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能夠順利被心儀的大學和專業錄取,是很多學子寒窗苦讀12年的目標和夢想。同時,高考對我們的人生來說,也是一道分水嶺,標誌著從幼稚走向成熟、從管束走向自由、從少年走向成年。
不過,在每年的高考中,都有這樣一群特殊的孩子,他們尚未成年,年齡也未達到高三學生的平均水平,往往只有14-16歲左右,卻有著超乎常人的頭腦和智商,以小小年級參加高考就能獲得名校的錄取——這便是少年班的天才少年們。
一、冼奇琪:16歲廣東女孩,考入中科大少年班
最近,就有這樣一位少年天才受到大家的關注,她便是來自廣東的16歲女生冼奇琪,在高考中以663分的成績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
很多人覺得663分也不高,尤其像河南、河北700分以上的考生都一大把。但不要忘了,冼奇琪只有16歲而已,大部分孩子16歲時還在上初三或高一。況且,冼奇琪考入的也並非是清華北大,而是中科大。
不少網友可能會覺得,既然年紀還這麼小,有的是時間,為什麼不能再多學習一年,爭取考入清華大學不是更好嗎?這就要引出下一段趣聞了。
二、原話被斷章取義,誤傳為「懶得考清華北大」
今年16歲的冼奇琪由於成績優異、跳過級,已經讀完高二,而明年就是高三。在此前的採訪中,冼奇琪的原話大概是說:自己也想過再讀一年考清華北大,但是高中的日子實在太辛苦了,高三更加恐怖,而且自己比較懶,又擔心萬一考砸了考不上。何況中國科技大學也不差,而且自己很喜歡研究基礎學科,這方面中國科技大學並不比清華北大差。
冼奇琪的這段話也很實在、很誠懇,儘管已經如此優秀,卻不怕坦白自己的缺點和心思。而且考慮問題很現實,懂得進退取捨,不像很多愛鑽牛角尖的學霸,沒考上清華北大,連復旦上交都不去,硬要復讀。不過,這段話後來卻被一些媒體斷章取義,改成了「懶得考清華北大」,用來達到吸引眼球的效果。
三、網友藉此宣洩對清華北大的情緒
自從高考前後以來,就不斷傳出對這兩所名校的不滿情緒和負面消息。很多網友也只是藉此來黑清華北大,表達對這兩所國內頂尖學府的不滿罷了。
一是大量本科畢業生留學後不歸,被吐槽是歐美國家的預科班;二是外籍學生錄取太輕鬆,尤其是一些持有外國護照卻從小在國內生活長大的學生,令考生和家長大呼不公平。
而冼奇琪同學無意間成為了「發聲筒」。就好像很多人都喜歡把某些觀點按在某個名人身上,似乎能達到更好的宣傳效果。
最後,祝賀冼奇琪同學取得了優異的高考成績和滿意的錄取結果,也希望在今後的學習中再接再厲,學成之日報效祖國,為國家的科學技術貢獻智慧。