸。

要說大村數五一,人多地廣鎮中心。

商業發達財源廣,人來雷店都必經。

原始村落天花坪,地處高山草木深。

山珍野味享不盡,風景如畫總是春。

名優產品年年有,品牌深入茶農心。

谷底深溝楊樹橋,當年鄉府此紮根。

時代風月已過去,發展經濟靠自身。

萬家衝村萬家燈,此村人物最出名。

不是風水和寶地,只因勤奮務實人。

老灌衝村最時興,河田平整地產金。

山中大村楊家莊,勞力輸出到四方。

本村農業照發展,小康生活在當今。

茶園河村茶園廟,兩村地頭黨旗飄。

兩委帶頭齊努力,脫貧致富大翻身。

板船山上板船村,依山託水好山村。

如今正逢政策好,農林經濟變現金。

茶葉種植為根本,鄉村旅遊市場爭。

路過英山來雷店,不到村莊枉青春。

若有閒情渡假來,小住幾天益身心。

話說東明村

小汶河邊時時春,惠農政策暖人心。

如今家家蓋小樓,生機勃勃新農村。

大力發展茶經濟,農業收入倍倍增。

細說村中大小事,小有成就東明村。

還有多少喜樂事,娓娓道來聽認真。

東明風景四時新,淒美故事傳到今。

橫山崗上風光好,東明山中處處寶。

遊擊寨上尋蹤跡,似聽天國戰鼓聲。

兔兒平上花滿山,杜鵑花開又一春。

最是一年秋好處,楓樹林中看落英。

求神拜佛天上廟,一年四季香火明。

江灣風水哪不好,年輕後生淘回寶。

劉坳帥哥真走俏,姚明身高潘安貌。

亂石髁的姑娘美,聰明水靈櫻桃嘴。

司議坳人有點屌,喬遷山下樣樣好。

水竹窩人真正牛,盡出老闆包工頭。

劉家灣人文化深,教育戰線出精英。

榜上劉家有愛心,不少達官和明星。

付家如今人口少,無人再做莊稼佬。

位置最佳瓦屋灣,此地最多出村官。

楓樹人才遍地有,殺豬瓦匠到處走。

佘家大灣景如畫,修身養性氣候佳。

東明本是風水地,發展要靠咱自家。

湖北省英山縣雷家店鎮

雷家店鎮位於英山縣中北部,東鄰楊柳灣鎮,西接石頭咀鎮,北至草盤地鎮,南抵紅山鎮,距縣城27公裡。總人口4.2萬人,面積172平方公裡。境內山巒起伏,風光秀美,著名的英山八景之一——「羊角嵯峨」壁立其間,風光旖旎。

行政區劃

雷家店鎮 全鎮現轄32個行政村,305個村民小組。

過路灘村、 朱家山村、 板塘坳村、 李家衝村、 伍家衝村、 曹家店村、上溝村、 蔡家畈村、冷家山村、 江家畈村、 方家山村、楊家莊村、阮基衝村、杜家畈村、 黃慄樹村、 五一村、老鸛衝村、 程家咀村、 楊家坊村、 板船山村、茶園河村、茶園廟村、 飛躍村、友誼村、新華村、 東明村、 躍進村、 萬家衝村、 蔡家山村、 汪家山村、楊樹橋村、 天花坪村。

地理

縣區地勢由東北向西南傾斜延伸狹長地帶。東北高、西南低。海拔 高度東北部為1000—1200米,中部為400—500米,南部為200—300米,最低處是方家嘴,海拔90米,最高處是北部大堂寨,海拔1729米。境內主要有東西兩條大河自東北向西南流貫全縣,於南部匯合至 浠水。地熱資源豐富,多溫泉。

「英山雲霧茶」發源地

雷家店是湖北名茶重鎮,素有「大別山茶葉第一鎮」之美譽,是「英山雲霧」茶的發源地。全鎮現有茶園面積16500畝,產量達到500萬斤,全鎮有合格中心茶場20家,制茶能手近千人。出現了「村村建基地,戶戶有茶園,山山出佳品,季季產名茶」的發展格局,其規模、質量和效益在鄂東首屈一指,是遠近聞名的茶葉強鎮。九十年代初,省茶葉專家劉付繆等曾多次親臨雷家店指導茶葉生產,並在吉子山、汪家山和蔡家山等茶場親手研製開發「英山雲霧」(天堂雲霧)系列名優茶,為雷店茶葉生產寫下了輝煌一筆。在「三山」名茶的輻射帶動下,全鎮名茶生產精品迭出,異彩紛呈。其茶顏色翠綠油潤,條索緊秀勻整,湯色嫩綠明亮,滋味鮮醇甘爽,倍受消費者青睞。在歷屆名優茶評比中,兩次榮獲「中茶杯」金獎,六次捧回「陸羽杯」金獎,在中國英山茶葉節上,連續十二年名列榜首,六次拍賣的極品均為雷店「三山」茶葉精品。2003年4月,在武漢舉行的中國英山第十二屆茶葉節中,雷店極品茶創下了公斤價4.4萬元的全省茶葉拍賣最高價。

產業化發展

在發展茶葉主導 產業的同時,該鎮還依託資源,大力發展藥、慄、菜等優勢產業,實現多業並進的產業格局。特色產業如異軍突起,東明石斛、飛躍金銀花、友誼黃花菜和化工建材等漸成特色和品牌,形成「一業為主,多業並進」的產業化發展格局。

東明村簡介

地理慨況:

英山雷家店東明村,位於北緯30.87,東經115.78 。又名小汶衝,因小汶水得名,小汶衝緣於月亮石,小汶衝名稱始於北宋天禧年間,1958年開始稱東明村,後合併為大汶衝公社,60年代又稱東明村。境內小汶河全長4KM自北向南貫川全境。

東明村面積3.6平方公裡,東鄰楊柳鎮遊擊衝村、西莊畈村,南接飛躍村,西、北同新華村接壤。全村有在耕地面積970畝,其中茶葉面積230畝。山林面積3000多畝。是典型的山地經濟,平均海拔300米。東明村交通便利,地勢平坦,土地肥沃。

特色風情:

東明村是鄂東著名的文化名村,教師名村,本村近四十年來,先後湧先出大批國家教師,(國家教師近40人,先後做過代課教師15人)佔當時總人中的6.8%,其中中小學校長十多人。有「鄂東教師第一村」美名。村大中專生200多名,佔戶籍人口的30%,留學生5人。在各級機關任科級以上幹部的達20人。

東明也是英山童謠「大月亮,細月亮,哥在屋裡做篾匠……」的發源地。

自然風光:

其境內有月亮石攬勝、大別山石斛園、司議坳茶園、楓樹林風光、和楊柳遊擊衝交界處的遊擊寨風光。

寒山居士:原名劉玲, 字鵬飛,1976年4月出生於湖北英山縣雷店鎮。資深人力資源管理師,人力資源法務師。曾供職於中國特區時報記者部,曾獲2006年度 「東莞品牌經理人」、2011年度東莞市人民政府授於的「優秀新莞人」稱號,2017年廣東省優秀職業經理人;2017年度全全國優秀職業經理人。擅長格律詩和散文創作。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湖北英山縣雷家店鎮幹群抗洪唱「大風」
    湖北英山縣雷家店鎮幹群抗洪唱「大風」通訊員 佘運舟 胡玲 鄧泉 報導:「快點挖,快點鏟,快點把堵塞水路的茅草爛棍清除掉,讓洪水儘快洩走……」6月21日傍晚,湖北省英山縣雷家店鎮李家衝村中門衝組易遷安置點上邊的河溝,發生了山體滑坡,將小河溝堵塞
  • 湖北英山縣雷家店鎮抗災自救一片忙碌
    湖北英山縣雷家店鎮抗災自救一片忙碌通訊員 佘運舟 胡玲 付義平 報導:一臺大型挖機將公路塌方的泥土大力地挖起,下面施工人員緊急施工,場面熱烈而有序。7月 8 日,大雨剛轉至小雨,為了確保公路暢通,湖北省英山縣雷家店鎮程咀村組織機械、人員抓緊時間搶修通村的塌方公路。程咀村搶修塌方公路幾天來的大雨,給雷家店鎮造成了很大的損失,部分通村通組公路、居民屋旁塌方,河堤被衝毀,農田水打沙壓。面對洪災,雷家店鎮不等不靠,組織群眾一面抗災一面進行生生產自救。
  • 英山雷家店鎮8個貧困村「借光」脫貧
    7月1日,雷家店鎮飛躍村貧困戶蔡海潮逢人便說光伏項目好。  光伏發電屬於新能源項目,綠色無汙染,一次性投資、多年收益。為幫助貧困村、貧困戶引進穩定、長久的脫貧項目,雷家店鎮科學規劃、合理安排、紮實推進,通過『光伏扶貧』模式,對貧困村、貧困戶實施光伏發電項目。  在該鎮五一村的天山上,一塊塊藍色光伏電板已安裝完畢,併網發電。
  • 湖北英山縣雷家店鎮貧困戶家的母子牛失而復得
    湖北英山縣雷家店鎮貧困戶家的母子牛失而復得通訊員 運舟 鄭簫 徐清泉 報導: 「多謝陳警官和李警官的幫助,給我找回走失了4天的母子牛,為我家挽回了一萬多元的經濟損失……」6月14日上午,湖北省英山縣雷家店鎮東明村貧困戶佘運權一邊牽著失而復得的母子牛往回走
  • 雷家店鎮「小錢實事」工程讓百姓獲得滿滿幸福感
    9月26日,英山縣雷家店鎮黃慄樹村5組村民趙立勝對村裡在通5組公路上安裝的太陽能路燈讚不絕口。村民晚上出行不便,實施路燈安裝工程;鄉村道路破損,實施路基修復工程;村民沒有活動場所,實施小遊玩工程。群眾哪裡有需求,工程就實施到哪裡。
  • 湖北英山縣雷家店鎮強化水質檢測確保農村飲水安全
    雷家店鎮強化水質檢測確保農村飲水安全通訊員 運舟 鄧泉 劉輝 報導:6月19日,湖北省英山縣雷家店鎮杜家畈村五組居民餘修其擰開自家大門外的水龍頭,讓水灌進白色塑料瓶子裡,灌滿後交給進灣入戶提取水樣的村支部書記陳敏。
  • 雷家店鎮發展紅芋助脫貧
    黃岡新聞網(通訊員朱建明 徐自立 周剛)7月28日,在英山縣雷家店鎮院基衝村五組,公路外側的紅芋地裡,插滿了各式各樣的「紅衣」。此處是該組貧困戶付維建家的紅芋地,插滿「紅衣」是為了防範野豬破壞新種的紅芋。紅芋是野豬喜愛的食物。
  • 「最美曲江人」劉玲:工作讓我很幸福
    看上去非常年輕的劉玲,其實已經做了15年教師了。劉玲的母親就是一名老師,從小,劉玲看著母親為學生批改作業,她就已經暗暗在心裡告訴自己,長大後,也要成為一名老師。「老師老師,你渴不渴呀,我給你倒水吧?」「老師老師,你看這個是我出去玩的時候看到的,我特意帶回來給你的!」
  • 雷家店鎮黨群服務中心讓群眾辦事方便快捷
    11月4日,英山縣雷家店鎮杜家畈村五組村民劉會政高興地對筆者說。雷家店鎮下轄200多個村民小組,最偏遠的村組離鎮政府10多公裡。為更好地就近服務農村群眾,今年,該鎮在提檔升級鎮駐地服務大廳的基礎上,投資新建村級黨群服務大廳4處、打造提升2處,實現所有村黨群服務中心全覆蓋。
  • 劉玲終審獲刑無期
    法治甘肅網 甘肅法制報訊(新甘肅·甘肅法制報記者李洋)近日,省高級人民法院對張掖市中級人民法院移送的被告人劉玲集資詐騙一案作出終審判決。經審理查明,2008年以來,被告人劉玲一直從事個體服裝生意,2012年12月6日,註冊成立張掖市華盾服飾有限公司,主營服飾服裝等加工製作批發零售,劉玲為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長。自該公司成立起,被告人劉玲即以做生意需周轉、購置土地、修建廠房、購買生產設備及原料周轉資金為名,除向銀行貸款外,還大肆以個人名義向社會各界人士、小額貸款公司等借高利貸。
  • 英山縣雷家店鎮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檢查確保復工復產順利進行
    黃岡新視窗網(通訊員 舒軍營 明文權 劉麗華)3月20日,英山縣雷家店鎮市場監管所和鎮衛生院的3 名執法人員來到鎮區大家庭超市進行食品安全檢查。連日來,雷家店鎮市場監管所組織執法人員深入鎮內各大超市、批發部和集貿市場等場所,開展市場食品安全專項檢查,確保全鎮復工復產順利進行。
  • 湖北英山縣雷家店鎮強化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生態護林員管理護山林
    湖北英山縣雷家店鎮強化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生態護林員管理護山林通訊員 運舟 王利洪 段兵 報導:「陳知發,男,杜家畈村二組村民,現年62 歲,小學文化程度,家有3口人………」6月19日,湖北省英山縣雷家店鎮杜家畈村二組貧困戶陳知發在《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生態護林員情況表
  • 走進患者心裡的平凡醫者|記岱嶽區婦幼保健院婦科專家劉玲
    她就是婦科副主任醫師劉玲。「要不是劉玲主任,我或許早就離婚遠走他鄉了!」「要沒有劉主任,我就沒有今天一家三口的幸福生活!」提到劉玲主任,許多已為人母的女性都很熟悉,也總有道不完的恩情。三十餘年的行醫生涯中,劉玲主任已記不清幫助過多少不孕不育患者圓夢。「患者找到我,我就有義務責任盡己所能治好他們,讓不孕不育患者重拾生活的信心!」
  • 白局+流行:在這首歌裡尋找南京最美地名
    這段串起了南京的很多地名,是不是很美?其實這是一段歌詞,它來自於一首屬於南京的中國風歌曲《莫愁,莫愁》,歌裡融合的南京白局藝術同樣引人入勝。   歌中16個詩情畫意的南京地名串起了很多人對這座城市的記憶。這首歌由「中國好聲音」周杰倫戰隊歌手江源東演唱,融合了南京白局非遺傳承人夏天的演繹,南京音樂人武弋則跨刀編曲作詞。
  • 雷家店鎮創建千畝油菜高產示範基地
    12月3日,英山縣雷家店鎮農藝師柯勝國在五一村大畈指導農民進行早期油菜科技田管。這是雷家店鎮念好「四字經」創建千畝油菜高產示範基地的一個縮影。  前期工作做「細」。在創建油菜高產基地前,該鎮邀請縣農業局技術人員到老貫衝、五一、躍進、院基衝、過灘、黃慄樹6個村調研,了解各村的地理、水利情況和農民的種植習慣,為科學創建高產示範基地提供第一手資料。  創建時間從「早」。
  • 田洪光到雷家店鎮調研脫貧攻堅鞏固提升工作
    12月20日,英山縣長田洪光在雷家店鎮調研脫貧攻堅鞏固提升工作時強調,要圍繞解決「兩不愁三保障」存在的突出問題,狠抓問題整改落實,鞏固提升脫貧成果。
  • 寧波的古詩文地名
    寧波鼓樓(拍攝於1976年) 餘德富 攝日新街(拍攝於1995年) 徐勇 攝徐春偉走在寧波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大街小巷,略加留意,就會發現很多有意思的古老地名。據說有些典故竟然能上溯到千年的古籍,還跟古詩文息息相關。詠歸路。語出《論語·先進》「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句。因地近古西社壇,舊有詠歸橋得名。日新街。語出《大學》:「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鄞縣通志》載:「日新街,北至東大路,西至東殿廟跟,東至崔衙街。」光緒《鄞縣誌》載:「日新街,本城守都司基。
  • 鄉村蝶變駐新顏——湖北英山雷家店鎮五一村美麗鄉村建設走筆
    走進湖北英山雷家店鎮五一村,一條條平坦乾淨的水泥路直通農家小院,孩子們在嬉戲玩耍,大人們在享受陽光,老人們下棋聊天,可謂「黃髮垂髫,怡然自樂」。自美麗鄉村建設開展以來,雷家店鎮五一村配套完善基礎設施,加大人居環境整治力度,全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打造了一幅「環境美、產業興、農民富」的優美鄉村畫卷。
  • 英山雷家店鎮多措並舉打響秋冬季森林防火攻堅戰
    自進入秋冬季森林重點防火期以來,英山縣雷家店鎮上下立即進入防火戰備狀態,通過早部署、早動員、廣宣傳、嚴管控、強培訓等多種舉措,全面打響森林防火攻堅戰,杜絕森林火災發生。壓實森林防火責任。
  • 英山縣雷家店鎮阮基衝村寫好鄉村振興「錦繡文章」
    近年來,英山縣雷家店鎮阮基衝村始終堅持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戰略,通過支部引領、強化基建、產業帶動,不斷擴大發展成效,寫好美麗鄉村建設的錦繡「文章」。寫好產業「文章」 助推村民致富阮基衝村位於雷家店鎮西北部,全村版圖面積3.3平方公裡,下轄5個村民小組,共有232戶754人。記者從村黨支部書記石召和那裡了解到,在2016年前阮基衝村沒有任何集體收入,村民人均年收入在2014年統計的時候還不到3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