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1月24日援引俄羅斯副總理戈爾傑耶夫的公開講話表示,2019年俄羅斯穀物收成可達1.2億噸,其中小麥7500萬噸,使俄羅斯進入世界糧食出口大國之列,這也意味著,俄羅斯經濟由能源出口模式向綜合產業轉型過程中,農業無疑成為該國的一大優勢產業。
同時,目前,中國和俄羅斯兩國貿易持續較快增長的有利因素也正在不斷快速積累,俄副總理近日在接受俄衛星通訊社採訪時表示,俄中雙邊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額到2024年能夠達到2000億美元,同時,俄羅斯也以高水平組團參加了數周前在上海舉辦的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其中約半數展位展出農產品。
而這背後體現的是正是隨著中國市場對品質農產品消費理念的增強,對此,俄羅斯出口中心表示,中國企業對進口雞爪有很大需求,到年底,雞爪和雞翅的供應量可能達到5-6萬噸。
緊接著,該出口中心總裁對俄媒稱,俄羅斯擬將對中國大豆供應增加到每年370萬噸,未來2-3年,能夠將對華非原料性非能源出口增加72億多美元,同時,這一規模的三分之一以上將為像魚和海產品、糧食等農工綜合體產品。
我們注意到,哈爾濱一家農業集團在俄種植了45萬畝大豆,獲得豐收後,千噸俄產「中國大豆」也在近日陸續抵達中國市場,同時預計今年將有5000噸俄產「中國大豆」運抵,與此同時,在俄羅斯的豆谷加工、奶牛養殖、乳品加工、葡萄酒生產等多個農業項目也都有中國投資者的投資參與。而這樣的景象,與中國的資金、技術、相關產業合作以及人民幣等貨幣的經貿環境也密不可分。
實際上,俄羅斯擁有廣袤的土地資源優勢,俄羅斯的許多農產品也被譽為清潔優質的象徵,因此如果利用好這一資源優勢,俄羅斯農民或將收益頗豐,據俄經濟與生活網站統計,主要出口產品是魚類、肉類,海產品、蜂蜜、植物油、小麥、大豆、巧克力和冰淇淋為主。
據國際諮詢公司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日前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在中國最受歡迎的俄羅斯產品是巧克力、酒精飲料、烘焙製品、麵粉和冰淇淋,該事務所專家表示,俄羅斯可能在2024年向中國供應價值30億美元的農產品。
比如,俄羅斯近年也正在努力吸引中國資本參與投資農業領域,俄還提議中國在俄境內投資建立大豆聯合生產企業,我們注意到,俄羅斯的大豆種植區主要就集中在俄遠東地區,而且都是優質大豆。
目前事情的最新進展是,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1月25日報導稱,俄羅斯遠東吸引投資和出口支持署新聞處發布消息稱,猶太自治州將與中國企業一同落實大豆和其他農作物的種植以及深加工的項目,俄遠東吸引投資與出口支持署署長佩圖霍夫在與中國南方的一家農業控股有限公司就落實項目的問題進行討論,消息稱,相關協議將於2020年3月籤署,落實該大項目需要遠東聯邦管區50萬公頃的農用土地,根據初步評估,該項目將使俄遠東對華出口大豆的總量增加100%。
事實上,早在去年8月,俄遠東吸引投資和出口支持署投資經理就表示,俄希望在遠東地區聯合發展農業,我們願向中國提供100萬公頃土地用於新的農業投資項目,並十分希望中國相關從事農業的企業或資金到該地區來投資農產品加工,大豆種植等食品生產。
我們知道,經貿離不開貨幣的支持,中俄本幣化結算的力度也正不斷加大。目前的最新消息是,據俄央行表示,俄羅斯已有多家銀行接入中國跨境銀行間支付系統,這可方便俄中貿易結算,事實上,俄亞太銀行早在去年初就首次成功空運了1000萬元盧布現鈔空運至哈爾濱銀行的金庫中。
而近幾個月以來,哈爾濱銀行與俄農業銀行及開放金融集團銀行再次籤署了《現鈔跨境調運合作協議》,目前,哈銀行已實現對俄跨境調運人民幣現鈔10筆,累計金額1.55億元,這就為中俄兩國的商家規避掉美元利差風險,提供了現鈔結算方案,也為全球多國去美元化在方法上,提供了參照這為在中國做生意的俄商家提供了直接收取或結算本幣的前提,同時也為俄更多農產品進入中國市場提供了貨幣結算上的便利性。
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俄羅斯央行在10月份發布的最新數據,俄央行總儲備持有量中近三分之一以人民幣計價的資產,增持速度超過了全球其他國家相對漸進式的加持人民幣資產的步伐而美元儲備已降至歷史新低,對此,美國金融網站Zerohedge進一步稱,俄羅斯好像正在為美元將來喪失國際儲備貨幣地位做準備。
據俄羅斯央行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在俄羅斯央行所持有的外匯和黃金資產中,除了人民幣、歐元外,黃金佔俄羅斯央行儲備資產也達20%,同時,俄羅斯在去年還賣掉了幾乎所有美國資產,現在俄羅斯央行只有30多億美元的美債,樹立了榜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