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中緬邊境兒童沐浴溫暖陽光裡

2020-12-23 中國婦女報

□ 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 周玉林

□ 楊清舜

為搶救兩名危重兒童,雲南省德宏州人民醫院兒科醫生龔靖強9天9夜不回家;墊付4萬多元,兒科醫生全力救治緬甸早產的三胞胎兄弟……

「我們是全省第一家引進高頻呼吸機,開始一氧化氮吸入運用的醫院;在全省首次開展新生兒重度窒息亞低溫治療;新生兒科實力位於全省三級綜合醫院前列……」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人民醫院兒科主任尹兆青說,兒科醫生的醫術和責任心,再加上好的醫療設備,我們的兒童健康就有了保障。

德宏州地處偏遠的西南邊境,少數民族眾多,經濟社會文化發展相對滯後,十多年前,因醫療條件限制,德宏的新生兒救治極為困難。

為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德宏州政府婦兒工委大力實施《德宏兒童發展規劃(2011-2020年)》,認真落實兒童優先原則,加大指導和督導力度,協調、整合各部門資源,切實把兒童發展規劃的貫徹實施與邊疆兒童的現實需要結合起來,以解決重點難點問題為突破口,採取有力舉措,確保德宏兒童事業與經濟社會同步協調發展。

負責呵護兒童健康的德宏州人民醫院兒科建立了6個病區,兒科門診有普通門診、急診、小兒外科門診、康復兒保門診,住院部有新生兒病區、一病區、二病區、小兒外科和康復兒保病區。

不僅如此,該醫院兒科還積極開展科室人才培養和隊伍建設,鼓勵幹部職工加強業務學習;選派60多名醫生到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學習,參加中加(加拿大)新生兒醫護人員培訓。與此同時,醫院兒科還成為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臨床」基地,並加入該醫院西部人才計劃。

地處中緬邊境,德宏州人民醫院兒科還承擔著呵護緬甸邊境兒童健康的責任。近年來,該醫院每年診治的緬甸邊境新生兒和兒童達百人以上。

「無論是中國還是緬甸的新生兒和兒童,我們都一視同仁。遇到家庭經濟困難的緬甸患者,也會盡最大努力給予幫助。」尹兆青說。

2017年11月,緬甸一早產的三胞胎兄弟到兒科救治,當時3個孩子生命垂危,全部用上了呼吸機。經過醫生奮力搶救,終於把3個孩子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搶救共花費5萬多元,可孩子的父母只有能力支付1萬多元。

雖然不大通中國話的孩子父母只會說兩句簡單的謝謝,但透過他們的眼神,醫生們依然感受到了他們無法說出的感激之情。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為了提高緬甸兒科醫護人員的救護能力,經過多方協商,德宏州人民醫院兒科還承擔了由復旦大學附屬醫院出資、由州人民醫院兒科負責師資的兩期緬甸兒科醫護人員培訓,緬甸30多名醫護人員分兩批到州人民醫院兒科培訓了兩周。

德宏州委常委、副州長、州婦兒工委主任王偉表示,德宏州婦兒工委、州衛健委、州人民醫院兒科將繼續在中緬邊境發揮輻射中心作用,用心盡力呵護兒童健康,讓中緬邊境的兒童沐浴在溫暖的陽光裡。

相關焦點

  • 中緬邊境事件別被「煙幕彈」迷惑
    中國邊民傷亡事件,既然是國際事件就必須依照國際法辦事,須在具體的取證、調查、分析和交涉中保持足夠定力
  • 通訊:探訪中緬邊境上的拉祜族福堂
    中新社普洱5月30日電 題:探訪中緬邊境上的拉祜族福堂  中新社記者 保旭 史廣林  恰逢每周一次的大集市,家住中緬邊境的雲南省瀾滄縣糯福村龍竹篷村的李家保,原本一大早就去趕集了。但中途接到電話說,有外人來村裡了解福堂的情況,他就急忙趕了回來。  記者便是他電話中得知的「外來人」。
  • 中緬邊境難民在中國尋生機 會說中文用微信
    鳳凰衛視5月1日《鳳凰大視野》,以下為文字實錄: 陳曉楠:就在果敢戰事爆發了一個多月之後的3月13號,一架緬甸戰鬥機越過中緬邊境,在中國境內投下了炸彈,並且炸死的5名中國公民,炸傷了8個人,這場本來和中國沒有太大直接關聯的戰爭引發了中國政府和民間的廣泛關注,有人說這是緬甸飛行員技術差,誤入中國並且投彈,有人說是緬甸政府在中緬邊境問題上的一直很囂張
  • 緬甸難民湧入中緬邊境 中國已收容近3000人
    【觀察者網綜合】據外交部發言人耿爽今天介紹,11月20日,緬甸部分民地武與政府軍在緬北地區臨近中緬邊境的緬方一側發生交火。部分衝突地區有零星流彈落入中方,一名中國邊民手臂被流彈擊傷。中方已向緬方提出交涉,並採取措施加強邊境管理,保護邊民人身和財產安全。中國駐緬甸大使館已提醒中國在緬公民注意安全,儘量避免前往衝突地區。
  • 助力邊境疫情防控!雲南海膠慰問雲南景哈哈尼族鄉中緬邊境9個疫情...
    雲南海膠慰問雲南景哈哈尼族鄉中緬邊境疫情防控點助力邊境疫情防控 踐行國企使命擔當11月15日,海南橡膠雲南海膠橡膠產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雲南海膠」)慰問組深入雲南省景洪市景哈哈尼族鄉的中緬邊境疫情防控一線
  • 探訪松山戰役遺址 中緬邊境遊記(一)
    汽車之家2012年12月6日報導  [汽車之家 精彩遊記] 與以往的旅遊觀光不同,此次我將前往雲南的中緬邊境,追尋當年中國遠徵軍在滇緬戰場發生的一些故事,我此行路線中的龍陵
  • 逃離寒冷 入住全球陽光沐浴的11家溫暖酒店
    【環球網綜合報導】凜凜寒冬,我們都在尋覓溫暖的地方:陽光普照,碧海藍天,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享受生活的美好。不用你費心苦苦搜索,已經有人為你做出了列表。現在,就讓我們跟隨美國著名報紙《今日美國》網站逃離寒冬,入住陽光沐浴的溫暖酒店吧。
  • 河南重拳打擊中緬邊境電信網絡詐騙 抓獲「背包客」408人
    中新網鄭州11月28日電 (記者 劉鵬 李貴剛)河南省公安廳28日通報,該省警方近日發起的「雷霆35號」中緬邊境反詐行動,共抓獲「背包客」嫌疑人員408人,刑拘379人。通報稱,2019年11月1日至20日,在公安部打擊整治中緬邊境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專案指揮部的統一指揮部署下,河南省公安廳組織11個省轄市公安機關發起「雷霆35號」中緬邊境反詐行動,針對將贓款運出境外,向緬北詐騙團夥「輸血」運送資金的「背包客」嫌疑人開展集中抓捕。
  • 在中緬邊境,這些「緬甸女孩」翻牆到中國,從事的行業令人心疼
    其中中越邊境以及中緬邊境城市也出現了讓國內遊客好奇的現象,即使是中緬邊境城市的女孩,每天也會偷偷越過中緬邊境的圍牆來到中國,他們是來旅遊還是生活呢?這到底是怎麼回事?中國有他們想要的嗎?或者中國有她們喜歡的小夥子嗎?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在中緬邊境,這些「緬甸女孩」翻牆到中國,從事的行業令人心疼。
  • 青海最後一名涉惡目標逃犯從中緬邊境押解回青
    文思睿 攝中新網西寧12月3日電 (文思睿)12月3日,由公安部督辦、青海省海東市互助縣公安局懸賞緝捕的青海省最後一名涉惡目標逃犯刁永富被互助縣公安局赴中緬邊境追逃工作專班順利押解回青。標誌著青海省公安機關公開懸賞緝捕的31名重大涉嫌黑惡犯罪在逃人員全部到案,青海掃黑除惡「逃犯清零」行動圓滿收官。
  • 中緬邊境雲南德宏州將公職人員吸毒納入法律制裁範圍
    中緬邊境雲南德宏州將公職人員吸毒納入法律制裁範圍 2016-05-10 22:04:40  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地處中緬邊境,毗鄰世界上最大的毒源地「金三角」,也是一個集境外毒品過境、中轉集散和毒品消費為一體的毒品危害重災區。為有效遏制毒品危害,近年來德宏州高度重視禁毒工作。
  • 海科融通將停止中緬邊境地區業務 嚴禁合作夥伴寄送其POS終端
    據行動支付網了解,海科融通今日發布最新公告稱將停止所有產品在雲南省西雙版納地區、德宏地區、臨滄地區、普洱地區、保山地區、紅河地區等中緬邊境地區新增和開展業務,嚴禁其他地區的合作夥伴向上述中緬邊境地區寄送海科融通POS終端。
  • 中緬邊境雲南德宏繳獲毒鴉片70餘公斤
    中新社雲南德宏11月27日電 (肖林)雲南德宏邊境管理支隊27日通報稱,該支隊近日在中緬邊境查獲一起特大走私毒品案,抓獲犯罪嫌疑人1人,繳獲毒品鴉片74.6千克。「有人從境外購買一批毒品將入境!」11月12日,德宏邊境管理支隊盈江邊境管理大隊接報後,立即組織專案組深入邊境一線摸排調查、循線查緝,並部署多個堵截組在邊境重點路段蹲守,堵住其內流通道。
  • 關閉7年後 打洛中緬邊境一日遊明年1月1日重新開放
    中廣網北京12月29日消息(記者陳鴻燕)雲南西雙版納打洛中緬邊境「一日遊」關閉7年後即將從明年1月1日開始重新開放。遊客到西雙版納遊玩,再花300元左右就可從景洪乘車到打洛邊境體驗勐景來——中緬第一寨的迷人風情。
  • 重慶園博園關愛福利院兒童 邀賞菊花遊冰雪樂園沐浴溫暖
    重慶園博園關愛福利院兒童 邀賞菊花遊冰雪樂園沐浴溫暖  【解說】11月4日,重慶園博園舉行「情暖金秋-沐浴關愛」福利院兒童科普遊公益活動,邀請重慶兒童福利院的30多名師生前往園博園賞秋菊、遊冰雪樂園、觀非物質文化遺產表演,學習科普知識,讓福利院的兒童們感受到社會的溫暖。
  • 公安部刑偵局:9月至今已有784名中緬邊境電信詐騙「輸血背包客」落網
    公安部刑偵局局長 劉忠義圖片來源:公安部刑偵局封面新聞記者 柳青封面新聞記者11月18日從公安部刑偵局了解到,11月14日至15日,打擊整治中緬邊境電信網絡詐騙專案指揮部組織遼寧據悉,正在中緬邊境督導調研打擊治理整治網絡詐騙犯罪工作的國務院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工作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主任、公安部刑偵局局長劉忠義與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海關總署、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等部際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及國家移民局、公安部部分業務局有關負責人,共同參加了集中抓捕行動啟動儀式。
  • 疫情過後,我們一定要沐浴在世間最溫暖的陽光裡!
    春暖花開冬天已經過去,春天就要來到,等春暖花開的那一刻,我們一定在陽光下努力奔跑,沐浴陽光、沐浴希望。一、約好春日的陽光居家隔離的第七天,從春節到現在,真的出去地太少了,沒有想到有一天自己會這麼宅,宅的感覺快要發黴。
  • 中緬邊境上的神奇遇見,國境線是竹籬笆一口井兩國人用
    在我國的西南有一個小城名字叫做瑞麗,這裡有一個神奇的寨子,很多人都會特意來這裡走一走,這就是有著一寨兩國之稱的邊境村寨。中國的這邊叫做銀井,緬甸的一邊叫作芒秀,在寨子裡面,有很多神奇的地理奇觀。在寨子裡閒庭信步,一樹兩國、一屋兩國、一橋兩國都讓人覺得新奇,不同國籍的寨子風俗習慣完全一樣,雖然屬於兩個國家,可是卻並不影響他們往來。一寨兩國是一個傣族村寨,一寨兩國的地理奇觀充滿了異域風情,國境線沒有明顯的界域,或者是竹籬笆,或者是水溝,穿越寨子蜿蜒而過,在寨子裡閒庭信步,尋找獨屬於這個村寨的標誌性建築。
  • 沐浴陽光,讓少年兒童茁壯成長
    一句句真情叮囑,一個個重要指示,凝聚著總書記對祖國未來的真摯關懷和殷切希望……【故事一】 溫馨的兒童之家撒滿愛的種子「蘋果,蘋,果……」在呼和浩特市兒童福利院,6歲的腦癱兒童小剛隨康復老師一遍遍跟讀。半天的康複課程結束,他已經能慢慢地說出「蘋果」一詞。
  • 中緬建交70年 滇緬胞波情誼續新篇!
    紀念館的電子顯示屏上,播放著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於1957年剪輯製作的《中緬邊境人民聯歡》。「我家就住在離這裡不遠的小巷子裡,我經常散步來這。這個紀錄片我看過無數次了,每次觀看都會覺得內心無比激蕩。」老人名叫何正倫,今年87歲。1956年12月,時年23歲、在潞西縣(今芒市)政府衛生科工作的何正倫被抽調擔任中緬兩國邊民聯歡大會的警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