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財經《職場健康課》)冬春交替時節,冷暖變化無常。在大家都在期待玉蘭花、迎春花綻放時,不要忽視這是個易生病的季節。感冒,作為大家生活中「最熟悉的疾病」,流感和普通上呼吸道感染,你能區分嗎?流感是如何分類的?可怕的禽流感是如何傳播的?什麼方式才能有效殺滅流感病毒?身邊人得了流感你該怎麼辦?大家都用過什麼樣的奇葩方法治療過感冒?
流感高發季你該怎麼辦
一個感染性疾病,是有自己的病原體、易感人群以及傳播途徑的。而流行性感冒,還和季節有很大的關係。
流行性感冒的病原體是流感病毒。下面是兩張流感病毒示意圖,看起來還挺可愛的吧:
據研究表明,流行性感冒的易感人群有個特點,一個是5歲以下的小朋友,還有就是65歲以上的老年人。這兩頭年齡段裡,如果突發有高熱、渾身疼痛的症狀,要高度懷疑是流感。而職場人的年齡雖然相對來講抵抗力會好一些,但是也絕對不可忽視,流感常常是病來如山倒,若真當成普通感冒來對待,不僅耽誤工作,還會給家庭增添麻煩。
季節對流行性感冒有顯著的影響。由於流行病毒在高溫環境中是不容易存活的,而在低溫中,如冬春季,天氣比較冷、溼,病毒容易存活,而且時間更長一些。
流行性感冒的傳播途徑是通過飛沫傳播,是一個可以快速致病的疾病。這也就是為什麼流感能夠迅速傳播的原因。
1918年大流感肆虐的時候,死亡人數超乎想像。對於我們來說,流行性感冒和普通感冒其實差異是非常大。它們的區別主要有:
病毒類型不一樣,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而普通感冒是由鼻病毒或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流感起病急促,24小時或者隔夜,而普通感冒會比較平緩;流感會出現39度以上的高熱症狀,而普通感冒一般只會出現低燒症狀;流感症狀以渾身酸痛乏力為主,而普通感冒症狀則以鼻塞、喉嚨痛為主;流感會有嚴重的氣急氣促,普通感冒一般較輕或不出現。
流感病毒會隨著全身血液跑,如果跑到神經中樞,會導致腦炎,腦膜炎;跑到肺部,會導致肺炎;跑到腹腔,會腹痛腹瀉;跑到心臟,則有可能誘發心肌炎,甚至有生命危險!
劉楊副教授提示流行性感冒,如果發現早、治療早,效果是相對不錯的。一般來講,以72小時為限,72小時之內症狀有緩解還好,如果症狀加重或者沒有緩解,就要高度懷疑是流行性感冒了,有必要做更進一步的檢查。有些患者得了流感,可能會有生命危險,如病毒來勢兇猛且量大導致迅速致病的,或者有吸菸史、哮喘病史等與肺部疾病有關的人群,都要高度警惕。
另外,如果患有流感,請不要上班、上學,需進行自我隔離,如已住院,請親人也不必探視,這是對自己的健康負責,也是對別人負責。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副主任醫師劉楊將做客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的《職場健康課》節目,講講如何進行甲流預防和篩查,2月18日18:05敬請觀看央視財經《職場健康課》。
(本文編輯:陳雨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