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開學季,新生們剛剛熟悉了校園環境,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到了大學以後,如何把大學生活過得豐富多彩呢?如果每天上完課之後,回到宿舍玩手機或者玩電腦會不會太無聊?
那麼,什麼是大學社團呢?大一新生加入大學社團有什麼好處和弊端呢?學長建議有哪些?
首先大學社團也稱為學生社團,是高校學生們自願組成的,也是一群懷揣同樣夢想的學生們共同奮鬥的地方,是一個非盈利性質的群眾組織。
社團的形式主要有三類,一類是學術性社團,一類是體育性社團,還有一類是藝術性社團。
好處:
好處一是鍛鍊溝通能力。大學裡大多是自己不認識的人,在這種環境下,與人交流是非常需要學習的,溝通是門藝術,無論是在學校還是以後工作,都需要很好的溝通能力,口才的鍛鍊也能為我們將來步入社會打好基礎。畢竟「死讀書、讀死書」的年代已經過去了。
好處二是結交更多朋友。在社團裡可以結交更多志趣相投的朋友,不至於讓自己的大學生活太單調。社團的氛圍一般都很愉快,大家上完課之後再一起去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也能減輕心理壓力。
好處三是培養處事能力。在社團裡,不一樣的人,不同的想法,大家在交流的過程中,如何才能把事情處理好也會一點點鍛鍊出來,個人能力也會慢慢凸顯,所以積極地去參與討論,參與事件的執行,也能在實踐中學會很多處理事情的能力。
好處四是提升專業能力。比如自己的專業是播音主持,那麼完全可以加入一個類似詩朗誦的社團,這樣自己不但可以學好自己的專業課,還能有效地鍛鍊自己的專業能力。很多事都是互通的,這樣一來不但專業能力提升了,還能培養團隊意識。
如果加入社團太多,你自己可支配的時間就會越來越少,因為每個社團都有自己的社團活動時間,所以要切記,不能加入太多的社團,1到2個是最適合的數量。
如果加入過多的社團,最後會沒時間做其他事情,專業課學習也會落下,每天處在一個很忙碌的狀態裡,時間短的話還好,時間長了就會煩躁、乏味,嚴重的久而久之失去興趣,這是所有人都不願意看到的。
合理地安排好自己的時間,是大一新生首要學會的第一節課。其次才是選擇自己興趣的社團去加入。
建議二:學業第一,社團第二
社團可以參加,但是參加社團的數量必須要在自己可控的範圍內。
若都參加必然學不到真本事,還會浪費時間。應儘量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社團參加,能夠讓自己的特長得到展現,讓自己能夠進步就可以。
大學生還是要以學業為重,有空多看看書,增長自己的專業知識才是最重要的。
建議三:加入社團不可半途而廢
積極參加各種社團活動,不要半路而廢,要堅持到底才能收穫頗多。儘量去嘗試,你會受益匪淺。
等你到了大三或大四,回想起自己的大學生活,你會感覺自己過得很充實。參加的社團多了,你的經歷和閱歷自然會增加,而這些會在你以後找工作時讓你脫穎而出,優先被聘用。
建議四:加入1—2個的社團即可
不需要加入很多的社團。加入社團的初衷是因為你感興趣並且能使你進步的。起先覺得好多社團都有意思,頭腦一熱就報了很多社團,結果參加社團後,自己每天精疲力盡。
社團是來豐富你的課餘時間的,不應該成為阻擋你合理規劃時間的絆腳石。你不要覺得沒有參加哪個社團就會缺少什麼,如果你一直這樣想的話,你會一無所獲,甚至一直苦惱。所以適當參加要1-2個社團就可以了。
附贈面試小技巧:
入社團幾乎是每個大一新生都要面對的選擇,
小夥伴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來思考噢~
這些都將會成為大學經歷裡重要的一部分,
你最想加入的社團是什麼呢?
評論裡告訴我們吧~
來源 | 綜合整理自網絡。轉載請註明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整理: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