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這些天,各個高校的錄取通知書陸續送到了考生手中。
廣東雷州的一個村子裡,一名考生拿到了清華大學的錄取通知書。
曹燦父母接過兒子手中的清華大學錄取通知書,別提有多開心了。
很快曹燦被清華錄取的消息就在村裡傳開了。
曹燦同村的鄉親們還為他拉起橫幅,放起鞭炮,整個村子比過年還熱鬧。
曹燦父親開心得不得了,已經預訂好了酒席,要為兒子慶祝。
曹燦被清華錄取的事情被傳到了當地政府微信群,有人分享了曹燦的入學通知書。
但是讓人吃驚的事情發生了!
有人發現這份錄取通知書不對勁——不僅格式和顏色與清華大學錄取通知書不一樣,還有很多錯別字。「高等學歷」寫成了「高度學歷」,「報到時間」寫成了「報到時間」。
有人打電話去清華核實,很快就發現,錄取通知書是假的!
曹燦父親知道這件事後,拉著兒子去查高考成績,不查不要緊,一查差點氣暈過去。
高考滿分750分,曹燦只考了235分,連三本都不夠。
到了這一步,曹燦才承認,這份通知書是他花了3000元買的。
曹燦爸媽簡直欲哭無淚!鄉裡鄉親都認識,之前搞這麼大的陣仗,現在被狠狠打臉,他們一家人在當地都沒辦法抬頭做人了。
曹燦父親說:
一家人的臉面都被丟光,在村裡根本抬不起頭,都想搬離村子了。
而曹燦,已經和親戚離開了村子,出去打工了。
02
網上有不少網友疑惑,這麼明顯的謊言,曹燦的父母怎麼就信了?難道他們不知道自己兒子平時的成績是如何的嗎?
實際上,曹燦的父母,可能真不知道。
曹燦的成績一直不太好,上一年高考成績不好,他父母希望他復讀一年,考個大學。
曹燦為了哄父母開心,一直用假成績欺騙父母,父母平時忙於生計,沒有太多精力去關注孩子的真實情況,因此也就當了真。
如果說這則新聞看起來只是有些荒誕,那麼下面這則同樣也是關於撒謊的故事,就讓人毛骨悚然了。
03
2010年11月深夜,加拿大警方接到一通報警電話。
報警的是名24歲的女性,名叫珍妮弗,她說有歹徒闖進她家,她被綁在樓上,她父母在樓下,她還聽到了槍聲。
警察趕到時,珍妮弗的母親已經死亡,她父親也中了槍,性命垂危。珍妮弗父親被送到醫院搶救,雖然保住了性命,但一直處於昏迷狀態。
警方對這個案子調查了很久,但沒辦法確定歹徒的身份。
直到有一天珍妮弗父親醒了過來,對大家說出了一個驚人的真相——那群殺害他們夫婦的歹徒,是女兒珍妮弗僱來的!
在眾人眼中,珍妮弗學習成績優異,一直都是乖乖女,為什麼會對父母做出這樣殘忍的事情?
珍妮弗的父母是越南華裔,他們多年前移民加拿大,把女兒珍妮弗也帶了過去。
自己每天辛苦打工,做著藍領工作,希望孩子通過教育進入西方中產階級,幾乎是每一代移民的夢想,珍妮弗父母也不例外。
為了女兒好好學習,未來接受更好的教育,他們對女兒珍妮弗從小實行嚴格管教。
珍妮弗從四歲開始就被父親要求去學滑冰學鋼琴,還要求珍妮弗每門學科的成績必須都是A。
為了讓女兒一直保持優異的成績,他們不許珍妮弗交男朋友,甚至連珍妮弗的社交都要幹涉。
但珍妮弗的成績並沒如爸媽希望的那樣,一直都保持A。
隨著學業難度增加,珍妮弗的成績其實越來越差。擔心父母知道自己的真實成績,珍妮弗開始偽造自己的成績單。
珍妮弗的父母一直以為女兒成績優秀,也就沒有太關注她真實的情況。
其實珍妮弗高中畢業後沒有考上大學,但是她偽造了一個名牌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並且每天都出門假裝上學去了。
在高中時,珍妮弗已經無心學習,開始結交一些社會人士,她也交往了一個男朋友。
可珍妮弗的謊言還是被戳穿了。
發現女兒連高中都沒能畢業的真相後,珍妮弗父母氣壞了。他們禁止女兒外出,更禁止她和男友來往。
這下,珍妮弗心裡對父母的怨恨徹底爆發。
她與男友商量後僱了3個殺手,偽造一起入室搶劫,準備殺害父母。
04
在亞洲傳統文化中,父母對孩子有很多期待,並且不少父母認為,孩子想要成功,只有通過好好學習,接受精英教育這一條路。
實際上,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任務應該是發展孩子的健全人格,如果父母只把關注點放在孩子成績上,根本看不到孩子真實的樣子——孩子完全可以在父母面前一個樣,背著父母又另一個樣。
《隱秘的角落》裡,朱朝陽就是一個媽媽眼中的乖孩子,實際上內心黑暗程度不亞於最大反派張東升。
朱朝陽的黑化並非毫無徵兆,在第一集裡,老師就提醒朱朝陽母親,他雖然學習優秀,卻不合群。
朱朝陽母親對此不屑一顧,反而對老師說:
學生應該以學習為主,交朋友是進入社會才做的事。
在朱朝陽母親看來,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別的都不重要,再加上平時忙於工作,她很少關心過朱朝陽的內心感受。
兒子交了什麼朋友,她不知道;
兒子在破碎家庭裡承受的煎熬,她不知道;
甚至兒子已經在和殺人犯張東升進行危險的交易了,她都不知道。
觀眾眼中的朱朝陽,和朱朝陽媽媽眼中的兒子,絕對是兩個人。
如果說《隱秘的角落》還是杜撰的故事,這樣表面優秀內心黑暗的孩子可能有誇張的成分,那將女友逼死的北大高材生牟林翰,就是真實存在的一個人了。
「北大女生包麗自殺案」,已經數次出現在新聞頭版。北大法學院女生包麗和男友牟林翰交往期間,被他羞辱不是處女,又被拍裸照威脅,還被要求先懷孕再流產、做絕育手術,最後包麗不堪精神重負自殺。
如果不是新聞詳細披露,包麗母親不斷上訴,誰能想到這個北大精英學子、學生會幹部,有著如此扭曲、黑暗的人格?
他會形成這樣的人格,難道與家庭無關?
如果他的父母也只看重孩子的成績,任他內心野蠻生長,他完全可能成為一個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人。
說實話,我覺得曹燦偽造清華大學成績單被識破,未必不是他人生一件幸事。雖然丟臉,但他至少能不用在生活於謊言中。
人一旦陷入謊言中,就只能不斷用新謊去圓舊謊,撒一個小謊,要用中謊去圓,撒一個中謊,要用大謊去圓。
如果曹燦的假錄取通知書沒被發現,他是否真的會去「上學」,四年後又將如何?
也許我們看到曹燦的故事樂一樂,看到珍妮弗的故事罵幾句,但是如果能反思一下,為什麼他們會走上這條路,或許更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