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就要過年了,家家戶戶都在忙著洗洗刷涮,打掃衛生,迎接新年。
這個時候,玩草缸的水族玩家們往往也不會閒著,趕在年前修剪一下水草缸,讓春節期間草缸造景煥然一新,以新的面貌迎接新的一年。
可是草缸修剪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項,如果忽略了這些細節,很容易在修剪完水草之後不久,草缸裡就會出現惱人的絲藻。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況發生呢?聽老青年跟大家細細道來。
在修剪水草這件事來說,新手草友往往都喜歡一次性地把水草都修剪完,本想給草缸變得清清爽爽的樣子,可是隨後不久就發現絲藻接踵而來。
而老手們修剪水草往往都是一點點修剪,分批分次地進行。這樣雖然比較繁瑣,但是卻能夠有效避免絲藻的騷擾。
為什麼兩種操作方式區別會這樣大呢?這是因為大量修剪水草時,對於植株的傷害比較大,水草植株往往需要比較長的時間來恢復。
當水草恢復的過程中,水草在草缸中吸收養分的能力就會減弱,而藻類就會有機會來爭奪更多的養分,就會打破原來魚缸中的生態平衡環境。使得藻類得以有機會來獲得更多的養分來生長壯大。
所以修剪完水草以後建議進行一兩次大換水。因為水草修剪後植株分泌的汁液會融入水中,容易引起水質變壞。而對於水草缸來說最簡單有效地維持水質穩定的方式就是換水。
再有一個細節需要注意的是二氧化碳的供給量要適度增大。
因為水草修剪後,整個草缸的通透性會加大。這樣光照會更均衡地照射在水草上。而水草修剪後也需要更加積極的光合作用來吸收二氧化碳來恢復自身的生長。所以適當提高二氧化碳的供給就會讓水草快速恢復,從而減少絲藻的生長可能性。
最後還要提一下修剪完水草後切忌進行追肥。因為剛剛修剪完的水草還在恢復期,有些草友希望通過追肥來讓水草傷口快速癒合。其實這是一種揠苗助長的做法,過多的肥料在水草恢復期根本吸收不完,卻會給藻類提供充足的營養供給,這樣反而會增加爆藻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