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NL開發新型無鈷正極 有望提高鋰離子電池能量密度

2020-12-25 上海錦町實業有限公司

據外媒報導,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的研究人員開發了全新系列正極,有望取代目前鋰離子電池中常用的昂貴鈷正極,為電動汽車和消費電子產品提供動力。

(圖片來源:ORNL)

新型正極名為NFA(鎳、鐵和鋁基正極)。這種材料是鎳酸鋰的衍生物,可用於製造鋰離子電池的正極,並具有充電速度快、能量密度高、成本低和壽命長等優勢。

在全球範圍內,隨著電動汽車產量提升,對鋰離子電池的需求也逐漸增加。本項研究負責人Ilias Belharouak表示,到2030年,預計將有超過1億輛電動汽車上路。作為目前常用的正極材料,在鋰離子電池成本中,鈷佔有較大比例。鈷是一種稀有資源,而且大部分在海外開採,使正極生產受到一定限制。因此,尋找有效的鈷替代材料,成為開發鋰離子電池的重點。

研究人員測試了NFA系列正極的性能,確定它們有潛力成為鈷基正極的替代品。通過中子衍射、穆斯鮑爾光譜和其他先進的表徵技術,探討NFA的原子和微觀結構,以及電化學性質。Belharouak表示:「通過研究NFA的充放電行為,我們發現,這些正極經歷的電化學反應與鈷基正極類似,同時能夠提供足夠高的比容量,以滿足電池的能量密度要求。」

目前,對NFA系列正極的研究還處於早期階段,但Belharouak表示,初步結果表明,下一代鋰離子電池可能不需要使用鈷。「我們正在開發一種正極,它具有與鈷基正極相似或更好的電化學特性,同時原材料成本更低。」而且,這種工藝可以整合至現有正極製造工藝中。「長期以來,人們一直將鎳酸鋰視為製造正極的首選材料,但它存在結構和電化學不穩定等缺點。在本項研究中,我們用鐵和鋁取代部分鎳,以增強正極穩定性。鐵和鋁是性價比較高的可持續性環保材料。」

在未來對NFA系列正極的研發中,研究人員將在大尺寸電芯中測試這種材料,以驗證所得到的實驗室數據,並進一步探討其在電動汽車中的適用性。

更多有關金屬材料方面的相關需求,歡迎大家與上海錦町新材料科技一起商討,洽談,合作。

來源:上海錦町實業整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研究人員開發了全新系列正極 有望取代鋰離子電池中常用的昂貴鈷正極
    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akRidgeNationalLaboratory)的研究人員開發了全新系列正極,有望取代目前鋰離子電池中常用的昂貴鈷正極,為電動汽車和消費電子產品提供動力。新型正極名為NFA(鎳、鐵和鋁基正極)。這種材料是鎳酸鋰的衍生物,可用於製造鋰離子電池的正極,並具有充電速度快、能量密度高、成本低和壽命長等優勢。
  • 新型無鈷鋰離子電池可在不犧牲性能的情況下降低成本
    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考克雷爾工程學院的研究人員表示,他們已經破解了無鈷高能鋰離子電池的法規,消除了鈷的存在,為降低電池生產成本同時提高成本打開了大門在某些方面的表現。研究小組報告了一種新型的陰極,即所有鈷通常都存在的電池中的電極,其鎳含量很高。他們研究的陰極是89%的鎳。錳和鋁是其他關鍵元素。
  • 新型納米鈷多孔碳宿主材料,為新型鋰硫電池正極材料提供思路
    打開APP 新型納米鈷多孔碳宿主材料,為新型鋰硫電池正極材料提供思路 佚名 發表於 2020-05-08 14:59:00 科技的不斷進步對鋰離子電池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電動汽車等大規模儲能領域,需要能量密度更高、價格更便宜的新型鋰離子電池。
  • 【鎳鈷鋰峰會】鋰離子電池高鎳三元正極材料的產業現狀與未來發展...
    SMM7月14日訊:在SMM舉辦的"2020(第五屆)中國國際鎳鈷鋰高峰論壇暨中國國際新能源鋰電材料大會"上,中南大學胡國榮在現場為大家講解了鋰離子電池高鎳三元正極材料的產業現狀與未來發展的幾點建議。鋰電池正極材料保持高速增長,並逐漸向三元材料等高能量密度材料發展
  • 從能量密度競爭中回歸:動力電池進入無鈷時代?
    在過去十年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過程中,動力電池經歷了鋰和三元材料電池主導的時代,在這兩個系統中,能量密度、充電速度、安全性能等技術創新越來越快。雖然有很多技術指標,但LiFePO4的開發是基於安全性而三元材料電池的開發是基於能量密度的。近年來,高能量密度的三元材料電池在市場上越來越受歡迎。
  • 中國科學院黃學傑:動力電池無鈷正極材料的技術研究
    2.新一代無鈷正極材料中鎳錳酸鋰(LiNi0.5Mn1.5O4)能量密度成本比更有優勢。 3.無鈷正極材料鎳錳酸鋰(LiNi0.5Mn1.5O4)中鋰資源利用效率最高。
  • 鋰離子電池領域中國實力幾何?
    在這些性能中,只有質量能量密度和體積能量密度存在可以定量的理論極限。僅以這兩個指標而論,我認為也至少還需要十年的研究,才有可能達到極限。具體來說,鋰離子電池的正極材料目前主要有四大類:鈷酸鋰(LiCoO2)、三元材料(Li(NiCoMn)O2)、磷酸鐵鋰(LiFePO4)和錳酸鋰(LiMn2O4)。
  • 新型陰極材料使鋰離子電池能量密度增加三倍
    隨著對智慧型手機,電動汽車和可再生能源的需求持續增長,研究人員正在尋找改進鋰離子電池的方法。鋰離子電池是家用電子產品中最常見的電池類型,也是存儲電網規模能源的潛在方式。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的一個科學家小組已經找到了一種提高鋰離子電池能量密度的方法,這可以使電池更耐用,並擴大風能和太陽能的使用。該團隊研發出一種能夠使鋰離子電池電極能量密度增加三倍的陰極材料。「鋰離子電池由陽極和陰極組成,」該團隊的首席科學家秀林秀說。「陰極材料一直是進一步提高鋰離子電池能量密度的瓶頸。」
  • 動力電池能量密度全面解析(內附動圖)
    圖3 方殼電芯結構圖我們都知道以三元鋰為正極的電池包系統能量密度要高於以磷酸鐵鋰為正極的電池包系統。這是為什麼呢?現有的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多以石墨為主,石墨的理論克容量372mAh/g。正極材料磷酸鐵鋰理論克容量只有160mAh/g,而三元材料鎳鈷錳(NCM)約為200mAh/g。根據木桶理論,水位的高低決定於木桶最短處,鋰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下限取決於正極材料。磷酸鐵鋰的電壓平臺是3.2V,三元的這一指標則是3.7V,兩相比較,能量密度高下立分:16%的差額。當然,除了化學體系,生產工藝水平如壓實密度、箔材厚度等,也會影響能量密度。
  • 高能鋰離子電池「雙重修飾」正極材料合成
    富鎳三元正極材料,因可逆容量高、成本低等優點,被認為是最理想的下一代高能量密度鋰離子動力電池正極材料之一。不過,界面穩定性差、二次顆粒內部結構衰退等問題,嚴重阻礙了該類正極材料的規模化應用。近日,長沙理工大學副教授李靈均,與廈門大學張橋保、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陸俊、內布拉斯加大學林肯分校、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等海內外教授及團隊合作完成了一項工作,通過第一性原理計算為指導,同步合成了鈦摻雜、鑭鎳鋰氧化物包覆的「雙重修飾」富鎳三元正極材料。這種簡單高效的合成方法,將有望大大降低高性能富鎳三元材料的生產門檻。成果日前發表在國際期刊《先進功能材料》上。
  • 矽納米線、無鈷高鎳、乾電極……特斯拉「電池日」將公布哪些新技術?
    不過,根據此前爆料,特斯拉能否推出百萬英裡電池,能否通過乾電極技術和高鎳NCM的高能電池技術實現無鈷,能否通過矽納米線技術提高壽命等諸多話題是投資者關注的重點。這或許就在暗示特斯拉至少短期內技術道路上未能取得突破,仍無法完全實現無鈷。不過,在市場驅動下,降低三元鋰電池中鈷含量的趨勢依舊存在。此前,松下美國電動車電池業務負責人YasuakiTakamoto表示,該公司計劃在5年內將供應給特斯拉的「2170」電池的能量密度提升20%,並且在「2到3年」內實現無鈷電池的商業化。
  • 我科研團隊自主開發出高性能無鈷富鋰錳基正極材料體系
    富鋰錳基鋰電池正極材料因其高比容量、高工作電壓、熱穩定性好、低成本等優點一直備受關注,是一種非常有潛力的動力型正極材料。但是其本身在循環中首效低、循環性能和倍率性能差、電壓衰降嚴重、無相匹配的高壓電解液等缺點阻礙了其進一步商業化和產業化的發展。作為動力電池正極材料中的重要元素之一,鈷起到穩定材料結構和提高循環、倍率性能的重要作用。
  • EV網:能量密度是鋰離子電池10倍,本田氟離子電池取得重大突破
    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也對電池技術提高了新的要求,儘管鋰離子電池已經能夠滿足電動汽車對於電池的使用要求,但這仍然不夠。來自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員正致力於為電動汽車、電動工具以及各種電子產品尋找一種能量密度更高,儲能更多的新型電池,來作為鋰電池的繼承者。而研究出的所有的化學電池都需要經過反覆的試驗,研究人員必須努力在保證它們的優勢的時候減輕它們的負面影響,這是一項很大的挑戰。
  • 手把手帶你認識鋰離子電池
    隨著手機、筆記本、平板電腦的大規模普及,鈷酸鋰一度是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中銷售量佔比最大的材料。但其固有的缺點是質量比容量(不等同於能量密度)低,理論極限是274mAh/g,出於正極結構穩定性考慮,實際只能達到理論值的50%,即137mAh/g。同時,由於地球上鈷元素的儲量比較低,也導致鈷酸鋰的成本偏高,難以在動力電池領域大規模普及,所以鈷酸鋰正極材料將被其他材料逐步取代。
  • 詳細分析鋰離子電池的電極材料選擇
    目前,國際上鋰離子電池的生產地主要集中在中國、日本和韓國,主要的鋰離子應用市場為手機和電腦。隨著鋰離子電池的不斷發展,應用領域也在逐漸的擴大,其在正極材料的使用方面已經由單一化向多元化的方向轉變,其中包括:橄欖石型磷酸亞鐵鋰、層狀鈷酸鋰、尖晶石型錳酸鋰等等,實現多種材料的並存。 從技術發展方面能夠看出,在日後的發展中還會產生更多新型的正極材料。
  • 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認識
    正極材料一直是鋰離子電池核心,它的選擇直接決定了電池性能的高低。正極材料的選擇主要是,可逆脫鋰和嵌鋰的過渡金屬氧化物,是鋰離子電池的重要成分之一。鋰離子正極材料主要以氧化物為主,目前,LiCoO2、LiMn2O4、LiFePO4等鋰化物都是常見的正極材料。
  • 深度報告:動力電池未來幾何?
    也被稱為搖椅式電池。 鋰離子電池主要由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和電池隔膜四部分組成。其中,正極材料為鋰電池最核心的部分。因其成本佔比和質量佔比最大,正極材料也直接決定了電池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目前市面上新能源汽車鋰動力電池使用的正極材料有三元材料、磷酸鐵鋰、錳酸鋰和鈷酸鋰等。
  • 中國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行業發展白皮書(2020年)
    7月31日,中國電池產業研究院、伊維經濟研究院、EVTank聯合發布《中國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行業發展白皮書(2020年)》。白皮書針對2019年正極材料行業發展現狀、2019年正極材料競爭格局、正極材料產業鏈、正極材料成本和價格、重點正極材料生產企業、重點正極材料生產企業等進行了詳細的研究和分析。
  • 新能源汽車行業專題報告:動力電池,未來幾何
    鋰離子電池實際上是一種 Li+在陰、陽兩個電極之間進行反覆嵌入與脫出的新型二次電池,是一種鋰離子濃差電池。在充電狀態時,電池的正極反應產生了鋰離子和電子,電子即負電荷通過外電路從電池的正極向負極遷移,形成負極流向正極的電流。
  • 新型鐵基電極材料延長鋰離子電池工作壽命
    (Lithium Iron Phosphate)材料基礎上開發出新型正極複合材料,降低了磷酸鐵鋰材料的電阻,可延長鋰離子充電電池的工作壽命。  該材料乃是電氣化學工業株式會社和位於日本三重縣津市(Tsu City, Mie Prefecture)的SEI集團的合作成果,後者專注於鋰離子充電電池材料的研究與開發。  當前,較大比例的鋰離子充電電池都採用磷酸鐵鋰LiFePO4作為正極材料。該材料具有多方面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