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嘭」!畢節民中水塔已成往事

2020-12-20 騰訊網

  2月10日

  下午3點左右

  隨著「嘭」一聲

  畢節民中的地標建築「水塔」

  就這樣與大家說再見了

  據貴州興宙爆破工程有限公司工程師鄭德權介紹,該項目屬於爆破B級項目,爆破類型為拆除爆破,水塔底座和頂部加起來高35米,為順利將其拆除,爆破公司前後準備了一個月左右。

  這座屹立在校園裡的老建築

  見證了畢節的發展

  見證了數萬名學子的成長

  如今

  讓我們用影像來留住它的最後時光

  或許

  每個人心中

  都有屬於自己的「特殊地標」

  2月4日

  「看見畢節」獨家報導了水塔將拆除的消息

  (

  畢節民中這座「地標」將消失,來說再見吧!

  )

  許多網友在後臺留言

  講述與它有關的故事

  @ Jannie:無論建築物的大小與否,對於故事裡的人來說,它承載的是往事,是記憶,或許它消失了,往事會淡,記憶會模糊……

  @ 孫悟空的棒棒糖:09年畢業時路過,那時候經常在水塔後面提水,致敬曾經的青春,致敬曾經的民中!

  @ I see:我親愛的母校啊!以前讀書的時候好奇水塔拿來做什麼,以前每天在家裡都能看到,現在要說再見了,扎心,他翻修,感覺真是畢業了,她是別人的學校了!

  @ 心夢圓:一想起這水塔,心中有種莫名的親。20多年前,稚嫩的我們在民中留下的點點回憶湧上心頭:那時候的民中初建不久,只有一棟教師宿舍和兩棟學生宿舍,兩棟教學樓,在水塔上面的坡上,水塔離宿舍還是很遠,上面也沒有那幾個大字,水塔旁邊的空地長滿青草,羅老師帶我們在草地裡寫生、玩耍,宋老師讓我們從水塔蛙跳爬上坡,好多天直不起腰。那時有點好奇,只知道歷史老師說叫水塔,但具體不知道它們的作用。後來再次回民中,總是看到水塔最起眼,現在它就要被拆了,20多年前的初中生活又歷歷在目,提起民中,還是那麼親,那麼愛!!!

  @ 木棉:畢業十年。想起在校時對母校的吐槽又何止百八十遍?我們吐槽髒亂的生物園,吐槽老舊的足球場,吐槽三四十人一起住的大寢室,吐槽外面不下雨教室下小雨的高一3班,吐槽每天晚上排長長的隊才能接到熱水的熱水管;我們吐槽周末才能出校門的半封閉式管理,吐槽學校趁我們上課時去寢室收走我們的酒精爐,吐槽晚自習後的足球場凡查到男女同走罰款五十太可笑,吐槽總是上課總難放假,吐槽上屆高三畢業都摔東西我們沒得摔…… 不管曾經怎麼吐槽,母校都在我心中重要的位置屹立不倒!母校越來越好,我與有榮焉!

  @ 隨遇?而安:以後回民中,就會對當代民中人說,當年我在這兒讀書的時候,你還不曉得有個水塔!

  @  命運不堪浮華:水塔,08年,我看見了你,18年,你將要離去。民中給我成長,給我一生的懷念,愛你,民中!

  @ 南岸青梔:猝不及防地就聽說要拆了,一直以為它是民中的標誌,第一次來學校還沒到校門口看到的就是它上面的字,雖然今天才知道它的作用,但第一次看見它就一直很驚訝它的高大。每回回學校時,只要遠遠的看見它就覺得莫名的心安。如今已離校,而它也將消失,在此默默地向它道一聲離別,「再見」。

  ……

  一座地標,一段回憶

  你心中那座地標

  如今在何方?

  歡迎留言分享

  講述你的故事

  編輯:尹一

  編審:金雲

  監製:宋琴

相關焦點

  • 泰安老林校的水塔
    不要回頭看,因為逝去的風景已不再屬於你。有一日偶然經過,校園已被藍色鐵皮包圍了,據說有一座美麗的公園(岱北文化公園)正在生長。一天,一位很敬重的忘年老友說,你該去老林校看看,那裡幾乎養著全泰安最豐富的植物種類,而且有著濃濃的前蘇聯味兒……進入老林校,最先看到的是院子西南的水塔。
  • 廢舊水塔 「踏」向何方
    廢舊水塔 「踏」向何方 2019-07-23 10:50:43   來源:中安在線
  • 當愛已成往事,就請放過彼此
    吃飯就吃飯,女同學覺得自己過得挺好的,中產家庭,兒女雙全,老公收入豐厚,工作穩定,家裡住著樓上樓下的別墅。當然女同學自身條件也不差,想當年在學校也是班花級別。但是當年可能年輕幼稚,不知道誰的原因,導致最後分手作罷。不過我這位女朋學當年也曾經是痛不欲生的。
  • 音樂劇《當愛已成往事》登陸江城
    湖北日報訊 (記者農新瑜、通訊員周媛媛、實習生彭潔茹)12月7日,李宗盛作品音樂劇《當愛已成往事》劇組宣布,將於8日在漢舉辦觀眾見面會,知名歌手王錚亮、王箏、鞠紅川、嚴中傑等主要演員,將與百名武漢觀眾面對面交流。
  • 被拆除,被改造……合肥老城區的舊水塔何去何從?
    每個月朱師傅都會帶著消毒用品,來到這座水塔內部給這座建築「洗胃」,一直幹到2013年6月22日這一天,朱師傅最後一次認認真真地給這座水塔內部進行了清洗,次月他就退休了。記者在現場看到,這座已有近40年歷史的水塔,塔身呈圓柱體,頂部是蓮花形,上面鑲有防雷針,外牆被粉以白藍相間呈螺旋狀上升的條紋,在風雨的洗禮下,水塔的四周已顯現出了斑駁汙漬。
  • 年少不聽李宗盛,聽懂已是不惑年!音樂劇《當愛已成往事》即將在...
    有人說,年少不懂李宗盛,聽懂已是不惑年。他的《山丘》《真心英雄》《我是一隻小小鳥》《凡人歌》等膾炙人口的作品,陪伴一代人走過青春年少。串聯起近30首李宗盛作品的音樂劇《當愛已成往事》即將在淄博大劇院上演,11月27日、28日、29日,連演三場,必定震撼人心。
  • 再見了,26年老水塔
    這座特殊時期建成的水塔,是學校數萬學子心中的「情懷」,不僅見證了學生們的成長,還見證學校的發展。26年老水塔 見證學校的發展「站在6樓,看人工拆除水塔,聽著師傅們敲擊塔體的聲音,我們的心也跟著一緊一緊的,很不舍。」
  • 中戲院長郝戎評《當愛已成往事》:近幾年最成功的老歌懷舊音樂劇
    接受鳳凰網娛樂專訪的前幾天,中央戲劇學院院長郝戎剛看完李宗盛作品音樂劇《當愛已成往事》在北京站的首演。身為專業戲劇人,同樣也是李宗盛的粉絲,郝戎院長被這部音樂劇的真情深深打動。他感慨,這部音樂劇作品成功讓自己青年時代的時光變得歷歷在目,也讓那些經歷過青春、經歷過迷茫、經歷過奮鬥和痛苦的人找到情懷的共鳴。
  • 李宗盛《當愛已成往事》,聽不懂,是你的福氣
    李宗盛《當愛已成往事》,聽不懂,是你的福氣。年少不聽李宗盛,聽懂已是不惑年。初聞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林憶蓮和李宗盛相識之時,李宗盛已經是「臺灣音樂之父」。林憶蓮同樣對音樂有著深深的熱愛,縱使有著年齡的差距,兩個人還是越走越近。李宗盛為林憶蓮量身打造了很多首歌曲。
  • 音樂劇《當愛已成往事》武漢感動上演
    12月9日晚22點40,李宗盛作品音樂劇《當愛已成往事》武漢站首演落下了帷幕,王錚亮作為演員代表在臺上動情分享了演出後的第一感受。雖然12月初的武漢已經入冬,寒風微涼,但琴臺大劇院裡人心溫暖,大家都徜徉在一片愛意中。2020年這一年,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特別的,對於武漢,更是如此。這座城市在經歷了短暫休眠後,再度重啟。
  • 李宗盛音樂劇《當愛已成往事》首演 全場合唱《山丘》
    中新網北京10月23日電 10月21日晚,李宗盛作品音樂劇《當愛已成往事》杭州站演出正式拉開帷幕,時隔一年,舞臺上再度響起大合唱《山丘》。自2019年公演後,《當愛已成往事》早就籌劃於今年再度啟航。首演結束後,主演王錚亮、王箏、王凱、王潔璐和杜鑫豔紛紛在微博發文,分享演出時的感受。「2020年,第一次站在音樂劇的舞臺上,好久不見。」
  • 李宗盛作品音樂劇《當愛已成往事》即將亮相淄博
    聽懂了,我們也就長大了……本周末,李宗盛作品音樂劇《當愛已成往事》將在淄博大劇院傾情上演,該劇以全新的故事視角,選取了李宗盛近三十首經典音樂作品,串聯起整部音樂劇。這個冬天,讓華語經典歌曲+音樂劇的《當愛已成往事》,再度聲入人心,譜寫一曲愛的讚歌。
  • 【記者調查】被拆除,被改造……合肥老城區的舊水塔何去何從?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在三四十年前,合肥市老城區很多地方都可以見到矗立在居民小區裡的高大水塔,隨著歲月流逝和供水設施的日益完善,這些原本給居民生活提供方便的建築,變得逐漸衰老,破敗不堪的塔身也給周邊居民帶來了安全隱患。
  • 李宗盛操刀,音樂劇《當愛已成往事》9日在漢上演
    長江網12月8日訊(記者梅冬妮 通訊員周媛媛)歷經180餘天重新創作編排,由李宗盛親自操刀,音樂劇《當愛已成往事》即將於12月9日、10日亮相琴臺大劇院。12月8日晚,該劇主演王錚亮、王箏、?
  • 音樂劇《當愛已成往事》今起「登陸」淄博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27日訊 11月26日,李宗盛作品音樂劇《當愛已成往事》主演交流見面會在淄博保利大劇院舉行。劇中主演悉數到場,與現場觀眾零距離交流互動。李宗盛作品音樂劇《當愛已成往事》是由美國百老匯託尼獎最佳導演得主、音樂劇《不能說的秘密》導演John Rando執導並參與劇本創作。著名製片人、編劇邢愛娜編寫劇本。同時,力邀曾獲託尼獎最佳舞美設計獎、獲艾美獎、奧斯卡最佳藝術指導獎並連續6年獲邀設計奧斯卡頒獎典禮舞臺的百老匯著名舞美設計Derek McLane領銜舞美團隊。
  • 屯昌新興鎮幾百戶村民用水難 水龍頭不出水大水塔成擺設
    屯昌新興鎮幾百戶村民用水難  水龍頭不出水大水塔成擺設  南國都市報6月25日訊(記者 吳嶽文)挖深水井建大水塔,幾個村莊的村民家水龍頭卻一年多不出水了,這奇怪的現象就發生在屯昌縣新興鎮下屯村委會。天氣炎熱,幾百名村民用水難,叫苦不迭。
  • 科學了不起 水塔是什麼原理,從前抬頭可見的水塔哪裡去了?
    科學了不起徵文頭圖水塔是以前生活中常見的建築物,是用作居民生活供水的。以前的水塔都是紅磚砌成的圓柱塔身,塔頂是一個直徑更大的短圓柱形蓄水池。像以前的水塔,註定要被新的供水設備取代。如今只能在農村,或者市郊以及發展落後的地方才能見到水塔的影子。我們知道水塔是用於供水的。有了水塔,就有了一擰就開的自來水。那麼你知道水塔的工作原理嗎?看著一個高高的水塔,實際上裡面的東西並不複雜。在這裡只是運用到大氣壓連通器的原理和液體壓強原理:P液=ρgh。
  • 探訪合肥舊水塔 有的廢棄多年有的成「網紅」
    7月21日,記者在曙光路菜市場的西北角看到了這座水塔,與低矮的居民區相比,塔頂要高出十來米。從外觀上看,整座水塔塔身有較多裂痕,塔壁上有不少牆面已經脫落,上面還有一段鑲嵌著鋼筋爬梯連接著頂層倒圓錐形建築。  「這個水塔長時間廢棄在這,風吹日曬,已經成了一個危險建築了,希望能被拆除。」胡女士說。  如何處置這座舊水塔?
  • 李宗盛音樂劇<當愛已成往事>首演 全場合唱<山丘>
    中新網北京10月23日電 10月21日晚,李宗盛作品音樂劇《當愛已成往事》杭州站演出正式拉開帷幕,時隔一年,舞臺上再度響起大合唱《山丘》。自2019年公演後,《當愛已成往事》早就籌劃於今年再度啟航。首演結束後,主演王錚亮、王箏、王凱、王潔璐和杜鑫豔紛紛在微博發文,分享演出時的感受。  「2020年,第一次站在音樂劇的舞臺上,好久不見。」
  • 「亞洲水塔」水量初步摸清
    新華社北京12月22日電(記者董瑞豐)記者22日從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獲悉,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隊對「亞洲水塔」冰川儲量、湖泊水量和主要河流出山口處的徑流量進行初步估算發現,三者之和超過9萬億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