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藏40多億年的秘密被發現!地球是如何形成的?很快便知曉

2020-12-19 Diane明

地球是我們生活的家園,但是我們對它的探索,一直沒有停止過,最近就有消息稱,埋藏40多億年的秘密被發現,地球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很快我們便會知道。到底是怎麼回事?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大家對於地球有過了解了,它已經有著46億多年的壽命。不過我們人類在地球上的歷史,才不過幾百萬年。一直以來,我們對於地球的探索,就沒有停止過,儘管我們覺得地表,廣袤無邊。但是在整個浩瀚宇宙當中,地球也只不過是,滄海一粟的存在。最近就有好消息傳來,埋藏40多億年的秘密,被科學家們發現了。很多的科學家在研究宇宙的形成,其中就包括我們地球的誕生。那麼40多億年前,我們的地球,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關於這方面的討論,世界各國都有著不同的說法,不過比較科學的理論,還是來自於美國,他們的專家認為,在百億年前的時候,宇宙還是一片宇宙塵埃。這些塵埃彼此之間,相互吸引,相互聚集。經過漫長時間的演變,它們之間不斷的形成,一個又一個的圓環。

在太陽系當中,最中心的圓環,最後形成了太陽,其它的圓環,形成了各種火球。這些火球本身的溫度很高,在後期逐漸的冷卻過程中,慢慢變成了各種天體,也就是現在的金星,火星,地球等星球了。對於這種解釋,大家是怎麼看的呢?

相關焦點

  • 煤炭形成時,地球險些變成雪球
    但無論在人類社會,還是在自然界,事物往往不止扮演一種角色,珠穆朗瑪峰都曾經深藏海底,更何況經歷了數億年演變的煤炭呢?  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所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刊發的研究指出,與現在成為全球變暖的罪魁禍首正相對應的是,3億年前,煤炭在形成之時,地球險些變成一個「雪球」。
  • 新疆準噶爾盆地下埋藏著3.71億年前的古老森林
    但是,在茫茫戈壁的新疆準噶爾盆地西北角,有一個不起眼的小縣城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這裡碧草千裡、水美天藍,誰也想不到這片草原之下竟然埋藏著3.71億年前的古老森林。早在2015年,徐洪河團隊就在該地區發現了直徑70釐米的植物莖幹化石。 「3.5億年前,地球處於泥盆紀,塔城地區曾是由一系列火山島弧都構成,這些火山島弧都分布在古赤道北部,熱帶地區的淺海之中,這裡氣候炎熱而溼潤,島嶼上植被茂盛,孕育了我國最古老的森林。」徐洪河告訴記者。
  • 2億年前一場持續百萬年的暴雨,形成原因被發現,劉慈欣:要警惕
    在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上,有著非常多的自然現象,降雨就是其中的一個,這一自然現象,是地球水循環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雖然降雨對於我們來說非常重要,但如果某個時期突然連續降雨,那麼無疑會變成地球的「噩夢」。根據一項科學研究發現,地球在2億年前,曾經出現過一場持續百萬年的暴雨,這場暴雨直接導致了地球第三次物種大滅絕,如今我們稱它為「卡尼期洪積事件」。「卡尼期洪積事件」到底有多可怕?
  • 地球是巖石行星,這麼多巖石是如何形成的?
    其中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屬於巖石行星,被稱之為類地行星;餘下的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屬於氣態巨行星,被稱之為類木行星。類木行星不僅是氣態的,質量和體積也很大。類木行星普遍比類地行星大。需要注意,氣態行星並非完全由氣體構成,其內核仍然是固態的。類木行星的主要構成成分是氫和氦,這也是太陽的主要構成成分。那麼地球等巖石行星的巖石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 來恐龍之鄉 找尋埋藏在化石中的秘密
    來源:中宏網恐龍是生活在大約2億3500萬年至6500萬年前、能以後肢支撐身體直立行走的一類動物,支配全球陸地生態系統超過1億6千萬年之久。恐龍在6500萬年前白堊紀結束的時候突然全部消失,成為地球生物進化史上的一個謎,而這個謎底被埋藏在化石之中。諸城位於山東省東南部,在世界版圖上只是一個不起眼的小縣城,但它卻是中國乃至世界上罕見的恐龍化石寶庫。諸城不僅出土了世界上最大的鴨嘴龍化石,而且還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恐龍化石集群埋藏地,因此它也被原國土資源部命名為"中國龍城"。
  • 國內研究團隊新成果:7億年前誰讓「雪球地球」解凍
    研究人員對貴州東部地區一處斯圖特冰期之上的沉凝灰巖樣品進行測年,得到斯圖特冰期的結束時間為6.588億年前。另一處雲南東部馬裡諾冰期頂部沉凝灰巖的沉積年齡為6.346億年前,這與此前在湖北宜昌進行的類似測年結果基本一致,表明馬裡諾冰期結束於距今6.35億年前。「來自華南的年代地層學數據,與此前其他地區的測年研究吻合得很好。
  • 2億多年前那場持續200萬年的降雨,形成原因再次出現,人類要警惕
    據科學家研究發現,地球上降雨持續最久的時期是在2.34億年前,那一次的持續降雨不僅引發了第三次大規模的物種滅絕,同時也促成了恐龍的誕生,這就是「卡尼期洪積事件」。
  • 《流浪地球》破40億 連續多日問鼎電影院單廳票房冠軍
    原標題:僅用15天,《流浪地球》成中國影史第二部票房破40億電影上映15天,《流浪地球》票房終於突破40億元大關。2月19日晚,電影《流浪地球》官方微博表示,《流浪地球》累計票房達40億元人民幣。
  • 地球是如何形成的?科學家:地幔中一種罕見霓虹燈點亮地球形成
    趣味探索訊 儘管人類已經在地球上生存和繁衍了數萬年,但是人類對太陽系的演化和地球形成卻還處在一個不確定的階段。不過今天,來自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科學家終於在地球地幔層中找到一種罕見的霓虹燈物質,證明地球的誕生方式,統一了紛爭多年的理論。
  • 射洪竟埋藏著1億多年前的遠古森林!
    ▲射洪矽化木國家地質公園恐龍雕塑 圖據網絡探訪「地質歷史萬卷書」 記載1億多年前喬木模樣王永棟迷上矽化木很多年了,從2005年開始,他先後帶領團隊十多次來四川射洪及周邊作實地考察在矽化木發現遺址,成都商報客戶端記者看到,這些碩大的矽化木集中而完整地嵌在巖層裡,植物的紋路清晰可見,而這些化石,正是1億多年前喬木的模樣。王永棟告訴成都商報客戶端記者,射洪矽化木是距今1.5億年的侏羅紀晚期形成的矽化木化石,如果說自貢是侏羅紀恐龍為代表的動物群聚集地,射洪就可以說是侏羅紀遠古森林的重要而獨特的集中產地代表,反映了當時地球的植被面貌。
  • 又發現一個地球2.0?坐3億年高鐵能到
    近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發現了一顆系外行星,編號為TOI 700d,並宣稱這顆行星可能存在液態水。消息一出,「首個可能宜居的地球大小行星被發現」這一話題便迅速登上微博熱搜榜。圖片來源:NASA官網一時間,行星TOI 700d佔盡了風頭。
  • 距今75億年!發現迄今為止最古老的物質,比地球和太陽系還要古老
    75億年前的星塵。 當專家們發現一塊星塵,它的年齡是地球上宇宙年齡的一半以上時,他們震驚了,因為它可能掌握著恆星和行星形成的答案。50年前,星塵號被一顆流星帶到地球,並在澳大利亞被發現。這些物質被稱為前太陽系顆粒,這是一種聞起來像「腐爛的花生醬」的礦物質,是在太陽形成之前形成的,使它們成為宇宙的「時間膠囊」。
  • 世界地球日:看看地球46億年都發生了什麼
    說到地球的歷史,可能會讓人感到困惑又著迷。之所以感到困惑,是因為地球的歷史太久遠了(46億年),人類文明與之相比較,只是瞬息之間。但地球在漫長的46億年裡,過得並不乏味,經歷了大陸的聚合與分離、生物物種的大爆發與滅絕等一系列重大事件,去探尋這些事件的起因、過程及結果,又是令人著迷甚至回味無窮的。
  • 40億年前的太陽是如何誕生的,它又將如何毀滅?
    40億年前的太陽是如何誕生的,它又將如何毀滅?太陽對於宇宙而言,只是一顆非常普通的恆星,但對於太陽系而言,它卻是主宰。在太陽系中,有八顆行星當然包括我們地球,此外還有一些矮行星、彗星和太陽系中無數其他小天體都在太陽強大的引力下圍繞太陽運行。
  • 地球2億年後面目全非,科學家推測4個可能形成的超級大陸!
    據每日郵報11月28日報導,有科學家表示,地球內部板塊正以每年幾釐米的速度在地球上移動,未來2億年後必然會聚在一起形成一個新的超級大陸。地球上最後一個超級大陸為Pangea,大約在3.1億年前形成,並在1.8億年前開始分裂,而這一塊單一的超級大陸在未來也還將重演。
  • 距離地球1.3萬光年!形成於80億年前!銀河系發現最大恆星團
    近日,加州理工學院的物理學家發現,銀河系中應該還有其他文明,只不過它們在數十億年前就已經滅絕了。科學家發現在距離地球1.3萬光年的位置距離了大量的恆星,它們形成於80億年前,這些恆星數量佔據銀河系中恆星數量的絕大部分,在80億年前,這裡也是銀河系中最大的恆星團集聚地。
  • 有史以來發現的最古老化石,揭示了35億年前地球上的生命
    人們在西澳大利亞的一個世界上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巖石礦床之一——巖層 Apex Chert 中採得一個巖石樣品,並且很快就發現它含有地球早期生命的證據。UCLA 和 UW-Madison 的研究人員已經證實,在位於西澳大利亞的一塊近 35 億年前的巖石中發現的微觀化石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古老的化石,並且也是地球上生命最早存在的直接證據。
  • 【參考資料】2億年後地球什麼樣?會形成一個新的超大陸
    據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1月25日報導,研究人員日前發表報告稱,未來歐亞大陸將與美洲大陸發生碰撞,形成一個新的超大陸。2億年後的地球會是什麼樣的呢?這顆地球出現的時間距離現在已經過去了近2億年。這時候七大洲已經合併在一起,形成了一個新的超大陸,而這個新的超大陸已經將過去的各個大洲全部囊括在內。研究人員將其命名為「阿馬西亞」。這很有可能就是地球在遙遠未來的樣子。報導稱,實際上,這種情況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在我們的世界裡,萬事萬物都在運動,即便是那些乍一看不會動的物體也在緩慢運動。大陸移動就像地幔上的巨型石舫。
  • 40億年前,月球磁場強度是地球2倍,不過是曇花一現
    趣味探索訊 月球質量是地球質量的1/81,月球體積是地球體積的1/49,如果按密度計算,月球小於地球,不過最近,來自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一項新研究得出一個不可思議的結果:月球磁場的強度曾經是地球磁場強度的兩倍。
  • 國外發現距今約20億年藍藻化石,這種化石發現,具有重大的意義
    接下來讓我為您揭秘: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大約形成於45億年前,而人類祖先類人猿最早的出現年代,被認為是大約5000萬年左右,為何兩者可以差出這麼長的時間呢?這是因為在地球剛形成的很長一段時間中,其環境根本不適合人類生存,比如最開始,地球只是一個巖石和宇宙塵埃組成的行星,而它的來源,是一顆古老的恆星大爆炸時產生的碎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