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9月25日電 (記者溫璐)「今年1至8月,全國各類刑事案件發案數下降6.2%。」今日下午召開的全國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第三次推進會透露,去年10月第二次推進會以來,全國共依法打掉涉黑組織856個、涉惡犯罪集團2458個,繳獲各類槍枝785支,依法查封、扣押、凍結涉案資產2562億餘元;破獲涉黑涉惡刑事案件13.8萬起,帶動3萬餘起多年想破而未能偵破的積案沉冤昭雪。
「打傘破網」力度不斷加大 行業亂象整治不斷深入
全國共立案查處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案件25539起,給予黨紀政務處分23366人、移送司法機關處理2395人。近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曝光了6起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典型案例,產生了強大震懾作用。全國紀檢監察機關集中力量優先查處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案件,對沒有打出「傘」或打「傘」不徹底的回溯核查、擴線深挖,實現掃黑與「打傘」共促進。
全國掃黑辦部署對社會治安、鄉村治理、金融放貸等10個重點行業領域開展專項整治。住建部、市場監管總局、人民銀行等20個成員單位召開工作推進會,建立一把手掛帥、各業務條線參加的縱橫聯合工作機制,不斷深化行業領域專項整治。各地下發「三書一函」2.4萬餘份,著力推進源頭治理,切實壓實行業部門責任。
堅決徹底推進「六清」行動 決不讓黑惡勢力僥倖過關
「針對受疫情等因素影響,一些地方『六清』行動目標任務仍然較重,『六清』行動將延續到年底。」會議強調,下一步,要嚴把「質量關」「進度表」,推動各地做到決心不變、力度不減、責任不松,力爭每條線索、每起存量案件和每個突出問題都清徹底、清乾淨,在年底拿出「線索清倉」「逃犯清零」「案件清結」「傘網清除」「黑財清底」「行業清源」六張「清單」。
會議指出,近期,全國掃黑辦對12337舉報平臺群眾反覆舉報的近1.5萬條線索,組織直接核查,其中有近4%的線索轉化成案。各地公安機關要對這些涉黑涉惡線索加快偵辦、儘快收網,決不讓黑惡勢力僥倖過關。
會議指出,越到收官階段,越要把握好法律政策的標準,依法推進案件辦理,嚴防「湊數」「突擊」等現象的發生。各級政法機關要堅持以審判為中心,在偵查、起訴、審判各個環節,堅持證據裁判,堅持正當程序,堅持正確適用法律,把每一起案件都辦成鐵案。
針對全國還有一批境外涉黑逃犯,部分案件辦理停滯的情況,會議指出,要借鑑福建等地經驗,採取有效措施,用好各種資源力量,抓捕一批潛逃境外的黑惡犯罪分子。針對一些久攻不克的「骨頭案」「釘子案」,要借鑑雲南、陝西、青海等地經驗,在省域範圍內集中精銳力量,支援辦案壓力較大的地區,加大偵辦力度。
順應掃黑除惡常態化的民心 深入謀劃「六建」工作
同黑惡勢力的鬥爭是一項長期工作。要著眼於始終保持對黑惡勢力違法犯罪的壓倒性態勢,謀劃建立健全掃黑除惡常態化機制,持續提高掃黑除惡法治化、規範化、專業化水平,不斷鞏固和深化專項鬥爭成果,推動平安中國建設邁上新臺階。
會議指出,下一步要深入謀劃「六建」工作:
一是,建立健全源頭治理的防範整治機制。堅持把源頭治理作為掃黑除惡的治本之策,對行業領域和農村地區持續強力整治,讓黑惡勢力無處生根。
二是,建立健全智能公開的舉報獎勵機制。堅持依靠人民群眾持續推進掃黑除惡,不斷完善群眾舉報獎勵機制,提高線索核查辦理質效。
三是,建立健全打早打小的依法懲處機制。堅持依法對黑惡犯罪窮追猛打,對苗頭性傾向性問題露頭就打,決不讓黑惡勢力死灰復燃、由小轉大。
四是,建立健全精準有效的督導督辦機制。堅持用好督導督辦這一利器,推動破解難點、痛點、堵點問題。要定期開展四級督導。
五是,建立健全激勵約束的考核評價機制。堅持發揮考評「指揮棒」作用,健全激勵與懲戒並重的責任體系,助力掃黑除惡常態化開展。
六是,建立健全持續推進的組織領導機制。組織領導是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