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 周玉林
□ 楊清舜
為搶救兩名危重兒童,雲南省德宏州人民醫院兒科醫生龔靖強9天9夜不回家;墊付4萬多元,兒科醫生全力救治緬甸早產的三胞胎兄弟……
「我們是全省第一家引進高頻呼吸機,開始一氧化氮吸入運用的醫院;在全省首次開展新生兒重度窒息亞低溫治療;新生兒科實力位於全省三級綜合醫院前列……」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人民醫院兒科主任尹兆青說,兒科醫生的醫術和責任心,再加上好的醫療設備,我們的兒童健康就有了保障。
德宏州地處偏遠的西南邊境,少數民族眾多,經濟社會文化發展相對滯後,十多年前,因醫療條件限制,德宏的新生兒救治極為困難。
為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德宏州政府婦兒工委大力實施《德宏兒童發展規劃(2011-2020年)》,認真落實兒童優先原則,加大指導和督導力度,協調、整合各部門資源,切實把兒童發展規劃的貫徹實施與邊疆兒童的現實需要結合起來,以解決重點難點問題為突破口,採取有力舉措,確保德宏兒童事業與經濟社會同步協調發展。
負責呵護兒童健康的德宏州人民醫院兒科建立了6個病區,兒科門診有普通門診、急診、小兒外科門診、康復兒保門診,住院部有新生兒病區、一病區、二病區、小兒外科和康復兒保病區。
不僅如此,該醫院兒科還積極開展科室人才培養和隊伍建設,鼓勵幹部職工加強業務學習;選派60多名醫生到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學習,參加中加(加拿大)新生兒醫護人員培訓。與此同時,醫院兒科還成為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臨床」基地,並加入該醫院西部人才計劃。
地處中緬邊境,德宏州人民醫院兒科還承擔著呵護緬甸邊境兒童健康的責任。近年來,該醫院每年診治的緬甸邊境新生兒和兒童達百人以上。
「無論是中國還是緬甸的新生兒和兒童,我們都一視同仁。遇到家庭經濟困難的緬甸患者,也會盡最大努力給予幫助。」尹兆青說。
2017年11月,緬甸一早產的三胞胎兄弟到兒科救治,當時3個孩子生命垂危,全部用上了呼吸機。經過醫生奮力搶救,終於把3個孩子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搶救共花費5萬多元,可孩子的父母只有能力支付1萬多元。
雖然不大通中國話的孩子父母只會說兩句簡單的謝謝,但透過他們的眼神,醫生們依然感受到了他們無法說出的感激之情。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為了提高緬甸兒科醫護人員的救護能力,經過多方協商,德宏州人民醫院兒科還承擔了由復旦大學附屬醫院出資、由州人民醫院兒科負責師資的兩期緬甸兒科醫護人員培訓,緬甸30多名醫護人員分兩批到州人民醫院兒科培訓了兩周。
德宏州委常委、副州長、州婦兒工委主任王偉表示,德宏州婦兒工委、州衛健委、州人民醫院兒科將繼續在中緬邊境發揮輻射中心作用,用心盡力呵護兒童健康,讓中緬邊境的兒童沐浴在溫暖的陽光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