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整理這篇遊記小編特意去看了電影《沂蒙六姐妹》,講述的是革命戰亂時期抗日女英雄的故事。作為90後的姑娘我竟是噙著眼淚看完了整部電影。
有位網友在這裡留下了自己的故事:電影《沂蒙六姐妹》拍的真好,看的淚水不止。想起一個哥們前幾年去沂蒙山拍戲,劇組在山溝裡遇一老者拎著一個塑膠袋,裡邊兒裝著煙,見人便給,大家聽不懂老人說的話,以為是強買強賣,都不敢要,忙找村裡年輕人問,才知道老人是這裡的老村長,以前推著獨輪車給前線送過糧,知道大家來這拍戲,是來給大家幫忙的。
巍巍沂蒙山矗立起不朽的豐碑,滔滔沂蒙水訴說著中華兒女的殷殷愛國情懷。沂蒙山旅遊區位於山東省臨沂市,臨沂四面環山,要說一次把沂蒙山旅遊區走完是不可能的,因此小編在這裡首要推薦天蒙山景區。
正如沂蒙山小調中唱到,沂蒙山景色秀麗,名符其實。
人人那個都說哎 沂蒙山好
沂蒙山那個山上哎 好風光
青山那個綠水哎 多好看
風吹那個草低哎 見牛羊
高粱那個紅來哎 豆花香
萬擔那個穀子哎 堆滿場
將車順利地停在山下停車場,教師節當天攜帶教師資格證門票免費。大門入口處赫然寫著天蒙山幾個大字,剛開始,大家可能會像小編一樣有些失望,植被稀疏,山石風化,但這才是北方的山真正的樣子。不著急,這座大山,需要你一步一步的往下走。
我們去時正值初秋,是個豐收的季節,山楂樹上掛滿了青色的果子,還沒開始變紅我們便曉得了它的碩果纍纍。途中灌木漸漸地多了起來,零星地開始看到掛著紅果子的酸棗樹,這大概是只有山裡孩子才會懷念的童年。棗子有指甲大小,掛滿樹梢枝條,紅綠相間,撿著紅的放在嘴裡,酸中帶甜,忍不住得口水多了起來。這小果子雖不大,但卻起著大作用呢,將紅透的果子在通風陰涼處晾乾,用文火將其炒熟,平時拿來泡水喝可以開胃益脾,對積食的新生胎兒很是有用。
很多朋友想必對路邊樹上掛滿的刺球好奇不已,這裡四面環山,屬於丘陵地區,盛產慄子。大家平時見到最多的褐色板慄其實是已經剝掉外殼的,
想要護住這果子,板慄先生可當真是費了不少力氣,其實下面這張圖才是他真正的模樣
帶著孩子們在樹上摘了幾個熟地咧開了嘴渾身豎著刺兒的板慄,讓孩子真正融入到大自然中,體會大自然帶來的無盡魔力。
走了大概兩個小時,山上開始出現一些賣吃食的人家,一時沂蒙山上煎餅飄香。有的院子設有紀念館,擺放著當年老沂蒙山區抗日先輩遺留下來的東西,院子裡有和善的老叟在草棚下悠悠地編著竹筐,
陽光打在婆婆的臉上,歲月的痕跡變得格外深刻起來。家裡尚有父母長者,時光你可慢慢地走。
磨盤搭起的小橋送我們過了這一汪深潭,潭中魚兒成群,白鴨結隊
到這你可不要誤會到了山頂,這才走了路程的三分之一不到。天蒙山不同於別的山直直地上去,沂蒙山區地路坡度較小,是一路蜿蜒著盤旋著小幅度的上升的,所以爬沂蒙山感覺不到上坡,但山山相連,有走不完的路。
爬到山頂大概需要五個多小時,從豔陽高照走到日落西山,剛好在這山上看了場日出。夜幕忽地湧了上來,山頂添上了秋的涼氣,霧氣瀰漫開來,氤氳中向下望去,心裡猛地悟了過來,何為沂蒙山水的惺惺相惜。沂蒙山沉穩剛健,紋絲不動地矗立在這土地上默不作聲,卻是緊緊地護著懷裡柔情繞腸的沂蒙水,這便是山水相依不會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